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四和汪桥的目光迅速在瑾融和叶欣颜之间打了个转,不明白齐家建屋子的事情,容六爷为什么要撇开齐友年的意见,却来问齐友年的孙女?
叶欣颜的回答更让两人惊讶。
叶欣颜说道:“容六爷没早早告诉小妇人,原来您的掌事还需要具备几进院子的住房条件。您若是早早说了,小妇人这贫寒小户家的女子,无论如何也不敢给六爷您做事不是。”
章五四终究年纪大一些,而且一生历尽坎坷,算得上见惯了风雨。这时已经看出些苗头,偷偷扯了汪桥一把,随即收敛神色,哪个也不看,只静静的听人说话。
汪桥被章五四扯了一把,虽然知道这里面大概有他们不知道的内情,却依然惊讶。
大伯父家的叶子,竟敢对大东家用如此不加掩饰的讥讽语气说话。而那个气势不凡的容六爷,以及高高在上的江大人,对于叶子的无礼不以为忤,竟似这样的情景极是寻常。
瑾融再次干咳一声,说道:“在下这也是为齐娘子着想,要知道人言可畏,那些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话都是骗老实人的,齐娘子对这个话应该深有感触才是。要不……”
瑾融扫了齐友年一眼,继续说道,“……在下借银子给齐家老丈,让老丈先把宅子建起来。不知齐娘子意下如何?”
齐友年收到瑾融的示意,自然不敢像叶欣颜那样无视、甚或出言反对,可是也不愿意把叶欣颜推出去,放在火上烤。
“容六爷,小老儿家里现在的居住状况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等新院子建成,自有我家孙女和您府上的嬷嬷、丫头住进去。我和兄弟、侄子之后还会承揽别的营造事项,我等和水木作的工匠们一同起居才是方便。”
瑾融一听,立即笑意盈盈,“还是齐老丈深明大义。”这个安排他比较喜欢。
叶欣颜一看瑾融的笑脸,就阴沉了脸。这些大人物们太不要脸,为了他们自己,什么话都好意思说,什么事情都好意思做。分离人家亲人的事情,竟然做得这么顺溜、随意。
“江大人、容六爷,我齐家只是庄户之间的寻常人家,用不着那么排场的讲究规矩,也养不起那许多的仆从婢女。而且,”
叶欣颜认真的看向瑾融,“借钱?六爷您说的轻松。借钱,那是要还的,依照小妇人现如今的家境,没有那个偿还能力。”
“那,要不就不用还了?”瑾融很白痴的说了一句,引得在场众人纷纷侧目。难道六爷的意思是,齐娘子就是为了赖账,才诸多言语的?
江一凡也是一脸无奈,好在人家知道您只是容六爷,其它没别的,否则不是丢了天家的颜面?
果然,叶欣颜的脸色更加阴沉,凉凉的说道:“六爷果然语出惊人,原来小妇人说了这许多言语,就是为了骗人钱财的。六爷想事情的角度,真真让小妇人大开眼界。”
瑾融并不以为自己的提议很白痴,只为自己的好意被辜负,而深感无奈,“那齐娘子你说该怎么办?”
“银子就不用借了,我家还不起。容六爷把您府上嬷嬷和姑娘们的日常用度结算给小妇人就可以了。至于再建一重房屋的事情,我家自己想办法,定会让六爷您满意就是了。”
叶欣颜这番话说的坦然之极,脸色不红不白,似乎这个言论正常的不能再正常,要求也极为合理。
而屋子里的其他人则听得大跌下巴。叶家大小姐(叶子)这话说的,居然能这么理直气壮?这得多强悍的心理素质,才能把这样不讲理的话说的这么坦然、不变色的?
这个女人,简直太不讲究了,江一凡羞惭的几乎要掩面。
每次他觉得有些已经了解、可以遵循某种轨迹应对这个女子的时候,都会被现实狠狠的打击。他对这个女子把握的不到位状况,难道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江一凡继京城那三年惨痛的婚姻生活之后,再次对自己的智力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有父母官做主了
如果金嬷嬷在场,立即就会知道,自家大小姐之前的铺垫,全是为了现在讨要禹王府六个下人、以及日后很可能还会有的王府下人的用度。
如果金嬷嬷在,一定会为自家出身一等勋贵之家的大小姐的这个做法汗颜、掩面,可在场的人却没一个有这样的想法,大多觉得惊讶、不可思议。
“我,”瑾融失声道:“我那是好意,是为了齐娘子你好。而且,她们是给你齐家做事的,她们的月银我已经出了。”
“容六爷,”叶欣颜缓缓说道,“难道您想让刘嬷嬷等人把她们的月银拿出来,贴补她们在齐家的日常开支不成?我齐家虽然贫寒,却不能像六爷您这样,做这样不厚道的事情。”
“我。”瑾融语结。他都做到如此程度了,居然还有人说他不厚道,说这话的人居然还是整件事情的受益者。
作为整个清远县父母官的江一凡做整肃状,看着瑾融在那里难过无语,没有丝毫打算帮忙的意思。
叶欣颜撇撇嘴,“容六爷您大概是知道的吧,若不是容六爷您,小妇人一家的日子不知道会过的多平稳、惬意,根本不需要这许多人跟在身边。”
不管王爷您出于什么原因,姑娘我都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答应给你家做事。尤其今天您老已经把话说道这个份上,那什么大掌事,那是好当的吗?
最终的结果是,瑾融答应,每月月初派人把刘嬷嬷等六人的日常用度交来齐家。而齐家二房则把原来计划在三间正房一侧加盖的一溜厢房,改成另三间正房,和现在正在建筑的三间正房做成前后院。
当然,在叶欣颜口中自然没有什么改成,而是单纯的临时筹钱,多盖了三间房。
齐友年依然抿着茶不言语。
知道盖房子内情的章五四和汪桥,听着叶欣颜和养牛场东家你来我往的忽悠,大长见识。大哥家叶子那脸不变色、心不跳晕乎人的本事真是厉害,也真是胆子大,那是谁都敢晕乎的。她就不怕东家回手把她辞了?
安顿齐家的住房是个不大不小、但挺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做下来,时间也不早了,眼看就是江一凡和里正等人约定的巡查时辰。
江一凡召集在齐家老宅院里院外候命的一众县吏、下属和侍卫,去和里正等人会合。
里正和村长何全泰当然不敢真的在约定地点等着,江一凡等人出门,在村里的小道上走了不多时,里正等人已经迎上来。
江一凡摆摆手,说了句“辛苦了,有劳几位前面引路”,转而询问叶欣颜:“听说养牛场范正元说,养牛场所养耕牛有出租的安排,不知秋收时,在养牛场预订租耕牛的人家有多少?”
“回大人,共有三十一户,本村的十九户,临近村落的有十二户。”叶欣颜跟在江一凡侧后方,隔着齐友年答道。
午饭后,她原本没打算跟着衙门里的人出来,怎奈江一凡一本正经的装样子,说什么“本官还有事详询”。
结果,她跟着走出来这一截,直到遇到村长、里正等人,江一凡才煞有介事的开始他的询问。
“哦。”江一凡点头,“有耕牛出力,想来秋收能做的更顺手一些。本官听说,养牛场用现钱收牧草,虽说不多几个钱,却也缓解了不少临近村民的窘困日子,齐娘子和范管事很是给大家做了件好事。”
里正和何全泰心里打了个突,齐家经营的养牛场收牧草,那不是为了给他家的耕牛筹集过冬草料吗?让知县大人这么一说,居然还真有点给大家做好事情形。
“嗯嗯,嗯,大人过奖了。”叶欣颜含糊的答应着,心里涌起很深地违和感,浑身也是针刺般的不舒服。
江一凡的违和感一点儿不必叶欣颜少,可是作为一方官员,该说的话那是必须说的,该表的态也是一定要表的。
“本官前晌在养牛场观看,那里还有很多空闲场地。容六爷和齐娘子一家若是还有余力,多养几头牛也是好的。不说养牛盈利多少,就是多雇用几个工人,也能让贫苦农家除了农耕,更多个赚取家用的途经。若能再开几个买卖作坊就更好了,多用些实诚的邻近亲朋,让大家多些事情做,也算是造福乡里的好事。”
几个县吏和里正等人听了江一凡这新鲜说法,愣怔片刻,才回过神,纷纷开口,
“还是大人体恤民生,能想到这些。下官等就不知道乡间办个作坊、养牛场,还能惠及民生。”
“大人真是心系百姓,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当之无愧的父母官。”
“……”
瑾融虽然知道江一凡这是为养牛场和乳制品行造势、做主,却也钦佩江一凡能从一个私人产业,看出于百姓有好处的事情。
往常乡绅大户、大买卖这些,大家看到的都是大户赚得的丰厚家产。从来没人想到,若是大买卖开在穷乡僻壤,会给乡间农家带来的好处。
这家伙还真是个做官的料。
叶欣颜也是惊讶于江一凡的这番说辞,这就是简洁淳朴版的招商引资嘛。古代一路十几年学堂供出来的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竟然也能有这样的见地,真是极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