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我怎么听说你们家分家了啊?”
孟氏来借架子车,以她跟潘氏的关系,潘氏自然不会拒绝。
一边帮着孟氏把架子车给架好,一边小声问起了孟氏。
孟氏一听潘氏问,扭头看向她,笑道:“是分了,昨天分的。这不,分了家紧接着就分了锅,我跟夏夏、三郎正要去镇上买口锅。”
果真是分了!
“分了好啊,早该分了。”
第238章 你快点儿
“你看看咱们这一茬差不多时间嫁到咱们村里的,就剩你们家没有分家了。而且就你们没有分家的日子过得最艰难,你看早早分家的,哪家不过上了舒坦日子。虽说有时候也缺吃缺穿,但至少活的自在。”
潘氏跟孟氏关系好,虽说说的这些话有些挑拨离间的嫌疑,但是她只觉得这话对孟氏好,所以就说了。
而孟氏听了,自然不会生气。
朝着潘氏一笑,“是啊,这分了家之后,你是不知道,我这心情一下子就舒畅了不少。”
“那就好。”孟氏一家能从陈家分出来,潘氏也跟着高兴,一脸的笑容。“对了,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搬出来啊?你们要是早点搬出来,咱们两家就能早点儿做邻居了。”
陈元禄十五岁那年村里分配宅子的时候,他抓的阄就在陈翠翠家隔壁。
“怎么着也得等到夏收之后,夏收之后,房子再慢慢盖。”
“那行,等你们家盖房子的时候,你早点开口,到时候我好让我们家老头跟大牛去帮忙。”
潘氏以为孟氏分了家会早点搬出来,没想到竟会这么早。
要是夏收之后就盖房,那七八月份就能搬过来了。
“好,到时候我就提前说一声。”
见潘氏这么客气,孟氏也不跟她客套,立刻就应了一句。
应是应,不过到时候还要看情况来不来说。
“时辰不早了,我们得赶紧走了,天黑之前,还要赶回来。”
跟潘氏说完,孟氏拉起架子车就要走。
不过还没走,潘氏就拉了她一把,没有说话,而是扭头看向堂屋,扯着嗓子喊道:“大牛,你憋在屋里干啥呢?帮着你月娘婶子拉车去镇上。”
这个陈大牛,刚才还在院子里好好的,看着人来了不打招呼,一头扎进屋里出不来了。
“赶紧的,别磨磨唧唧的。”
潘氏喊完,又嗔了一声。
随后扭头头来,看向孟氏,脸色立刻变得和缓了不少,“大牛在家里也没事儿,就让他跟着吧。还能帮帮你,要不然这一路,可真够你受累的。”
昨天陈元禄、陈景云受伤的事情,刚从娘家回来的她今天才听说。
她还打算着去看看他们呢。
谁知道正好碰到孟氏。
那就等孟氏晚上回来之后,她摸黑去一趟吧。
孟氏听潘氏这么说,她并没有拒绝她的好意。此番他们去镇上,还不知道要买多少东西呢。
有大牛跟着,她能省不少力。
“娘,我也想跟着夏夏一块去镇上。”
陈安夏一来,陈翠翠就凑了上去,跟她闲话。
现在突然听到潘氏的话,她也想跟着去镇上溜达溜达,她还没有在下午的时候去镇上过呢。
“去吧,去吧。”
见陈翠翠闹着要跟着去镇上,她还没说什么呢,她就蹦着高,她要是不让她去,她还得上房揭瓦啊。
索性,家中今天无事可做,她就点头同意了。
潘氏一同意,可把陈翠翠高兴坏了,一脸的笑容。但一脸的笑容在看到陈大牛半死不活的从堂屋里走出来,她就严肃起来,皱起了眉头,“哥,你干嘛呢,肉唧唧的,你快点儿。”
第239章 二两银子
慢死了!
还让不让人去镇上了!
不就是被夏夏拒绝了吗?这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没有解开心结呢,真是的!
陈大牛被陈翠翠一催促,这才无精打采的抬起头来,扫了陈安夏一眼,心口一滞,视线就赶紧转移开了。
往前走了几步,来到架子车前,“孟婶子,我来拉车吧。”
说着,他拎起车套,把孟氏给挤到了一边,拉起架子车就走了。
见此,孟氏真的是不敢再耽搁了,朝潘氏摆了摆手,道:“我们就先走了,你忙吧。”
说着,孟氏喊上陈安夏、陈景林跟陈翠翠,跟上陈大牛的步伐,朝着骆山镇行去。
一行五人顶着炎炎烈日踩在相对湿润的土路上,一路朝着骆山镇行进。
散去大集的镇上是十分冷清的。
尤其是天气这么热,镇上的人上工的上工,躲在家里的躲在家里,出来晃荡行走的人当真是少之又少。
“夏夏,咱们先去铁铺买锅,再去买其他的吧?”
到了镇上,他们要去两个地方,一是铁匠铺,二是粮店一条街。
铁匠铺相对来说远一些。
“行啊。”
陈安夏听孟氏说,自然是没有意见,跟陈翠翠走在一起,远远落后的她,朝走在前面的孟氏喊了一声。
这一喊完,孟氏没吭声,而是扭头看向陈大牛,道:“大牛,咱们去铁铺。”
陈大牛听到了陈安夏的声音,不过听完孟氏说,他才跟着孟氏拐了一个弯儿。这一路上,陈安夏跟他妹妹陈翠翠一直走在最后面,别说是跟她说话了,他看都没有看着她一眼。
没看着,其实也挺好的。
这样能让他不再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铁铺。
铁铺卖各种铁制用品,铁锅只是其中之一,有铁勺、铁铲、铁叉、菜刀、镰刀、斧头,凡是能用到的不管是厨房里用的,还是种庄稼用的,这间小小的铁铺里都有。
不过到最后,孟氏只选了两口铁锅,一把镰刀,一把菜刀。
两口铁锅都很小,不过两口铁锅的直径还是不一样的,做饭的铁锅直径五十公分,熬膏药的铁锅只有四十公分,不过这锅不是尖底的圆锅,而是平底的圆锅,深差不多也有四十公分。
这样的锅可是能熬不少膏药。不过这口铁锅的价钱也稍贵一些,要价二两银子。
再加上厨房用的铁锅,一把镰刀、一把菜刀,老板要价四两七十二文银子,孟氏跟他讲了半天价钱,才以四两银子成交。
四两银子基本上算是这两个多月来,孟氏所有的积蓄。
“夏夏,咱们再去买几斤面跟粗盐就回去吧。”
买完这些东西,搁置在架子车上,孟氏数了数还剩余的钱,发现只有二百多文。
拿出一百多文买几斤面半斤盐先吃着,等粮食下来或者卖膏药挣到钱了,他们再做其他打算。
“娘,我这里还有二两银子呢。”
一听孟氏这么说,陈安夏就知道她没钱了。
只可惜的是,从秦骁那里得来的五十两银子不能拿出来,所以……她只能掏出那二两银子。
第240章 遇见师父
“你从哪里弄来的二两银子?”
望着陈安夏突然掏出来二两银子,孟氏轻皱起眉头愣住了,一双眼睛从陈安夏手掌心的银子上转移到陈安夏的脸上,扫来扫去。
末了,才开口狐疑的问道。
陈安夏听她问,脸上的情绪不自觉低落了下来,“是冯爷爷昨天给的,说是等从刘家庄缴了钱,他就不用送来了。”
陈安夏把二两银子的来源说的很隐晦,但孟氏听懂了。
昨天冯振华来他们家的时候,说他对刘二喜、刘三贵以及袁氏做出了惩戒,罚了袁氏二两银子。
估计冯振华为了避免让人再跑一趟把从袁氏那里缴来的银子送到陈安夏手里,所以他才从自己手里掏出二两银子给她,先垫付着。
“夏夏,这钱你就留着自己花吧。咱们少买点粮食,先吃着,反正过几天就要夏收了。夏收之后,咱们就有的吃了。”
这钱是怎么来的。
孟氏清楚。
正是因为她清楚,所以这二两银子,她不能要。
绝对不能要!
这是她闺女的脸面,她这个做娘的不能不要自己闺女的脸面。
“那好吧。”
陈安夏不知道孟氏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她只看到孟氏的态度十分坚定。
既然如此,不要就不要吧。
买一些粮食先吃着,等实在不行,她再把这银子给拿出来好了。
母女俩各怀心思,一路朝着卖粮食的地方走去。
东西没有买多,买了八斤面,半斤粗盐,手里只剩下六十文钱。
白面十五文钱一斤,盐一斤竟然要五十文,简直太贵了。
买完这些东西,他们就没有什么好卖的了,陈大牛拉着架子车,陈景林跟孟氏走在架子车两侧,时不时推上一把。
陈安夏跟陈翠翠依旧跟在架子车后面,一边说笑,一边观赏着四周的风景。
“师父,师父……”
出了骆山镇,刚走了没有多远。
陈安夏正跟陈翠翠说着话,朝前面瞄了一眼。
这一瞄,她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在他们前头,是她师父。
见此,陈安夏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喊了两声,纪青芸才停下脚步,扭过头来,伸出手掌挡在额头上遮挡住阳光朝陈安夏这边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