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池:“三日后正是休沐日,刚好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安安你推掉游园文会吧。”
黎灵:“好。”
无需多言,父女两都明白对方的言下深意。
如今看来,耘王、或者说是皇帝,属意黎灵做耘王妃——将来还可能是皇后,如果试探出黎池也有此意,自然接下来就是赐婚了。
如此一来,黎家如今烈火烹油、进退两难的僵局,立即就迎刃而解。
毕竟,若赵耘(或许是下任皇帝)的岳父是黎池,那黎家就成了皇家外戚。外戚弄权的条件,皇帝昏庸无能、外戚势大弄权,显而易见是不满足的。
那么黎池之女黎灵嫁到赵家,利就远远大于弊了。而且有了这层儿女婚姻的联系,皇帝兴许就敢于让他们黎家,继续烈火烹油下去了。当下僵局,立即就迎刃而解!
但是,黎池不舍得用安安去解黎家的僵局,他知晓女儿内心不愿嫁到皇家去,何况他答应过素素,要将他们的女儿安安嫁到一个合适人家,显然皇家不会是这个合适的婆家。
从为帝方面去论,赵耘很优秀。但若从为夫方面去论,赵耘或许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丈夫,首先一点就不合格:他必然会妻妾成群,又或者三宫六院。
‘六元及第’且是皇帝亲信的黎池,身上公务不忙的时候,就会应皇帝要求为三个皇子讲课,而皇子们也会出宫到状元府来,来往颇深!虽没为他授衔,但黎池近乎是皇子们的大半个老师了。
因为此,赵耘与黎灵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两人这几年相处下来,也都对对方有了些许情意。可是那些许情意,若放在两个普通人家的一对少年男女身上,或许就能成一对恩爱夫妻。
但一点情意,若放在赵耘与黎灵两人之间,怕是不需要多久时间,就会彻底被磨灭干净。
不仅黎池明白这一点,黎灵她自己同样明白,赵耘不会是她的良人。
……
黎池既已下定决心,那就绝不会用黎灵嫁给耘王为妃的方式,来化解黎家当下这个僵局。
作者有话要说: 不用儿女联姻来化解僵局,那要怎么办?
想必小天使们已经知道了→_→
伏笔埋的太多,不写继夫人番外,是真的圆不过来,所以只能像以前说好的那样,提醒慎买!
继夫人这个番外还有一章,写完了就开始吹彩虹屁咯(=^▽^=)
第188章 (慎买!)番外三三(下)
在以前, 大燕百姓少数富人着丝绸, 多数贫民穿麻衣。可仅在十来年之后, 北边的瀚海国已几乎举国牧羊,每年都向大燕售卖大量羊毛,如今羊毛织品的价格已平民化, 棉花也已经在民间推广种植,如今百姓们平日已是多穿毛衣、棉衣, 冬日里就有了更多人能穿暖。
农民以前都种植五谷豆类,亩产低下, 交上赋税后粮食就所剩无几了, 常年都处于半饥饿之中。后来推广种植高产的土豆、红薯和玉米,亩产剧增, 百姓们这才吃上了饱饭,不少人家还能存下余粮。
还有, 近些年煤炭的使用开始渗入民间?家境稍微殷实些的平民,也能买上几百斤煤, 在冬日里烧热‘六元炕‘, 舒舒服服地渡过寒冬。而烧不起煤的贫民,就勤快些砍柴禾来烧炕,照样暖暖呼呼的。
又有大燕各省官营的水泥局, 在最初全力烧制水泥, 用以筑堤治水之后,就开始将富余的水泥用以建筑城防、修桥铺路。七年时间过去,一条平坦宽阔、横贯东西, 直抵西域商贸司的混凝水泥官道,已经建成通行。如今的大燕,南北有大运河,东西有水泥道,出行交通已经初步通畅了。
而羊毛和棉花,土豆、红薯和玉米,煤炭和火炕(‘六元炕‘),以及水泥等,这些涉及百姓‘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事物,全都与黎池牵绊甚深!
更别说,还有黎池提倡施行的种种政策,改良的各式农具工具……可以这么说,大燕百姓过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充斥着黎池的影子!
而且黎池才华横溢,是六元及第的天纵之才,加之样貌俊美、气质出众,民间早已盛传——几乎是公认了的,‘六元老爷‘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
不知大燕百姓,是感谢黎池让他们吃饱穿暖,把他当成了衣食父母,还是真信了他是转世文曲星君?总而言之,民间为数不少的百姓家中,都供奉着黎池的神位、神像!
黎池在民间百姓中的声望之高,可见一斑!!!
……
‘世人只知有黎和周,而不知有赵氏皇族,不知有天子。‘
先皇贞文帝尚且在世时,当时的大皇子义王赵义,就向先皇透露过这一层意思,意图激起先皇的猜忌,不过当时并未成功。
这一层意思放到当下,虽有些许言过其实,却也不差多少了……
等黎池之子黎炘考中一甲探花,朝考进入翰林院,再又求娶了在士林中声望厚重的荀家之女!如此一来,就彻底激发了朝臣对黎家的热议和嫉妒,以及深深的忌惮……
黎池的手中有实权,在景文帝、首辅周扬青以及朝臣们的默契中,他早已开始接手处理许多只有首辅才能做的事情。
内阁首辅,文臣最高之人。太平朝代又奉行‘重文轻武‘,因此首辅可谓‘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黎池是权臣、重臣,与那些手中没有实权的亲王、国公和侯爵不同,他本就位高权重,可不能再‘人多’势大。
黎池亲弟黎溏,已是从五品大理寺正,都够格上朝议政了!
黎池亲子已入翰林院,一般来说前途不会多差,熬个几年上十年,就又是一位朝臣!
而黎池本人,如果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此般人多势大的情景,‘一门三朝臣’,真是想想就觉得惊心动魄!
……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起驾离开后,朝臣们这才起身往外走。
内阁首辅周扬青,头发已经白尽,脸上长满老年斑,确实老了……
周扬青:“和周啊,老夫真要向你道谢,这些年若无和周帮忙分担,老夫这官儿,恐怕还做不到现在。前几日老家族中来信,言是房屋已经修缮完毕,老夫因此也就打算,不日就告老还乡,也享受几年清闲日子!”
就如同代替皇帝摄政的摄政王一样,黎池已几乎代替周扬青,行了两年的首辅职责,替周扬青分担不少。最近,甚至有人暗称黎池为‘代首辅‘。
“虽下官觉得周大人正是老当益壮,但您想回乡享受清闲,下官也就不忍劝您继续劳累了。”黎池温雅如旧,笑言恭贺:“下官就只好提前在此恭贺您了,祝愿您晚年安泰!”
黎池已在代行首辅职责,周扬青却依旧硬撑了这些年,也不过是为了等周家下一代来接上,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他也能安心退下去了。
周扬青想着,他告老之后,周家的下一代才好接上,皇帝能让黎家‘一门三朝臣‘,他们周家可没这份恩荣……
“哈哈,老夫谢过和周的恭贺祝愿了!”周扬青笑容畅快,然后又似没头没尾地恭贺道:“在此老夫也恭喜和周,祝愿和周前程似锦!”
周扬青告老后,若不生变故,就要顺理成章的,由黎池来接过内阁首辅之位了。
然而以如今的僵局,若是生出变故来,也并不太稀奇。
……
周扬青位至首辅,又是从贞文年间过来的老臣,他告老还乡的话,皇帝需要为他做一做面子。比如,‘三辞三留‘,表达一下皇帝的看重和不舍。
逢五日一朝的小朝会时,周扬青就当廷提出辞官告老的意愿,皇帝情真意切地表示倚重他、不舍他,然后驳回了他的辞官请求。
等下次小朝会时,周扬青依旧提出辞官请求,皇帝再次挽留、驳回。
如此三次,皇帝最终才准了周扬青的辞官。这些作态,都是满满的套路。
周扬青辞官之后,黎池依旧做着和以前差不多的事,代行内阁职责。按理说,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授予黎池文渊阁掌阁大学士之衔,让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内阁首辅。
然而,周扬青辞官离京已过一个月,皇帝却一直没有表态,就像是忘了这件事一样。
后来暗里风声四起,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甚至一些朝臣看待黎池的态度,都开始有所改变……
不过在有些朝臣看来,黎和周不骄不躁,看不出丝毫乱了手脚的迹象,照旧将公务做得漂漂亮亮的。到底是那个黎和周,着实不同凡人,不敢小觑!
……
一个半月以后。
皇帝召黎池进宫议事,黎池议完事从乾清宫出来,就与明阳长公主迎面遇见了。
……
黎池作为宠臣外加权臣,在一些皇家宴会上,与景文帝赵俭的亲妹赵舒,有远远地见过面。
但在这乾清宫前,今天是黎池第三次与她见面。
第一次,黎池称呼那圆滚滚的小女孩儿,为二十一皇女。
第二次,黎池原本仍唤那桃红宫装少女为二十一皇女,在得知她得了册封后,就改称明阳公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大佬的御用厨娘 (镜妃苔) 2019-02-21完结2597 6250 营养液数:787 文章积分:88,879,104顾繁星穿进了一本书里,成了书里某男配大佬的反派老...
-
我师门迟早要完 完结+番外 (一碗叉烧) 2019-2-17完结6291 12560 营养液数:19118 文章积分:188,656,864苏策莫名其妙穿越到修真界,成为道宗众妙老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