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华亲自送客,顺口笑道:“王爷还户部银子的时候,别忘了跟我说一声,林家也想借一借王爷的东凤。”
康亲王:“……”
半晌他才忍不住道:“真人果然能掐会算。”
国库空虚,最近出事特别多,天灾人祸不断,京城还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他皇兄还想挤出银子来修一修皇宫。
宫里和鬼屋都差不多了,还能不修?
可是银子从哪里来?
再看看朝中官员还有勋贵们那穷奢极欲的生活,皇帝心里能没想法?
这些人个个哭穷,欠着户部不知道多少银子,这笔钱皇帝不知道盘算了多少回,现在终于忍不了。
康亲王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又是亲王,位高权重,正好出头做个表率。
此事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他们兄弟自己商量过,并没有透露给别人知道。
康亲王想了想,又觉得方若华知道这些,挺正常的。
第916章 抄家前
这位方真人是何等人物,玄术精妙,能掐会算。
至少在康亲王眼中,无论他做什么,方真人但凡想,恐怕都不难知道。
方若华目送康亲王的马车离去。
一干水友们都笑:“如果换成现代,我们三妹肯定被怀疑。”
“换了我,我就得怀疑她监听我。”
方若华:“我表示,这我有点冤枉。”
没错,监听康亲王的不是她方若华,根本就是这群吃饱了没事干,竟瞎胡闹的水友们,他们非要方若华播一播古代王爷的生活日常。
方若华只好给他们播了。
结果这些家伙挑三拣四,非说演得不好,身为一个王爷,不去喝花酒,不养美人,每天除了办差就是睡觉,还是一个人睡觉,连个丫鬟都不招惹,吃的饭也就是三菜一汤的标准,哪里像个王爷?
也只有唯一喜欢的业余活动,打猎骑马什么的,比较带劲。
可他去打猎,只带着十几个侍卫平平常常地打,打个野鸡,野兔什么的,连老虎狮子都碰不上,梅花鹿都没有,更多的时候出去转一圈,连只野鸡也猎不到。
水友们都嫌敷衍。
可他们不想想,康亲王又不是多厉害的高手,更不是专业猎户,平时出去打猎,又不是正经的围猎活动,不去皇家猎场,没人给他放养野兽,他真要是天天都能打到大猎物,那他就成怪物了。
方若华轻笑:“康亲王也不是没有私生活,你们想看的那点东西,不也看见了?”
康亲王有一亦敌亦友的红粉,长得非常漂亮,来历成谜,刚发现这么个人物的时候,水友们没少期待王爷和民女的爱恨情仇。
“结果呢,美女人家有主,男人是个镖局趟子手,刚知道的时候,我们还期待三角狗血恋来着,结果寥寥几次见面,干干巴巴地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我说三妹,你们编剧也太敷衍了吧。”
“河蟹大军再厉害,你都清水成这样了,怕个什么劲儿!”
不过,虽然各种吐槽,可盯着康亲王确实能知道好多皇家的隐私。
当然,方若华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开摄像头盯着人家,太浪费时间。
所以,最终能知道皇帝想要康亲王带头还户部欠银的事,算是意外收获。
荣国府
贾母上了年岁,前些时候又受到过惊吓,她是真病了,在床上一连躺了三日,邢夫人和王夫人都过来侍疾,也跟着形容憔悴得不成样子。
黛玉一来,见外祖母如此,也是吓了一跳,自是衣不解带地侍奉在一侧。
许是有黛玉和宝玉相伴,老太太的身体到一日日见好。
这日,外面掉了几滴雨,一阵风吹过,贾母感觉到一丝寒意,不知怎么的,眼皮子跳个不停,心里也慌乱得厉害。
她一时惊惧,猛地睁眼,抬头看到黛玉坐在身边绣抹额,目光略微闪烁了下,不禁有一点愧疚,又有些怜惜,忍不住道:“好玉儿,这些个活计交给丫鬟们做便是,你仔细伤了眼。”
“老祖宗。”
黛玉连忙扶着贾母靠坐在迎风枕上,又拿了条毯子搭着老人家的腿脚,笑道,“不过是绣着玩而已,您就放心吧。回头我给您绣新抹额带,也让老祖宗享受享受外孙女的孝敬。”
贾母终于被哄得眉眼舒展:“我一把老骨头,你这抹额做得这般鲜亮,哪是我能用的。”
“就老祖宗这容貌气度,还有这气色,便是给您做一条大红色的,也照样压得住呢。”
贾母大笑。
外面王夫人撩开帘子进门,也笑道:“老祖宗总说咱们家凤辣子那张嘴了不得,要我看,林姑娘这张小嘴,也是相当不得了,好使唤得很。”
不多时,三春并宝玉,还有王熙凤都来了,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到是把刚刚贾母心中的那一点惊意给消了去。
陪着贾母消磨了许久,王夫人才领着王熙凤出了门,她们还要管家,杂事众多,的确不能一直在老祖宗面前奉承。
不过贾母精力不济,说笑一会儿也便困倦,黛玉几个服侍她老人家躺下,便去外头坐着,一边逗鹦鹉,一边说话。没一会儿宝玉也来了,没进去打扰老祖宗,只让姐妹们陪着玩耍。
园子里百花盛开,整个贾府都花团锦簇的。
黛玉看着几个姐妹,心中却免不了忧虑,爹爹自进京以来,在外面的事也不怎么瞒着她,前几日康亲王在朝上提出还欠银的事,爹爹和几个同僚一并也还了。
他们林家借的少,连本金带利息,一共偿还了差不多十八万两银子。
黛玉在贾家住了几年,她也不是那种当真不通世事的女人家,看得出来贾家的开销极大。
就说贾家养的这些丫鬟们,那每一个放在外头,就是大家小姐也不一定能比得上。
丫鬟们这般水灵出众,难道是白来的?那都是富贵香海里浸泡,才能养得出。
一个丫鬟的嚼用穿戴,搁在外面能养一家老小,还很是富足。
贾家肯定也欠了朝廷不少银子,但就是自家奢靡无度,还一点还银子的意思都没有,这哪里能是幸事,分明要招祸。
探春见黛玉出神,不禁笑着问了句。
黛玉摇了摇头,便把自己的这些忧思略微一说,探春一时也怅惘,呆呆出神。
宝玉听得烦闷,蹙眉道:“有老太太和太太呢,哪里用得着咱们操心这个。”
黛玉知道他的性子,笑了笑,也并不同他多说。
其实该说的,该提醒的,黛玉早就提醒过,可当家的爷们儿不上心,好似都觉得宫里有个娘娘在,他们必是高枕无忧,她一个姓林的,又如何管得了贾家的事?
此时此刻,贾母说是困倦,可躺在床上却根本睡不着,心下轻叹。
她已是这么一把年纪,久不去外面交际,在府里也不怎么管事,只享受儿孙们孝敬罢了,辛劳了一辈子,临到老还有她什么事,只要她能安度晚年便好。
“鸳鸯。”
贾母低声喊了声。
鸳鸯忙应声,过来扶着贾母半坐在床头。
“你去……罢了,歇了吧。”
贾母想了想,又闭上眼,她本想叫自家两个儿子过来问一问,问问他们是不是与……与天家那些人有瓜葛,后来一想,问又有何用!
只盼着这两个是没用的,上面那些主子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
也盼着国公爷的恩泽多少能庇护住家里。
鸳鸯眼看老太太满脸疲惫,神色间不免流露出一抹忧色。
她只一门心思伺候老太太,但老太太年岁毕竟大了,近年来,她也不免时时忧虑,不知前程如何。
贾府的主子们,此时就没有一个踏实安生,就是王熙凤和贾琏,也坐在榻上说起朝廷最近的热闹,康亲王带头还欠银这事。
他们两口子也是刚知道家里欠下不少银子这事,贾赦好歹也是荣国府的正经继承人,该知道的,心里也清楚,林如海派人给他和贾政都去了信,他虽说混不在意,却还是跟自己的儿子抱怨了一通。
欠银的事一笔带过,说的都是什么二太太管家多年,府苦里的银子都不知管到哪里去,他这个大老爷在账上支钱都推三阻四,支支吾吾。
贾琏长叹一声:“咱们家除了二老爷,久不在朝中走动,消息不够灵通,出了这等大事,竟还多亏了林姑父知会咱们。”
二老爷在工部当差,可他不是个会钻营的,人缘不好,朝中便是有个风吹草动的,竟是半点不清楚。
“这欠银,也不知道老祖宗有没有什么章程。”
王熙凤翻了个白眼:“就是想还,去哪儿找银子来还?”
说着推搡了贾琏一下,“行了,别操这闲心,咱们四王八公一向同气连枝,别人都没还,轮不着咱们上赶着找不自在。”
王熙凤想到前几日从甄家来的那些人,蹙了蹙眉,心下不禁有些羡慕。
甄家被抄了家,好在他们家老太太还在,那是当今陛下的乳母,身份尊贵,还能庇护下几个子孙。
想甄家雄踞江南多年,家里的财产可不是贾家能比的,那泼天的富贵便是让抄了去,剩下点零碎也不会少了,如今怕是好些都到了二太太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