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二到是蹲在大门口,神思恍惚,茫然回头:“老大,我们这算不算是开始争夺天下了?”
方若华:“……干你的活去。”
金二猛地蹿出门,又回头:“殿下,我们要打什么旗号?封个王?”
方若华:“……滚!”
还封王,自找麻烦吗?
不过,她好像早就被人称为海王了,海王就海王。
方若华翻了翻手头上的账册,看钱粮,一时半会儿到不愁打仗。
只是事情发展得太快,她忽然有一种被命运裹挟前行的感觉。
到了现在这地步,已经不是方若华能完全掌控得住的,事已至此,她后退无路,整艘船上的人太多太多,她退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牺牲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兄弟姐妹。
“可是我其实,不大愿意做这个时代的皇帝。”
方若华叹息。
要是换成以前,她还会觉得当一回高高在上,封建时代的帝王很好,但是过了这么多次人生,哪里能不知道,帝王难为?
可惜,人间万事,总不能事事如意,想要不受人欺辱,想要自由,就只能顺势而起。
第727章 半年
半年时光,转瞬而逝。
南安城内
孙连安坐着乌篷船在水面上飘荡,左右张望,目不暇接。
岸边吊脚楼中夹着一些青砖绿瓦的小楼,临河的部分多是深入水中,延伸出漂亮的石阶,石阶左右时常能看到琉璃制成的水缸,里面总有几尾南安常见的银尾鱼。
银色的尾巴,渐变色的身体。
这种鱼不光漂亮,很有观赏性,而且小时候炸着吃有嚼劲,长大后适合炖汤,鱼肉鲜美,只有一根骨刺,手艺好的师傅能瞬间抽掉骨头,处理起来方便快捷。
银鱼汤也算是当地一道特色菜。
眼前是一大片水上大卖场,人人都坐着独木舟,或者略大一点的小船,船上摆放着南安城特有,花色艳丽的布料。
好些料子在阳光下都泛着光,他买了七八匹蚕丝的,特别轻薄,想来拿回去给家里人做成衣服,夏日穿不沾身,舒服得很。
“停!”
撑船的小伙子忽然停下,孙连安探头张望,就见前后左右都停了好些条船,个个靠边,中间空出宽阔的航道。
“这是做什么?”
孙连安不禁有些好奇。
船夫笑道:“客官别急,等一会儿就成了。”
说话的工夫,就见十几头象从西面的岸上下了水,穿过航道,上岸到东面去了。
大象们过去之后,乌篷船才重新开始走动。
“去年我们海王救了罗斛国的国主,国主就时常送些礼品,那些像都是从罗斛国来的,海王殿下很喜欢它们,还给它们安排了工作。”
孙连安这才注意到,那些大象身侧各自放了个竹筐,里面有不少蔬菜水果。
其中一只略略一扭头,长长的象鼻子一卷,就卷走了一颗大苹果,不多时苹果下了肚。
孙连安:“……”
那位殿下还真会想,让这些大象运送水果什么的,到了地头,还能剩下多少?
“哎。”
他脑子里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心中却不禁感叹,真太平啊!
已经多长时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太平景象?就是半年前,京城繁华归繁华,可也没有此地的安详。
老百姓们无论穿着华贵的袍服,还是穿着只算整齐的粗布麻衣,在街市上走动时,具是昂头挺胸,自信且安然。
孙连安幼承庭训,诗礼传家,自小到大,都有安邦定国的愿望。
可到如今,人至中年,为官多载,看到的却是山河飘零破碎,他不光没有为君王社稷做出什么大贡献,反只因为不忿朝中权贵们贪污舞弊,想要奋起抗争一把,就到落了个下狱流放的下场。
不只是流放,他们还要他死,要不是海王殿下的军队正好路过,顺手救了他,他怕是早就埋尸荒野。
他到南安城也有三个月了,因为身份的缘故,最近才能四下里走动,可这一走动,他到是去了几分颓废,少了那点以死殉社稷的心。
凭什么去死?
他死了难道大周朝就能从泥淖里出来,那些王孙公子,权臣显贵就能少贪墨银粮,少祸害百姓,还是说,他死了,大周就能把北蛮彻底打服,让老百姓们再也不必遭受兵祸?
既然什么都不能,他一个老而无用的文弱书生,还是活着的好。
至少活着,还能用这一双眼看看将来,憧憬憧憬真正的太平盛世。
这半年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得让人不敢置信。
其中最重要的变故,当然是海王方若华连战连捷,并无一败,真正的名扬四海。不是作为一个海盗头子,也不是作为一个江湖盛传的高手,而是一房豪强势力。
她一个女子,已经取得阳山,西山,临川三郡,水面上的势力辐射更广,实际控制范围,几乎到达整个中原的四分之一。
力压所有势力,成为朝廷的头号大患,就连明王吸引到的仇恨值,估计也没有她那么多。
孙连安觉得,不只是他自己,其他有识之士估计也有一种感觉,海王之所以不继续攻城略地,只是她自己不想,并不是不能,如果她当真想,也许能瞬息之间夺取天下。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以为从军是件简单事,要死人的。”
对面船上一个老渔民,一边修补渔网,一边皱着眉头,扯开嗓子吼。
皮肤黝黑的渔民小子抱着船桨,显然是满脸不赞同,和他爹争辩,“现在是海龙军又招人了,海龙军怎能和朝廷军中那些酒囊饭袋一样。”
“只要能参军,咱们家后半辈子都不愁,等我立下战功,有可能加入海龙卫,儿也给您挣一艘新渔船,不对,老爹你以后不用打渔,我在军属区买一座宅子,让您好好享享清福。”
“幺弟说不定还能入船岛读书,将来也有可能做官,你不是说他最聪明,就是家里穷才耽误的,以我的水性,进了海龙军肯定能拿一级工资,幺弟想读书,再读个十年八年的,我也供得起。”
“你个臭小子,你弟弟读得好着呢,学费都给免了,一个月还有一两半的伙食补助,用得着你来供!”
老爹骂了儿子几句,皱着眉还是不放心,可到底拗不过这小子,还是点了头。
“去吧,去吧,儿大不由人,当兵也好,好好给海王打仗,省得让朝廷那帮土匪来祸害咱们南安城,哎,那年要不是海龙军赶到的及时,整个村子都让人祸害了。”
“……海王殿下什么时候才能打到京城去,不占了这天下,怕是殿下不打别人,别人还要来打我们。”
船夫显然也听到那边老爹的话,也不禁叹了口气。
孙连安听得也有点心酸,脑子里冒出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大周的国运到了头,也没什么不好的。
就是女主临朝,似乎从未有过前例,海王殿下可能破了这个例?
天下群雄,怕是不肯服气。
要是个男人也就罢了,很多自命英雄的人,都不会愿意对一个女子俯首称臣。
孙连安又举头看这漂亮的南安城,他不过来这三个月,南安城的变化就大得让他心惊,只看这些,似乎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好不服气的。
第728章 人才
孙连安想得还挺多,挺深入。
目前方若华势力扩张得是很快,也让不少人心惊胆战,但大部分豪强都觉得她最终还是得依附别人,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野心,想要做这天下共主。
毕竟是个女儿家,而且,虽说扩张得快,但看着像是一门心思赚钱做生意,既不怎么招揽那些名门高士,也不拉拢那些朝中权贵,怎么看,也不是个心怀大志的。
真正想争夺天下的人,别的不说,首先得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才对,哪像她,就是有大儒主动投靠,都显得有点爱答不理。
江南名士郑渊,人都在南安城呆了一个多月,海王一次都没有亲自来见,最后愣是把人气跑了,人家跑到西北李自云那个生啖人肉活阎王的地盘上。
郑渊临走,四处宣扬方若华是个不服教化的粗人,他不屑与之为伍。
“呸,那等腐儒,整日说些什么女子该三从四德,不该抛头露面,见到女人上街做事,就一副天崩地裂的德性,还敢埋汰咱们夫人,夫人要不是大度,早摁死他了。”
夜姑听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气得不行。
金二麻子一个大男人,都差点去套那老家伙麻袋。
方若华也觉得郑渊的处置方法,对自家人才引进计划不大友好,船岛现在缺人的程度,都快到了但凡有一点能用,就努力人尽其才的地步。
但是,郑渊年纪太大,太固执,着实不肯求同存异,而且威望又高,真留下后遗症很大,略微思索,总觉得得不偿失。
方若华自己到不介意被数落几句,反正对方说得也是事实。
按照这个时代男人们的想法,她的确有那么点离经叛道,可连帝王之位她都要抢了,被人说两句离经叛道又能如何?
方若华看得开,金二麻子反而很看不开,私底下数次企图动用一下不大光明磊落的手段,给郑渊一个教训,奈何都让方若华发现,及时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