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好死不死的,就是这么巧。在京城做着给事中那样足够让全天下学子羡慕的职业的江一凡,竟然能因为个人私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被安国公府的势力发配到清远县。
那是给事中啊,是在皇帝老儿眼皮子底下工作的职位,竟然能被人随意发配!
任叶欣颜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到底是皇帝老儿给安国公面子,把伤了安国公颜面的江一凡发落了;还是江一凡那小子觉得自己老婆做出那样丢人的事情,没脸继续呆在京城,才有了这次的下放。
这些也就罢了,江一凡就算是在清远县遇到她,依照他俩相看两厌的程度,视作陌路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被下放的小小的江一凡,自然不会有京城的势力追踪他。若是这样,也就没有现在的局面。
最让叶欣颜无力的是,寻常皇子不是不可以随意出京吗?而瑾融这个奇葩,不知道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就能离开京城,来到他的封地豫远郡,而且还能在整个豫远郡里乱窜。
尼玛,皇帝老儿居然对瑾融这么放心?谨融已经是一个成年皇子,皇帝竟然不怕瑾融在豫远郡做些威胁到他皇权的不利事情?还有,夺嫡之争历来最血腥、最惨烈,皇帝的其它儿子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能让同是皇子的瑾融这么逍遥,可见那些家伙们是多么的低能!
所有这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在走霉运的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发生了,直接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
再者说,就算她预见到今天的局面,在见到瑾融的第一时间就和金嬷嬷再次逃亡,或者带着齐友年老爷子一起逃,那也得人家瑾融无视她才行。很显然,瑾融在见到她的第一时间,就乐此不疲的想把她拉入局中。
现在好了,她就这么暴露在整个京城上层的视线之下。
照着她之前的记忆,安国公府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让她和金嬷嬷尽快消失。一旦她们两个消失,就能最快平息原主叶欣颜的丑闻带给安国公府的负面影响,也能很大程度的震慑京城上层交际圈的八卦之心。
现在,瑾融把禹王府的人派来她这里,虽说能短时间保证她的人生安全,可在这礼教森严的万恶旧社会,她叶欣颜一个女子,岂不是被堂而皇之的贴上了六皇子的标签?
名声、再嫁什么的倒是小事,牢牢绑在一个皇子的船上,那是很危险的!
叶欣颜抬起头,看看秋日那高远、清澈的蔚蓝天空。老天爷蛮有想象力,也蛮有闲情逸致的哈,百忙之中竟然有这等闲心,架构这等狗血的剧情戏路,来丰富她这个小人物的精彩人生。
金嬷嬷大撒手的把安排六个王府下人,以及她和叶欣颜姐弟住处的事情交给刘嬷嬷,她自己怕叶欣颜思虑过重,转过来找叶欣颜说话。
果然,她家大小姐满脸的苦恼纠结,正看着二房那破落的院子发呆,眉尖紧紧地皱着,紧到好像再也解不开的似得。
金嬷嬷顾不上嗔怪大小姐很没身份的坐在一块大石上,径直走过去,在叶欣颜身边坐下。先叹了口气,才开解她道:“叶子也不要太忧心,这个时候,能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咱国公府冷情冷性,实在是京城是全天下达官勋贵的聚居之地,所有人家给人看的都是家世的光鲜体面。大小姐犯的是女子不能触及的错儿,之后的事情又太过离奇骇人……”
光是大小姐能在国公府的追踪之下逃走,就让安国公府丢足了脸面,加上大小姐竟然敢出逃,而且还逃出来这么长时间。作为一个一等勋贵出身的女子,不明不白的在外漂泊这么长时间,足够让国公府下决心清理门户了。
如今,有了禹王殿下的庇护,大小姐的安全是有保障了。可是禹王殿下的这种庇护方式,让大小姐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就算禹王殿下已经丧妻几年,但依照大小姐的身份和过往劣迹,嫁入禹王府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能进府,那也是上不了正经名册的侍妾身份。而一个不能见光的侍妾,在王府那样吃人的环境里太难生存,而且也太委屈大小姐。
金嬷嬷虽然对叶欣颜的将来忧心忡忡,但见到她纠结忧思,只能继续规劝道:“六爷府上的人来了也好,顶多日后咱们担个王府大掌事的名头,只要不进京,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难过。有了禹王府掌事的名头,想来大小姐更容易嫁进家世好一些的乡绅之家。”
叶欣颜的眸子慢半拍的转向金嬷嬷,这都什么和什么?怎么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转到嫁人这件事情上?现在面临的,是嫁人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好吧,嫁人也是个很不简单的事情,所以……最好不嫁。
“嬷嬷,你说咱家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家里也没那么多进项。猛然间来了这么多吃闲饭的人,咱养活不起吧?我要是和六爷要刘嬷嬷等人的生活用度,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
叶欣颜这一开口,说出的内容差点让金嬷嬷出岔了气。
第一百五十二章 家里又来人了
叶欣颜这一开口,说出的内容差点让金嬷嬷出岔了气。
大小姐!这是考虑这种小事的时候吗?大小姐是不是被吓傻了?可刚才吓唬刘嬷嬷等人的言语手段,大小姐看着还是蛮精明、蛮有智慧的啊。
没等金嬷嬷反应过来,叶欣颜下决心般的说道:“嗯,就这么办,咱家可不养闲人。我明日就去宏鹤楼,告诉那厮说,我家没有养活那许多人的银子,让他把那几个人的日常用度送过来!”说到最后,叶欣颜有了咬牙切齿的想法。
金嬷嬷傻眼的看着叶欣颜。额,这话说出来……有点丢人。
“这么多人的饭食,咱家那口小灶只怕做不过来。嬷嬷找工地的厨娘,让她们多做十个人的午饭出来,”叶欣颜从石头上站起来,拍了拍衣衫,“我去处理那两桶酸奶糊。”
“大小姐……”金嬷嬷颇为无力的叫她一声,不知脑子怎么转的,竟然问了一句,“那咱们早先说的,买丫头的事情,还买不买了?”
叶欣颜停下,极力把不在频道的思路拽回来,“买,为什么不买?我这里还等着人帮忙干活儿呢。容六爷送来的那几个人,把家门看严了就好,人家又不吃咱家的米面,做杂事就不要指望人家了。”
叶欣颜说完,转身就往养牛场走,还往后挥挥手,说道:“嬷嬷回去看着些,虽说您是领着人沿村外回来的,弘知他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村里的人只怕也差不多都知道了。刘嬷嬷等人终究和村里人不熟,您回去支应一下。”
她现在可没一丁点儿心情应付村里人那朴实的好奇心。
叶欣颜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一句很朴实的话:麻绳净捡细处断。事实证明,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大白话,看起来浅显,但很有哲理。
金嬷嬷看着叶欣颜义无反顾的把麻烦扔给她,自己却躲进养牛场熬制奶渣。作为叶欣颜的贴身嬷嬷,她只能听吩咐,回家里等待应酬过来串门儿的村民或者亲戚们。
结果,她刚进门,和刘嬷嬷没说几句话,村里几个小子就哄闹着跑来,气喘嘘嘘的说,村口来了两个人,说是找齐家二爷爷的。
一个年纪大些的孩子还很负责的补充了一句:“齐嘉嬷嬷,齐家二爷爷是叫齐友年吧?那两个人说找齐友年家呢。”
什么人会找到这里?金嬷嬷问那小子:“那两人有没有说找二爷爷有什么事?”
几个孩子一起摇头,“没说,只问二爷爷家在哪里。”
那个大些的孩子所道:“他们已经朝着你家过来了,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到。”
“哦。”金嬷嬷给几个孩子抓了把干奶酪,把满脸兴奋的几个孩子打发走。想着先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再考虑需不需要找齐友年回来。
金嬷嬷略略收拾一下院子,放了一张小桌,两条凳子,等着来人上门。
这时,时间还没过午。
收拾好院子,金嬷嬷走到院门口,算是迎着来人。然后不多时,就见几个村里的孩子簇拥着两个大人,朝着自家走过来。
待两人走近,渐渐看清眉目,当先的是一个年纪大些的硕键老人,陪在老人身边的是一个高个子年轻人。
不知道来人的身份,没搞清楚来人的意图,金嬷嬷也没远迎,只在院门处等着。
那老少两人来到近前,一个孩子在闹哄哄的声音里抢着说道:“这就是齐二爷爷家,她是他们家的嬷嬷。”
金嬷嬷忙上前一步,问道:“听村里的孩子说,您二位找我们家老爷子,可是有事?”
那年纪大些的老者五十上下的年纪,面色黝黑,看起来很是精神。穿一身深灰色粗布衣衫,同色短褐,腰间粗粗的扎一条粗布腰带,不见一丝白发的发髻梳理的甚是整齐。
年轻人是个高个儿,身材偏瘦,容长脸,面容和善,健康的小麦肤色,一看就是时常做活儿的人。一身青灰色衣衫,穿着和老者一样,都是百姓的寻常衣着。
老人拱手问道:“请问嬷嬷,这里可是齐友年的家?”
金嬷嬷回道:“是,您两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