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夏白了陈耀一眼,没有理会他,转头看向陈元禄,道:“爹,赶紧走吧,咱们还得赶时间呢。”
陈耀的腿长在他自己身上,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们管不着。
可是这个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陈耀到了镇上,一直跟着他们,她忙着卖膏药,他则在一旁打下手。
第105章 不用愁了
每逢来个人,他嬉皮笑脸的跟人家天南海北的闲扯,那活泛的性子简直男女老少通吃,倒是十分讨巧。
“夏丫头,咱们今天一上午一共卖了多少贴膏药啊?”
今天回家比昨天提前有两刻钟。
有陈耀帮忙拉车,钱氏跟陈安夏都坐上了车。
刚出了镇子,钱氏就问向了陈安夏。
“一共五十一贴。”
陈安夏听到钱氏问,她也不含糊,如实回了一句。
说完,钱氏就沉默了。
小声嘀咕着,一边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把总数给算出来。
但把总数算出来之后,她又一想到那些钱不全是她的,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不过今天跑来一趟,能得五十一文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长久下去,一年卖到二十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这二十两银子,景昊上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
这样家里的粮食就能剩下来,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如此一想,钱氏轻轻松了一口气,望向陈安夏,心里对她颇为满意。
从此看来,年后那件事发生之后,她一直维护着她,是维护对了。
架子车行走了一段时间,开始颠颠簸簸起来,陈安夏这时才注意到他们已经快走到家了。
见此,陈安夏赶紧朝前面的陈元禄喊了一声,“爹,你们停一下吧,这一段路,我下来走。”
喊了这一声,架子车就停了下来,还未等陈安夏下来,陈耀扭过头来,看向了她,“二姑奶奶,你还是好好坐着吧,我们两个大男人能拉动你们的。”
“二姑奶奶,二姑奶奶,一嘴一个二姑奶奶,以后你可千万别叫我二姑奶奶了。”叫的我头疼!
陈安夏刚开始从陈耀嘴里听到这个称呼,还觉得挺舒爽。
可越听她越不想听。
尤其是今天在镇上卖膏药的时候,陈耀一嘴一个二姑奶奶、老祖宗、二太爷爷,有时当着人的面叫,那时别提是有多尴尬了。
“是啊,阿耀,日后你也不用喊我老祖宗了。昨天回家我问了你令鸿祖宗咱们两家的关系,他说咱们两家早就在五服之外了,所以日后你就喊我一声奶奶吧。”
何止是五服,都十服了。
也就是说二百年前,他们大约才是一家人。
既如此,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规矩,按年龄喊也没人说什么。
“行,那以后我就叫你奶奶了。钱奶奶好。”
钱氏的话,陈耀并未听进去多少。
只是陈安夏说不让他叫她二姑奶奶,那他就不叫了。
扫了陈安夏一眼,陈耀视线转移到钱氏脸上,笑的满口白牙,热情地朝钱氏喊了一声。
钱氏被他喊的脸上笑开了花,满脸的皱纹都褶了起来,嗔道:“就属你嘴贫,好了,赶紧走吧,眼见着都晌午了。”
“得,我这就走,夏夏,你可要坐稳了。”
说走就走。
陈耀喜笑颜开地看向陈安夏,故意压低声线唤了一声‘夏夏’,立刻转过身,帮着拉起了车架子。
殊不知,一转过身,他小麦色的脸色竟红如十月的寒梅,心跳也不可遏制地的快速跳动着。
第106章 那是谁啊
陈安夏望着他的背影,使劲儿翻了一个白眼。转而,一屁股坐了下来。
一路到家,厨房里已经冒起了炊烟。
院门口也大敞着,这次他们没有在门口停下,而是直接把架子车拉进了院子里。
“奶,二伯,你们回来啦?”
他们一行人回来的时候,家中的人几乎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
看到他们,众人纷纷朝这边望了过来,但开口询问的却只有陈安宁一个。
而她也不过是见着来了一个不太眼熟的男子,才走过来的。
“嗯。”
陈安宁的询问,有钱氏在前,陈安夏跟陈元禄倒是不好吭声。
至于钱氏,看都没有看她一眼,轻嗯了一声,随后吩咐道:“你们几个把东西收拾了,老三、老四,你们俩待会儿把架子车给立起来。”
吩咐完,钱氏一瘸一拐的朝后院走去。
坐了一路的架子车,腿早就麻了。
还是快到家时,她捶了捶腿,这才缓解了,要不然她连走路都不敢。
“夏夏,我该走了。”
望着钱氏走了,陈耀很庆幸她没有留他下来吃饭,转而看了一圈儿院子里的人,大多他只觉得眼熟。
见他们望着他不吭声,他也就没出声,只是看向陈安夏,轻声说了一句。
陈安夏听他说,扭头对上他的视线,轻轻点了点头。
陈耀见陈安夏对他这般不冷不淡,想要说什么,却也没有说出口,转身就离开了。
他一走,陈安夏目送着他,眼神变幻莫测,整个人云游天外,直到陈安宁走过来,开口问道她,“二姐,刚才那是谁啊?”
是陈家庄的吗?
她没怎么见过呢!
这人长得可真好看!
“他是谁,跟你有什么关系!”
陈安夏懒得理会陈安宁,冷冷地扫了她一眼,嗔了一声,转身就离开了。
陈安宁见她这样,努了努嘴,瞪大眼睛,对着她离开的背影,低声骂了两句。
刚骂完,她就看到从后院走回来的钱氏正站在屋山头望着她。
陈安宁吓了一跳,赶紧低下了头,脚下抹油一溜烟儿的跑了。
吃过饭,陈安夏就把那五十文钱给了钱氏,把一百零二文钱藏好,然后拿着剩下的一百零二文钱,叫上陈元禄拉着架子车,他们俩一起去了凉河沟村。
上一次弄回来的材料这两天已经用完了,这次他们还要弄些材料回来。
陈安夏一个人弄不回来多少,于是她跟钱氏说了一声,钱氏就同意了陈元禄拉着架子车跟她一块去。
两人很快到了凉河沟村。
去的时候,纪青芸正在吃饭。
上午的病患有些多,她刚忙完没多久。
“爹,这是我师父。”
之前,陈安夏已经说过有关纪青芸的情况,是以陈元禄知道纪青芸是个不会说话的。
他听陈安夏介绍,赶紧上前,“纪大夫好,我是夏夏她爹。这些日子,我们家夏夏给您添麻烦了。”
陈元禄是个性子大大咧咧的人,但见到陌生人也难免有些拘束。
跟纪青芸说着话,陈安夏都能感受到他的激动。
第107章 这般殷勤
纪青芸听陈元禄这么说,脸上一直保留着客气而疏离的微笑,轻轻摇了摇头,紧接着伸手请着他进屋。
陈元禄见此,倒也不客气,跟着走了进去。
进屋之后,纪青芸忙着给陈元禄倒了一杯茶,随后两人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他们俩一个不识字,一个不会说话。
末了,见屋里的气氛有些尴尬,陈安夏就拉着纪青芸去了里间,开始挑选制作膏药的原材料。
这次挑选的材料比上次多了三倍,全部放在了架子车上。
挑选完这些材料,陈安夏也没有在凉河沟村多留,跟着陈元禄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中,她就开始熬制明日所需要的膏药。
接下来的几天,陈安夏早上去镇上卖膏药,下午的时候,她就会去凉河沟村学习医术。
不过每次去凉河沟村的时候,她都会叫上陈景云或者陈景林,让他们俩跟着,这样她还能放心一些。
接连五日,他们一行人每天卖膏药都能卖到五十贴。
一贴,钱氏到手一文钱,加上之前的八十一文钱,她如今手里也有三百多文钱。有了这三百多文钱,钱氏对陈安夏的态度这几天改变了不少。
“你给我这个做什么?”
这一天,他们卖完膏药从镇上回来。
钱氏坐了几天架子车坐的有些腻,便想着下来走走,打算等走累了,她再上车。
她不坐架子车,陈耀也就不用帮着拉车子了。
顺着陈安夏的步子,很快两人就落到了陈元禄跟钱氏后面。
正走着,陈耀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珠花递给了陈安夏。
望着他手中那蓝色珠花,陈安夏愣了愣,抬眸望向他,装作不解地的问道。
这几日去镇上卖膏药,陈耀几乎每天都能在村口‘偶遇’他们,然后总是用‘我到镇上有事’为借口跟着他们。
这般殷勤。
陈安夏不是傻子,再加上陈耀看她的眼神,她怎么会不知道陈耀喜欢她。
但是她现在根本没有心思谈情说爱,只想发家致富,让家中的日子好起来。所以对于陈耀对她的态度,她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没想到忍耐了这么多天的陈耀,终于在此刻出手了。
“不做什么,只是觉得这珠花好看,特别适合你。”
陈耀被陈安夏一问,一张俊脸立刻红了起来,对上陈安夏的视线,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