可就算知道这些,李夫人也得对尹氏母女以礼相待,甚至还得更亲近一些。
不管尹氏如今的身份怎样,她依然是忠勇侯的女儿,镇国将军的亲妹。
而这位江大奶奶就更不能怠慢,人家不但是安国公喜爱的孙女,在国公府说一不二。而且很得禹王殿下看重。
禹王正妃的身份已经很尊贵了,只因看不起这位名声不怎么好的江大奶奶,在众人面前落了她颜面。
可仅仅隔了一天,王妃就派了好几个王府的有头脸的管事婆子,去江家递帖子,邀请江家夫妇前往王府做客。
这里面的意思,任谁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李夫人的女儿更是知道内情。在那段时间里,王爷甚至都不去和王妃照面,每日不是留在书房过夜,就是宿在两位侧妃房里。
王爷是在用实际行动警告王妃和王府女眷,叶欣颜是不能随意招惹得罪的。
韩玉芳是王爷的正妃,又是当朝首辅韩延回的孙女。这样的身份,都不能在江大奶奶面前摆架子,她的女儿只是侧妃,她的夫君不过是个侍郎,她可不敢因为自己言行失当,给自己女儿招祸。
李夫人虽然没有刻意讨好,可面上神色却比周夫人亲近的多,她和尹氏见礼之后,还特意对叶欣颜微笑点头,才转向尹氏,笑道:“尹太太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我们在这寺庙里转了有一阵子,都没见到尹太太和江大奶奶?”
尹氏笑着应道:“我和阿颜听说主持在偏殿讲经,就去听了大师的经文,然后才出来。”
李夫人点头,说道:“尹太太真是很虔诚呢,能耐得住性子听大师讲经。”
周夫人听了李夫人的话,再想到之前叶欣颜的言语,嘴角不经意的牵出一丝不屑:果然虔诚呢!
叶欣仪站在周夫人身边,两拨人见面的时候,她随着大流一起行了礼。这时一眼瞥见周夫人面上的不屑,心知婆母对叶欣颜刚才说的话有了看法。
既然有机会,叶欣仪当然不愿错过,她笑盈盈的对李夫人说道:“夫人说的是呢,尹太太当然很虔诚的。我适才听姐姐说,这是替赵叔请平安符,保平安的,当然要心意虔诚才好。”
说着,她转向尹氏,笑道:“尹太太这趟来,一定是为了侯府那位赵爷吧?我也听说了,赵爷随军南下,参加剿灭海匪的海战。战场厮杀向来危险,太太您一定很担心吧?”
叶欣仪此话一出,尹氏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果然是尹氏不守妇道,替别的男人求平安!
周夫人凝住了眼神,很是盯了尹氏几眼,然后才恢复常态,冷冷瞥了叶欣仪一眼。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自家知道也就算了,干嘛要当着人家的面戳穿,平白和人结怨?
叶欣仪被周夫人撇了一眼,脸上笑容收敛,连忙歉意的冲着尹氏躬了躬身,退后半步,低眉顺眼的站在周夫人身后,不言语了。
她的话已经说到了,在场之人也都听见。这就够了,足够人们想象闲谈一阵子,这些想象和闲谈,足够把尹氏的名声搞臭。
李夫人面色尴尬,叶欣仪的前半段话是对着李夫人说的,好似这暧昧的指责是因她而起似得。
这位季四奶奶,和嫡母嫡姐这是有多大的仇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这无异于指责尹氏品行不端,不明不白的和侯府的随从牵扯不清。
“这,咱们既然来到寺庙,都应该虔诚礼佛,这没错,没错呢。”李夫人说道,想把事情圆回来。
叶欣颜刚才看着周氏那不情不愿的表情,心里就不乐意。
叶欣仪是什么货色,她当然知道。正妻、嫡女和宠妾、庶女之间的关系不好,相斗二十年,根本就不可能好。
可这位周夫人抽的哪门子的风?她们母女吃了她季家大米还是咋的?这是放的哪门子的脸色?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周夫人的脸色还没收敛起来,叶欣仪就跳了出来。
叶欣仪从小到大,一向善于此道。能笑吟吟的在亲近言语中,藏了锋利的刀剑,直插人心。
再看看尹氏的面色。经此一事,她老妈原本松动的心意,会不会更加封闭起来?
叶欣颜生气了:切!笑里藏刀谁不会啊?
她也笑吟吟的说道:“季大人果然家学渊源,学生遍天下,消息竟能如此灵通。忠勇侯府一个家将的动向,季府也能了解得这么清楚明白。这是我二妹年纪小,不懂事情轻重,一不小心把实话说了出来,那没说出来的……”
叶欣颜眼眸在周夫人婆媳三人和身后仆从身上打了好几个转,再笑两声,“呵呵,想来能知道侯府内里事情,那么京城别家的隐秘消息,季府也都有渠道来源吧?果然书香世家的影响力就是打,堪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啊。”
虽然尹氏的脸色依然不好,可周夫人此时的脸色比尹氏更加难看。
顺带的,季家的大儿媳也是面色大变。这样的大帽子扣在季府,岂不是把他们季家放在所有朝廷官员的对立面?再说的严重点儿,是不是皇家各府的**,也能被季家知晓?
世人总说季大人桃李满天下,这是溢美之词。可若是被叶欣颜这么解释,那可就不是什么好话了,甚至会给季家阖府招祸。
周夫人面色阴沉,冷声道:“江大奶奶慎言。你这是什么话?你们姐妹之间不睦,这是你们的事情,怎能用如此恶毒言语揣测季府上下?”
叶欣颜面色无辜,说道:“咱们都知道,周夫人和我祖父都限制妹妹频繁来往娘家,而忠勇侯府更不可能把府中事务向季府的四奶奶禀报。那么,为什么季府四奶奶对侯府事务知之甚详?她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李夫人眼睛在叶欣颜和周夫人、叶欣仪的身上打着转,心里极为震惊。什么时候季家限制四儿媳回娘家了?是因为安国公唯一的儿子被夺去世子之位吗?难道季家也会趋炎附势?
可安国公为什么也要限制孙女回娘家?是这位叶大小姐在国公府势力太大,还是叶二小姐回府搞风搞雨,安国公只是为了府上清净?
大家都知道,安国公放弃唯一的儿子和两个成年的庶孙,打算着力培养不到两岁的小孙子。难道这位二小姐往来国公府,会危及那位叶缘的安全?
第九百五十六章 敲打
依着李夫人的本意,很想多听一些八卦。
问题是,寻常大家一起八卦些什么,那都是背着当事人的。如今,双方当事人都在场,她这个唯一可能八卦的外人就分外的碍眼且尴尬了。
李夫人心中万分懊悔,自己怎么答应了周夫人今日来上香呢?就算挪个日子,不要遇到这位叶大小姐也是好的啊。
周夫人已经忘了身边还有李夫人,她被叶欣颜的话气得够呛,怒道:“这是你叶家教出来的女儿,她是如何知道叶家姻亲府里的事情,你该问你自家人,怎么反倒来问我?”
“哦,这样啊。”叶欣颜面色淡淡的,“若不是季大人的缘故,那就是周夫人管家不严了。没想到季府的媳妇,隔了好几重关系,竟然还能打听到忠勇侯府的家事。我一直以为夫人治家严谨,行事也一定滴水不漏。没想到,原来周夫人的严谨端方都是说出来的,可见耳听确实为虚。”
“你……”周夫人抬手指着叶欣颜,满面怒色。她叶欣颜一个妇德败坏的女子,竟敢如此指责自己?
“你一个后辈,你一个,一个……”周夫人自认是个叫教养颇深的女子,接下来的话不停地在舌尖打着转,却说不出口。
叶欣颜嗤笑道:“想我父亲的妾室刘姨娘,手段高超,即使我娘贵为侯府嫡女,也被她压了二十年,后来更是掌管国公府,培养了深厚的根基。可我家祖母一旦决定严格约束她,刘姨娘就再也没机会搅事,她老人家可没有周夫人这样的盛名。”
旁边的叶欣仪已然开始着急,听了叶欣颜后面这几句话,更觉刺耳痛心。
她不过说了两句意思隐晦的话,没想到叶欣颜这贱/人居然找到婆母头上,直接指责婆母管家不严。还用她姨娘来举例子,她姨娘被关在那阴冷的佛堂里,难道还不够可怜吗?
这个贱/人的心思,竟然如此恶毒!
现在已经不是婆母被当众落了颜面,以后是否会对她更加严苛管教。而是,婆母被叶欣颜刺激之后,会不会采取安国公的手段,有样学样的把她关禁起来。
如今的她,已经没有当世子的父亲,娘家已经没人能替她做主了。
她得先帮婆母把颜面挽回来,减轻婆母对她的怒气,才有可能逃脱关禁的结局。
叶欣仪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恨意,往前迈出半步,曼声细语的说道:“姐姐且听我一言。咱们都是晚辈,姐姐怎能对亲家长辈如此不恭敬?母亲德容兼备、极具修养,岂是你我能评说长短的。姐姐是后宅女子,还是多检查自己的言行不足才是。”
叶欣颜挑眉,眼眸转向叶欣仪,这是说到她的痛处,实在不能继续藏着,所以又跳出来了?
“那么你呢?”叶欣颜说道,“是否也应该检查自己?你不过是父亲的庶女,可嫁妆却异乎寻常的丰厚。即使这样,你守着自己那许多的嫁妆不动,却哄骗父亲拿出财物,甚至让他典当了珍贵家私,买下一个替你自己泄愤的营造行。那营造行的作头没来找你吗?听说那个营造行已经拖欠了好久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