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小子,万事开头难,别灰心。你这么年轻,可别怕吃苦。这次你得好好努力努力,好歹得给咱村里人树个榜样!”
吴军还不知道自家和村长家的过节,这些事翠华从没有和他说过。
他看着村长鼓励的眼神,认真的点了点头,他觉得村长真是个好官。
可是,他压力真的好大呀!
从砖窑里回来后,吴军整个人就焉焉的。
翠华刚把兔子们喂好了,从后面窝棚里出来,一眼就看见了耸拉着脑袋的吴军。
这是咋的了?
往日砖窑还没修好的时候,天天回来都是喜笑颜开,兴奋不已的模样。
这砖窑修起来了,这人却一天天的愁眉不展了,这是几个意思?
这次的砖窑,从修建到管理,翠华是一点儿也没插手。
自家男人好歹也跟着自己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了,现在是该锻炼锻炼,学着自己独当一面了。
看着这砖窑有条不紊的修建起来,翠华心里那是相当满意。
只不过,她发现最近几天吴军的眉头总是皱在一起,嘴里也老是唉声叹气,心事重重的样子。
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阿军,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吴军抬起头,看了自家媳妇儿一眼,语气也是有气无力。
“砖窑里没什么事,就回来了。”
“这是咋的了?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遇到什么难题了么?”翠华走过去抚了抚吴军皱在一起的眉心。
吴军一把抓过翠华的手,牢牢握在手里,小心翼翼的问。
“媳妇儿,你说,你说要是咱的砖窑没能开起来,垮了怎么办?”
翠华一阵愕然,垮了?这才刚刚开始运作,好好的怎么会垮了?发生什么大事了?
“我没听明白,阿军,你好好给我说说行不?看我能不能帮你出出主意。”
看着媳妇儿坚定的眼神,吴军感觉心里安定了些。他把事情从头到尾,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的讲给了翠华。
听完了吴军的苦楚和担忧,翠华失声笑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资金短缺呐!她还以为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了,害得自己男人那样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不过,想来也是,这办砖窑和自己之前做厨和卖鱼完全不一样。
之前那生意,完全就像空手套白狼,只要出一把子力气就可以了。
这办砖窑厂,那可是得投入人力物力,这领头人还得有一副精明的脑袋,再不像之前那般简单了。
这办厂子,前期的资金投入是挺大的,而且短期内还不能看到回报,这是挺磨人的性子的。
翠华只希望,她家阿军能在这次砖窑厂的兴办中,彻底成长起来。
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她开心的了。
这资金嘛,她倒是一点不担心。
毕竟……
背靠小河好赚钱嘛!
吴军看着翠华笑盈盈的脸,一口气堵在喉咙里下不去。
“媳妇儿哎,我看我头发都快愁掉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呀。”
吴军说着蹲到了地上,伸手往自己头上抓了一把。
翠华忍住自己不停抽动的嘴角,蹲下来面对着吴军,拉着吴军的手翻来覆去的看。
“这也没见掉头发呀?”
吴军一下子就愣了,一下子蹦起来,转身就要往房里走。
翠华看这货是真生气了,赶紧拉了吴军的手。
“阿军,我错了,错了。不逗你了,不逗了。其实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吴军听得翠华有办法,满脸期盼的转过来,反握住翠华的手,激动的说“媳妇儿,你有办法?什么办法?快说,快说!”
“你忘啦?咱是哪儿来的钱修砖窑的?这河里的冰可早就化了,而且这鱼儿又养了一冬,怕是该肥了……”
翠华一句话还没说完,吴军抱着翠华的脸就是“吧唧”一口。
是呀,他可以又去捕鱼卖钱呐!这休息了一冬,他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
这下他才不怕什么资金不足了。
哈哈哈……
第110章 财神爷
第二天早上,吴军照旧往砖窑上去逛了一圈。
前段时间运来的粘土已经风干得差不多了,吴军到的时候,砖窑师傅已经领着徒弟们在筛沙了。
大伯找的人就是靠谱,主人家在与不在,大家都会自发的领着自己的活干。
吴军逛了一圈,转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大伯也来砖窑了。
吴军给大伯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让大伯在自己不在的时间里,常抽空过来看看砖窑的情况,有什么问题一定给自己说。
大伯点头答应后,吴军就回去了。
明天是赶集天,吴军得赶紧回去准备捕鱼了,这一冬过去,也不知河里的鱼儿怎么样了。
自己这么久没去卖鱼,明天一定多弄一些去。
吴军回到家,拿上渔网,和翠华立刻就去了小河边。
这捕鱼,吴军是驾轻就熟,下了网子,两人就在草地上等着鱼儿自投罗网。
春天来了,这小河边也是一片生机盎然。
遍地的野草争先恐后的从泥地里钻出来,草间开着各色的小花。
红的,粉的,蓝的,紫的。姹紫嫣红,分外好看。
闲着也是闲着,翠华拿起背篓,寻不远处的鱼腥草去了。
光了这一冬天,家里的兔子好久都没有尝到鲜草味了。今天她得多扯些回去,让兔子们饱饱口福。
当鱼腥草装了大半背篓的时候,吴军把渔网起了,听着吴军兴奋的呼唤声,翠华知道,今天的收获一定不错。
吴军把网又下进了水里,然后跑到翠华身边。
“媳妇儿,天呐!这鱼儿养了一冬,真是又多又肥,咱的钱有着落啦!”
“那就好,只是这段时间又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只要能解了这燃眉之急,怎么样都不辛苦。
帮着翠华扯了一会儿草,听着河里越来越大的扑腾声,吴军赶紧又去起网了。
几网下来,吴军带来的鱼篓就装满了。
吴军一把将背篓往背上一背,一手提一个鱼篓,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翠华拎起地上另外两只满当当的鱼篓,跟在吴军的身后。
第二天,两人又回到了年前那忙碌的日子。
天不亮,小两口就推着车子出发了。
天气渐渐回温,这天儿也亮得比往常更早了。
待到天色微明,大致能够看清脚下的路了,吴军率先骑着车到镇子上找摊位去了。
由于吴军的速度够快,到镇上的时候,调料摊旁边的位置还没有被别人占了去。
看着这熟悉的身影,调料摊老板高兴极了,他的财神爷又来了。
这入了冬,赶集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没有了吴军他们的推销,他的调料生意真是捉襟见肘。
好了,现在终于好了……
调料摊老板乐呵呵的将旁边的摊位整理出来,帮着吴军把鱼摊摆好了。
吴军连着在这镇上摆了两个月的摊位,而且他人实诚又大方,他的老主顾也不老少。
这不刚把摊位摆好,顾客一个个的就上门了。
吴军手忙脚乱的边称称,边收钱。
等到翠华到了集市上的时候,鱼已经卖了一大半。
翠华帮着把鱼桶里的鱼儿卖光了,小两口开始收摊了。
收拾好了摊位,旁边的调料摊老板承诺下一场的时候,他也会像往常一样帮忙给他们占摊位。
今天有了吴军他们的加入,调料摊老板也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太阳已经爬上了正空,今天两人并没有立刻赶回家,而是转个圈,去了福源饭馆。
到了门庭若市的福源饭馆,门口的小二眼尖,老远就看见了吴军他们。
他转身就跑回堂里,大声向大伙儿报告。
最激动的要属全贵了,至从吴大哥他们走了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看大伙。
全贵将手里的菜上了桌,立马跑到门口迎接吴军他们去了。
吴军和翠华一脚刚刚踏进门槛,全贵就迎了上来。
“吴大哥,你们可好久没来看大伙了,大伙想死你了!”
吴军看着激动得双颊发红的全贵,心里也颇有感叹。
毕竟这里是他发家的地方,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对他来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主要是这段时间我太忙了,这不一有空就来看大伙儿了吗?最近大家都还好吧?”
全贵一个劲儿的点着头,“都好,都好!大伙儿都好着呢!”
这时,原本正在厢房里喝茶算账的陈老板也得了小二的汇报,此刻,他也走到了门口来迎接吴军他们。
“吴先生,吴夫人,你们来啦?怎么在门口站着呢?快请屋里坐。”
陈老板说着让到一旁,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然后看了全贵一眼。
这全贵平时挺机灵的呀?今天咋这么反常,都不知道请人进去坐。
全贵一拍脑门,这才反应过来。他怎么这么笨呐!居然只知道和吴大哥站门口说话。
他也赶紧让出道来,请吴军他们进了饭馆。
尽管大伙儿对吴军他们的到来都很激动,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擅离职守,这都是翠华规范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