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还真不知道,她只知道罗乘风体质特殊,一般的□□毒不死他——这是侯三的原话。
她心里挺难受,难怪他老是给人一种不考虑明天的感觉。
认识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要找什么药,大家一起不是更快。
朱晗宽慰她说:“换成是我,也不会用这种不愉快去影响别人,大家都围着他安慰才是他不想要的。”
梅花寨的人都被柏江收编进了自己的队里,还让毛六当了个小头头。
苏然带上真真和朱晗离开,侯三也想跟着,殷祺就帮他说了几句好话。
苏然身边的人,要么太精,要么太梗,像侯三这种傻乎乎好套话的,还是很需要有一个,这样他有要知道的事,就可以随时找侯三了。
柏寒青被柏江踢出来,让他跟着熊良,多历练历练。
他们再去一趟四方会,把经商令交给厉名轻,然后就可以出发往西南了。
苏然心里还挺期待的,听说西南风光特别好,而且水果种类超级多。
朱晗提前派人传信给厉名轻。
于是,在苏然回去的那天,她得到了和魏有道一样的待遇。
两排人分站山庄路两边,厉名轻领头,只是上次是一身红衣,这次是一身蓝衣。
苏然骑着小白马,一马当先冲着他过来。
还没从马上跳下来,就急着扬起手里的大信封。
“我回来啦,有没有想我——你猜猜看,这是什么?”
厉名轻早就知道那是西北所有城市的经商许可,但看苏然那邀功样,还是配合的问了句“什么”。
苏然从马上下来,将信封递给他。
“就是你一直想要的东西啊。”
厉名轻随口驳道:“什么我一直想要,是大……大师兄想要的。”
苏然他们离开的时间不长,准备地说是朱晗离开的时间不长,也就不到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厉名轻将会中大小事务都处理的很好,这些本来也是他得心应手的事。
只是,当听说他们又要很快离开时,厉名轻不干了。
以前会里的事是他和朱晗分管,魏有道更是个劳模般的总舵主。
换成苏然后,不但不干活,还把朱晗也拐跑了。
他现在是一个人干以前三个人的活。
苏然哄了半天,又是夸又是凶,还批评他不知道给自己选两个助手。
没见人家总裁都是十个八个秘书助理的。
事必亲躬,那是打工仔,不是老板。
末了,保证事情一完,就马上回来。
厉名轻这才勉强忍了。
苏然从朱晗和殷祺那里,了解到现在西南战场上,朝廷这边主要是两位将军。
一位叫邓艾,是朝廷派来的,带领三万大军。
另一位是海城城主蔡全,城中有士兵一万余人。
海城是朝廷的边境城市。目前两位将军都在海城,邓艾作为主力,在城中的时间比较少。
苏然又打听了下他二人的关系,殷祺立刻会意,直言关系不好不坏,要挑拨起来也容易。
苏然觉得自己身边围着的人都不像好人,她应该多和柏寒青接触,要不就快被带坏了。
她让人仿着蔡全和邓艾的帅旗做了几面,将它们交给侯三。
又准备了几日,就直接南下了。
从兰城到从西王所在的古栖城,没有水路,还要横跨通广河。
骑兵的话,走上半个月差不多能到。
苏然他们到达古栖城那天,正遇到邓艾率大军兵临城下。
古栖城大门紧闭,城墙上有弓箭手,却不见主人。
苏然带着五千骑兵,远远地躲在城门外,看着前面黑压压的敌军。
心里暗骂,这什么副本,第一天就打,难度也太高了。
还有那从西王,什么情况?弃城逃了?
殷祺让人将苏然叫到马车边。
“这位邓艾邓将军见过我,我不便露面。趁他还没看到你,你可以绕路从古栖城西门入……现在可能来不及了。”
苏然转头,就见敌军中跑出一匹马。
那马冲着他们过来,很显然是想近距离看一看这伙骑兵是哪来的。
苏然皱眉,吩咐侯三。
“把蔡全的帅旗挂上。”
83.第83章
邓艾是一名老将, 这次与从西王一战结束后, 再养个几年, 差不多要解甲归田了。
圣上派他来,也是想让老将军退休前多个光环, 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从西王是个很容易打败的人。
事实上, 邓艾原本的意思是要劝对方投降,这样大家都体面点。
但他料错了一点, 这仗开始没多久, 从西王就仙逝了, 留下三个女儿和一个没记入家谱的私生子。
从西王一辈子风流潇洒, 安逸享乐, 安居西南一隅, 按时上贡, 从不给朝廷惹事。
而且西南之地,自然环境好, 物产丰富, 经济算得上繁盛, 又没有外族侵扰,原本生活就十分舒适。
这也养成了从西王好逸恶劳的性格, 他一生沉迷于琴棋书画,平时没事就爱效仿先人到处游山玩水, 听说一年里也不会在府上呆多久。
本来从西王还有可能投降, 如今他一死, 皇帝定不会封那个私生子,肯定会派个皇子来接这王爷的位子。
但人家自己有儿子,虽然只是个私生子,也不能看着自家王位旁落,反正已经打起来了。
于是在从西王一众员老的撺掇下,那个私生子被举成了王爷,
邓艾心里很清楚,这三位异姓王,圣上早就看不顺眼了。
这一次出兵讨伐从西王的原因,据说是他私藏罪人,意图谋反,可是这仗打了这么久,眼看着对方的兵越来越少,仗都快打赢了,也不曾听说有什么罪人被交出来。
其实就是个借口,先捡着软柿子捏死。
他希望能快点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今日带了一万军大军候在城下。
只是他的人喊话喊了半日,对方也不派个人出来接话。
他正想着要不要硬破城,就听手下有小兵来报,说从他们后方忽然出现一支几千余人的骑兵。
邓艾心下琢磨,从西王平日在朝中又没有什么交际,谁会给他支援?难不成是自己人?但也没接到朝廷派援军的文书啊。
如今能在这战场上出现的除了从西方的军队外,也就只有他和蔡全的。
从西王败局已定,蔡全没有必要再派军队来。
他眯眼看过去,那支骑兵离得远远的不像要有行动的样子,倒像是在观望。
他命一名斥候过去看看是哪一路。
斥候离队后,不一会儿对方的队伍里也跑出来一名骑兵。
两位信使在场中碰见,说了几句话,邓艾就见自己的人跟着人家一道过去了。
邓艾心道难不成真是蔡全的兵,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见那队骑兵中立起了蔡全的绿底黄字旗。
虽说确认了是自己人,但邓艾心里还是觉得奇怪。蔡全不好好在海城守着为什么要派了骑兵过来?
正这么想,那群骑兵动了。
他们打马往前,速度很快,齐齐地向自己的队伍冲来。
邓艾拧眉。
若是两军相遇,这么大阵仗的冲锋早就该喊杀声冲天了,但这些骑兵全都闭口不言,只有马蹄声杂乱飞起。
邓艾手下的士兵,以步兵为主,他们听到声音往后看,只见一群骑兵举着熟悉的绿底黄字旗向他们冲过来。
既然是蔡将军的人,而且自家将军也没有发话,士兵们都很安心的原地等待。
但是那些骑兵眼看着越来越近了,仍然没有减速的意思,人群中不免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邓艾直觉有问题,马上传令给副将:“全军准备。”
但就这么短短几分钟的耽搁,那些骑兵已经近在眼前。
他们毫不犹豫,手起刀落直接杀了起来。
副将果然下令:“应战!杀敌!!”
他话音刚落,就听混战中的人群里,有人高声喊:“蔡全反啦,全军撤退——”
一个声音喊完,远处又一个声音喊起同样的话——蔡全反啦,全军撤退。
声音混在人堆里,也分不清到底是你家人喊的,还是我家人喊的。
邓艾的士兵们刚刚得到将领杀敌的命令,转眼又听见有人高喊撤退。
大写的懵逼。
而且,蔡将军反了?也有可能,要不怎么会对他们大开杀戒。
但是没有撤退的角号声响起,训练有素的军人们马上就回过神来,只是在战场上些微的犹豫和退缩,足以使士气严重下滑。
有些反应快的,一直在杀敌。
还有些反应比较慢的,听到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蔡权反啦,全军撤退”,仍然是一副不知该如何的表情。
这些情绪又互相影响,出手时难免慢上两分。
副将着慌,问:“蔡将军反了?”
邓艾沉着脸。
蔡全就算真反了,也不可能这样打仗。这明显是对方在扰乱军心,这么不要脸的打法,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副将对他说:“将军,时不予我,还是先撤退吧。”
搞不清楚敌情的邓艾只得下令撤退。
当撤退的号角声响起时,他手下的士兵们都是松了一口气,好像等这号令等了很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