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个个是皇帝 (元月月半)



二郎忙说:“不闹。”

“你吃完手上的不准再吃了。”史瑶道。

二郎下意识看一眼他兄弟,见兄弟都没反驳,便知道见好就收:“不吃啦,我饱了。”

“你也该饱了。”史瑶说完就喊今日当值的蓝棋去端热水,给三个孩子洗洗。

卫青等人见太子和史瑶也不舍得吃芝麻油炸的麻叶,自然不好意思开口要芝麻油。而他们没开口,史瑶挺高兴,在他们走时就给他们包一包用猪油和菜籽油炸的麻叶。

卫青等人走后,史瑶装两碗用芝麻油炸的麻叶让太子给帝后送去。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太子以前得了好东西从未孝敬过帝后。自从有了太子妃,得点东西就往未央宫送,哪怕麻叶远不如帝后曾吃到过的油炸面食美味,看到是太子送来的,俩人也打心眼里高兴。

高兴之余自然想到太子的转变,皇后虽然觉得史瑶聪明过头,一想到皇帝对太子妃很满意,又不禁庆幸史瑶是个聪明的。

如果太子妃是个傻的,惹皇帝不快,指不定会连累太子。皇后在收到麻叶时,就当着太子的面把史瑶好一顿夸。

史瑶异于常人这一点,太子不打算告诉帝后,又怕多说多错,就干巴巴回一句,太子妃是挺好的。

皇后原以为儿子会趁机把儿媳夸的天花乱坠,一听太子就这么一句,皇后满意了,她儿子没被她儿媳迷昏了头啊。随后又忍不住腹诽,卫长杞人忧天。

炸麻叶送帝后,这样的事无论搁谁身上都显得小家子气。如果帝后把“麻叶”看作太子的孝心,那就是太子的一片赤诚,帝后只会很高兴,不会嫌弃。以致于太子刚进门,史瑶就忙不迭问:“父皇和母后高兴吗?”

“很高兴。”太子道,“父皇看到麻叶就说,太子妃做的吧。母后没这么说,不过夸你贤惠孝顺。我觉得你再让我送几次,父皇和母后眼中都没我这个儿子了。”

史瑶笑道:“父皇和母后对妾身满意,那也是因为太子。等过几年二弟成婚,二弟也给父皇送东西,父皇一定不会夸他的王妃。”

“刘闳身体不好,他想活久一点,最好二十来岁再成婚。”太子说着,心中忽然一动,“他如果再过来找三个孩子玩,你提醒他一句。”

史瑶没问为什么,颔首:“妾身记下了。殿下,下午蒸馒头,不给父皇和母后送了?”

“不送了。”太子道,“上元节再送,你交代下去,馒头的事不得外传。”

史瑶点头,表示她记住了。怕走漏了风声,除夕前后都没蒸馒头。

正月十二日,休沐日,没馒头了,史瑶也没让厨子蒸馒头,端是怕被来找三个孩子玩的三个小王爷看到。

正月十五日,天蒙蒙亮,厨子就起来和面。卯时四刻,开始蒸馒头。两刻过后,馒头出锅,太子也从未央宫回来。

皇帝刘彻身体不适,宫中家宴就没办。太子一大早就去未央宫帮刘彻批阅奏章,刘彻留他用饭,太子说他有点事,去去就回,正是回来端馒头。

如今天还很冷,史瑶怕馒头到未央宫凉了,用麻布包着放在密不透风的食盒中。太子拿到宣室,馒头还散着热气。

刘彻没胃口,念太子特意跑回长秋殿拿馒头,就掰一小块。刚吃到嘴里没味,细嚼两口,很是劲道,咽下去之后,嘴里还有丝丝甜味,“这里面放糖了?”

“没有。”太子道,“只有白面。”

刘彻喜面食,不禁问:“这个好,比面条好。”

“父皇,这东西也只有刚蒸出来好吃。”太子提醒刘彻。

刘彻笑道:“什么东西都是刚做出来的好。还怕吾过一会儿再吃的时候觉得不好吃怪你啊。”

“没有,孩儿没这么想。”太子道,“孩儿是想说,父皇想吃的时候得提前吩咐下去,这东西做起来麻烦。孩儿听太子妃说,面和好了放两个时辰,才能上灶蒸。”

刘彻看向身边的黄门令:“听到了没?”

“奴婢记下了。”黄门令道,“奴婢现在就叫厨子去长秋殿,请教长秋殿的厨子该如何做这东西。”

刘彻颔首,黄门令退出去。刘彻就看到小黄门进来,“何事?”

“启禀皇上,平阳长公主来了。”小黄门道。

第54章 倾国倾城

刘彻疑惑, 道:“快晌午了, 公主怎么此时过来了?”

“有急事吧。”太子道。

刘彻想一下, 道:“请公主进来。”话音一落, 小黄门退出去。

平阳长公主见太子也在很是意外, 相互见了礼, 平阳才问:“陛下好些了吗?”

“姑母来探望父皇?”太子问道。

平阳长公主:“是呀。”也没解释她为何来这么晚,因为没法解释。

正月十二日,朝臣休息, 跟随老师学文习武的曹宗也休息。每逢休沐日曹宗都会去给他祖母平阳长公主请安。

十二日那天卫长没去,平阳随口问她孙儿曹宗,卫长忙什么呢。曹宗年龄不大,藏不住话,卫长也没说不能对外人说, 就说他母亲去鄂邑公主府了。

平阳长公主对鄂邑没好感,又多问几句,得知卫长和鄂邑往来甚密,十三日就想去告诉皇后。然而, 那天得知刘彻病了, 皇后可能得去伺候刘彻, 平阳公主就没来。今日上午卫青回到家,平阳听卫青说刘彻好多了, 平阳就去找皇后, 顺便来看看刘彻。

太子不知道这里面的事, 就招呼道:“姑母坐下说。”

“吾前几日着凉了, 已痊愈了。”刘彻原本歪歪歇歇靠着方几,说话间便坐直,“阿姊晌午别回去了,太子宫里做出的这个东西挺好吃,阿姊一起尝尝。”

平阳长公主进来就看到了,只是没想到:“这是吃的?”

“给公主掰一块。”刘彻看向身边的内侍。

内侍忙令人再打两盆水,他和公主分别洗了手,就掰一小块馒头递给平阳。平阳长公主本以为是很软的东西,一口咬一半,险些噎着,“这东西有点噎人啊。”

“姑母,这东西是面做的。”太子笑道,“听厨子说做一个这么大的东西的面足够做满满一碗面条。”

平阳不大喜欢吃,又觉得卫青可能会喜欢,便问太子:“这东西叫什么名?易做吗?”

“我也不知该如何做,待我回去叫闻笔把做法写下来送去姑母府上。”太子说着转向刘彻,“孩儿管这东西叫蒸馍。太子妃说馍比这东西薄多了,这个有点像北方蛮人吃的面食,大如石头,就管这东西叫蛮头。孩儿觉得不如蒸馍好听。”

刘彻沉吟片刻:“蛮头?如果是蛮人的头,这东西叫蛮头比蒸馍好听。”

太子心悸,苦笑道:“父皇这样一说,孩儿以后都不敢吃了。拿起这个就想到蛮人的头,孩儿会吐的。”

“是呀,皇上,不如叫蒸馍。”平阳长公主想象一下,也想吐。

刘彻见状,笑道:“好吧,这东西从今往后就叫蒸馍。”说完忍不住咳嗽两声。

太子和平阳长公主见刘彻还不甚舒服,饭后两人就起身告辞。平阳公主到家没多大会儿,东宫的闻笔就来了,和闻笔一起来的还有东宫的一个厨子。

平阳长公主不想也知道,此乃太子妃手笔,太子没这个小心思。而她能看出来,比平阳还要了解太子的卫青自然也知道,忍不住夸史瑶懂事孝顺。

说到孝顺,平阳就羡慕皇后,不禁说:“同样是儿媳,怎么就差这么多呢。”

“什么差这么多?”卫青下意识问,说出来猛然反应过来,“阿伉的妻——”

平阳长公主忙打断他的话:“不是。”

卫青的三子都已封候,有自己的府邸,不和卫青住在一起。卫青的长子卫伉和次子卫不疑的孩子都还小,他们的妻得在家照看孩子。

平阳是后母,她们半年来看望平阳一次,平阳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事实上她们三天两头来大将军府陪平阳聊聊天,平阳自然怕卫青误会。

“我说的是宗儿的母亲。”平阳道,“你有多久没见过她了?”

卫青仔细想想:“上次见卫长还是过年的时候。”

“是呀。”平阳道,“十多天了,都没来一次,也不知道她忙什么呢。”

卫青早出晚归,不知道卫长和鄂邑交往甚密,道:“改天你见着她问问就是了。”

“那我得好好问问她。”平阳和刘彻关系极好,刘彻想把卫长许给栾大时,曾跟平阳提起过。平阳回府后命家奴去查,得知栾大无才无德,便把这事告诉卫长,叫卫长去找刘彻。

栾大死后,平阳才从皇后口中得知卫长没去找刘彻哭闹,而是找皇后哭诉。那时性格刚烈的平阳就看不上卫长。现在卫长又跟鄂邑交好,平阳为她孙儿曹宗着想,又懒得管卫长,就直接去找皇后,提醒皇后教女。

平阳不想拿这些事烦卫青,话锋一转:“皇上说这个蒸馍挺好吃,仲卿,明天就令厨子做蒸馍?”

“今天不能做?”卫青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