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不要找我谈恋爱 完结+番外 (清越流歌)


  于是看自己的节目,她就看得津津有味了,都没注意到据说晚上才回来的男主角,又一次提前到家了。
  平时周见深出差归来,陆思珈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过去给他个拥抱,但是现在她看自己看得正着迷,听见动静也就象征性的给了个笑容僵:“亲爱的,你回来啦。”
  说完,她随手指了指儿童房:“宝贝们都在那边玩耍。”
  陆思珈以为周见深会听话去找孩子们玩,没想到他径自走向她,沙发瞬间沉了下去,她忍不住强调:“小宝贝——唔。”
  话还没说完,嘴唇已经被结结实实的堵了,周见深先吻了片刻,抬头轻笑道:“别管小宝贝了,我先陪陪你这个大宝贝……”
  陆思珈顿时就脸红了,滚进他怀里,迎接更加热烈的吻。
  “爸爸,爸爸……”
  儿童房门口出现两个小萝卜头,哥哥一脸见怪不怪的捂住自己和妹妹的眼睛,“不能看哦,会长针眼的……”
  * * *
  思珈是活生生疼醒的,睁开眼,她看到自己被包得跟白萝卜似的食指,瞬间又想起被机器支配的恐惧,她的眼眶瞬间一红。
  这日子实在太苦逼了,说好的根正苗红呢?
  就在思珈忍不住哭唧唧的时候,她妈妈张桂芬同志端了碗热腾腾的稀饭进来,稀到她都不想承认那是粥了,分明就是米汤嘛!
  可是在这个年代,能把珍贵的大米拿来熬成粥给她喝,已经是父母对她最大的宠爱了。思珈乖乖抹着泪,从床上坐起来,接过稀饭喝了一口,眼睛突然一亮,“妈,你在里面加白糖了吗?”
  是甜的呢。
  张桂芬同志点了点头,小声道:“快点吃完,别让你大嫂回来看见。”
  思珈也跟地/下/党交流情报似的,小小的点了头,然后捧着碗飞快的喝完,一点米汤都不剩。


第44章 第44章 第二个言情世界
  思珈的大嫂刘小红, 其实并非斤斤计较的性格, 让思珈来说, 大嫂平时在家里的表现,放到论坛里绝对要被姐妹们当成大包子,脾气暴躁的还要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 是包子就别怪狗惦记!
  当然思珈不承认她的家人里有人是“狗”。
  毕竟他们全家都对大嫂不错, 从来没有因为她在家里“吃白饭”这件事嫌弃过她, 思珈这个倍受宠爱的小姑子也从不找大嫂的毛病, 可是大嫂依然唯唯诺诺、小心翼翼成这样。
  思珈有时候都会想,他们真欺负大嫂的话, 就她这杞人忧天的性子,恐怕得惶惶不可终日了。
  在林家, 真有人跟刘小红不对付的话, 恐怕只有和林二哥结婚才满两年的二嫂朱玉梅。
  朱玉梅同样出身工人家庭, 有着城里姑娘特有的骄傲, 在这个公认最光荣的年代,世人都称赞林朱两家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不过, 朱玉梅自己却认为她是低嫁。
  工人家庭也有好坏之分,她娘家人都是钢厂的正式工,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云州钢铁厂一直是他们这最大的几个单位之一,钢铁厂的工人自然也高人一等。
  而林家所在的云州客车制造总厂, 早在十年前, 还是个摇摇欲坠的机械厂, 效益不好,林家人也跟所有工人一样,每日心惊胆战,就怕失去铁饭碗。后来,厂领导破釜沉舟,决定转型,专业做客车,云州客车制造厂得以破茧重生。
  再然后,遇上改革开放,客车需求量激增,他们厂陆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效益越来越好,厂子也不断的扩张,到今年已经兼并了三间机械厂,市里正式同意他们更名为云州客车制造总厂。
  也就是说直到今年,林家的工作单位,终于正式超越了朱玉梅娘家所在的钢铁厂。
  可那又怎样?她什么大厂福利一点没享受到,丈夫那傻子把从公公那得来的岗位,说让就给让他妹妹了,自己非去大街上干那受人白眼的个体户!
  朱玉梅只要想起这个就生气,尽管公婆写下了保证书,这份工作只是为了给小姑子说一门好亲事,等小姑子结婚怀上孩子,保证把工作还回来。可她心里还是不舒服。
  丈夫非闹着去干个体户,厂里的岗位需要让人去顶下来,那就应该由她去啊,他们才是夫妻!再说小姑子娇生惯养,家里酱油瓶子倒了都不用她扶一下,她能干什么?
  反正她是越来不喜欢抢走丈夫工作的小姑子了。
  不过再讨厌小姑子,对于全家人、包括自己丈夫都把妹妹当女儿宠的这个宝贝蛋,朱玉梅没事也不敢招惹,她最多把气撒到刘小红头上。
  朱玉梅平生最讨厌的人就是大嫂,正是因为她和她那三个吃白饭的孩子,把他们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吃成了如今这贫困户都不如的模样——这也是刘小红自己抬不起头的原因。
  多年前,林家老大林成国受到国家的号召下乡当知青,说是老大,其实他那时才成年,还是个半大孩子,难得当地的大队长心地善良,对于他们这些知青照拂颇多,才让林大哥顺利在刘山村生存下来。
  十多年的知青生活让林成国放弃了回城的希望,便在待他如恩人一般刘队长的撮合下,和他的孙女刘小红成了亲。
  林成国因为跟队长家里来往密切,和刘小红也算是青梅竹马,结婚后小两口感情一直不错,刘小红也争气,三年抱俩,陆续生下了大宝和二宝。
  城里的林家也是日日牵挂两个在乡下的儿子,尤其是听说大儿媳妇给他们生了两个大孙子,两老阖家团圆的念头就更强烈了,眼看着政策渐渐宽松,主要是厂里的效益有了起色,订单不断,林父也就有了底气,决定通过内退的方式,先把老大接回城里。
  林父当时还属于壮力,但张桂芬确实有点吃不消,女人在机械厂的工作本身就比男人更吃力,后来更名为客车制造厂,开始要加班赶工,张桂芬就更加吃力了,现在把岗位让给正值壮年的儿子,其实也是为厂里好。
  所以厂领导也很爽快的开了文件。
  只是那个时候,对于知青回城的政策宽松了,他们的配偶孩子却卡得很严,林成国只能一个人先回来,在厂里站稳脚跟以后,才让刘小红找大队开了介绍信,带上孩子来城里走“亲戚”。
  刘小红和大宝二宝都不是城市户口,来了云州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粮食关系,还好厂里的待遇好,主要是经常需要加班,也少不了加班费。林成国在乡下十几年,彻底成了农村汉子,力气活最在行,这才勉强能养活没工作的媳妇和两个儿子。
  苦尽甘来的刘小红就养成了现在这幅谨小慎微的性子。
  毕竟前大半年丈夫孑然一身回城,音讯全无,那些年月,牛鬼蛇神都有,抛妻弃子的事更不少见。后来,丈夫把她和孩子接到城里,她又尝到了一回自卑的滋味。
  婆家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铁饭碗,住楼房,小姑子更是养得跟千金小姐一样娇滴滴;而她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除了吃白饭,啥也不会做,除了小心翼翼伺候一大家子,也别无他法了。
  林父林母当然也不是刻薄之人,否则哪还同意让林成国把他们母子接回城?奈何架不住刘小红自己患得患失,紧张过度,只好随她去了。
  不过,刘小红有一个原则,她自己伏低做小没问题,三个子女却不能吃一丁点亏--进城后她又生了个小闺女。
  白糖这种东西对林家来说非常珍贵,主要是他们家负担大,刘小红至今没有正式工作,老二林成山是在老大回城的第二年回来的,接替了林父的工作,回城后紧接着结婚,他倒是不急着生孩子,可是两个工人要养活一大家人,这些年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如今家里好不容易存了点白糖,大人是没资格碰的,小孩估计也就过年能尝一尝甜味,张桂芬偷偷给林思珈吃,刘小红知道肯定不乐意,她一闹,二嫂朱玉梅又知道了,最后又是一出大戏。
  张桂芬当婆婆的,倒不是怕儿媳妇,只是为了一点白糖这么折腾,实在没必要,所以就养成了偷偷给小闺女开小灶的习惯。
  看着闺女一口气喝完白糖米粥,热气把她小脸熏得红扑扑,比抹了胭脂的女人还好看,张桂芬眼底的慈爱更浓了。
  不是她偏心,小闺女是老来得女,打小在他们身边就没吃过苦,宝贝似的捧着疼着,也是她自己争气,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这半年小脸蛋长开了,更加不得了,走在大街上都有人打听她闺女的。附近这一片,惦记他家闺女的小伙子更是数不过来。
  厂里的同事都说他们珈珈是金凤凰,放在旧社会就是当官太太的命。当然他们家不指望这个,就希望给闺女说个好人家,最好是干部家庭,有能力给她找个清闲的单位,那样她就不用在车间里受罪了。
  想到这里,张桂芬脸上的慈爱,渐渐被心疼和担忧所取代,她摸着闺女水灵灵的小脸叹气,“这才刚上两天班,脸就瘦了一圈,变得憔悴了……”
  天地良心,林思珈早上起床还特意照了好一会儿镜子,这两天她确实瘦了一圈,以往很有些珠圆玉润的脸蛋,如今看起来好像有点我见犹怜的味道了,从厂里的小年轻们比昨天更热情的抢着要帮她做事就能证明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