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状元他听说过,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人们说起状元都是满脸敬仰。当状元啊,好像不错。齐嘉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汪桥的解释。
汪桥把手里的草图推向叶欣颜,说道:“作为初学者,叶子的龙骨结构已经做的很好了,没有致命的错处。最为难得的是,叶子对于龙骨之间承接的方式和篷布的搭接,甚是新奇巧妙。照着叶子的想法,稍加改动,以后搭建帐篷就简单多了,咱们工匠能省好多时间和体力。叶子算是给咱们营造工匠做了一件大事。”
叶欣颜摆摆手,说道:“三叔先不要夸我,我这人不禁夸,会晕乎的。咱们还是先说龙骨的结构,真的没有致命错误?”
叶欣颜不质疑汪桥关于承接、搭接方面的说法,毕竟她见过各式帐篷,而且还亲自动手,帮着搭建过很多次帐篷,对于结构、承接方面自然由着比较成熟的想法。
她有疑问的是,关于龙骨结构上的事情,那些角度,那些相互支持的连接点,真的能让专业人士看得过眼?
汪桥深有感触的点头,“叶子作为一个女子,在营造方面居然也能有这等聪慧,真让我们做了多年营造行当的人汗颜。”
“哪里,哪里哪里,汪……三叔谬赞了。”叶欣颜乐呵呵的谦虚着,她还行、不是太差劲哈?
汪桥一边改动叶欣颜的草图,一边给叶欣颜讲解。哪里的支持不够,不符合营造规制的哪一条。哪里又做的多余,不但浪费材料,更是增加了龙骨的重量和工匠的劳作。
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汪桥已经领着木工,把制作帐篷龙骨的木材收拾齐整。该粘接的粘接,该定型的定性,各个部件也按照尺寸准备妥当,只等明日开工,就能把各处连接咬合起来,做出帐篷的轮廓。
叶欣颜根据汪桥绘图的尺寸,在几个丫鬟婆子的帮助下,把篷布和油布裁开,折边和搭扣也完工了大半,想来明日帐篷的支持骨架做好,篷布这些的也就完工了,不耽误事。
院里的人只顾忙碌,连晚饭都忘了做。
还是周嬷嬷折边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天际的晚霞,忽然想起时辰不早,该做晚饭了。她这才领着两个婆子张罗晚饭。
齐友年两人老人家下工回来,见院子里的货物木料竟然整理的差不多了,整整齐齐的各自归类放在院里的草棚下。
齐友年对着章五四笑道:“你看,咱们果然老了,和年轻人的手脚相比差的太远。就这些活儿,若是交给咱们做,不得耗费三五天的时间,哪里做得出个大致模样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想让工匠赚个好前程
晚饭后,趁着院子里还有一些落日的余晖,章五四拉着汪桥出去,让汪桥给他说说他们的帐篷是怎么连接的,怎么和他之前见过连接方式,以及军中的军帐很不一样。
而且居然能做这么快,没有前期准备的情况下,一两日就能完工的样子,这样的效率他说什么也要看个清楚。
金嬷嬷、刘嬷嬷和丫鬟婆子们收拾着晚饭后的锅碗瓢盆,齐嘉在院子里,一会儿跟在金嬷嬷身后问这问那,一会儿又跑去汪桥那里,听汪桥说着他听不懂的话。
叶欣颜则在屋里和齐友年唠嗑。
“你三叔原本也没闲着,手里是有活儿的。只是你四爷爷接到我捎去的信,想着你三叔若是跟着合州一个不大的水木作,”说到这里,齐友年看了叶欣颜一眼,解释道,“就是你说的建筑行。”
叶欣颜连忙笑道:“爷爷只管按自己的行话说,我那都是外行胡乱说的言辞,胡乱叫的。”
没买《营造规制》这本典籍之前,她还真不知道,古代的建筑行业是叫“营造”的,而古代工程队的称呼就更有意思了,叫水木作。这哪像是一个建筑工程队的名称,看着就像是山水之间的一座小木屋。
还有,像爷爷这样的泥瓦匠,在营造行里,人家不叫泥瓦匠,人家叫水作,木匠叫木作,还有瓦作、竹作、画作等等,知识点啊。
“爷爷您接着说。”叶欣颜对自学成才、有天分的汪桥挺有兴趣。
古代可不比现代,是个人就上过学、就认识字。说句托大不知死的话,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人想要进取,有着决不后退的恒心,那他基本上就能成功。
古代就不一样了,学资贵、纸张贵、笔墨贵、教育资源缺乏等等这些因素加起来,没有一定家境的孩子,根本就没可能认识字。更别说自学成才了,那就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
可人家汪桥就做到了,家里穷,没上过学,可人家不但认识字了,还耳濡目染的学了恁多的技术。简直就是励志的典范。
齐友年接着说道:“你四爷爷想着,就算阿桥有别人没有的聪明天分,可在那样的环境里,就算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个听人吩咐、给别家赚家当的工匠。做到老,也不会有大的起色。
若是跟着自家叔伯做事,不但阿桥的天分不至于被埋没,也能有力的帮衬咱们把营造行做大,还能给他自己挣得一份不菲的家业。阿桥也二十多了,早就是成家的年纪了。”
齐友年笑着总结:“所以,阿桥就跟着你四爷爷来了咱这里。”
叶欣颜咋舌道:“汪三叔就是厉害,这等资质,如果有个正经大将作带着,只怕前途不可限量呢。”不是会成为一个鲁班式的人物吧?开启一个全新的手工建筑时代?
齐友年对于叶欣能够颜赞赏汪桥虽然欣喜,却叹了口气:“唉,不过是个靠手艺吃饭的工匠,做的再好又能怎样?咱们现在做营造,吃的也不是工匠饭,实质上做的是生意、是买卖,只不过买卖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齐友年老爷子说的是实情,纵观整个帝王朝代,不管哪个朝代,历经多少,几乎所有人的认知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除了读书出仕,其余的行业都不被尊重。所谓的重视农户,也不过是在名以食为天的铁一样的事实之下,不得不做的样子而已。
手工业者就更差劲了,人家商人虽说地位不高,但人家有钱,能过好日子。而手工业者,全凭自己的手艺吃饭,做一份事赚一分钱,半点讨不得巧。就是做上一辈子,家里的日子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大的起伏。
叶欣颜开解齐友年道:“等咱们把营造行做起来,就能赚到自己的家当了。等赚到银子,咱出高工钱雇有本事的大工匠来咱这里做事,有了好工匠,咱力争做出全天下最精美的宅院、园林、殿堂。不但咱们自己赚银子,也让有手艺的工匠们赚多多的银子,不让人们小瞧咱们手艺人。”
齐友年笑了:“咱叶子果然志向远大,居然想的是给这许多工匠赚个好前程。”
第二天,齐友年和章五四领着人,在齐家二房东侧已经做好的地基上,热火朝天的盖房子。
汪桥领着两个工匠和小工,搭建帐篷,叶欣颜和刘嬷嬷等人则做着帐篷篷布和油布的收尾工作。
太阳还没落山,齐家院子靠近西墙的一片空地上,就建起一个有大半间房子大小的帐篷,帐篷的高度欠缺一点,也就一人多高,却并不影响坐卧休息。并且,罩着两层篷布的帐篷,看着极为敦厚保暖。
齐友年、章五四两人钻进帐篷,试了试高度,坐了坐已经垫好的矮铺,章五四笑道:“这帐篷搭的,竟然比工棚也毫不逊色,舒服的很呢。咱今天就住这里了,吃饭也在这儿,省的只有那么大一点儿的房子,咱们坐在炕上,叶子她们几个都没地方呆。”
齐友年笑着推了他一把,示意他往出走:“吃饭才能用多少时间。咱们往后都在帐篷里落脚说话,吃饭去上房吃,吃过再回帐篷歇息。这样不耽误她们很多时间。
你若是和叶子、金嬷嬷说,咱们以后就在这帐篷里,不进上房了。她们一定不会答应,还得费不少口舌。”
果然,他两个还没钻出帐篷,外面金嬷嬷就喊两人吃晚饭了。
吃过晚饭,齐友年三个大人,连带着跟着起哄的齐嘉,四人一起回帐篷里歇息。
丫鬟婆子们收拾着洗涮碗筷,刘嬷嬷问叶欣颜:“下晌没事的时候,咱们已经把石磨已经洗出来了。接下来做什么?要磨面还是豆子,若是急着用,咱们晚间可以做一些。”
“不急,不过打算试试,看能不能把晾干的奶渣子、奶疙瘩磨成粉。这事儿早一会儿、晚一会儿没关系。”
叶欣颜笑着,继续说道:“这几天也是让您几位受累了,每日做那许多粗重活儿,加上咱这家里院子都是狭小,连个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今天咱们收拾收拾,早点休息,磨粉的事情,明天再说。”
她也得加紧把忽悠瑾融投资的乳制品行的计划书写出来了,等人家追过来要,她却没有,那就不好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我有什么关系
还有那许多的脱脂干奶酪,虽然作为磨牙的东西,味道不错,可以说味道很好。但磨牙的东西怎么能赚来银子?而且,那得多大的受众群体才会需要这么多磨牙的东西?
叶欣颜想来想去,决定把风干的又韧又硬的干奶渣磨成粉,试着用在点心里,看看效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