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格有些贵了吧?”这大婶有些犹豫的说道。
“不贵,前百名顾客买大幅送中幅,买中幅送小幅。”方如绣拿起手中的对联,一折,说道:“而且这对联都是带有文运,您给说说您家的情况,我给您选一幅适合您家的。”
“诶,那行,给我拿一幅大幅的,要记得给我送一个中幅哦。”这大婶对着方如绣说道:“我们都是庄户人家,我儿子十五六岁,都该要娶媳妇了呢。”
“这样啊,那行,您拿这幅‘事事如意大吉祥,人人顺心永安康’再送一个‘天地和顺家添才,平安如意人多福’给您,祝您新年大吉,财源广进。”方如绣说着就包起了两幅递这大婶。
“哎哟,你这丫头说的可真好,是识字的吧?”大婶拿着方如绣包给自己的对联翻来覆去的看,然后才小心的拿在手里,并递给了方如绣一十八铜钱,说道:“这都是秀才亲写的吧?”
“当然。”方如绣收过银钱,说道:“你放心,你这对联现在还是秀才写的,赶明儿就是举人写的了呢,来再送您两张‘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好,好,好。”这大婶拿着这两幅对联也觉得特别的喜欢,一大一中,还送了两张小的,一共才十八文,算起来价格跟其它地方的一样,但是这字却是好看了许多。
“这丫头是个好丫头,对联也不错,大家有需要可以来买,划算。”这大婶开始帮方如绣等人做起了免费,接下来,买对联的人却是多了起来,刚刚围在一起的人见到这大婶买了,便都想着要来挑一幅,毕竟前一百名,买大幅送小幅呢。
而且许多人家买了对联,但是也只是贴一个喜气,有些甚至并不知道上面究竟是写的什么,但是在方如绣这里买,方如绣都会跟他们讲上面写的什么字,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大家就感觉好像是在听一个教书先生教书一样,很多买了的人都要在一边站一会,听听方如绣怎么说的。
正文 第174章 、卖对联(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卖对联(二)
买对联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方以正也开始帮忙来翻找合适的对联,而让方以诚专门负责收钱,让方如茵负责拿小纸条送给这些人。
“来给你‘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方如茵奶声奶气的将上面的字念出来然后递给这些买对联的人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十分的舒心,夸赞一句:“真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小丫头。”
“丫头,你是真认识字,还是将这些对联都背好的呀?”这时间长了,围观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就有人对这产生了怀疑。
当然实际上方如绣识不识字看上去对这卖对联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此刻,众人在这里买对联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买这个产品了,若是方如绣她不识字的话,那大家肯定就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说这剩下的对联能不能卖出去,就是这买了对联的人说不定还要退货呢。
“当然会!”方如绣笑着点点头:“不会的话,怎么给大家挑选呢。”
“哦,但是这些对联应该都是你背好的吧?说不定你说你认识字,但是实际上,就只认识这对联上面写的字。实际上,你也跟我们大家一样,大字不识啊。”这人又说道。
这人这话说出口,方如绣明显感觉刚刚说给她挑一幅的人,给钱的动作迟疑了一下,最后更是将对联放下,将这钱给收回去了。
方如绣抬头看着这说话的人,总是感觉他的话语之中带着一点挑衅的意味,这怎么回事?难道卖给对联还能够碰到闹事的人?
“虽然我识字与否跟我卖的对联关系不大,但是我还是要向大家解释清楚,免得大家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方如绣笑眯眯的说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既然能够受秀才老爷所邀,帮他卖对联,那自然也是有这两分本事的。”
方如绣看着刚刚质疑她的那个中年男人,“这位大叔,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这位中年男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棕红色的绸布对襟直缀棉袄,带着一顶圆顶小
毡帽,他看着方如绣说道:“我不要秀才老爷写的对联,要不,丫头你给我写一副怎么样?”
“我写的价格可不是十八文钱了。”方如绣也笑眯眯的说道。
“那你帮忙写一幅对联要多少钱?”旁边有围观的群众问道。
“一百文。”方如绣整理了一番手上的对联说道。
“一百文这么贵,你不会是不会写,所以故意在忽悠我们吧?”这中年人说道。
“当然不是,谁离家近的,帮忙搬张桌子过来,再去给我买两打红纸以及笔墨砚,我这就给大家写一幅看看。”方如绣表现的十分淡定,心道,一个大好的宣传机会就要来了,当街写春联,她早就想这样做了,只是带桌子什么的,实在是太麻烦。
“我给你去买笔墨纸砚,谁离家近的,去搬张桌子来啊。”这中年说道就离开了,不知道是真的去买笔墨纸砚了,还是临阵脱逃。
“我去给你搬桌子。”第一个买对联的大婶说道:“这附近的一个老板我认识,找他们家借张桌子应该不碍事的。”
“哦,如此,那便多谢各位了。”方如绣对着众人行了一个礼,一瞬间好像就由一个野丫头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书香小姐。
这大冬天的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众人都等着看热闹呢,不一会桌子搬来了,然后笔墨纸砚也买来了。
有人帮忙把桌子放好,还有人帮她磨墨,这感觉实在是不要太好,这红纸已经是裁好的了,看来这中年人考虑周到,方如绣用手将这纸张抹平,然后提笔就写:
“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那个中年人看到到方如绣写的对联,便念了出来,只是旁人却是不知道这写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京城去年流行的梅花小楷,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里看到,这黎阳县真的是卧虎藏龙啊,随便遇上一个卖对联的小丫头竟然也有这般能耐。”这中年人看到方如绣写出的这副对联,却是抚摸着下巴的胡须大笑了起来。
“那这副对联值不值一百文钱呢?”旁边有人说道。
“值,绝对值啊,我出一两银子买下它,就冲着丫头这学问。”这中年人一改之前咄咄逼人的架势,反倒是变得十分和蔼了起来。
方如绣看到这人这个样子,倒也是松了一口气,刚刚她还以为他是来故意闹事的呢,如今看来倒是她自己误会人家呢,说不定是那个大儒看到她打着秀才的名义卖对联,所以想来教训一番,幸好自己还算有几分本事。
“丫头是哪里人啊?”这中年人递银钱
过来,然后笑眯眯的问道:“不知这对联是你何人所写?”
“这个就不便告知了。”方如绣没有接这人的银钱,反是说道:“这套笔墨看不起倒是不错,不如就以这个抵对联的银钱如何?”
“你这丫头倒是有心机,行。”中年男人却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连刚刚这个有异议的中年男人现在都对此表示没有问题,接下来,买方如绣等人春联的人却是更多了,这有买有送的,不一会,昨天写的那些春联很快就卖完了,就连方以正写的跟放以诚写的那些小字都卖的差不多了。
可是这时间却是挺早,方如绣索性现写,普通的对联十文钱一副,梅花小楷对联五十文钱一副。
不得不说这县城之中还是有许多有钱人的,伴随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甚至都选择这五十文钱的梅花小楷,毕竟这种字体形似梅花,非常的好看,而且在这黎阳县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听说是一个女娃在写对联,很多人都来围观,若是前来买普通对联的,方如绣呃不用她昨晚上写的那种字体,而是用原主那手婉约的小楷,只是可惜的是,方以正就只会一种字体,他想要不穿帮的话,便只能够给方如绣打打下手了。
一直到了下午的时候,人才慢慢的少起来,方以正买了一沓裁好的红纸,等到方如绣将这裁好的红纸都写完,她便搁笔,不再写了。
很多人还想要买,但是方如绣却是摇摇头,收拾了东西,将这桌子还给之前那大婶指的那户人家,给了十文钱道谢,方如绣便带着众人准备去县城吃中餐了。
方如绣他们都是节约的人,那些高大上的酒楼吃过一次尝尝味就算了,这次他们主要还是在县城之中吃了一圈的小吃,什么羊肉面牛杂汤,真是便宜又美味。
这条街的小吃摊子还有许多,只是可惜的是,几个人早就已经是撑得走不动路了。
尽管要买的年货早就买的差不多了,不过方如绣等人还是在县城里面逛了一圈,买了许多桂花糕、白糖等迎来送往的东西,又给方以诚、方如茵两个人买了一些小玩具,就着有马车方如绣又买了一大沓的白纸,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可饶是如此,还是剩下了不少钱。
在回程的马车上,方如茵就抱着钱匣子不松手,方如绣笑称她才是最大的小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