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水村。
农历三月,相比北地京城的春寒料峭,位于南北之交淮水河畔百里之外的黎水村,已是暖风和煦,草长莺飞,一派春日光景。
农人四时无休,整年都能在地里忙碌。
只有老弱妇孺,有时能聚在一起聊天唠嗑。他们除了唠唠家常外,也会聊聊自家田里的农事,如地里该除草了,除完草就该施肥了等等。
不过最近除了聊家常农事外,还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聊进京赶考的黎池。
“据说中进士后,能有一千亩田免赋的好处呢!要是和周中进士了,我们也能沾点光。也不让他白白地给我们寄居田地然后免赋,也是要给他好处的,只要这好处比缴的田赋低,我们也就赚了。”
“和周是个厚道人,如果他中进士了,肯定不会瞧不起我们这些族人的。我们到时把田里的收成分他些,他定会同意让我们寄居田地的。”
“是啊是啊,和周是个好孩子,上次考中举人了,还亲自给我们发喜糖呢,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都没有!上次啊……”
自从黎池的表字‘和周’上了族谱后,村里黎池的长辈或平辈但年长的,就都称他‘和周’。黎池的晚辈或平辈但年幼的,就都称他‘和周叔’或‘和周哥’。
而关于黎池中进士后的好处,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闲聊中。这话题就仿佛永远说不腻似的,村里人每每闲聊时都会来畅想一下,甚至在闲聊中反复畅想、再三念叨。
念叨得村里的小孩儿们,也开始到村口去等‘进士老爷’回村了。
自从上次村里的小孩儿们,在村口等到乡试归来的‘举人老爷’、又得了喜糖后,小孩们就开始喜欢在村口边玩耍边等了。
不过,他们今天等到的不是‘黎进士老爷’,而是县太爷。
小孩儿们正在村口黎水河环绕处的空地上玩耍呢,就听见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
“来了!来了!”
“来了来了!”
以黎池二奶奶为首的一群妇人,正在畅想黎池考中进士后的好处呢,就有一群小孩儿风一样地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直叫唤!
二奶奶拉住一个小孩,“疯叫什么!没头没脑的,什么来了?”
“青天大老爷来了!敲锣打鼓的!还有一群人扛着‘大板子’!”
小孩们从大人们讲古说书中,知道了青天大老爷,知道了打人的‘大板子’。
大人们正听得云里雾里的,敲锣打鼓的声响就渐渐地近了,等再走进些后:
只见果真有两列衙役扛着‘大木板’,板子上系着喜庆的红绸,走在前面正中的,赫然就是一身官服的县令大老爷!
只是看这架势,不像是来缉拿犯了事的犯人啊……
一群人正在懵着呢,报喜的衙役远远地看见了这群人,于是就开口高喊道:
“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
“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
“恭贺贵村黎池老爷,六元及第高中状元!”
衙役连喊三遍才作罢。
也是这三遍,把懵着的众人喊回神来。
二奶奶一拍大腿!笑得咧开了嘴,高高地一声嚷了出来:“哎哟!!!我孙子中状元了!中状元了!!!”
一群人连忙向县令一群人迎上去,七嘴八舌地高声问着,差点就盖过敲锣打鼓的声响!
“别问了!别吵闹了!不是已经说过和周中状元了!别拦着县老爷的路,也好赶紧去黎镖家报喜!”
“对对,去报喜最重要!”……
二奶奶一群人在前面带路,县令一群人跟在后面,一路敲敲打打,往村东的黎镖家而去。
一路敲锣打鼓的这么大动静,经过田间地头时,就有更多村人也相继知道了。立马就扔下手中的锄头家伙什,跟在报喜队伍的后面……
又有小孩们一路飞奔在村间小道上,一路高声嚷嚷着报喜。
“和周哥中状元了!”
“和周叔中状元了喔~”
“状元老爷!和周叔是状元老爷了哦!哦!”
……
此时黎镖黎家,只有袁氏在家。
袁氏年纪慢慢地大起来了,年轻时生育三个儿子有些亏损,年纪大起来后一些身体上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她近一两年都不常下地劳作了。
袁氏今天在家带着黎燚曾孙女儿,帮大孙子晾纸。没办法,勤快了大半辈子,袁氏实在闲不下来。
袁氏正将一张纸糊上墙等着烘干时,就看见一个小孩儿像风一样,“呼”地一下就跑过来!
“三奶奶!和周哥……呼呼,和周哥、考中状元了!状元!”小孩一路跑过来,累得气喘吁吁的。
袁氏怔立当场……
她此时脑袋里像是装着一碗浆糊,反应慢得很,“大淇,你说状元?”
“对!状元,和周哥中状元了!”
“我的和周中状元了?”
“对,就是和周哥!和周哥中状元了!县老爷都来报喜了,报喜队伍就快到了!”
袁氏猛地就反应过来了!“和周中状元了!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大淇!你快去帮三奶奶,帮三奶奶去叫你三爷爷他们快回来!就说和周中状元了,县老爷来报喜来了!”
其实不用特意派人去喊黎镖他们回来。因为报喜队伍是敲锣打鼓地自村中穿过的,又有小孩儿们飞奔着大声报喜,村子里几乎大半老老少少都已经知道了。
不仅黎镖他们跟着报喜队伍一起回来了,就连族长黎钦、族学先生黎槿和几个族老们,也都赶紧赶了过来。
报喜队伍到黎镖家后,家里有秀才黎河,还有童生族长黎钦和秀才族学先生黎槿在,都是有些见识的人,他们一起周到而且热情地接待了县令。
家里的女眷们也都喜滋滋地,烧开水泡热茶,拿出家中的饴糖和零嘴,招待前来报喜的县令和两班衙役!
众人陪着县令喝过一道茶,互相恭维几轮之后,县令才开口说起正事来。
“本官今日亲自来报喜,一是向黎老太爷你们道喜。”陆县令将科考喜报交给黎镖,语气神态热情却不显谄媚。“来把这封科考喜报收好。”
在来的路上,陆县令稍微冷静些之后,才察觉出他亲自来报喜,显得有些过于隆重了。那黎池是被授予了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可自己也是正七品的县令,只比他低了半品而已。他到底是一方父母官,走上两个时辰的路亲自去报喜还是过于隆重,以至于显得有些谄媚。
于是陆县令就很注意这事,在见到黎家人之后,虽态度热情,却无丝毫巴结谄媚神色。
黎镖接过县令递来的科考喜报,暗暗决定祭祖时要将这喜报供在祠堂里!“还劳烦县令大人跑上这一趟,真是过意不去。”
陆县令摆摆手道,“说不上劳烦二字。本官一是来报喜,二也是来与你们商量商量这‘六元及第‘的进士牌坊,该建在哪里?何时建?建成何种模样?”
根据陆县令的表现出来的,报喜只是顺便的事,主要还是来做正事——商量牌坊修建的。
黎镖年轻时刚好赶上族里开设族学,因此才学了一本《千字文》而已,虽认得几个字,建牌坊这事他是不懂的。
黎镖不懂没有妨碍,还有黎钦和黎槿他们这些懂的人在呢。
尤其是族学先生黎槿,他是教书的,平时也会看些新书,更加注重‘活到老学到老‘,以前所学也会时常温习。
建牌坊的事黎槿晓得,更甚至他之前已经在私下畅想过:若是黎池中进士后要如何?建牌坊这事,他自然也想过。
“进士牌坊的修建,我朝自有规定,想必县令大人也是知晓的。只是您今日既然亲自前来,定也是觉得这‘六元及第‘的进士牌坊,要与一般进士牌坊有所不同。”
“黎秀才所言甚是!本官觉得黎状元虽是进士,却又不同于一般进士,这进士牌坊或许该建得更加气派些。而且建在哪里,也是要先确定的。”
族长黎钦此时开口道,“和周为人一向谦逊,不爱炫耀。这‘六元及第‘的进士牌坊可以建得气派些,却不能逾了规制,不然就有违和周的意愿。”
陆县令连连赞同,“自然,这是自然!”
“那不若就在规制内,将牌坊修得气派精美些,牌坊上的雕花刻字等用心些也就罢了。至于牌坊的位置,就建在村口的那块空地上。”
黎钦的身份是族长,自然要为全族人考虑。牌坊建在村口,就能震慑宵小贼人和贪官酷吏,守护一村安宁。
黎镖他们也没在意,牌坊是建在村口还是建在他们家门口,都是一样的。更甚至建在村口还更好,这样每天就有更多人路过牌坊下面,然后就有更多人感叹他们家和周真厉害!
之后,陆县令又与黎家人商量了牌坊何时动工,石材从哪取,牌坊上的雕花刻字的样式……等等。
陆县令上午自县城出发,到达黎水村时已是午后时刻。到黎家后先与黎家人闲聊恭维一阵,之后又是商议建牌坊的事,等商议完毕时间也就不早了。回县城的话,怕是走在半道上天就要黑尽。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大佬的御用厨娘 (镜妃苔) 2019-02-21完结2597 6250 营养液数:787 文章积分:88,879,104顾繁星穿进了一本书里,成了书里某男配大佬的反派老...
-
我师门迟早要完 完结+番外 (一碗叉烧) 2019-2-17完结6291 12560 营养液数:19118 文章积分:188,656,864苏策莫名其妙穿越到修真界,成为道宗众妙老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