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小要求,盛学士当然答应了。这三人说干就干,真的就这么站着看书。
林明岚是一边翻书一边看,晒书,不能是光摊开了就完事,还需要是不是的翻动,看看书籍上有没有虫蛀的痕迹。
图文馆里放着放虫的香料,可边边角角的,总免不得有些损耗,或者是书籍上的装订线腐朽了,或者是封面上的字迹模糊了。
如果这时候有人进翰林,简直是一副奇景,各个人都站着看书,看的如痴如醉。
盛学士站在角落里,观察着这群新人。
他旁边还有另外一个神出鬼没,同僚们都只知其名不见其人的另外一个颜学士。
“你看看这批进士怎么样?”盛学士指着他们问。
颜学士懒洋洋的说,“不怎么样,都是些心思简单的,光长岁数不长心眼的。”
“你外甥也在里头。”盛学士对于他的评价很是无语,“你外甥也是这样?”
“一样的,没什么不同。”颜学士换了个姿势,“家学渊源,自视甚高,保不齐那天就栽了个跟头,他们沈家人,都这样。”
盛学士无语,沈清寒在外头的评价可是沈家璧玉,未来的首辅,落在他舅舅嘴里,就差说成是不学无术了。
“沈家人,高傲的很,只看到头顶的云彩,看不到脚下的坑。”颜学士又抛出一句。
在这点上盛学士倒是不能否认。沈家长房的人还好,不论是做什么,在外头总能维持个面子情,只要面子过得去,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除了长房,其他的人做事就有单不太讲究了。当然,这还是嘴下留情的说法,背后何止是不讲究。
不过当人面吐槽别家姻亲总有点不厚道,所以盛学士把想附和的话都硬生生咽了下去。
“既然他们做晒书做的不错,过上半月,可以安排他们抄写一下前朝的诏书,看看他们的心思。”颜学士淡淡的说。
他一定没注意到,他说话的表情,跟他嫌弃的要死的外甥有多像。
“那是当然。”盛学士点头,“我们当初也是这么着过来的。”
“这话我也就不爱听,说的跟我多老似得。我可是二十岁就进来了。”
“是,是。”盛学士心想,我包容一下小辈。
下午日头西斜之前,就要开始收书了,于是众人鱼贯而入,又是一摞摞的搬书。同一组的人都是在书放在同一片桌子,现在还书,也是自己还自己搬的书,这样虽然做事慢了些,但是不容易遗失。
这忙忙碌碌的一天总算是结束了,别说那些搬书的,就是登记的也手都抬不起来。
盛学士有感大家的辛苦,包下了几桌宴席,邀请同僚一起赴宴。
酒席上,盛学士举起了酒杯,“还没有跟各位办过接风宴,这次权当代替接风了。”
众人纷纷说,不敢不敢。上官敬酒,哪个敢不从,于是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喝过了之后,气氛欢快走了,有人要行酒令,有人要作诗。
“此时此景,不能不吟诗一首啊!”提议的人先做了一首四平八稳的诗,“我就先抛砖引玉了,希望大伙不吝赐教。”
正愁没地方再上司面前表现自己,对着这个提议都是纷纷交好,摇头晃脑引经据典,拼命想要做一首诗出来。
对于这种场合林明岚是能躲就躲,眼看没人注意他,他偷偷溜达到角落里,自己吃菜。
酒喝多了伤身,还会让人失去理性,对着这种喝酒的场合,他都是先顺大流少喝,然后避开。
索性这么人,也很难留意到他没有喝多少。
不一会儿,沈清寒捏着酒杯过来了,坐在角落里,表情还是那么淡淡的。
林明岚提起手上的酒壶又给他斟了一杯,他乖乖的往嘴里灌,又差点噗的一口全吐了出来。
“解酒汤,多喝点。”他提起酒杯摇晃了一下。
真是酸甜苦辣俱全的解酒汤,那股味道直冲头顶,一下子就把沈清寒的酒意冲散了。
他说了一声多谢,然后自己又倒了一杯,这次是全喝下来了。
那味道,想起来林明岚都觉得胃里反酸。对了喝了一杯还能喝第二杯的勇士他表示钦佩。
“唔,好多了。”因为沈清寒的身份,不少人过来灌酒。他不能喝了这个不喝那个的,最后统统都灌了下去。虽然他知道不少人是故意的,但是当着盛学士的面,他都忍了下来。
“拿来的醒酒汤?”
“我找后厨房的小二要的,就灌了这么一小酒壶。”拿在手上又不惹人怀疑。
“呼。”沈清寒长出一口气,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招。
“你不去跟他们套套交情?”沈清寒侧头突然问道。
“酒桌上出来的交情?那我是敬谢不敏。”保持一个差不多的距离就行了,跟一起上班的同事,哪来的那么多友谊?
“咦,你们怎么坐在这里?怎么不去喝呢?”孔郁喝的醉熏熏的,凑过来问。“我看学士他们都在那边,那边热闹!”
“这里还有酒啊!倒上倒上!”孔郁发现了这桌的酒壶,顺手摸了个酒杯就想倒。沈清寒心惊了一瞬,想要把酒壶抢过来,免得被发现是醒酒汤,结果发现孔郁的杯子里还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孔郁倒个酒要撒了一半,好容易倒满了,举起杯子,“干!”
“干!”林明岚也不知从哪里摸出的酒杯,又喝了一杯。孔郁敬了酒,一摇一晃的又走了。
第九十九章
孔郁一走, 林明岚跟变魔术似得把刚才的解酒汤又摸了出来,“呼,幸好没发现。”
“这是怎么做到的?”沈清寒终于变了点表情, 好奇的问。
“秘密!”其实他一直注意到孔郁过来了,于是把解酒汤放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换了另外一瓶酒壶。
这种小事就不用说出来了。
酒席散的时候, 就没几人是清醒的。大多数都喝的东倒西歪。为了不被看出破绽, 林明岚还是装出了喝醉的样子。
他自己叫了马车回家,在大酒楼客栈门口, 总有些挣辛苦钱的平民。
不过他喝的也不多,又喝了醒酒汤,第二天还是神采奕奕。
不少人昨天都喝的有点多,做事的时候有些犯困。
还好, 现在要做的工作也是简单的翻书。
图文馆除了甲馆还有乙馆丙馆丁馆, 昨天忙活的不过是拿走了甲馆的四分之一的藏书。最后编号排在后面的藏书越是贵重。
不过这活做了一天了, 比昨天也要熟练不少。
甲馆的图书都翻晒一番,就轮到了乙馆。乙馆的图书主要是以山川地理为主, 不过版本不一,可能会同一块土地,记载都不一样的。
看看记载的演变还是挺有意思的。
丙馆的书籍就五花八门的多了, 有最全的刑法记录,还有案例。据说刑部的人也经常过来借阅参考。
这些书籍虽然物质价值上可能低了些,实用价值却很高。
除非是对着刑部有兴趣的,也很少有人看这些书了。
林明岚还是一页一页的翻着, 身边突然走过一个人,不轻不重的撞了他一下。
“啊,啊,抱歉我没有看到!”有个拿着一大摞书籍的人走过,书本太厚都要遮住他的脸。他赶忙道歉。
“没事,小心点,别一次抱这么多书啊,容易摔着。”撞的也不痛,林明岚也没想那么多,还帮他扶了一下歪掉的书。
“多拿点可以少跑几趟。”那人说着,到了自己那组人的书桌上,摊开了晒书。
时间临近中午了,他又看了几个刑部案例,跟自己组的人去用了午饭。
大伙已经不再有刚开始晒书的热情,不少人搬了凳子,就在树荫下面休息。
休息了不少时间,继续上午的工作。
林明岚对于自己翻晒的书,心里是有点印象的,他会选择成套的书,如果实在不成套,也会选择类型相近的。
但是现在,他翻来翻去,那套旧刑法大全,都少了一本。这套书,是当时晋朝刚刚建立之初,最早的版本,十分的有意义,据说还是开国皇帝还撰写了一小部分。现行的版本都是根据这套书来删减而成的。
他每次拿书,都是拿的整数,这样方便计算,但是这桌子上,就是少了那么一本书。
他先是不动声色的,去了旁边的几人桌上瞧了瞧,并没有发现那本少了的书。
沈清寒一下子留心到了,他站了起来,也装作翻书的样子,“怎么了?”
“书少了一本。”都是同一组的人,荣辱与共,要是少了书,大伙一起挨骂。
“怎么会少了一本,回忆一下今天的情况。”沈清寒压低声音说。
林明岚又仔细的回忆了一下,五人一组,所有人的晒书桌都是挨着一起的,大家的活动范围基本上也就是几张书桌的附近,并不会逾越,而且不说别人,自己也一直盯着自己的书桌的,
但是......上午的时候好像有意外情况?有人曾经从这里经过?
林明岚的眼前突然闪现了那个抱书抱一大摞,差点遮住脸的那位,来来去去,只有他曾经靠的最近。
有了嫌疑犯,他努力回忆了一下那人的衣着,虽然大家都是穿的青色儒衫,林明岚还是记得他大概的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