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大唐生活 (锦屏韶光)


  接到弹幕要求的崔清调整自己坐姿角度,让她的“婆婆”时刻出现在自己的眼睛余光中,没过多久,“婆婆”突然看向她,还慈祥地微笑着说些什么,崔清提起了心,很快,几行字在她视野里接连划过。
  [她看向你的一瞬间眉毛下沉,双唇紧闭,唇角下滑,这是一个极富敌意和攻击的微表情。]微表情小组捕捉到这个重要表情。
  [她说今日小敛,守夜,你身体柔弱,恐怕撑不住。]语言小组立刻将话语翻译出来。
  [她想阻止你去参加丧礼,]陈仁推测,[敌意从何而来暂且不提,你身为刚入门的妻子不守夜,恐怕外界会有不少非议。]
  至于所谓的丧礼流程,唐史学研究专家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十三娘远嫁而来,此地少有熟识之人,正好可以趁这个时机熟悉唐朝礼仪,以免今后露出破绽。
  崔清心下分明,正要婉拒“婆婆”的好意,此时出去的丫头打起帘子,一阵凉风吹过,她的嗓子好像有数只虫子在爬,捂嘴剧烈地咳嗽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
  梳妆:《女史箴图》
  刷牙洗脸什么的资料太杂了,大概有百度百科、杂七杂八的科普文章,还有《香料及唐代社会生活》
  吃食:《唐代饮食》
  园林建筑布局:《唐代小说中的园林研究》;纪录片《园林》 第四集 写在大地上的诗


第4章 小青龙汤
  听到屏幕里传来的咳嗽声,陈仁脸色大变,立刻叫人请医药组过来待命。古代的感冒可不像现代那么好治,一不小心就会有死亡的风险。倘若加上整夜不睡,那基本是作死的节奏。
  事实上,到现在就算崔清坚持守夜,她的婆婆等人也断然不会同意,她们叽叽喳喳不知说了些什么话,站在她身后的丫头先一步出门而去,还有个十四五岁模样的丫鬟从帘后拎个铜质小暖炉,崔清接过搂在怀里,身体暖和了些。
  她按照弹幕的注音磕磕绊绊地谢过婆婆,没过多久,大眼睛丫头便抱着一袭貂裘踏入室内,给她披上,林妈妈搀扶着她起身,崔清告辞而去,路上匆匆,回到院内,丫头们又服侍她更衣卸发,让她躺在床上,放下床帐。
  “身体的免疫力太差了,”被窝里暖暖的,还残留些许药香,崔清调整呼吸,看着青罗帐顶在脑海中吐槽,“我回来走急了些,喘得不行。”
  [回去给你拟一个锻炼表,]陈仁回答,[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你要积极配合治疗。]
  不用他说,崔清也会赶紧把身体养好。
  帐外,林妈妈并几个丫头忙忙碌碌地布置着些什么,从她们的对话中崔清得知四个陪嫁丫头的名字,大眼睛的“香墨”,长相混血的“胡儿”,瘦高个的“翠竹”,声音清脆的“黄鹂”。
  [林妈妈对香墨和胡儿更为亲切,]陈仁对照着各组研究结论发送弹幕,[翠竹和黄鹂明显配套,恐怕是后面来的。]
  “这名字起得不上心啊,”崔清略一偏头,脸贴着硬凉的瓷枕,左手伸出被子捞起半拉青罗床帐,目光落到胡儿身上,她眼窝深,鼻梁高,取作胡儿的确十分形象,却难以说文采斐然。
  [要么因为十三娘出身大家族,]结合历史组的信息,陈仁总结道,[循规蹈矩,不肯在丫头们的名字上花太多心思,要么是十三娘所学不精,难以想出好名字,不管她少与人亲近抑或文采有限,对你来说都是件好事。]
  趁此刻无人打扰,陈仁利索地将他们的发现及时告知崔清,[院子里槐柳抽嫩芽,时间线在初春左右,你婆婆和老妇人有几句短语脱口而出长安话,此地应为长安,林妈妈说要你写信给家人,说明家人不在附近,你去要本书来,最好有十三娘的字迹。]
  崔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正要叫林妈妈,便听到帘外细碎的脚步,只好放下帐子,躺回被窝,黄鹂和一个吐字含糊不清的年长男人说话,她朝里喊了一声,打起帘子。
  来者穿一袭灰袍,发须灰白,身后跟着个提药箱的小药童,林妈妈并几个丫头回礼,后知后觉的崔清作势起身,被林妈妈按住,他们叽里咕噜一番对话,大夫从药箱拿出个小手枕,她愣了一下,慢慢将手腕放上去,林妈妈在她腕上覆一层丝质手帕。
  大夫闭着眼睛把脉,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捋须点头,片刻,他说了一堆话,似乎在问崔清的症状,香墨在旁答了,药童早已从药箱里掏出笔墨伺候,大夫接过纸笔,小方桌上挥就一张药方,林妈妈毕恭毕敬送大夫出门,唤香墨前去抓药。
  [让她拿药方过来给我们看看,]陈仁可不敢把崔清的性命寄托在古代医疗条件上。
  崔清叫了香墨一声,指了指她的手,胡儿见势拉开半边青罗床帐系好,扶着崔清坐起,香墨及时垫上蓝色团花靠枕,将药方双手送上,数行潦草的字体映入眼帘,陈仁实时截图,发给历史小组和医药组。
  好在历史组有个学书法的教授,不然还得找外援,两名中医拿着翻译后的方子嘀咕开来,“麻黄二钱,桂枝一钱,这是小青龙汤的方子,不过,为何宣散的麻黄与桂枝用量少,干姜、细辛反而多呢?”
  “这方子有什么不对吗?”陈仁久不见结论,直接走过去问道。
  其中一名年长者解释道,“一般咳嗽初期,像崔清这种情况,多用麻黄、桂枝这些药物,能把外邪驱散出去,而干姜、细辛主润法,适合久咳之人。”
  另一年轻医生插话道,“简而言之,这方子药力不够,但也不能说错,放唐代这医疗条件,体质好的,好吃好喝伺候,养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好了,要是弱些,没准缠绵病榻,落下宿疾,更严重一点,一命呜呼也不是不可能。”说到后面,他看见陈仁的脸色,声音越来越低。
  “当然,或许古时候药材药力、度量衡计算和我们这时候不一样,可以先试吃几副看看,”老中医老成持重,不轻易下结论,年轻医生却偷偷翻了个白眼。
  陈仁默默思索,回到自己的座椅上将医生们的发现告知崔清,她骤然一惊,手中药方仿佛重如千斤。
  “这药方能改吗?”她第一时间想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如果我们改了方子,他人便知你懂药性,]陈仁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且不提十三娘学没学过医,你丈夫可是被砒|霜毒死的,当时你也在场,他们隐瞒死因必有秘密,凶手万一知道你懂药……]
  “连李唐宗室都敢杀,更何况我这远嫁而来的女人,”她苦笑着叹了口气,“我这病得太不是时候了。”
  林妈妈面露关切之色,崔清立时意识到自己沉思的时间过长,她把药方递给香墨让对方去抓药,拉了拉身上的绸面被子。
  为今之计,陈仁打算按照老医生的建议来,看她吃药后病情能否好转,若药方无效,便是现成的由头,可崔清的确病怕了,她不打算就这么干等着。
  “我是远嫁,送亲的队伍会不会有亲眷?能不能找他们帮忙?”她心思一转,想到这个办法。
  [现在我们手上资料太少,加上语言不通,]陈仁早已想过,[和十三娘的亲人面谈绝对会露出破绽。]
  “不对啊,林妈妈说让我寄信给家人,就说明十三娘的家人都没来送亲,”崔清尤不死心,“或许来送亲的人跟十三娘不熟呢?”
  陈仁毫不客气地泼了一盆冷水,[你先把那边的话学好了再说。]
  提到语言,崔清顿时蔫了,她连地方话都听不懂,讲话还得靠弹幕注音,心里过几遍才敢出口,跟聋子哑巴差不多,这还能怎么办?
  [不过倒可以打听一番,知己知彼,以后好见面,]陈仁祭出甜枣,[等着,我去找心理学家拟个方案。]
  这段空档,崔清正好叫林妈妈拿本书来,林妈妈本不同意病中读书,见她可怜兮兮,还是心软地从箱子里取出一本线装书,书封以楷体撰写两字《女诫》。
  她翻开薄如蝉翼的书页,一行行规整的楷书映入眼帘,虽然繁体竖行,崔清也能猜个大概,书页两侧笔记字迹小巧,笔迹工整端庄,此时弹幕划过,[这字练了至少三年,已经初窥门径,字里行间略呆板,应该是自己临帖,无人指导。]
  三年?!崔清倒抽口凉气,她从没接触过书法,连毛笔都不会握,一写字分分钟露馅,而眼前还有封家书等着她寄出去。
  要完要完。
  [不要慌张,]爱好书法的历史教授安抚她,[十三娘练的字近似颜体,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你换个隶书练,没准就能糊弄过去呢?]
  然而这说法丝毫安慰不了崔清,“我连小楷都不会,您哪来的自信让我直接练隶书啊?”她就算没练过书法,也听闻过初学者最好先习楷体打好基础的说法。
  为今之计,先把眼前这关躲过再说,历史小组和语言小组联合起来出了一份方案,趁她现在病着,可以将家书推给其他人来写,崔清心里默念几遍弹幕的注音直至烂熟于心。
  正好香墨此时掀起帘子端来一碗黑糊糊的药汁,林妈妈掇个小马甲坐床边,拿起白瓷勺子搅拌药碗,崔清闻到这股酸苦味简直觉得呼吸困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