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孩再次眨一下眼。
“是不是很想知道你们现在变成谁的孩子?”史瑶道,“你们的父亲,你们可能知道,也有可能从未听说过,但你们的祖父,我想你们一定知道——汉朝皇帝刘彻。”
老大和老三睁大眼,小脸上全是不敢相信。老二满脸困惑,仿佛在问史瑶,刘彻是谁啊。
史瑶见他这样,有些疑惑,难不成老二是汉朝以前的人?有心问他,一想到他只会“哇哇哇啊啊啊”,便说,“不知道也没事,等你们长大,娘再告诉你们。”停顿一下,又问,“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弄清你们投胎的时候有没有喝孟婆汤?汉朝人相信鬼神,若被别人看出你们与众不同,你们轻则会被关起来,重则会被处置。”
老二打了个哆嗦。老三眉头紧锁。老大满脸不屑。
史瑶看着三个孩子的表情,顿时知道老二胆子小,老大最狂,老三应该很理智,认真思索她的话。
史瑶听别人说过“巫蛊之祸”,她相信如果信奉鬼神的刘彻知道三个小孩不同寻常,定会找一帮术士研究她的三个孩子,“你们的娘,我现在是太子良娣,不是太子妃。皇帝和皇后想把你们抱走,都无需支会我。一旦你们露出马脚,我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你们,更别提保护你们了。”
老三眉头松开,直勾勾看着史瑶,仿佛在替史瑶担忧。
史瑶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猜对他的意思,不妨碍她轻轻拍拍老三,“别担心,你们的父亲是一个仁慈宽厚的人,你们仨别太张狂,太子会保护你们。哪怕被他看出什么,我想他也不会把你们交给皇帝。”
老大脸上尽是怀疑。老二笑了。
史瑶看一眼他俩,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以后白天来我这边,晚上再回去。你们醒的时候,我就让奶姆和宫女们出去,你们仨想怎么玩怎么玩。”
老三吧唧一下嘴巴,表示赞同。
老大闭上眼。
老二笑笑,大概觉得史瑶的主意非常好。
史瑶看了看仨儿子,摇头失笑:“我的身体非常不好,得好好歇息,你们也睡吧。要是饿了,就叫醒我,我喊奶姆进来。”
老大继续闭眼装睡,好像根本不知道史瑶在说什么。老二和老三眨一下眼。
史瑶见状,真想给她大儿子一巴掌。可她大儿子还是个小娃娃,怕一巴掌拍晕他,史瑶只能咬咬牙忍着,以后再收拾他。
太子宫还未建成,太子暂住在长乐宫前殿西侧的长信宫中。史良娣原本住在长信宫偏殿,有身孕后就搬到长秋殿。
未时两刻,太子来到长秋殿,感觉院中静的吓人,四下里一看,杜琴、蓝棋皆在廊檐下坐着,旁边还有几个儿子的奶姆。这是什么情况?太子边往里走边问:“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婢子给殿下请安。”一众人忙不迭起身。
太子转向几个奶姆:“你们在这里,皇孙呢?”
“在良娣房中。”奶姆怕太子怪罪,“良娣不许婢子在房里,良娣想和几位皇孙单独待一会儿。”
太子皱眉:“单独待一会儿?孤进去看看。”说话间推开房门绕到里间,越过屏风看到一大三小躺在榻上。大的呼呼大睡,三个小的睁着眼,直勾勾望着房梁,仿佛没听见有人进来。
太子今天早上去看三个儿子,他刚一进去,三个儿子就发现他了。这会儿连动也不动,太子好奇:“你们仨看什么呢?”抬头往上看,什么也没有,就抱起离他最近的老大,“今天倒是挺乖,醒来也不闹。是不是知道你们的母亲生你们很累,不舍得吵醒他?”没容老大给他个反应,太子就放下他,抱起老二,“是不是啊?”随即又抱起老三,“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这么小,我都不敢抱你。”
小孩很想送他一个白眼,不敢抱,你也抱好几次了。不过,他怕吓着他的太子父亲,小孩一脸茫然,仿佛不知道太子在讲什么。
太子也没指望刚出生一天的小儿子回答他,放下老三,就问,“饿不饿?我叫奶姆进来喂你们。”同样没容三个孩子给他点反应,就喊奶姆把仨孩子抱回他们房里喂奶。扭过头,对上一双丹凤眼,太子吓了一跳,“你醒了?”
史瑶心想,我不想醒,可你的话太多,我想继续睡也睡不着:“殿下不是在跟大将军习武,怎么有空过来?”
“姑母有些不舒服,舅父担心姑母,孤就跟舅父说,孤想几个孩子了,改天再学,叫舅父回去了。”太子说话间扶起史瑶,“用饭了没?”
史瑶:“还没用饭。殿下用了没?”
“孤也没用。”太子冲候在一旁的内侍抬抬手,内侍出去传膳。太子继续说,“你和孤一起用吧。”
史瑶忙说:“谢殿下。”
太子看她一眼,眼中精光一闪,把搭在她身上的丝被掀开,脱履跪坐在她对面。随后,内侍搬来方几,宫女端来铜盆为二人洗漱。
此时的皇家还没后来那么多规矩,皇帝时常自称“我”或者“吾”。早年汉景帝怒斥周亚夫时就直接用“吾”。皇帝刘彻平日里和文臣武将商议政事,也多是用“我”,赶上心情不错,不但留文臣武将和他一块用饭,还跟臣下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祖父和父亲私下里都不怎么讲究,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太子坐在史瑶对面,和他的良娣一块用饭也没觉得不妥。
史瑶认为古人非常注重礼仪尊卑,见太子这么不见外,认为太子很宠原主。宠原主?那太子一定很了解原主。
饭菜摆好,史瑶见太子拿起叉子,才敢拿终于出现的筷子,不敢抬头多看,也不敢多说一句,端是怕说多了露馅。
史瑶却不知太子见她拿起筷子就停下进食的动作,盯着史瑶的手看好一会儿,才继续用饭。
饭后,内侍把方几和饭菜撤下去,太子漱口时打量史瑶一番,随后屏退左右,就说:“孤听父皇身边的黄门令讲,你兄长史恭要来了,不出意外,三五天就能抵达长安。你想不想见见他?”
“兄,兄长?”史瑶结结巴巴抬起头。
太子笑着颔首:“太医说你得静养,孤的意思你先好好歇息,三个孩子百日宴那日你兄长也会过来,到那时候再见也不迟。”
史瑶假装认真思考一下:“那,那妾听殿下的。”
刘据深深看她一眼,打算离开,继而一想,停下来,走到史瑶身边,“孤扶你躺下?”
“谢殿下。”下面太痛,史瑶能躺着绝不坐着,“殿下,可以让奶姆把三个孩子抱过来吗?”
刘据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到门口就命在门外候着的杜琴、蓝棋等人好生照看史良娣和三个皇孙,而他命驭手备车去大将军府。
卫青和平阳长公主用过饭,看着平阳长公主喝了药歇下,卫青才去书房。到书房还没一刻,听到侍从禀报,太子殿下来了。
卫青打开门,穿上履,看到刘据大步走来:“何事如此慌张?”
“一点小事。”刘据说着话,扭头示意侍从退下。
卫青抬抬手,示意他的侍从也出去,关上门才问:“你是我看着长大的,骗的了别人骗不了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舅父,一个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会在一夕之间像变了一个人?”太子刘据问。
卫青以为出了什么天大的事,瞥他一眼,就说:“得知皇上要任命他为丞相的时候。”
刘据噎住,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回,“舅父,孤没跟你说笑。”
“我也没说笑。”卫青很认真很认真地说道。
自刘彻登基以来,任用九位丞相,有一半不得善终,文臣武将私下里没少议论,当什么都不能当丞相。卫青为人谨慎,寡言少语,对皇帝忠心不二,自然不会跟同僚聊这些,可说的人多了,他想不知道也难,“你认识的那个人难不成不是朝廷中人?”
“暂时还不是。”刘据道,“舅父,他连自己的兄长过世很多年都忘了,他是不是病得不轻?”
卫青抬眼看他一下,见刘据表情凝重,指着对面,示意他坐下说,“真的?”
“真的。”刘据道,“我也不敢相信,现在还觉得有点假。”
卫青道:“除了这一点还有什么?”
“还有很多,我,我之前只顾得担心几个孩子,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刘据半真半假道,“先前从长秋殿去长信宫的路上突然想起来,怕再忘了,才急着来找舅父。”
卫青认真想想:“你说的这种事我还真没遇到过。不过,我倒是听别人说过‘离魂症’,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得了离魂症?”
“没有。”刘据道,“如果不是我知道他兄长走了很多年,用这件事试探他,根本不知道他连这样的事都能忘。”
卫青眉头紧锁,说,“那就奇怪了。是宫里的人吗?如果不是,把他交给我。”
“不用,不用。”刘据忙说,“他帮过我,我,我本不该怀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