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的结构和原理都很简单,但是雕刻打磨起来需要费工时,和力气。
分上下两排磨,下排磨和上排磨是一样直径的圆柱,下排磨周围有一圈磨槽,以后磨出的粉或者浆液就从下排磨边缘排出,流到这一圈磨槽里,顺着磨槽开的引流口流到引流口下接浆水或粉末的木桶或瓦缸里。
上排磨上方做一个可以添加物料磨膛和让物料慢慢进入磨盘的斜通道,和下排磨接触的地方做一些方向相反的规则的凹槽,由圆心朝外呈辐射状,越靠近边缘,磨盘上的凹槽越浅。
上下两排同直径的磨通过磨心和两边的磨盘配合,下排磨静止,上排磨转动,从而让放到磨膛里的物料,比如小麦,豆子之类的食物,渐渐由粗变细,待物料从上下两排磨槽的边缘出来时,已经成了很微小的颗粒。
上面石磨边缘还会凿出一个孔,将制动的手柄木棍放入,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
在这里,石磨的制作难就难在这石磨的食材是坚硬的花岗岩,而他们的工具也都是石头制作的,像铁凿子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
金属的物什,目前都是从系统那里得来的。
莫的“神器”小刀,还有锄头。
都不适合凿石头。
而汪小雨摊上的这位系统君,又摆明了让汪小雨不能什么都靠它,所以再难也得一点一点凿出来。
而且因为这石磨并不大,只分成上下两片,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有两个人,一人雕一片。
勇和大山当然要继续,但是就算他们激活了血脉之力,一整天做这细致又费力气的活,效率也不高,因此莫又让清泉和章加入他们的行列,两人上午做石磨,两人下午做石磨。
之前系统奖励的蘑菇种植包,在汪小雨把有豹部落的人抓到空间之前取了出来,现在堆放在芭蕉的屋子里,她负责天天喷水和将长大可以食用的蘑菇摘下来,或直接放到肉汤里煮了吃,或放到屋子里地面上的竹匾上晾成干蘑菇,日后食用。
蘑菇种植不怎么费劲,还能长时间生长,在芭蕉处不动,仍由她来照管便好。
但是生豆芽这个女娲部落人还没尝试过的事情,汪小雨得要示范一下才行。
可汪小雨自己也只是看她妈妈自己生过豆芽呢!
思来想去,无土豆芽她自己都觉得压力山大,还是先来传统一点的吧!
用和体温差不多的温度的水常换水,将黄豆和绿豆泡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时候,在部落里找了两只破烂报废的竹筐,各放了半筐子细细的河沙,拿到室内暖和靠近门口的地方,将黄豆和绿豆分别均匀洒到这两个竹筐里,然后将水浇却又不积水,竹筐上用芭蕉叶或月月草叶子覆盖上,告诉大家,如果水份保持得好,就这样不管它们,快则五六天,慢则七八天就可以吃豆芽了。
第347章 吃货的本能
遮光后种出来的豆芽是黄白色的,如果不覆盖遮光的月月草叶子或者芭蕉叶,种出来的豆芽也是可以吃的,只不过它的颜色偏绿,口感略硬。
女娲部落的人有跟着汪小雨种过黄豆的经验,黄豆破土而出之后,那个豆芽形状,她们都还有印象,只是不知道那也能吃,还以为只有结了黄豆之后才能吃。
生豆芽确实简单,但是当汪小雨看到之前浇的水顺着那竹筐流向她和莫的“床”,她就头大了,木桶石桶什么的如果拿来生豆芽一直占用着有些浪费。
赶紧将水擦干,然后决定又用温水泡一晚上豆子,第二天一边实践一边教女娲部落的人生无土豆芽。
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将已经泡好的黄豆绿豆分别放到竹篮子底层铺好,然后上面覆盖一层比较吸水的月月草,此时的月月草有遮光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温润,让被它覆盖住的豆子快些发芽成长。
然后每天浇两到三次水,保持月月草的湿润即可。
因为不用土,比较轻,给月月草喷水湿润的时候,篮子可以提到室外去将水沥干,不滴水了再拎回室内放着,倒也方便。汪小雨就是没信心自己能这样把豆芽发好。
豆芽一事当然不需要做整整两天时间,虽然用了两天时间,但真正用于豆芽这件事上的时间很少。
另外,汪小雨寒季要带人出去,寻找妈妈和打猎,外出的时间较长,如果这样大家还只是横七竖八的睡在空间里就不太舒服了。
既然有这时间,汪小雨就在部落附近将成堆的黄泥放进了空间。
莫就带着十几个激活了血脉之力的人在空间里建房子,另外一部分人则在部落附近砍了几棵比较粗壮的树,准备晾干了按汪小雨说的做床板、箱子之类的东西。
毕竟空间里只有一亩来地的大小,也就是六百多个平方,还要打算建十来个小房间供他们休息,人一多,东西也多,不收纳一下就显得杂乱无章了。
从汪小雨拥有这个空间至今,空间里从来没下过雨,所以屋顶什么的是不需要的,需要的只是隔出人们的私人空间。
而且空间里的温度适宜,不冷不热的,不需要烧暖气,加上空间还有升级的可能,万一升级时空间里有人,汪小雨怕空间里建房子用的砖头石头多了伤到人,干脆就用最原始的建筑方式,将土夯实,土墙隔开房间。
分配任务次日,女娲部落里没有激活血脉之力的人将昨日莫等人捡回来的动物都杀了处理好,该腌的腌,该做当天食物的做当天食物。
汪小雨厨艺不精,但是吃货的嘴是不可忽略的,看到分解出来的一块块新鲜的野猪肉和他们刚清理好的内脏肠腑,汪小雨立马想到了腊肉和香肠!
于是汪小雨指挥几人将野猪前腿肉都割下来,切成片放到陶缸里,将所剩不多的辣椒花椒捣成粉末和盐一起放到里面搅拌均匀码味。
而那野猪和梅花鹿甚至野鸡的小肠按照汪小雨的说法,把小肠整个内外翻得反一遍,刮去了原来肠内的肠膜,只留下一层半透明的薄薄的肠衣。
第348章 专门为我做的
最好灌香肠的野猪小肠和梅花鹿肠肠衣,用稍细一点的一截竹筒就可以把它们撑起来,将码好味的肉放进去,长度差不多,细细的草绳一绑就一节一节地出来了,挂到门口屋檐下晾着。
鸡肠有些小,切的肉有些大,放不进去,就暂时把这鸡肠肠衣晾了起来。
之前去虎狼部落路上,两只狼嵬子猎到的那只羊,汪小雨腌制好了之后已经交给部落里的人煮熟了切成寸许和手指差不多粗细的长条,晾在竹匾里,准备制成五香羊肉干,外出打猎的人带在身上万一没打到猎也不至于饿肚子。
鹿肉和剩余的豹肉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只不过有一部分不切成手指粗细的长条,而是直接一整块一整块地挂起来晾着,待需要吃的时候再处理它。
今天腌的野猪肉入味了晾干后再用柏枝一起将它们熏成金黄色香喷喷的腊肉。
到时香肠也熏一下,更香,也更易保存。
灌香肠花的时间多了点儿,加上切肉码味和灌装,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天时间,不过汪小雨也只是指导员,自己动手的时候少,女娲部落的人动手能力比她可强多了。
不过就在她动手这么一小会儿时间,手指也觉得冷彻了骨。
这下她脑子就活泛开了,现在部落里暖和,也不怎么缺皮毛,不如做些手套,要不然他们寒季在外面打猎什么的,手指冻坏了多难受!
于是进了空间,比着莫的手掌用唯一的剪刀将芭蕉叶剪开,剪出来一个手掌印,五根手指根根分明。
再用芭蕉叶比着那手掌印,剪了个比手掌大一些的鹿皮,做手套。
这手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每个手指头都要缝合,做出一个来,还挺难看!
“夫人,这是什么?”心灵手巧的芭蕉好意的发问更让汪小雨羞愧。
“手套。”她讪笑着,“做得有些难看。”
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手伸到手套里去,比照着莫的手掌来做的,当然会大一些,这鹿皮又不像华夏时那些有弹性的手套,看起来十分笨拙。
汪小雨无语,本来是想保护手不被冻僵,尤其做活的时候,想象中它是一件助力的神器,结果现在倒成了个碍手碍脚的东西。
不过芭蕉倒是没注意到汪小雨的窘迫,看到这新鲜的玩意儿,眼前一亮:“是不是和靴子暖脚一样,这手套也是暖手的?”
见人家芭蕉并没有笑话她,反而不懂就问,汪小雨也收起了心里的不好意思,认真回道:“没错,不过鹿皮没有弹性,这个手套做失败了,我换一种做法。”
她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将手套的几个手指头剪去一大半,再戴进去,嗯,虽然还是不贴手,但是能保护手心手背的同时,手指也能灵活动作了。
汪小雨将手套拿进了空间,让莫停下手里的事来试了试这手套。
虽然莫戴着还是稍稍大了一点,但是戴在她手上不平整难看的戴到莫手上撑开了,竟然挺平整,说不上好看,但也不算难看。
莫握了握拳头,惊喜地问:“小雨,这是你专门给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