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赶忙跪下,“不知大家所言何事?”
大嫂瞅了眼婆母的神色,轻声细道,“昨日,宜春县主夭亡,她臂上,满是狸奴爪痕。”
崔清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地去看弹幕。
而此时屏幕外的陈仁,正在无菌室内戴上手套,检查一封泛黄的宣纸,他沉声问,“碳十四的检测结果是真的?果真是唐朝的纸?”
“是,”另一名戴口罩的白大褂点头道,“昨天,有个快递寄到崔清母亲的地址,发件人一栏没填,我们觉得不对,截下信件,”他的声线有些颤抖,“发现内容不对,马上转实验室做碳十四,反复检查多次,一确认就通报给您。”
这封信的字迹与研究小组指导崔清的书法如出一辙,只不过更加成熟,隐隐有自己的风格,一看就练了很多年,让陈仁惊疑不定的,正是信封上书写的“母亲亲启”。
他深吸口气,看向结尾的落款,一个端端正正的名字跃然纸上。
“不孝女,崔清,顿首。”
第27章 衣觑
“那狸奴, ”堂上,婆母攥紧了拳头问道, “是你做主, 送给县主的,对否?”
崔清低头不吭声,这话没法反驳,她以为受到惊吓的县主收到猫后会送人或者略施惩戒,没想到对方竟然把猫留了下来, 还在尸体上留了爪印。
“敢问母亲, ”五娘抿唇,犹豫地问, “县主之死,可有蹊跷?”
“废话!”杨夫人重重拍在小几案上, 怒气沉沉,“若无事,我又何必找你们来!”
[这下麻烦大了,是真的麻烦大了, ]历史小组的话里透着股忐忑,[唐代历史上,称号叫宜春的只有一个——李隆基之女, 史书上记载,蚤薨。]
崔清心里一惊, “我记得, 亲王之女才叫县主吧?”
[那几乎可以确定你所在的时间点, 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历史小组如数家珍,[完蛋,710年中宗死于韦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同年唐隆政变,712年李旦让位,713年先天政变,而我们还一直以为你的时间点在开元之后。]
崔清的脸色跟着弹幕慢慢变白。
而另一边,还在琢磨信件的陈仁收到这个消息,更是双手颤抖,好不容易才把信放回去。
历史是真的会影响到现在,从这封信里即可知晓,问题是,在这样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里,他们要想保全崔清的同时,还不能改变历史,谈何容易。
“我收到消息了,”周筝一身军装,出现在无菌室门口,她手持一张红头文件,贴在玻璃门上,“上头的最新命令,停止一切指导行为,撤出所有研究小组,这里暂时由我接管。”
“现在崔清卷入了宜春县主的案件里,”陈仁抱着一丝希望道,“如果我们不管,她可能会死的。”
“那正好,”周筝露出一个温柔可亲,却透着森寒的笑容,“万一她不小心把李隆基给杀了,蝴蝶效应之下,我们还会存在吗?国家的安全,她负担不起,您,也负担不起。”
“陈所长,抱歉,我们要对您监视一段时间。”她命令身边的警卫员,“带走。”
[听着,我们这里出现一场变故,]眼看一群带枪警卫小跑进入研究所,周筝出现在队伍最后,邀请专家学者们参加一场研究会,年轻的医生敏感地觉察到不对,双手在键盘上运指如飞,[陈仁所长不见了,研究小组被赶出去,接下来,]他一咬下唇,打字道,[你可能要靠自己了。]
崔清:???
“最新命令,”警卫们朝他的办公室走来
[我会努力帮你,]医生飞快发出去最后一条弹幕——
“请停止你们手上的一切行为。”
[我叫陆帆玄。]他举起双手。
视线里,没有一条弹幕。
崔清的心仿佛骤然缺了一角,空空落落。
“大家,”她一字一句组织着自己的语言,“事已至此,生气也无用,最要紧的,是找到县主的死因,不知大家可有消息?”
此话在理,杨夫人斜瞪了她一眼,缓缓道来。
雪团玉雪可爱,县主虽被它吓一跳,却不是滥杀之人,特地去把陈十娘的养猫丫头要去,今晨受歧王李隆范——李隆基之弟——妻子生辰邀请赴宴,也把新得的雪团带上,宴中略有不适,于房中小憩,守着的丫头一时内急,回来便看见县主倒在血泊之中。
参加宴席之人非富即贵,且人数众多,你一言我一语难以排查,幸好建宁公府娘子需守孝,禁宴席,故而没去,避过嫌疑。
“然而,却在县主臂上发现雪团的爪印,”杨夫人疲惫地揉着自己的额头,“你们可知此事如何严重?”
“大家不必担忧太过,崔清低声道,“若寻不着凶谋,仅凭一只猫的爪印,就想往郡公府上推,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
话是如此,她却知道,被一个未来皇帝记在小本本上的下场,绝对不会好。
“你等会随我去亲王府谢罪,还有你,”杨夫人点着崔清和跪着的陈十娘,而五娘却道,“上次县主是受我之邀前来,阿娘您看……”
杨夫人没好声气地瞪她一眼,“你给我好好在府中反省。”
崔清应是,回屋换衣,因婆母有言,无论如何不能穿孝服去扎李隆基的眼,她于是换上浅白衫衣,下搭月白麻裙,不必上妆,粗粗一看,和她在现代的装束相差无几。
不知道研究小组那边出了什么事,崔清忍不住去想骤然一空的弹幕,一口气吞了杯白水,才把心浮气躁强行压下。
短时间内,还得靠自己,崔清细细分析这场变故带来的后果,如今怨天尤人已无济于事,还会耽误自己思考的时间。
若此事不能解决,唐玄宗那边肯定会迁怒于她,也不必有所动作,只需向杨夫人暗示几句,她这一生就算搭进去了,毕竟,婆母强留她守寡,家人还能硬抢不成?
不仅要解决,崔清把手指头扭得跟麻花似的,而且最好由她做出一定贡献,若将来的唐玄宗承了她的情,等他上位,回家简直轻而易举。
然而,又谈何容易,她对长安这块一无所知,且为女子,守孝期间,连后山女尸案都不得不大费周章,何况此案复杂,即便有退休老刑警从前不时吐露的经验,加上前世各种信息的轰炸,她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查出来。
“娘子?”林妈妈道,“该走了,以免杨夫人久等。”
崔清应了一声,深吸口气,带个墨香,踏上前往王府之路。
王府中,人声嘈杂,岐王反应迅速,找个由头留下府内宾客,暗地里请不良人前来调查,正当他头痛于不知该如何向兄长解释之际,门外报建宁郡公携女眷亲至。
岐王不明所以,府里闹出这事,其他人躲都来不及,还有凑上来的?
“请进来!”岐王喊道,他身为当今皇帝亲子,不必起身相迎,不过看在对方长辈的份上,还是略一抬身体,意思意思。
建宁郡公带着她的夫人及两位娘子,一进门就告罪,又是掩面又是悲叹,岐王好不容易才问清楚,侄女尸体上的猫爪印,竟是他家送的猫抓的。当下哂笑,“在你们眼中,我就是此种随意迁怒之人?”
这可难说,就算你宽宏大量,也难免临淄王李隆基不会。
“不知王爷可曾找到那养猫的丫头?”杨夫人出言相问。
歧王摇头,“后院的事,我甚少管,不妨去问我家夫人。”
建宁郡公点点头,提议让杨夫人带着两位娘子去后院问问情况,同为女眷,说话更方便一些。歧王一口答应,若不给这个机会,不知道他们得担心到什么时候。
“记住我说过的话,”建宁郡公送她们出门后肃然叮嘱,朝杨夫人略一点头,便去前院寻人说话。
崔清这是第一次见到郡公府的男主人,他五十多岁左右,眉毛、人中的胡须和下巴腮边大胡子皆一大把,毛发浓密,说话声音洪亮,从出郡公府到歧王府,压根没正眼看过自己和陈十娘,好像她两是个摆设似的。
他来之前,事先嘱咐过三人,只需要打听雪团和养猫丫头的踪迹,问明白她们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其它都不要管不要问,以免惹祸上身。
歧王一看就很有钱的样子,比起郡公府的小花园,这里的后花园占了足足三分之一的地方,西边卧着一湾大湖,湖中间水榭,以堤相连,湖以南乃是一小土丘,种植竹林松柏,往东遇一大院,院后搭一戏台,女眷们正在回廊下看戏,笑意浓浓,其乐融融,仿佛谁都不知道刚出了件大事。
崔清一眼望见叔母卢氏,和乖乖待在她身边的十七娘,杨夫人瞥了她一眼,自去找相熟之人叙旧,崔清一身素服,放在红红绿绿的人堆里分外显眼,十七娘很快注意到她,和卢氏说了一声,提着裙子快步走来。
“十三娘,你也来了?”十七娘眼神往陈十娘身上一过,“这位是?”
崔清为两人稍作介绍,拉着她走到一边问,“你可听说了宜春县主的事?”
十七娘迅速地扫了一圈四周,见没有旁人,才拉着她往土丘上走,丘上种了一大片竹林,一条白石小路曲曲折折往上延伸,陈十娘和三个丫鬟不好走得太近,远远地缀在后面。
相似小说推荐
-
天朝女国师 (潇湘谷主) 起点VIP2019-01-152.94万总推荐一个半桶水的心理学爱好者穿越古代,被世外高人视为根骨奇佳,收为俗家弟子,学习...
-
山里人家 (竹篱清茶) 潇湘书院VIP2018-12-10完结172.9万字317.8万阅读5716收藏顾水秀穿越到一个贫穷的山旮沓里,阴差阳错嫁给了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