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被百姓信仰的董元旭却没有那些闲工夫去听那些赞美之词,一门心思放在这个守卫义安郡的海防上面,在他看来,义安郡这边的漏洞远远不是临海郡跟永嘉郡可以比你的。
永嘉郡还有海边悬崖做天然的屏障,等闲之人是不可能上岸的,再加上现在有临海郡的海防巡逻,不用在那边专门设置海防都不是问题,但义安郡不一样,这里的海岸线连一座遮挡的小丘陵都没有。
敌人要是从海上过来,他们根本就没办法防守,为今之计,也只有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了。
“传我的命令,即日起,海边的渔村加入修建海防墙的工程,每个参与的壮汉一天可以领取十二文钱,包两顿饭,务必所有的村子都通知到,同时,马上给大将军传讯,我们需要大批银子。”
董元旭一本正经地吩咐,眼神至始至终都盯着图纸,连看都没看下面的人一眼。
直到众人一声不吭,董元旭才疑惑地抬头问道:“怎么?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众人赶紧摇头否认,董二讪笑着说道:“武卫将军,您这要钱的事情要不要先跟大将军说一声?若是大将军不同意,咱们这边又开工了,只怕到时候不好交代!”
董二心下苦笑不已,他家大少爷还以为这是在董家呢!要银子张口就来,就算现在起义军归自家老爷管,这用银子的事情也是要先经过协商才行,冒然决定大家会反弹的!
董元旭眼珠子一转,旋即说道:“这有何难?我们从海盗窝里搜出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已经全都上缴了,除了给那些村民的补偿,我们是一分银子也没动过。
这海盗有银子,知府跟驻地将军只怕也不穷,现在那些收缴上来的财物不是还没清点清楚,等清点清楚之后,扣下修建海防的费用,再把剩下的财物送回去,列一张清单,若是那些人有话说,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都是义安郡的民脂民膏,我们这么做只是安抚民愤,顺便收买人心,晾他们巧舌如簧也说不过我们去。”
董二等人皆是呐呐无言,狗子跟大头却是呆住了,心下止不住感叹元日的大胆,他们有些明白为什么元日可以坐到如今的位置,而他们却只能当小兵了,首先这魄力方面,他们就拍马不及。
因着董元旭坚持,董二等人只好照办,这些年义安郡的知府跟驻地将军收刮的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多,士兵们清点了五天才把所有财产清点清楚。
董元旭看都不去看那些古董玉石,目标直接对准那些金银珠宝,一下子扣下了三十万两,同时大赦义安郡,免了百姓两年的赋税,有两年的时间给百姓修生养息,相信他们应该能缓过来。
董二看着那三十万两从账目上被刷走,眼皮子抽了抽,决定这三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只告诉董成虎,不对外公布,若是到时候其他人知晓了,再把老爷退出去就是了,现在只要大少爷高兴就行了。
有了这三十万两银子,修建海防墙的事情立马提上议程。
因着海防墙是用来阻挡海上敌袭的,必须建得又高又结实才行,只怕这么一建,众志成城的情况之下,也要用个两三年才能修建起来。
董元旭已经想好了,就用这两三年的时候来整治义安郡,务必把义安郡这边建成铁桶一般,彻底断绝这里的海盗之难。
董元旭这边励精图治,董成虎那边终于摆平了所有不和谐的声音,有了董元旭从义安郡送回来的银子,立马有了不小的底气,开始招兵买马练兵,目标——攻下宣城郡。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三年的时间里,董成虎亲自率兵攻下了宣城郡,再次提升了自己的威望,远在义安郡的董元旭已经把义安郡的海防完全建立起来,还有自己的一套政策,将义安郡打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好过。
这也吸引了不少东宜郡的百姓移居过来。
因着东宜郡如今还不属于起义军管辖之地,到了这里,里建康已经可以说是遥不可及了,朝廷想要管也管不了了,再加上董成虎一直北上,朝廷对付他都没有精力,又怎么管得了这么南边的州郡。
董元旭跟董二合计了一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董元旭写了请愿书,请愿书刚刚送出去,立马挥兵东宜郡。
有了义安郡的前史之鉴,驻地将军跟知府直接缴械投降,他们虽然也贪,但不至于像义安郡以前的知府那么夸张,自觉贡献出自己一般的财产之后,董元旭便放过了他们,不费一宾一卒,直接将东宜郡收入囊中。
因着东宜郡和义安郡一样,海防漏洞极大,董元旭郁闷的把刚刚收缴上来的银子全都用到海防建设上面,命董一留在东宜郡负责海防建设,自己又屁颠屁颠地回了义安郡。
董成虎得知此事之后,大喜过望,当着所有人的面前连声赞道:“元日果然不愧是人才,竟然不菲一兵一卒就拿下东宜郡,可见其震慑之力!”
“大将军,有此人才自然是我们的幸事,只是这元日年纪轻轻就有此等本事,等他势成之后,只怕会有二心啊!”云骑将军担忧地觐见道。
第四卷 行军篇 第一百四十章 董元旭的婚事,董成虎的盘算
董成虎闻言,慢慢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好整以暇地把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尔后玩味地问道:“那依诸位之见,该如何才好?”
云骑将军立马站起来,禀报道:“依属下之见,最好是将武卫将军召回来,换个可信任之人过去为好。”
“可信之人?”董成虎好笑地看着云骑将军,笑容不达眼底。
云骑将军似无所觉般回道:“大将军,属下建议让积射将军前往义安郡,代替武卫将军管理义安郡和东宜郡,为大将军分忧!”
董成虎气急反笑,“可是本将军觉得武威将军就是可信之人,而且就算要把武威将军召回来,我身边还有几位于将军,甚至还有不少亲信,为何就要选积射将军?”
云骑将军脸色一变,讪笑了两身,和身边的人对视了一眼,再次恭敬地回道:“大将军想换谁自然由大将军决定,属下也只是觉得积射将军能文能武,可带兵大战,也能管理州郡,这才推荐他罢了,只是属下的建议而已。”
董成虎暗哼一声,不再跟云骑将军纠缠,临海郡知府见云骑将军不能改变大将军的主意,转而笑道:“大将军,听闻这武卫将军已是双十年华,至今仍未谈婚论嫁,不知大将军可曾想过给武卫将军赐婚?”
董成虎瞥了知府一眼,心里暗骂这群老狐狸,想打他儿子的主意,这些人还不够格。
“武卫将军上有父母,他的婚事自然由他父母做主,本将军可没那闲情逸致去管这些小事,另外,本将军也提醒你们一句,武卫将军的婚事是他自己的事情,若是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去跟武卫将军提一提,若是他同意,本将军自然无话可说,若是他不同意……你们也不许给我来硬的,若是因此闹出什么事情,别怪本将军翻脸不认人!”
知府等人脸色变了变,恭敬地应下之后目送董成虎离开。
云骑将军不解地问道:“这武卫将军未免也太得大将军的信任了,大将军竟然还因为这点事情警告我们!”
云骑将军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想他们在起义军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一直效力于起义军,虽然政见有些不同,但对起义军可是忠心耿耿,现在一个初出茅庐的臭小子竟然要爬到他们头上了,怎么能让他们毫无芥蒂。
知府沉思道:“当初大将军对那个叫元日的小子那么亲近我就觉得不对劲,只不过这些年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大将军重用他,后面也是不闻不问,我也没多想,若是大将军真的打算要扶持元日,我们必须把这人拉过来,否则以后会越来越被动。”
“若是他不同意呢?”云骑将军担忧地问道。
知府却是无所谓,“金钱美人权势,总有一样能心动的,先去打听一下他的喜好再说。”
董成虎回了自己的书房,立马把董三几人招过来,有些兴奋地说道:“今天那些老狐狸给我提了个醒,元旭如今也二十了,他的终身大事还没有着落,你们想想,有没有哪家闺秀适合元旭的,赶紧把那些姑娘的材料收罗过来,本将军要给儿子选媳妇!”
董三几人见董成虎说风就是雨,一时懵了,哑然失笑道:“大将军,您就是想给大少爷找媳妇也不急于一时啊!您还没问过大少爷的意思,万一大少爷心里有人了怎么办?”
“他心里有人?什么人?”董成虎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一脸八卦地盯着董三,弄得董三等人哭笑不得。
“大将军,属下也不知道大少爷心里有没有人,就是这么一说,这些年大少爷在外面那么久,这事谁能说得准,您要不给大少爷传个话,问一问,若是大少爷没有意见,您在给他找媳妇,这样也不会让您白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