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出仕/士 (黄姜)


  不管第二场覆试如何,第一场连考三天的正试更加关键和紧要。
  读书人多半家境算过得去,都被被养得细皮嫩肉的,更甚至身体羸弱者也不在少数。而院试考场中的号房低矮逼仄,体型稍胖者连转身都困难,一连三天除了出恭如厕外都呆在这小号房里,若‘有幸’还有蛇鼠虫蚁等作伴……那简直是不能更糟心!一般读书人都忍受不了!
  再加上携带进去的要管上三天的干粮和水,都是冷的,味道好不到哪去。
  三天两夜的时间,考生们都要被关在一个逼仄的小号房里,眼睛看的只有眼前的考卷,耳朵听的是其他考生和监考人员发出的窸窣声响,鼻子闻的是土腥气和霉味……且不说困坐久了、会影响思维敏锐度,还很容易兴起烦躁的情绪。
  这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能够影响不少考生的发挥。
  然而黎池不管是前世年少时的家境困顿,还是今生的家境一般,都让他习惯了这样恶劣的考场环境。而心理问题方面,他是心静如水。
  然而,第二天的‘墨义’场,黎池正认真作答时,突兀地响起一声凄厉尖叫:“啊啊啊!老鼠!老鼠掉我墨缸里了!!!”
  黎池被惊得全身一抖!下意识地就将笔头往内一勾、一甩!
  “啊!”“啊!我的卷子!”“作甚大呼小叫!差点污了我的答卷。”……
  立刻,考场内此起彼伏地响起心痛的、恼怒的、后怕的惊呼声,那些被吓得污了答卷的考生,怕是恨不得捶一顿第一个惊呼的考生!
  黎池连忙低头看面前的答卷,幸好没有墨团污迹!
  再一看自己胸前,月青色带蓝色团花织纹的细麻衣上,点点墨汁顺着挥甩的轨迹连成一道弧线……身上这件外袍是毁了。
  不过毁了这件外袍,总比毁了答卷或毁了这场考试要好。
  “肃静!考场不得喧哗!”
  “丁十座号喧哗的考生请即刻离场,今科院试你不得再参考!其他喧哗的考生即刻肃静!”
  黎池作为府案首,座号为甲一,正对主考官章学政而坐,眼见着横眉怒目的章学政挥挥手,让考场内的衙役将那名考生押了出去。
  院试第一场正试连考三天,让黎池稍觉惊险的,也就只有这一场意外了。
  黎池两世都引以为傲的,就是他比一般人要强上不少的记忆力,再加之他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在脑海里虚拟架构出了一座记忆宫殿,对各类知识和记忆分门别类地记忆,能够记得格外清楚牢固。这一点,在学习和考试方面,是非常占优势的。
  他前期背诵了官定版本‘四书五经’,又对几种民间盛行版本进行融会贯通,让他在帖经和墨义两场考试上,显得游刃有余。甚至不用等最后的张榜,他自己就有把握不出意外的话,他能够得满分。
  至于策问场,黎池贯彻了考前定下的‘新颖而不出格’的作答方针,加之准备充分、积累丰裕。引经、据典、用史,文章论证时对三者信手拈来,感觉还答的不错。
  而草案张榜后也证明,黎池的感觉并没有错,不仅仅是他自我感觉良好。
  院试正试考完,黎池走出考场时,他爹和两个堂哥正拿着披风,端着一碗热面汤等在场外。
  “来,把披风披上!昨天这天气陡然就凉了不少,可别受凉了!”
  “来来,喝口热面汤,暖暖身子。”
  黎池:……
  黎池仔细感受了一下,外面天气确实凉快了一点。现在农历八月中旬的时间,已快到深秋,陡然降温确实容易感冒着凉。
  黎池依言转身让他爹帮他披上披风,然后接过黎河递过来的热面汤喝了一口,“爹,我进场前特意穿了两件里衣,又还有一件外袍,在考场里时也没觉得冷,只出来后才感觉有些凉快。不过,应该不会着凉的。”
  做娘的怕儿女饿了冷了,做爹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幸好小池子你想得周到多穿了一件,不然受凉就不好了,后面还有一场考试呢。爹刚刚就看见几个冻得直咳嗽的考生,要是不赶紧驱走寒气,恐怕都不能参加后面的覆试了。”
  “是呢,这个时候受凉了不单单身体吃亏,还耽误事儿。”黎池将一碗热面汤喝完,把碗还给旁边支着面摊的摊主,“爹,两位哥哥,我们回客栈去。”
  “走走,快回去,让小二哥提热水来让你泡个热水澡,再吃上一顿热饭,精气神一下就恢复了!”
  要黎棋说,自己儿子这爱泡澡的习惯,就是读书人瞎讲究!可一整家人都只能由着他,惯着他。
  黎水村的村民洗澡,若是夏日里,男人们就在绕着村子的那条黎水河里洗洗,女人们就在家里用帕子擦擦。冬天天冷的时候,除了过年前正经地洗一次外,其余时间都只用热水擦脸洗手而已。
  可黎池却很爱泡热水澡,不管春夏秋冬哪个季节,他都要不时泡泡热水澡。为此,大伯黎桥还专门给他打了一个浴桶。几次出门在外,只要落脚的客栈有浴桶,黎池赶路乏了、考试累了的时候,都会找客栈要热水来泡澡。
  “泡个热水澡很好,能暖暖身体驱走寒气,不易受凉。”在考场小号房里呆了三天的黎池,的确想要泡个热水澡。
  ……
  正试两天后的下午,院试‘草案’张贴出来,黎池的座位号‘甲一’榜上有名。


第31章
  第二天,外面天色刚蒙蒙亮,黎池就起早去赶赴院试的第二场考试:覆试。
  依旧是核检入场、对号入座、鸣锣开考,这一系列流程黎池已经历过好几次,早已平常视之,再不复前世当初高考、后来国考等大考时的紧张。
  在张贴院试‘草案’时,就已经说明院试覆试考‘一文一诗’,即作一篇策问、赋一首诗,连考两天。
  黎池拿到覆试的考卷后,开始仔细审阅考题。
  覆试的策问题在这个时代出现……倒是有点意思了。
  继科举革新之后,这次院试的策问题,又让黎池确定了大燕朝的上层,的确存在着一个不可言说之人,这提醒着他行事要格外谨慎。
  策问题目为:京畿之地,日益繁华开明。而岭南、剑南、陇西、北疆四方之地,历来困苦不化。此区域发展不平衡之景,何解?
  简言之,就是如何解决大燕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黎池前世的那个时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时见诸新闻报端。甚至黎池参加的那届国考,申论的主题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
  可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现象名词,出现在当下……就显得有些恐怖了。
  不过不论以后,黎池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好好考试。总不能因为这件事,就不顾家中的期望,不管这些年所下的苦功放弃科举。
  题目的表述还算清楚,能够让考生都读明白考题的意图。但在场的或许没有任何一个考生,能有黎池这样理解得透彻。这道策问题只用围绕着一个中心作答:因地制宜,之后再引申开去、用论据进行论证。
  对黎池来说,策问题的小难点就在于:如何在隐藏自己的同时,又要表现自己。这一点,黎池注意些也能解决,毕竟也读了这么些年的书,这个时代读书人的行文用语他早已掌握,他有信心能披着当下读书人的皮,来表述出他前世的某些观点和对策。
  策问题看完,黎池又审阅了赋诗的题目要求:对月怀古。
  是的,赋诗场的考题上就只有这四个字,过分的言简意赅了。
  院试第一场正试开考正值中秋佳节,院试覆试围绕‘对月怀古’四字赋诗,倒也很贴切。
  这道赋诗题要说简单,那也可以作的很简单,就作成吟月诗就行。古往今来,春花秋月诗、吟风弄月诗从来都长盛不衰,吟月的诗实在太多,考生们随便借鉴借鉴就能作出一首来,不会存在下不了笔的情况。
  然而,说难那也是真的难。只‘对月怀古’中的‘怀古’二字,就表明了这首诗不仅仅是平日里赏玩的那类吟月诗。
  这诗有暗含的要求:体现其‘怀古’特性。而‘怀古’多又是借古颂今、或以古讽今,如此所作的诗就要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相比其他科举考试科目,黎池确实不善赋诗。
  他深知自己的这个缺点,在写诗作诗这点上,就从未停止过练习和积累。对月怀古这个主题,黎池平日练习时就已经写过好几次,因此这次院试遇到这道赋诗题,倒也不至于无从下手。
  再加上他对《资治通史》的研读,在‘用史’怀古这点上,他有着不小的优势。
  审阅完题目之后,黎池对这次的院试第二场覆试,心中已经有了些把握。
  用一整天来考一道策问题,甚至夜里都还可以点灯作答。同样,用一整天去琢磨出一首诗。时间上是绝对充裕的,因此黎池也不急。
  第一天的上午半天的时间,黎池都花在了构思策问文章上。因为只有考题和答卷、没有草稿纸,于是他就静坐沉思,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琢磨提纲、打磨腹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