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注意,阿颜觐见皇帝的同一天,皇帝把一小段话写在纸上,送给鸿胪寺卿,说是让他多学学说话的技巧。
那个字条上对几句话的解释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也精妙的异常。明明字面的意思和解释出来的话语大相径庭,可是仔细斟酌,竟然相当契合。那样的说话方式,有阿颜往日言辞的痕迹。
只从皇帝的这个举动来看,皇帝不仅仅是看重阿颜的个人本事,应该也喜欢她的性情。否则,皇帝一定认为阿颜是个巧言令色的奸邪女子,而不会有这等明显欣赏的举动。
秦氏犯愁的叹了口气,说道:“这还真是愁人啊,叶大小姐这性子……,这几次见面,看着还算稳重啊,怎么一闹起来就这么凶?”
江一源对于秦氏的担忧则毫不在意,大咧咧的说道:“娘您也说了,这几次见叶大小姐觉得挺好,这就行了。总不能自家兄弟被人欺负,还能忍下不成。被欺负了还能风轻云淡的,那都是无奈之下才有的粉饰之举。”
秦氏别了他一眼,呵斥道:“没你的事,好好温书去。”
江一源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江一凡,却听江一凡说道:“你才多大,装什么老道?该干吗干吗去。”
江一源立即就不乐意了,“大哥,你这是不识好人心好吧,我是向着你的。”
江一凡心里暗暗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能让二弟和师兄往一起掺和。人家齐嘉儿两个孩子本心醇厚,之所以和人起冲突,是因为听不得别人说自家姐姐的坏话。而他这二弟是真的唯恐天下不乱。
这若是让他和师兄掺和到一起,指不定怎么折腾呢,到时候,光是给这小子擦屁股就有事做了。
秦氏忽然想起儿子上元节的安排,试探说道:“远凡,你之前说,上元节这天要接了叶大小姐,一起出去看灯……要不,就别去了。安国公府不是有灯棚吗,在自家灯棚看看也挺好。”
江一凡瞪了江一源一眼,都是这小子裹乱,他之前没对母亲说阿颜的事情,就是怕她担心,阻拦他和阿颜出去看灯。可是,让这死小子在一旁不断挑头,硬是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说了出来,母亲这不就出言阻拦了吗。
江一凡一脸的哀求之色,“娘您放心好了,阿颜她不是那等不讲理、一定和人寻衅闹事的人。这不是还有我吗,有我和阿颜在一起,绝不会有事。”
秦氏狐疑的打量长子一番,想到儿子这几年过得辛苦,盼了好久,才等到和心仪女子同游的机会。他又自小稳重,从不让人担心,秦氏心里依然不觉牢靠,却也不再多言。
第七百零八章 妥妥的意外之喜
担心叶欣颜和齐家哥儿再闹出事端的可不止是秦氏一人。秦氏母子谈论上元节观灯的时候,忠勇侯府已经派人给齐家和尹氏递了话,明日晚间,侯府小公子尹兰绪邀请齐家哥儿和他一起看灯游玩。届时,侯府派赵刚过来接哥儿。
尹氏闻言大喜,还是娘和兄长有办法,把哥儿和阿颜分开,闹事的几率就小很多了。她是看出来了,阿颜并不在意自己被人非议,只要关义士和两个小的不在场,就啥事儿都不会有。
江一凡就更不用说了,能心无旁骛的和阿颜两人同游,那是妥妥的意外之喜啊。
说是两人同游,其实还要带着各自的小厮和丫鬟。
因为上元节观灯的人比较多,随行的人多了也是累赘,所以叶欣颜只带了玖玥和玖钰两个丫鬟。江一凡则带着他那两个小厮,侍雨和识书。
上元节可以算是大夏皇朝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而京城又是全天繁华和富贵云集的地方。京城的花灯虽然不如南方做的灵巧,却有别一种凝重华贵的气象,满城灯火把冬末的夜空和街市映照的极为明丽辉煌。
把车马存好,江一凡就牵着叶欣颜的手,一头扎进了这热闹喧嚣、而又绚烂璀璨的夜色中。
江一凡怕叶欣颜被喧闹的人群挤到,并不往人群太过密集的地方过去,只随着人流,顺着挂满花灯的街市一路走一路观赏。遇到人多拥挤之处,就远远地看看,绕道过去。
叶欣颜虽然对这古韵味浓郁的元宵节很有兴趣,那些灯笼也做的颇为精巧。可是对于叶欣颜这个看惯了光电霓虹绚丽的现代人来说,这份兴趣不足以让她挤进人群去凑这份热闹。
两人就这样走走看看,人多的时候,江一凡自然牵起叶欣颜的手,以防走散了。待到人少了,他也会很自然的放开。所以,一路走来,叶欣颜竟没有丝毫窘迫和不自在。
他们两人心神放松,可两人身后的丫鬟和小厮却不这样想。看着那时不时就会牵在一起的两只手掌,四人各自愉快欣喜。
尤其是侍雨和识书,他们亲眼看着自家公子这几年花了多少心思,才渐渐把他和叶大小姐的距离拉近,直到两人顺利定下亲事。如今,大公子和叶大小姐能如此亲密和睦,也算是上天给大公子的福报,让大公子得偿所愿。
再想想之前大公子和叶家大小姐成亲的那三年,相处甚至不如陌路,两人欣喜之余,隐隐的还有些担心。如若叶家大小姐哪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性子,不知自家大公子会怎样的伤心难过。
他们一行六人兴致勃勃,一直逛到亥正时分。
这时,街上观灯的人依然不减,玖玥和玖钰手上提着两个小巧的花灯,是江一凡猜灯谜赢来的,玖钰的嘴角有吃炸糖角时沾上的碎渣。
江一凡指着街上的一个岔路口,说道:“饿不饿?那边拐进去不远,有一个摊位卖羊杂汤,汤色清冽,却很是香醇,并没有异味。要不要去吃一点?”
叶欣颜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一路走来,虽然有不少卖小吃的摊位,玖玥和玖钰两个人也确实买过些吃食,但叶欣颜却没吃。
她这时感觉有些饿了,再听江一凡推荐的是羊杂汤,立即就觉得有胃口,“好啊,是有些饿了,既然是你推荐的,想来味道不错,咱们去尝尝好了。”
叶欣颜随口说的一句话,却让江一凡心里暖暖的。从什么时候开始,阿颜对他这么有信心了?随口就能说出,既然是他推荐的,味道一定会好。正是这随口的无心之言,才是真正的出自本心。
江一凡为了这次出行,的确是做了好些准备的,一路上有不少街口摆着小摊什么的,可是他却只推荐了这家的羊杂汤,自然因为他觉得叶欣颜一定会喜欢这家的味道。
江一凡一边领着叶欣颜走过去,一边对她说道:“这家羊杂汤料下的足,花的功夫也多,价格要贵一些,所以生意经营做的很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家境不甚殷实的人舍不得吃,而那有钱人,却嫌他家地摊寒酸,生意一直不红火,只能维持生计。光顾的人应该不多。”
果然,在这人来人往的喧闹夜色中,虽然有浓浓的肉香味从这个摊位飘出去,在街上漫延,可这家的四张桌子,却并没坐满。
侍雨和识书先过去占了两个位置。
摊主是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子忙碌着。看起来摊主认识江一凡,见他过来,还领着女眷,极是热情的上前招呼,帮忙把食客归拢到别的空位上,空出一张桌子。再招呼自家婆娘盛汤,上胡饼。
玖玥领着玖钰上前擦抹一遍,才让叶欣颜坐下。
羊杂汤很快端上来,就像江一凡说的,那羊杂汤的汤色清冽,却并不寡淡,很是浓香。摊位上供应的胡饼看着也是香脆,闻着焦香四溢。
叶欣颜看向玖玥和侍雨几人。玖玥连忙摆手,说她和玖钰两个一路走、一路吃,并不觉得饿。侍雨和识书就更不会坐了。
所以一张桌子只坐了江一凡和叶欣颜两人。
两人各要了一碗羊杂汤,一个胡饼。叶欣颜把一碗羊杂汤和胡饼吃下腹中,意犹未尽。
她看看周围,问江一凡道:“你怎么知道他家的羊杂汤味美,难道你在别处吃过?”这个街口可不是能摆摊的地方。
江一凡早已吃完,听她问话,笑着说道:“这本本是别处的固定摊位,我有时会去吃吃。想着也许你喜欢这个味道,特意问摊主上元节会不会出来摆夜市?又问了位置,这不是就带你来了吗?”
叶欣颜赞叹道:“真的好吃呢,很长时间,不对,是从来,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羊杂汤。配着胡饼,有着别样的美味。”
江一凡听着有些心酸,阿颜好像不是很在意口腹之欲,少有这种赞叹。听她那话语,大概在那个不知存在于何处的天地间吃过,这是怀念了吧?
“没关系,你喜欢就好。什么时候还吃了,给我捎个信,我接你出来吃。”
吃过羊杂汤,江一凡提议再走走,顺势消食。几个人不紧不慢的沿着另一条街道,往他们存车马的地方走去。
这条街道虽然不像主街那样灿烂喧嚣,却也盏盏灯火闪烁,另有一番温馨景象。
第七百零九章 引发的议论
将近子时,江一凡才把叶欣颜送回安国公府。
马车还没进门,正巧碰上忠勇侯府派人来传话,说几个哥儿玩的兴致好,赵刚又带着他们去渠水乘坐游船玩赏。估计游玩之后会很晚,今夜先去忠勇侯府歇息,好好的睡上一觉,明日吃过午饭再把哥儿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