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也很想知道大郎干啥打他。可是看三郎的样子,应该是他又错了。瘪瘪嘴,往太子怀里拱,不说,难受。
太子见他仨这样也不再问了,仨孩子虽然小,聪明着呢,肯定三个都有错。
长秋殿离宣室挺近,太子又是乘车过去,还没到一刻就到宣室殿外。
太子一人没法抱仨孩子,干脆让内侍抱着三个儿子。他先一步上去,到门口见门敞开着,他父皇正在用饭,也没让小黄门通禀,直接进去,“父皇,找孩儿何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刘彻听到脚步声,抬眼看一下是太子,就继续用饭,装作没看到他。
太子脚步一顿,谁惹他父皇生气了?总不能是他吧?
“当然可以。”太子走向前,“孩儿得知父皇找孩儿,回宫就来见父皇,都没顾得用饭。”
刘彻夹菜的手一停,终于正眼看太子,颇为意外,“刚从外面回来?”
“是呀。”太子话音一落,“咕噜”两声,传到刘彻耳中。
打算晾一晾太子的刘彻愣住,不敢相信他听到的,“你,你饿了?晌午没吃?”
“吃了一点。”太子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通红。
窝在内侍怀里,在太子身后的三郎见他父亲的耳朵都红了,十分想笑。
刘彻也想笑,他不需要忍,就笑了,“坐下吧。”随即命人去给太子准备饭菜,“你都饿得肚子咕咕叫,怎么还把他仨带过来了?他仨吃了吗?”
“他仨每天戌时用饭,现在还不饿。”太子的脸还有点热,为了掩饰尴尬,继续说,“这仨孩子大了,天天要出去玩,听到孩儿和太子妃说孩儿出去,他仨抱着孩儿的腿不让孩儿走。”
刘彻放下箸,问道:“会走了?”
“会走几步。”太子道,“他仨的腿太软,孩儿也不敢让他们走太久。”说着,命内侍把仨孩子放下,“现在能站稳了。”
刘彻见菜和汤还冒热气,一时也不会凉,就走到离仨孩子三步之遥的地方拍拍手,“来祖父这里。”
“祖父喊你们呢。”太子提醒仨儿子,“快让祖父抱抱。”
兄弟三人确实走不利索,不是装的,颤颤悠悠走到刘彻面前,二郎就往他怀里扑。刘彻见状,忙把拉住慢了一步的大郎和三郎,恐他俩扑到二郎身上。
太子蹲下去,帮刘彻扶着大郎,“父皇,先用饭吧。”
“等一会儿。”刘彻道,“吾有些日子没见过他仨了。我怎么觉得他仨又长高了?”
太子笑道:“确实长高了。太子妃说这么大的孩子一天一个样,三个月不见就不敢认了。”
“那往后你没事就带他仨过来。”刘彻道,“这么大的孩子也不记事,省得哪天把朕给忘了。”
太子:“不会的。”说着,突然想到,“父皇令舅父去找孩儿是因为想他们了,还是有什么事?”
“你这几日也不来上朝,跑哪儿玩去了?”太子不说,刘彻险些忘了。
太子不答反问:“真没事?”
“朕问的不是事?”刘彻问。
太子笑了:“父皇,孩儿这几天没跑去玩,忙正事呢。”随即就冲外面喊,“把东西抬进来。”
“又是什么东西?”刘彻好奇。
太子:“父皇知道油菜吗?”
“知道。”刘彻的上林苑里有种着各种农作物,“怎么了?”
太子:“孩儿发现油菜籽可以榨油。”指着两个大瓮,“这里面全是油菜籽油。”
“点灯用的油?”前有麻油,刘彻并未感到意外。
太子微微一笑,道:“不是的,是可以吃的油。”
“吃的?”刘彻猛地起身,一看孙儿还在身边,叫闻笔和莘墨抱着二郎和三郎,走到瓮边就勾头往里面看,“你用这个菜油做菜了?”
“还没有。”太子道,“昨日榨出一碗,榨油的匠人捉了几只老鼠试过,吃着没事。孩儿打算回宫试一下,父皇找孩儿,孩儿就拉过来了。”
刘彻想一下,就说:“那就别拉回去了,在朕这边试试。对了,你知道这个油如何用吗?”
“菜油味淡,不如猪油做菜香。”这话是史瑶说的。太子道,“孩儿打算菜油和猪油掺在一起做菜。”
刘彻:“那就拉去膳房,明日家宴就用这个油和猪油做菜。”这话不是对太子说的,而是对身边的黄门令说的。
抱着大郎的太子依然点头:“听父皇的。”张嘴想说芝麻的事,一想榨菜油的匠人还不会做芝麻油,又咽了回去,“父皇,用饭吧。”
太子的饭菜已端上来,刘彻点点头,坐到主位就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油菜籽可以榨油?”
“孩儿起初也不知道。”太子道,“听别人说油菜籽里有油,孩儿就想试一下。”
刘彻好奇,道:“听谁说的?”
“忘了。”根本没这个人,太子也不怕刘彻查,“孩儿去年就听说了。这些榨油的油菜籽是孩儿自己种的。”
刘彻张了张嘴,看向太子,仿佛不认识他,皱着眉头道:“你种的?你搁哪儿种的?”
“城外。”太子道,“种油菜的种子是在帮孩儿养猪的那个老农家中买的。”
刘彻睁大眼,不可思议:“那不是去年的事了?”
“是的。”太子道,“孩儿怕榨不出油,一直没敢告诉父皇。”
刘彻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高兴又心疼,“你,就算榨不出油,我还能怪你不成。”
“孩儿怕父皇失望。”太子实话实说,“孩儿会忍不住怪自己。”
刘彻虚点点他,忍不住叹气,“你——我是你的父亲。”
“正因为是父亲,孩儿才更怕父皇失望。”太子道,“如果是别人,孩儿才不会想这么多呢。”
刘彻听太子这样说,不由自主地笑了,却又忍不住说,“你认识的人不多,以后你想做什么告诉朕,朕命人帮你。”
“真的?”太子忙问。
刘彻不禁眨一下眼,脱口道:“还真有事?”
“父皇骗孩儿呢?”太子反问。
刘彻笑道:“我有必要骗你吗?先用饭,饭后再跟我说你又想做什么。”
太子确实饿了,风卷残云,还没用一刻就吃的打个饱嗝。刘彻听见,忍不住笑出声,“看来你是真饿了。要不要歇会儿再说?”
“不用了。”太子道,“他仨也该饿了。来之前太子妃已令厨子给他仨做饭。”喝口水漱漱口,太子才说,“孩儿打算用另一种胡麻试试能不能榨出油。但用榨油菜籽的法子榨不出来,孩儿认识的匠人以前也没见过那种胡麻,孩儿就在琢磨该去哪里找人。”
刘彻很好奇:“哪种胡麻?”
“孩儿说不上来。”太子道,“也是在城外老农家里买的,那个老农说那种胡麻可以吃,而且很香。不如明日让厨子做一点,父皇尝尝?”
刘彻一想有人吃过,点点头:“行,你明日早点过来。”
太子回到长秋殿,和史瑶俩人喂饱三个孩子,又哄他们睡下,就回去休息。
自从太子知道史瑶表里不一,卧室里就不再留人守夜。躺在榻上,太子才问,“你知道芝麻除了炒着吃,还有别的吃法吗?”
“妾身只吃过一次,就是把芝麻磨碎,加入磨成粉末的盐,蘸着吃。”史瑶道,“妾身小时候吃的时候是用馒头——”
太子打断她的话:“什么是馒头?”
“就是这么大一块面团。”史瑶在北方上大学时,最喜欢吃北方的手工馒头,“妾身不大会做,要不明日试试?”
太子:“明日晌午得去未央宫,后天再做吧。你说的那个芝麻,名字叫什么?”
“就叫芝麻盐。”史瑶道,“妾身挺喜欢的,不知殿下喜不喜欢。明日早上命厨子做点殿下尝尝?”
太子想也没想,说道:“你喜欢的孤一定喜欢。”
第49章 齐聚一堂
史瑶心头一热, 想说些什么又不好意思, 犹豫半晌,“殿下累了吧?咱们早些歇息。”
“这两天跑的是有点累。”太子说着,忽然想到一件事, “父皇说以后缺什么人就找他要,可是孤种的芝麻还有一半没熟, 至少得等到八月底才能榨油。你觉得我是后天去找人, 还是等到八月底再去?”
没人敢和太子抢人, 史瑶道,“八月底吧。不然父皇得三天两头问殿下。”
“那就听你的。”太子说话间, 忍不住打个哈欠。
史瑶见状,就把榻边的灯吹灭。
一夜无话。
翌日早上,史瑶醒来难得没再睡个回笼觉。见太子还在睡, 轻手轻脚更衣洗漱, 到庖厨里就教厨子用铁锅炒一大碗芝麻,碾碎、撒盐。
史瑶又叫厨子蒸一锅不足半寸厚, 对着太阳都透亮的死面饼。随后才对厨子说煮点粥,做几个菜。
回到卧室, 史瑶见太子还没醒, 就去偏殿看看三个儿子醒了没。
三个小孩昨晚戌时三刻睡的,因为夜里没醒,卯时两刻就醒了。当时史瑶正在吩咐厨子做死面饼。庖厨离偏殿很近, 三个小孩隐隐听到史瑶的声音, 就坐起来叫内侍给他们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