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兰先是被有人给凌红纱提亲惊了一下,等回过神,细细的思量王媒婆说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后面凌大牛他们也回来了,刘菊想要看热闹,被他给赶了出去。
王媒婆知道这家能做主的怕还是凌大牛,她张嘴介绍米秀才家中的境况“他们家就剩母子二人,前头也娶过一个,三年前身体不好去世了,也没留个孩子。”
“还特地为前头的媳妇守了三年,很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米秀才也是可伶,年纪轻轻的。如今好不容易过了三年,米家的老太太年纪也大了,想着让儿子再找一个能知冷知热的人,恰好遇到了你家的闺女。看凌娘子的境况和她年轻时一样,还正感慨呢。不想前些天,他们母子二人去观音庙里拜佛正好碰上了凌娘子,所以,今天我就上门来了。”
王媒婆先是推心置腹的说了半天,又说了半天米家的情况,一壶茶也喝的差不多了,看李秋兰已经意动,而凌大牛的神色不好断定,知道今天是不会有结果的,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就起身告辞了。
临走前说道“二位好好考虑考虑,都是为孩子打算的,多想想是要的,我后日再来。”
王媒婆走出屋子时,看到院子探头探脑的刘菊,对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屋内沉默了片刻,还是李秋兰没忍住,先开口“老头子,你说怎么样?”
“这事,还是要看红纱。”凌大牛沉吟了一会儿,原本这刚回来的女儿和他们就不亲近,这再嫁这等大事,自然不能他们直接做主。
头嫁听父母的,这再嫁,要看她自己的意思了。
李秋兰点点头“那你去打听打听这米秀才”。
“嗯,先打听着,合适的话,再问问红纱的意思。”凌大牛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脑子里想着找什么人打听去。
第20章 青阳府一
青阳府是一州首府,繁荣景象自然不是清平县能比的,林新眼花缭乱的伸着脑袋看着街上的景象,一只手牢牢的握在凌红纱的手中。
“小心避让”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凌红纱连忙护着林新被身后推挤的行人挤到一旁。
“怎么回事?”
“快看!”
“是红巾匪!”
“真的,那是新来的赵经略!”
最前面的高头大马上骑着身着漆黑铠甲的武将,他腰间悬着大刀,隔着人群看不清面容,只觉得远远望去,那股气势让人望之生畏。
“竟然抓了这么多红巾匪!”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这红巾匪自从大梁打下青阳府后,就开始在青阳府出没,盘踞青阳府十多年,已然势大。据说这红巾匪是原本的皇族被灭国后,落草为寇。当然这也只是传闻,至今并无人证实。
透过人群看到一群头绑红巾,上身被捆绑结实的匪人跟在马后,从他们面前一一走过,看着人数不下三十多人。
过了一刻钟左右,随着士兵押送红巾匪离去,挤在店铺前面的人群开始慢慢散去。
凌红纱带着小孩继续往前走,耳边不时听到兴奋的讨论声,有说红巾匪的,有讲赵经略斐然战绩的。
走没多久,前面就是一家客栈,凌红纱在小二的招呼下,拉着林新踏步进去。
定了客房,交了定金,在小二的带领下,到了房间里。
还是先找人给杨家康带个信吧,凌红纱和店小二要了纸笔,提笔快速写了一封信,封好后,让人送出去。
“杨兄弟,我来给你送信了。”
“来了”杨家康刚包好伤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门房七爷的声音,穿上里衣就走了出去。
“这封是刚送到的,另一封则是你们去剿匪的那天送过来的。”七爷递过去,笑着打量了一番杨家康“我可听说了,你这次立了大功,勇武的很啊!”
“没他们说的那么夸张”杨家康笑着接过两封信。
“他们可不敢蒙我老头子,好了,不说了,等你伤好了,我们一起喝酒。你先休息,我回去了。”七爷爽朗的大声说道。
“行,到时候我给七爷买酒”杨家康笑着应承,看着七爷一瘸一拐的走出院子,他才拿着信回了房间。打开看了一下,两封信都是凌红纱送过来的,其中一封的日期正是今日。
快速看了一下信中的内容,知道凌红纱带着荣宝现在已经在青阳府了。他也无心休息了,收拾了一下,就直奔凌红纱信中提到的悦来客栈而去。
刚踏进客栈,杨家康扫视一周,就看到坐到角落里的两个人正在吃饭,可不就是凌红纱和荣宝吗,抬脚大步走了过去。
凌红纱两人听到动静抬起头,一同抬起头看向杨家康。
“杨家康?”凌红纱迟疑了一下,确认似的叫了一声。
主要是杨家康这十多天没有刮过胡须,现在满脸胡子拉渣的,脸颊上还有一道伤痕,双眼亮的惊人,那眼神就如同山林中的野兽,准备随时对着猎物发动进攻。
这目光看着有些渗人。
“是我”杨家康摸了摸下巴的胡须,转过头警告似的看了一圈客栈内朝这这边而来的视线,满身煞气的模样。被这冷冰冰的目光对上,大部分人都缩了回去,客栈内都安静了不少。
他收回视线,大马金刀的坐在凌红纱对面,朝远处的小二招了招手“小二,再上一副碗筷,再来盆饭!”
“客官,稍等。”店小二快速的取来碗筷,恭敬的放到杨家康前面,迅速的退远。
“先吃饭”杨家康说道“有什么话,吃完再说。”
“我很饿。”他伸手摸了摸林新的脑袋,然后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开吃,像是饿了许久的样子。
桌上就三个菜,还是一素一荤一汤,就凌红纱两人肯定是够的。现在来了个这么能吃的,肯定不够,她又点了三个荤菜。看着杨家康风卷残云的架势,心中暗暗咋舌,这也吃的太多了点啊。
林新吃饱后,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杨家康吃了一碗又一碗,后面直接用盆来吃,觉得这二叔太能吃了,开始担忧的拉了拉凌红纱的,这会不会把他们给吃穷了啊。
杨家康是真饿坏了,这些天,天天啃干粮,一动起来,饿上一两顿都是常事,真心不好受。这不,看到热汤热菜一不小心就给吃多了点,没想到还被两个人嫌弃了。
喝完最后一口汤,他神情愉悦的舒了一口气,这才是人吃的啊。对上侄子郁闷的表情,他低头审视了一番,没有问题啊。最后觉得可能是这胡须吓到他了,决定等会儿回去就给刮掉。
“走吧,去房里说话。”看到杨家康吃好了,凌红纱带着小新站起身,率先朝楼梯过去,上了二楼,进了房间。
杨家康随在他们身后,进来后,反身把门给关上。
随即解释了一下,自己前面没有回信的原委。
想到街上被押解进城的红巾匪,凌红纱点点头,随口问了一句“你没有受伤吧?”
“没有”杨家康顿了一下,还是否认了。
“我本来准备明天带大夫去清平县给荣宝看病的,现在你们过来了,倒方便了。明天一早我带他过来,你们不要外出了。”
凌红纱点点头,她对青阳府不熟,还没来得及打听。既然杨家康安排了,那就先听他的。
再嘱咐了几句,杨家康就离开了。
第二日一早,他就带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上门来。
客栈的小二认得他,自然不会阻拦。上了二楼,杨家康敲了敲房门,凌红纱出来打开门,请两人进去。
“凌娘子,这位是京城来的钱大夫,医术十分了得。”杨家康介绍了一句身边的老者,然后朝正在看书的林新招了招手“钱大夫,就是这孩子,劳烦您给看看。”
林新听话的走到他们前面,仰着头,看着钱大夫。
“过来,坐下,我把把脉。”钱大夫笑着带着孩子重新坐到桌子边,看着杨家康“杨侍卫,我的药箱。”
杨家康快步上前,把药箱放到桌子上。钱大夫从药箱中取出一块成人巴掌大的小软垫,放到桌子上,将林新的手放到小软垫之上,他伸手按在林新的脉搏之上。
凌红纱站到林新身后,注意着钱大夫的神情。
过了片刻,钱大夫睁开眼睛,点了点头,又让林新换一只手把脉。接着检查了小孩口舌耳鼻等器官一番,才开口缓缓的说道“这孩子身体健康,并无大恙。”
凌红纱定时都会带着小孩去洪大夫那里把把脉,确认一下身体,两个月养下来,身体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他怎么说不了话?”杨家康问道。
“可有什么法子让他开口说话。”凌红纱跟着问了一句。
钱大夫苦笑着摇摇头,他能治的了人身上的病,却治不了心里的病啊。这话在来之前他和杨家康说过,只是,杨家康不肯放弃,还是和经略求了他过来。
“关键还是看这孩子能不能打破心中的障碍,自己走出来。”他行医多年,各类怪病见过不少,像这孩子似的因受惊等原因导致的疾病很难仅靠药物治愈的。
类似的话,凌红纱在洪大夫那里已经听过了,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倒也不是太失望“劳烦钱大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