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千鸿有勇有谋,确实十分适合皇帝这个位置,对外铁腕手段,派亲信驻军西北瓦达、西南曼罗,给周边国家以震慑;对内怀柔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匡扶人才,给正处于百废待兴的辰国输送新鲜的血液。
正月一日一到,温千鸿正式将国号改为宏远,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来临。
当然,一切事业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英明如温千鸿也有偶尔犯浑的时候。就比如在宏远三年,皇帝便突然提出,要御驾亲征西南的曼罗国。
辰国的第一大将军秦少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罗曼国地处偏远,与辰国接壤不多,且一年来还算安分,实在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
可一向信任秦少白的温千鸿,这次却没有采信爱将的建议,执意带着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温千鸿本人就是军营里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之前就有“战神”之名,此行带领的辰国十万精兵皆是自己曾经的下属,这仗自然是大捷。
这仗之后,曼罗国俯首称臣,退回之前的封地之内,且每年定时向辰国纳贡。以上这些条件都只是寻常,屡见不鲜,奇的是,温千鸿作为战胜国,还掳了一个“战利品”过来——罗曼国的国师,木错。
“温千鸿!你这人是不是有毛病?”眉清目秀的紫衣青年在富丽堂皇却空旷寂寥的皇宫中急得跳脚,“我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你为何就不能放过我!”
温千鸿一双勾人的桃花眼笑了笑,“你可不能走,明日,我还要封你为辰国的国师呢。”
“国师?”听者立即瞪大了眼,“辰国又不是罗曼国,何时封过国师?你、你究竟要胡闹什么?”
温千鸿向前凑近了几步,含笑道:“哪里是胡闹?沐远法力无边,做国师这位置再合适不过,以前没有,可从我这里开始,就可以有。”他语气温柔,可眼神里透露出的寒意却分明在告诉对面人,他的意思是不容违背的。
木错,或者说应该叫做谢沐远,被这目光吓得退后了一步,“你这是做什么?你、你又想像最开始那样,用铁链子绑着我?”
温千鸿闻言,一双连当年宫内兵变之时,也能淡笑自若的眼睛蓦地发暗,“我哪里绑得住你?你可是异世界来的人,一念之间自由来去,能把一切……弃之敝履!”想起当年兵变虽胜,回到府中那人却消失不见,饶是温千鸿这样的性子,也忍不住咬牙切齿。
谢沐远第一次看到他隐含悲恸的眼神,不禁愣住了,继而讪讪地低下了头,“我……我是带着任务来的,任务完成的时候,自然也就回去了,来不及和你说一声,对不起。”
“那如今呢?”温千鸿眯了眯眼,直视他的眼睛,“三年了?如今为什么又回来?”
“那边……出了点儿事儿,所以就……回来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世界,最终迎来的却是众叛亲离,还不如书里有人情味儿,至少……至少……
谢沐远甩了甩头,攥紧了手心,迎上温千鸿的目光问道:“你现在已经是万人之上了,要什么没有?为什么非要把我带回来?”口中说是疑问句,心里期待的答案,却已经昭然若揭。
温千鸿看着他松动的眼神,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情话张口即来:“我富有天下,却唯独缺了一个你。”
“你以前说的……是真的?”谢沐远猛地抬头问道。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温千鸿深情款款。
谢沐远刚刚感动了三秒,脑海中就想起了两人初遇时的一桩桩一幕幕,继而眉头一挑:“……你再说一遍,你没骗过我?”
温千鸿打了个哈哈企图蒙混过关,谢沐远笑着摇了摇头,随即跟了上去。
皇帝和国师两人就这样,进入了愉快的撒狗粮模式。
温千鸿身为皇帝,却一直不曾立后,连妃子竟然也没有一个,这可急坏了一群爱操心的老臣。可哪怕众位大臣联名上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皇帝陛下却仍是该如何还如何,甚至从旁系过继来了一个孩子,草草地封做了太子,只要一有人提到立后纳妃,就是两个字——退朝。
且对于辰国这位名义上的“国师”木错大人,也是说不得的存在。国师一词本就来源于地处西南的曼罗国,中原地区向来无此传统,木错自然就引来了一些迂腐老臣的不满。
上次,无非是一个老臣私自请了老中医给国师把了脉像,继而根据大夫的话弹劾了国师日日醉生梦死、酒池肉林,继而就被罚官降一级、罚俸一年。
老臣心里觉得很冤,自己上奏的明明句句属实,且国师走路的姿势都很是怪异,还时不时扶住腰,一眼就能看出是荒淫无度的后果,圣上一向英明,怎么连调查都不调查,就给自己降了罪呢?
到后面朝廷中人人都知道,皇帝哪里都好,就是娶妻和国师这两个逆鳞,万万碰不得。
温千鸿虽然在这两件事上有些“怪癖”,但总的来说,还是称得上一代明君四个字。他识人善人、励精图治,短短几年就使百废待兴的辰国焕然一新,开启了辰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武中兴”时代。
第79章 番外三:我与你的番外,永不完结
宏远元年春, 燕雀纷纷筑巢, 柳枝抽出了新芽, 城外耕地刚刚播下春种,城内大小商铺皆是熙熙攘攘, 京城内外一片安然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市大街口, 是京城最繁华的地界儿, 这里坐落着一家气势恢宏、碧瓦朱甍的酒楼。
丈余的正门格外阔气,两边悬着两幅对联, 上联是:“四海珍馐荟萃, 煎炒烹炸闷溜熬炖无所不有。”下联是:“五洲贵客光临, 南来北往东邻西舍不醉不休。”
再抬头往上一瞧, 大门上方悬挂着的牌匾更是霸气,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题着龙飞凤舞的六个大字——“天下第一酒楼。”
这家酒楼, 正是风头京城中风头正盛的米其林三星酒楼, 肖晨作为酒楼的投资人、总经理外兼总厨,自然是风头无两。
而原先的米其林二星餐厅, 也没有关闭,走的是亲民、便捷的路子,生意也很不错。
开业三个月来,米其林酒楼的收益可谓是节节攀升, 已经到了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就连一些思想比较老派、不经常在外吃饭的老人家也听过了米其林的名头, 前不久,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想给自家孙子带一点儿零嘴儿, 于是便来到了米其林,点名要买一斤,至于问要一斤什么,老人答:“你们卖啥我买啥呗,就要一斤米其林。”
被肖晨调到酒楼这边做小二领班的阿毛,废了好大的劲儿解释了半天,还是没能给老人家说明白米其林是店名,不是吃的,不能买卖。还是夏云脑袋瓜子机灵,临时做了几个麒麟样式的米糕卖给了老人家,说这就是“米麒麟”,哄得老人家开开心心地走了。
后来,这个阴差阳错研制出来的“米麒麟”,在经过了肖晨的改良之后,竟还成了米其林酒楼的招牌美食之一。
西市大街路北,米其林酒楼的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而米其林对面的和颐斋,就不似风头最盛时的风光了。
和颐斋作为陈文杰的私产,理所当然也被罚没,但这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店面了,厨子的手艺也是一等一的,京城中回头客还是不少,若是就此关张不免可惜。
故而温千鸿将和颐斋收回国有之后,将管理者从上到下全部换了一边,以前那个说话阴阳怪气的瘦子掌柜,自然也卷铺盖走人了。一番整顿后,和颐斋依旧开业,并且摇身一变,从“民营企业”成了“国企”。
温千鸿上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经商,发展商业。为了拉动京城的饮食业,皇室继去年出资举办医术大赛之后,今年又举办了厨艺大赛,一时间京城的各大酒店餐馆闻风而动、跃跃欲试。
若说医术大赛调动起了患者和医者的积极性,那么此次的厨艺大赛,则是真真正正地牵扯到了每个京城百姓的味蕾。
比赛的赛程整整有十天,一场厨艺大赛,最终举办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美食节。决赛当天,天子与万民同乐,亲自加入评委席,并与万民一道品尝了美食。
百姓这才第一次近距离的得见天颜,原来新上位的皇上并不似之前传闻中说的那样,是嗜血好杀的煞星,反而看着面冠如玉,总是笑眯眯的,很好相处的样子。
所以说高明的上位者永远不会让自己吃亏,一场美食大赛,温千鸿居然还赢得了个“亲民”的名声。
最有意思的是,温千鸿不止是打个酱油这么简单,还派出了皇宫里的厨师作为“御厨代表团”,报名参加了厨艺大赛。领队的大厨,还与肖晨有着一面之缘,正是当初在皇宫御膳房做茄汁面时,见过的那一位。
都言“高手在民间”,此言非虚,厨艺大赛的最终排名,米其林酒楼第一,醉仙楼第二,而排名第三的,则是新晋国企和颐斋,而被寄予厚望的御厨代表队,却爆冷跌出了前三甲。
曾经受邀进宫吃过几顿饭的肖晨表示,皇宫里的吃食确实繁琐精致、工艺复杂,这是外面的酒楼很难比得上的,但若是比起花样创新、种类变化,就远不如宫外面丰富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