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大唐生活 (锦屏韶光)


  正当崔清捏着香囊一脸困惑的时候, 一条弹幕突然滑过,[我听到外面的声音,有人来了!!]这条弹幕吓得她立刻把香囊塞了回去,轻手轻脚走到窗户边观察,正看到崔九娘与粉裙丫头说话,她心一下子抬起,整理好九娘的箱笼,飞快地掀开帘子朝厅堂走去。
  “你不是说没人来吗?”九娘望见廊下的墨香, 斜瞥了粉裙丫头一眼, 墨香先是一惊,而后才福了个礼道,“九娘, 我家娘子有事相告,外边太热, 她便先进屋等了。”
  粉裙丫头一时失语, 只得把头底下, 惴惴不安。
  而书房里的卢绚心里也是一惊, 按照他所预算的时间,九娘与其父说过话后,应该还会去后院招呼一会儿客人, 不会那么早回来才对。
  十三娘倒是可以找个借口等候, 但他一个郎君, 若是与十三娘同时出现, 那有理都说不清。
  崔清镇定地掀开厅堂的帘子, 朝外走道,“九娘,你总算回来了,方才你同我说的那事,我突然想起……”她的目光定在粉裙丫头上,登时闭上嘴,不再往下说。
  “哦?”尽管九娘还在困惑为何自己丫头未曾看见十三娘进院,但她很快被崔清的话吸引了全部注意,“你想到了什么?”
  崔清抿出个笑,迟疑地在九娘的丫头身上逡巡,她必须尽早把崔九娘引开,不然若是九娘一时兴起踏入书房,卢七郎恐怕躲藏不及。
  该用什么办法把她引走呢?
  “天色不早了,”崔清道,“恐怕等会儿夫人寻不到我,不妨边走边说?”
  九娘还想进屋休息一下,喘口气,但崔清毕竟是客人,身为主人家,自然要顾及客人的看法,她露出个笑,“再好不过,”又瞥了一眼粉裙丫头,“看好院子。”
  两人联袂而出,墨香和另一个丫头跟在其后,等她们走后不久,卢绚才从屋里出来。
  这次倒是承了十三娘的情,若不是她急中生智,引开崔九娘,卢绚恐怕得动用一些特殊手段,但崔清出现得太过巧合,也不知九娘子会不会怀疑到她。
  这个人情,定要还回去才行。
  两人走了不久,九娘主动问起,“十三娘,你说的是什么事?”
  崔清早打好腹稿,道,“你走之后,我细细想来,方觉郡公府内暗潮涌动,也不知是不是我牵强附会,”她接着把三郎与三嫂的冲突、杨夫人对三郎说的话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一遍,直听得九娘面露沉思之色,至于张正死前常去寻三郎外室一事,她半句都没说。
  “你看,莫非四郎之死,与三郎有关?”崔清最后问道,想听听九娘的意见。
  “大有可疑,”九娘微微颔首,“郡公府的李三郎与李四郎向来交好,却不知为何扯上了如此重大的关系,我回头告诉父亲,十三娘,多谢你。”
  你信就好,崔清的一颗心总算安然无恙地放回了肚子里。
  等寻到郑氏,九娘告辞,崔清才收到清明递的一封信,墨迹未干,好像是匆匆写就的。她借口更衣,找一个僻静之地打开信件。
  信上透露了卢绚在书房里找到的一些线索,其中一条引起了她的注意——九娘的字迹与太子殿下的字颇为相似,只是笔触里多了点温婉之意,若是认真模仿,足以以假乱真。
  崔清突然回想起自己在哪闻到过那香囊的气息,除却浓厚的薄荷香,其中还有一股淡淡的柑橘味。而不管薄荷还是柑橘,猫咪都非常不喜欢。
  虽说宜春县主与九娘实为好友,所佩香料方子相似似乎可以理解,不过……
  她总觉得九娘在宜春县主这个案子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77章 婚事
  夜晚的街道上, 一辆小汽车停在一栋楼前, 周筝穿着合身的黑色套装,捏住手套一角扯下,“他说了什么?”
  昨天,她将那封信的复制品交给了陈仁。
  “那封信确认是崔清的笔迹, ”迎接她的研究员抱着文件跟在身后,“信的内容没有透露出任何关于历史的信息,但从信纸和字……以及种种迹象上,他们有一点微不足道的分析。”
  “继续说。”他们拐过一个弯, 走廊被灯光映得白惨惨的。
  “她, 成亲了, 有两个孩子, 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研究员抽出一张文件念道, “在写这封信很久之前她就停止了直播, 无法推算具体时间。”
  研究员翻开文件, 继续念道,“历史书确认没有变动, 不过, 安史之乱后, 许多史料被战火烧毁,就算她之后做出了什么不符合史实的事,我们也没办法印证。”
  周筝慢慢停下脚步, 正好面对两道走廊的交叉口。
  “这就是, ”周筝的声音传出去很远, 她伸出手,仿佛要握住什么,“这就是她要写这封信的原因吗?她在向我们解释,历史并没有在她手上变动?”
  这种感觉,实在有点古怪,好像她面对的是一个过去的崔清,而未来的崔清正在用这封信跟他们对话,试图告诉他们,请对过去的崔清放心。
  “除开这些呢?”周筝问,“她就没有什么话,留给我们,留给过去的自己?”
  “或许她顾及什么,不敢明说,”研究员把文件塞进那一沓文件里,“毕竟这封信是从唐朝传下来的,如果,后人好奇拆开信……恐怕会造成一定的变故,事实上,我们的确在信封边发现了打开过的、距离现代很久的痕迹。”
  周筝点点头,继续朝前走,她按了一下电梯向下的按钮,静静等候电梯,当研究员以为这个话题已经过去的时候,她突然出声问道,“那,没有明说的呢?”
  “倒是有那么几句话,”走进电梯,研究员又抽出一张文件,“……每年清明上坟,你都会磕头希望祖宗保佑我平平安安。还有一句是……每逢飘雪之时,我总会想起你出门买樱桃时的背影,不过我们有派人试探过她的母亲,她不记得自己在冬天有出门买过樱桃。”
  周筝第一次看这封信的时候,倒是没注意这话有什么不妥。
  冬天,樱桃。
  “崔清那边,已经入秋了吧,”她说,“长安城的冬天,飘雪的时候,也不会远了。”
  “天凉下来了,”崔清裹上一层袍子坐在廊下,院子里的樟树依然青翠欲滴,秋风萧瑟,吹得叶子打着卷飘落。
  自打上次窥得案件的冰山一角,她慢慢脱去先前的浮躁不安,举手投足也有了大家风范,不再像初来乍到的小可怜,如今朝廷局势风起云涌,前来述职的父亲不得不留在京中,以观后效,崔清的归处也被提上议程,按理来说,她身为寡妇,自然要跟着娘家,不过她还年轻,才十五岁,又是望门寡,与夫家几乎一刀两断,还有希望寻门亲事再嫁。
  若要再嫁,荥阳的儿郎自然不如长安好,身为父亲,崔巘自觉亏待她良多,她又如此乖巧伶俐,可怜可爱,崔巘想要尽力为她在长安寻门好亲事,即便现在碍于夫家刚死不久不能马上出嫁,但也能先定下来,也算是条后路。
  “你们且看看,”是日,崔巘叫上大郎和郑氏,把自己找到的儿郎资料全数摆开,“谁家郎君堪为我儿良配。”
  这活本该是郑氏的,只是她入门尚短,又是继母,对前妻留下来的寡妇女儿不好插手,倒也开心自家夫郎能揽过去。
  崔巘话虽说得大气,但寡妇在寻亲市场上毕竟没有初婚的少女受欢迎,他所寻到的郎君要么离异、鳏夫,要么大龄未娶,其中也分两种,鳏夫的皆来自于五姓七宗,大龄未娶的,多是寒门子弟,在朝堂有一席之地,留着妻位以待更有权势的岳家。
  而五姓七宗,便是“更有权势的岳家”,就连之后红极一时的话本《莺莺传》,其主人公都来自博陵崔氏,可见五姓七宗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和魅力。
  “这些郎君我倒是见过几人,”崔大郎满心嫌弃,“虽无妻子,但姬妾众多,非是良配。”他又拿起鳏夫的那一沓纸翻阅,“至于他们,有的与妻子感情甚笃,有的婆婆磨人,可要好生看看。”
  于是,一人领着一沓纸去做调查,此事极为隐秘,三人皆非多嘴多舌之人,倒是瞒得内内外外滴水不漏,直到厚厚的资料筛得只剩三张,崔巘才把意思透露给崔清。
  崔清大吃一惊。
  “我儿莫慌,”崔巘捋了把胡须,“你叔父透露些许消息予我,大概一两个月后,便能回转荥阳,若是能在长安定下来自然好,若你皆瞧不上,也可回荥阳后慢慢寻。”
  崔清一时半会儿还缓不过来,手里便被塞了三张纸,画像栩栩如生,听得崔巘道,“你若有意,便让夫人陪你前去相看。”
  [古代还挺开明的,能相亲啊。]许多弹幕被这个消息炸出来,[能给我们看一眼不?][不知道找的是哪家,还有点小激动呢。][主播要回家了?我家大炉子怎么办!]崔清回过神来,把这三张纸随手一塞,抱紧双腿——她还是第一次直面在古代成亲这种事,其它的不说,三观肯定合不来啊。
  一想到未来的丈夫以喝花酒、逛妓院为荣,娶妻的终极目的是传宗接代,每日对坐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她就……“我现在说要当道姑还来得及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