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雪一听她问,也觉得奇怪,皱起了眉头,道:“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跟三丫两个人在院子外面守着,不知怎么突然就被人打晕了,等醒来的时候,就被人捆起来。”
她们俩连被谁给打晕的都不知道。
更不要说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氏听陈安雪这么说,眉头皱得更深了,这件事太蹊跷了。
实在是太蹊跷了!
不过再蹊跷,她也想不明白,这件事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差错。
估计知道内情的只有陈安夏、刘二喜、刘三贵跟救陈安夏的村民,陈安夏肯定不会跟她说,至于救陈安夏的村民,她一个不认识。
所以她能问的只有刘二喜、刘三贵,可他们俩却被送到了县衙大牢。
送进了县衙大牢。
一想到这里,刘氏心中惶惶不安,背后生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两兄弟是因为她才进入大牢的,要是他们记恨上她,三年后他们要是出了牢门,不知道会不会来找她报仇。
“娘,你怎么了?”
陈安雪回答完刘氏,视线就一直盯在她的脸上,见她的脸色从暴怒瞬间变得苍白,陈安雪吓了一跳,赶紧询问道。
她一问,刘氏抬头看向她,没有说话。
罢了,罢了,反正还有三年,到时候总会有法子应付他们的,更何况要是三年内他们家大郎考上秀才,到时候给他们两兄弟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对他们如何。
“我没事。”
刘氏稳定住心神,这才回了陈安雪一句。
“等吃过饭,咱们去你姥家一趟吧,这一次,你姥可是……哎……”
罚二两银子。
也不知道她娘如何了。
刘氏心里头着急,担心她娘会出什么事,所以她得去看看。
刘氏这么说,陈安雪自然没有异议,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第227章 黑色荷包
午饭,大家伙跟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吃的。
不过这顿饭吃的着实憋闷。
没有一个人说话也就罢了,还时不时收到钱氏视线的招呼。
好在钱氏没有说些什么,吃完饭就让众人散了。
从堂屋里出来,看看时间,差不多已经是下午未时中(下午两点),陈安夏没有在家中多待,直接去了凉河沟。
等到了凉河沟,赫连宇已经等在院门口了。
“事情办得怎么样?”
赫连宇见陈安夏走来,他往前迎了两步,视线上下将陈安夏打量一番,开口问道。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他一问,陈安夏也笑了,嘴角勾起两个浅浅的酒窝,“妥妥的。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谢倒不必了,要说谢,也该是我说才是。”
赫连宇摆摆手,回道。
陈安夏知道他说的话的意思,没有再说什么,她打开门,进屋里,背着药箱就出来了。
上马坐在赫连宇身后,他们很快到了三秦。
马儿停在门口,陈安夏朝院子里看去,就看到秦骁独自一人在院子活动着。
一身简单的灰色布衣穿在他身上,丝毫遮掩不住他一身凌厉华贵的气质。
在陈安夏看到秦骁的那一刻,秦骁也看到了陈安夏,见她下马,推门走进院子里,秦骁停止活动,朝她打着招呼,“你来啦。”
“嗯。”
“事情办的不错。”
“嗯。”陈安夏已经习惯了秦骁每次都能猜中她的心思,所以也见怪不怪了,应了一声,反问道:“你身体如何了?”
看气色是好了很多。
不知道内里是不是也好了很多?
“应该是好多了,不过还要劳烦你给我看看。”
在跟陈安夏的对话过程中,秦骁已经在躺椅上躺了下来,脸色平静的看向陈安夏,说了一句,随后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桐树下,那少年。
望着秦骁长长的睫毛打在眼睑上,那勾人的模样,陈安夏失神片刻,提着药箱就向前走去。
搭脉。
伸出指尖触到秦骁胳膊那一刻,陈安夏还是有些不适应秦骁身上的凉意。
“跟上次差不多,咱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秦骁的体温,比常人要低一些。
就像在这夏天,虽此刻他们站在桐树树荫下,但也热得不行,可秦骁却十分享受。
不过这也验证了他身上的病情并未彻底改善。
“嗯。”
秦骁听到陈安夏这么说,并未有多大的反应,依旧闭着眼,轻轻嗯了一声。
见此,陈安夏并未说什么,起身,打开了药箱。
至于赫连宇已经去厨房烧热水去了。
扎针,泡药浴。
忙活完,陈安夏就告辞离开了。
赫连宇骑着马,像往常一样吧陈安夏给送到凉河沟。
一到凉河沟,赫连宇先下了马,然后将陈安夏给扶了下来。
一落地,陈安夏就摆手跟赫连宇道别,也手还没有摆起来,赫连宇就低下了头从腰间取下一只纯黑色的荷包。
随后,一扔朝陈安夏扔来。
陈安夏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蹲在了地上,才把黑色荷包给接到手里。
第228章 沉甸甸的
黑色荷包沉甸甸的。
里面好像是银子。
银子?
陈安夏把荷包捏在手里,视线朝赫连宇望去。
“这是我家公子给你的报酬,提起支付,正好你们刚分了家,相信你用得着这笔银子。”
不等陈安夏开口问,赫连宇已经开口解释了。
一解释完,人已经骑在了马上。
随后朝陈安夏一笑,拉起缰绳,打马调头,马儿已经跑远了。
陈安夏捏着沉甸甸的荷包,低头看了一眼,扯开来,只见里面躺在四块一两的小金锭跟一块十两的银子。
一共五十两。
正是以前她跟秦骁提出的价钱。
倒是一文没少。
拉紧荷包上的绳子,陈安夏心安理得的将荷包揣进了怀里。
回到屋里放下药箱,陈安夏将此处打理一下,她就离开了。
等回到家中,院子里十分安静,陈安夏回到孟氏那屋里,却发现陈元禄正在修葺屋里的灶台。
灶台是一直都有的。
上面只有一个小洞,冬天放上陶壶烧热水,顺便暖炕。
夏天是用不着的。
可今天陈元禄却把灶台砸了大半,扩大了灶台的体积。
陈安夏见此,愣了一下,但随后反应过来,这是在为分家做准备。
陈令鸿不是说了吗,夏收完,他们就分开吃。
陈元禄的腿还没有痊愈,所以陈景林在一旁帮忙。修葺灶台用的是纯土砖,这种砖家里放柴火的地方不少。
这些砖都是平日里陈元禄四兄弟没事的时候做的,是为了以防万一做备用的。
可没想到积压几年没有用到土砖用在了分家之后修葺灶台上。
“爹,你在这里弄两个锅吧,一个锅不够用,还有你把通炕的口暂时堵上,要不然整一个夏天,你们是不用睡觉了。”
锅灶,陈元禄现在只完成了一半。
看着这灶台,陈安夏十分不满意,于是就站在一旁开口说道。
她这一说,腿脚不方便,坐在凳子上的陈元禄一愣,抬起头看向她,一脸的疑惑。
“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咱们家现在不差买锅的钱。还有,咱们家顶多在这里也就住到秋天。”
陈安夏见陈元禄看来,她就开口解释道。
虽说现在铁制品是管制品,价格十分昂贵,一口铁锅要二三两银子,但他们不差这个钱。
而且陈安夏也想了,等夏收之后,就开始在宅基地上盖房子。
盖房子,她还没有想好是盖土坯房还是砖瓦房,但是不管盖什么样的房子,她都不差钱。
陈元禄听到陈安夏这么说,还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嘴角咧开一个笑容,点了点头,“行,那就听你的。”
陈元禄也知道陈安夏在卖膏药的时候,偷偷存了不少银子。
至于铁锅早晚都要买,所以早晚都一样。
至于在这个家中住到秋天……
既然已经分家了,还不如早点儿盖房子离开这个家,免得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越积越深。
更何况,陈安夏早就不愿意看到大房一家了。
陈安夏听到陈元禄这么说,心里开心的不得了,看样子陈元禄是同意夏收之后盖新房的事情。
ps:求票票!
第229章 不让吃饭
盖房子需要一两个月,忙完夏收,差不多就要等到初秋了。
不过快的话,夏末差不多他们就搬到新家里。
“娘,你要去做饭吗?要不要我帮你?”
刚才陈安夏从凉河沟回来的时候,经过院子,见厨房门关着。而孟氏也不在屋里,现在看到她进门来,陈安夏看向她,问了一句。
她这一问,孟氏努努嘴,道:“你爷你奶领着大房四个人去你二爷爷家了,估计是晚上不回来了,你奶走的时候把厨房门给锁上了。”
什么?
这是什么骚操作!
陈安夏听孟氏这么说,皱起了眉头。
怪不得刚才她从外面回来,家里这么安静,原来陈令鸿、钱氏领着大房里的人去了二爷爷家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