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最后还是没有当上村长,吴军却还是有些喜不自禁。
毕竟,他还是有做村长的潜质的嘛!
在食品厂修建起来之前,让桃花村的人一起养殖鸡鸭的计划,就先一步推行了起来。
桃花村的鸡鸭养殖,基本都是自给自足为主,就是每家每户养上几只,供自己一家人逢年过节打打牙祭而已。
吴军他们的领养计划一推出,瞬间轰动了整个桃花村。
村里人都知道,吴军靠着他的养殖场一步步发了家,日子越过越好。
这羡慕的人也不少,可是却没人敢效仿吴军这么干。
上次闹鸡瘟的时候,那阵仗桃花村的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一出点问题,那就是死伤一大堆,没点底子的人家,怕是就此倾家荡产,永不翻身了。
现在人家那厂子是发展好了,那是人家花了大价钱请了专家的呀,这桃花村,能有那本事的怕是找不出第二家了。
所以,尽管大伙儿都有些眼红吴军家那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却偏偏没有一家敢出头来效仿。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人家养殖场现在要把鸡仔,鸭仔,先免费送给他们养,养大了卖了钱了再给钱。
就算仔子中途死了,那还可以一人一半,这可是大大减轻了村民们心里的压力呀。
之前好多人不敢尝试自己学吴军搞养殖,就是怕遇到个好歹,这本钱全砸自己手里。
现在好了,有了养殖场帮着承担,大伙儿相当于完全没了后顾之忧了。
而且,如果在养殖的时候,遇到了难题,还可以找养殖场的专家来免费治疗。
这样一本万利的事,世间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不过几天,吴军一心为乡民造福的事情就传遍了各个角落。
相邻的几个村子,纷纷对桃花村的人羡慕不已。
自己村里咋就没出个吴军这样的人物呢?!
一时间,吴军在众人心中的位置,水涨船高,更是成了人人称颂的对象。
在桃花村领养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镇里的食品厂也终于开始修建了。
食品厂动工这天,吴军和镇长一起主持了开工仪式。
吴军亲自点燃了那串火红的大红鞭炮,噼里啪啦震天响的鞭炮声中,来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前来恭贺。
看着一张张堆满笑容的脸,吴军知道,他的食品厂以后一定会越办越好!
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吴军都在养殖场和食品厂直接来回奔波。
然而无论他忙到多晚多累,他每天都必须回家,因为他永远记得,雨夜中那个倒映在窗户上,焦急等待他的身影。
第235章 大展拳脚
随着吴军的领养计划实施,邓长青渐渐也成为了桃花村村民口中谈论得最多,最受大伙儿敬佩的人。
大伙儿都知道,邓长青是从大城市里来的。
是他们桃花村最有学问,最懂养殖的人,光看吴军平时对他尊敬的态度,就能猜出来他有多厉害。
所以,邓长青此刻在村民们心中,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
从领养计划一开始,邓长青不仅要负责养殖场的喂养指导,还要抽出时间到村里每家每户去巡查。
遇到突发状况,更是要做好随叫随到的准备。
以往桃花村的每家每户都只是自己零零散散的散养几只,现在却是每家都至少养了十几二十只,第一次养这么多,大家心里都有些没底。
没有大量养殖的经验,一有点风吹草动的,大伙儿都非得把邓长青找来家里看看,这心里才能踏实。
所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邓长青慢慢成了桃花村的香饽饽。
虽然邓长青也挺享受这种众星捧月,被人崇拜的优越感,可是天天轮着跑这么多地方,他也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邓长青想向吴军提出组建团队的想法。
天气开始渐渐热起来,人们慢慢脱下长袖,穿上短袖,好让自己感觉更凉爽。
今天天气不错,微风习习,轻轻拂起人们耳边的发丝。
蔚蓝的天空上泛着层层白云,好似汹涌的浪花奔涌而来。
突然,太阳从洁白的云层后探出脑袋,洒下满天的金华。
吴军在家吃了早饭,直接来了养殖场,他打算今天先到养殖场里逛一圈,然后再到镇上去看食品厂的修建。
吴军刚刚走到养殖场门口,恰巧碰到了从铁门里出来的邓长青。
邓长青一边低头走路,一边翻看手上的本子,根本没注意站在他不远处的吴军,眼看着马上就要撞到吴军身上了。
吴军老远就看到了邓长青,他最近几次来养殖场,都没能和邓长青碰上面,听工人们说,是到村民家中轮流指导去了。
吴军知道自己领养计划的实施,一下子忙坏了邓长青,所以一直都想要当面表示一下感谢,结果偏偏每次都碰不上面。
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了,吴军赶紧笑着迎了上去,结果邓长青这人都走到自己面前了,似乎都没有发现面前的自己。
为了防止两人撞个正着,吴军先说话了。
“小邓啊,这么认真看什么呢?这么早又要去给大伙儿做指导呀?”
听得熟悉的声音,邓长青抬起头,揉揉因为长时间盯着本子看而有些发花的眼睛。
当看清面前的人是吴军的时候,赶紧笑着答话。
“原来是吴大哥啊,今天怎么来厂里了?你看我,只顾着看本子,都没看见你过来。”
“没事,没事。咱俩就不说这些客气话了。倒是你这么认真,看的什么呀?”
邓长青抬起手中的本子,递到吴军手里。
“这是我这段时间针对咱桃花村做的统计表,方便我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每家的具体情况。”
“哦?”吴军听了邓长青的话,心里有些好奇,这统计的是些什么。
吴军拿着本子大概翻看了一遍,本子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村民们是何时从养殖场领养的幼仔,哪家领养了多少,因为哪些问题找了他帮忙,总共找了他几次,然后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林林总总,事无巨细,让每个一看到这本子的人,都能一下就知道这家人的具体情况,并且由此做出最好的判断来。
对于邓长青的这份细心和耐心,吴军真是从心眼儿里佩服。
“小邓,你……你真是太厉害了!这统计表真是做得太好了,果真是研究所出来的高材生,这办事就是不一样!真是厉害!”
吴军满脸激动的表情,由衷的对邓长青竖起了大拇指。
被吴军一顿猛夸,邓长青也有些不好意思。
“吴大哥,你快别这么夸我了,我就是以前报告做惯了,随便写写的。”
“不,是真的很好!”
邓长青终于红了脸,他接过了吴军递过来的本子,正准备放进身上的背包里,突然,他想起了最近他想找吴军商量,却一直没能商量成的事。
“吴大哥,你看咱们现在的养殖规模扩大了,已经开始超出了我能独自管理的范围,我提议,咱们可以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有了自己专业的团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遇到突发状况更能够高速高效的进行解决,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而且,如果有了自己的团队,我们也可以引进器材,组建实验室,培育和创造最适合咱们的动物。”
“所以,我觉得,以我们现在的养殖规模和能力,咱们有必要立刻组建团队。”
吴军听着邓长青的话,那本子上的一页页记录不停的在他眼前闪现。
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他就做下了决定。
对于饲养这一块儿,他其实并不是很懂,不过,他不懂没关系,面前这个人懂就行了!
“那好吧,就按你的思路办!小邓,这组建团队的事我就全权交给你了,有什么需要你都给我讲。”
“待会儿我马上给你翠华姐讲这个事情,需要资金的时候,你只管问你翠华姐支就行了。”
听了吴军的话,邓长青无比激动。他原本还有些担心,怕吴军不愿组建团队。
毕竟组建团队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可不是一星半点,为此,他还专门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让团队建立起来。
结果,吴军根本就没深究,直接就答应了,这反而让邓长青有些反应不过来。
“吴大哥,这……这组建团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组建团队必须要引进更多的人才,而且要购进一批专业的器材。这……这可能会投入一大笔资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样吧,我在办公室里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和预算表,你有空的时候先看一看,然后再给我答复吧。”
邓长青怕吴军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还是觉得应该让吴军再慎重的考虑考虑,免得到时候前期投入进去了,后面又反悔,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结果吴军仍是坚定的摇摇头,“小邓,你就放心去办吧。我知道,既然是你深思熟虑再提出来的要求,那就一定是为咱的养殖场好。只要是为咱养殖场好的事情,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资金的事情你放心,我绝不拖后腿,一定首先满足你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