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个档口,山东、直隶、河南等地连下大雨,本来以为不错的年景,这次算是全完了。
京城并没有下多大的雨,就算阴雨连绵了好几天,但雨量并不大,毓秀也没有多想,不过各地的粮价却开始上涨,包括京城在内。
“情况怎么样?我听人说山东那边的雨已经停了,庄稼地里还能不能有一些收成?”毓秀问道,朝廷还一直都没有赈灾的安排,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次灾情并不严重,粮价上涨有可能只是一时的。
阿灵保紧紧皱着眉头,“我听从山东过来的几个商人说,庄稼基本上全都淹了,就算有收成那也不多,各个府城都已经涌入了难民,如果不及时控制的话,难民可能会跑到其他省里去,甚至到京城来。”
这次是大范围受灾,必须得朝廷出手才行,不然的话,那些难民是很难熬过这一年的。
“这么严重?”毓秀惊讶道,本来她还想着可以联系圈子里的人一块赈灾施粥,以前收购的那些陈粮也不可以拿出来,毕竟当初收购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是现在看来,就是把粮店里的粮食全都拿出去,那也是杯水车薪罢了,救不了多少人。
“这事儿朝廷肯定会管的,姐,你就别操心了。”阿灵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这样的天灾面前,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坐在这里发愁也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毓秀也知道这个道理,这事情真不是她想管就能管得了的,只是听见这种事情,心里还是会忍不住难受。
“南下的事情先停一停,现在这会儿路上也不安全,等下半年再说,你先把手里头的粮店生意管起来。”毓秀低声嘱咐道,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胸怀,但也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上辈子全国哪个地方遇上什么灾难的时候,她还会捐钱捐物,虽然不多,但好歹也算是尽了一份心意。
这辈子虽然身份不同了,但是能做的事情跟上辈子也差不多,尽一份心意而已。
不过在朝廷没有赈灾之前,她也不好派人去受灾的地方施粥。
朝廷宣布开仓放粮的政令还是很快的,但是并没有快过灾民入京的速度,在不少灾民入京之后,朝廷就安排了施粥,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权贵人家安排了人去城门口施粥。
五贝勒府当然也没有例外,这种事情圈子里几乎没有人会不露面,就算是不慕名利的人,也会随大流往外捐点东西。
八贝勒府并没有参与施粥,但是却在城门口发放棉衣,所谓的棉衣其实也单薄的很,但是应对三月天是足够了。
毓秀都不知道八贝勒府哪来这么多的布匹和棉花,不过总归是做了一件善事。
“还能是哪儿来的,买的呗。”七福晋懒洋洋的躺在躺椅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道。
“那得花多少银子?”别看她们妯娌三个把粮店里的陈粮都捐出去了,但其实并没多少银子,以前收陈粮的时候不值多少钱,也就是现在粮食的价格水涨船高,陈粮都能卖出以前新粮的价钱了。
“八贝勒府财大气粗呗。”七福晋凉凉的道,她向来看八福晋不顺眼,哪怕对方做了善事,他也仍旧瞧着不顺眼。
“这也太能下血本了。”虽然都是粗布,棉花也不是什么上好的棉花,但是架不住量这么多,少说也得几万两银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有安郡王府帮他们兜着底呢,不然你以为八贝勒府哪来这么多银子,光是这些年来用来笼络人心的银子,八贝勒府也没这个财力拿出来,八福晋的嫁妆更没这么丰厚,还不是安郡王府出的银子。”这些事情也就毓秀不怎么关注,其实好多人都知道。
“安郡王府这么富裕吗?对一个外甥女都这么大方?”如今的安郡王可不是八福晋的外祖父,而是八福晋的舅舅,特别这个舅舅还是嫡出,八福晋的额娘是庶出。
“以前没这么大方,这两年才大方起来的。”
毓秀秒懂,八贝勒府这两年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八贝勒自立门户了,虽然比不得皇太子党和皇长子党,但除了这二人之外,众皇子阿哥里也就八贝勒了。
饶是如此,毓秀也不得不感慨安郡王府的财大气粗,外甥女也只是当了个皇子福晋,出手就已经这么大方了,如果当年是留在宫里当了皇妃,安郡王府指不定还真能建出一个大观园来。
不过,能把安郡王府的银子花得这么干脆,八贝勒和八福晋夫妻俩也是够有能耐的了,花别人的银子为自己买个好名声。
不光是毓秀认为八贝勒这是在花银子买名声,圈子里的人七七八八都是这么想的,毕竟笼络人心、刷名望这样的事情八贝勒府已经不是头一次做了,但实际上,八贝勒府花这些银子,兜这么大个圈子,还真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子嗣。
这几年八福晋该吃的药也吃了,该拜了佛也拜了,该请的人也请了,但是一点用都没有,而且她也不是不能生,太医都说了,只是缘分未到而已。
做那么多事情就是为了求这个缘分,但是缘分迟迟未到,八福晋就不得不想别的法子了,做善事便是其中之一,不管是积阴德也好,让送子娘娘垂怜也罢,总之求的还是一个孩子,最好是在秀女被指婚之前就有消息。
哪怕施粥的人够多,五个城门口光是施粥的摊子都已经摆满了,更别提排队领粥的灾民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京城,光是在城门口施粥已经不够了。
三月十一日,康熙命八旗大臣按旗分在城外三处煮粥赈济,派佟国维、明珠二人监赈,汉大臣和内务府也各分三处赈济。
等到了三月二十二日,康熙遣各部司将在京城的饥民分批次送回原籍。
流入京城的饥民也并非都是山东的,河南、直隶两地的也有,把这些人送回原籍还真不是一个小工程,当然难度并不是很大,只是牵扯的人员太多,事情繁琐而已。
胤祺被安排去遣送山东的饥民,工部左侍郎李光地负责遣送直隶的饥民,九贝勒和敦郡王则是负责遣送去河南的饥民。
说起来这还是九贝勒和敦郡王头一次出门办差,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上进心却是挺足的,特意到五贝勒府来请教,毕竟五哥这已经不是头一次出门办差了,总会有一些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们。
第80章
到亲哥哥这里来,胤禟随意自在的很,根本就没特意备什么礼物,倒是敦郡王特意带了两大包的牛肉干,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东西,这可是他福晋亲自做的,用的是草原上的方法,光是这份心意,就比什么金银珠宝都珍贵了。
要说起来,除了九哥之外,敦郡王还是头一次去别人府上只带吃食的,当年跟八哥那般交好,他也从来没这么办过,倒不是说他跟五哥如今有比当初跟八哥亲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反正不管是当初跟八哥亲近,还是如今跟五哥亲近,也不过都是因为九哥的原因。
但八哥和五哥这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八哥性子敏感,有些事情他可能表面上不在意,但心里的计较比谁都多,所以哪怕是他福晋亲手做的吃食送过去,在八哥那里也极有可能将其视之为轻视。
但五哥就不一样了,人是真敞亮,没那么多小心眼和弯弯绕。
九贝勒和敦郡王并没有提前往五贝勒府送拜帖,对于胤祺和毓秀来说,这两个人来得很突然,以至于都没什么准备,胤祺正在教弘晊一起玩蹴鞠,这孩子懒得很,平日里连路都不愿意走,下人又管不住,也不敢管,所以就只能他们当父母的自己来管了。
平时饭后一起去后花园溜达溜达,到足球场上玩玩蹴鞠,或者亲自动手放风筝,反正为了让这个懒孩子多运动运动,胤祺和毓秀这一对父母可以说是没少想个法子,自己也跟着锻炼了。
胤祺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只用帕子擦脸,九弟和十弟便到了。
“五哥好兴致,改日咱们可以一起来一场,正好五哥这儿也有场地。”敦郡王羡慕极了,五哥如今过的,便是他理想中的日子,带着儿子一起踢踢蹴鞠、骑马射箭、打拳舞棍。
可惜了,他儿子还小,路还都不会走呢,自然做不了这些。
“弘暻和弘昇呢?怎么不见两个大侄子?五哥你就算是要教儿子练球,那应该找他们俩才对,弘晊这才多大一点儿。”老九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弘晊面前,摸了摸小家伙的脑门,还真别说,这孩子长得确实是挺精致的,不像五哥,倒是像足了额娘,也有些像他。
“他们俩在前院读书呢,而且都有骑射课,有武师傅教他们呢。”关键是这俩大的都不来,弘晶更是比寻常孩子要活泼好动的多,跟弘晊正好相反,这俩孩子要是综合一下,那也就不用他们当父母的这么操心了。
好,胤禟也知道五哥不会故意折腾亲儿子,他就是见不得这么漂亮精致的小男孩满头大汗。
“我和十弟这次过来是想问问五哥,外出办差需要注意的事情,我们俩对这事儿也没什么经验,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胤禟真心实意的问道,这是皇阿玛第一次让他外出办差,他当然想好好做,不让皇阿玛失望。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抛夫弃子 (一眼万万年) 2019-02-14完结1817 4255陆老太太死了。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本小说里,可惜穿书的女主不是她,而是她的儿媳妇。...
-
恃宠而骄 (我要成仙) 2019-03-11完结845 4108宣启帝性情阴郁深沉,后宫佳丽三千如同摆设,众人皆知陛下心里有个白月光,故而至今未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