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
虽说这气氛比平时动不动就要吵嘴的气氛要和平了许多,但为毛她觉得有种亚历山大的感觉?
见赵合欢迟迟不动筷子,七杀挑了挑眉,“欢儿是不喜欢我夹的菜?”
“怎么会?”
赵合欢干笑两声,飞快的吃掉。
一转眼,又看到司炎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抢着先机开口,“我吃饱了。”
司炎放下筷子,“饱暖思淫欲,小鸾儿,我想……”
“轰”地一声,白禹,洛遥,七杀不约而同的出手,梨花木的桌子也经受不住,只见桌腿晃悠了两下,“啪”的散架了。
作为罪魁祸首的司炎笑的一脸无辜,飞了个媚眼,“小鸾儿,他们都针对我。”
赵合欢反应极快,抱着饭碗明智的后退了几步,免受波及。
洛遥磨牙,“我看还是杀了干净。”
白禹冷笑的附和道:“就算不杀,舌头拔掉也行。”
七杀道:“主意甚好。”
赵合欢默默的嚼了口饭,竟长长的舒了口气,这才是平时的状态嘛。
“啧啧,你们都是嫉妒我这张脸。”
司炎幽幽的抚着脸,凤眸潋滟,波光荡漾。
“……”赵合欢扶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词。
☆、第247章 野心
景炎帝最近很是郁闷。
当他带着心爱的嫔妃刚到行宫的时候,右相却捧着一大堆折子追来行宫扰了他的兴致。
朝中的左相和右相政见常常相左,如果说左相是胜得他欢心的臣子,那么右相的出现就只会让他感觉到一个字:烦。
他就不明白,怎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
难道他养着这帮大臣都是吃白饭的吗?什么事情都要来过问他,一会儿这边要拨款,那边说钱粮不足的,西北战事又频繁吃紧,想到这些事就头疼。
当然景炎帝在昏庸无能的同时,又是个十分多疑,谨慎的人。
至少他清楚的知道如今自己能享受到的日子,全都是有赖于高高坐在这皇位上。
即便朝廷中大部分权力交给了左相,但同时他自以为高明的也提拔了几个人暗中盯着左相在朝中的动作。
不舍的从爱妃的榻上下来,景炎帝正了脸色,捏了下爱妃的脸,“等着朕,一会来陪你。”
然后唤了内侍进来,理了一下衣服,吩咐道:“让右相在偏殿候着,朕马上过去。”
右相面色焦急,在偏殿来回踱步,神色沉重。
手上正拿着几封加急的折子,屡次问内侍,“皇上什么时候才能过来?这手上的折子还等着皇上批示!”
想着方才皇上的话,内侍谨慎的说道:“估摸着还得要一会儿,右相稍安勿躁,奴才给您上壶茶?”
这一等又等了小半个时辰。
皇帝施施然的过来,一袭黄袍加身,泛着淡淡的龙涎香,显然适才沐浴过。
扫了眼起身行李的右相,景炎帝神清气爽的抬手道:“不知右相有何要事,特意跑来这行宫,朕不是说过,朝中之事有你和左相商议着定夺便是。”
右相呈上折子,声音沉沉道:“中原往北一代干旱严重,几个月来都未曾下过一场雨,百姓罹难,粮田无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安抚民心,恐怕会生出大乱。”
皇帝翻了翻折子,烦恼的按着眉心。这天上不下雨,他有什么办法?
右相语重心长的说道:“臣恳请皇上开仓放粮,安抚民众的情绪,同时调度汉中府,京兆府府尹一同救济灾民,若是皇上能去玉门寺祈福求雨,万民必将感谢皇恩。”
皇帝烦闷的挥挥手,果然又是一个来要粮的,合上折子,说道:“那就照右相的意思办,放粮这事就交由右相全权处理。”
至于那什么祈福求雨,景炎帝直接略过了,玉门寺在郊外,去一趟还得斋戒沐浴,规矩多的很。
右相松了口气,说道:“皇上体恤黎民百姓,是百姓的福泽。”
只是当右相为西北地干旱欠收的农民松口气,拿着皇上的手谕去找户部协商放粮拨款的相关事宜时,户部尚书就苦着脸,开始哭穷了。
要说这户部尚书也是憋屈,每次一有什么事要求拨款赈灾的,皇上大手一挥就准了,但到头来他这拿不出银子啊!
看右相一脸不信,户部尚书干脆就拿了国库的账本给他。
刚看完国库账目的时候,右相整个脸都黑了。
户部尚书双手揣在袖口里,面色沉重,“右相大人,你也看到了,国库就是这么个情况,还没算上北地的战事,我这看到兵部尚书都要绕道走……”
右相脸色难看。
“开年,皇上修缮了几处行宫,吃穿用度几乎全都是从国库开销,本身内库和国库是分开来的,但皇帝金口一开,这底下的人能不给吗?”
右相心沉到了谷底,望着赤字的账目,竟是讷讷无言。
站在广场上,望着蜿蜒直上的白玉台阶,忽然有种一眼看到头了的感觉。
于是第二天,右相一大早的,又为了这件事去找了景炎帝。
皇帝这时候还在美人帐中安眠,照例是不上早朝的。
听到内侍禀报,景炎帝眼睛还没睁开,眉心就是一皱,“怎么又来了,不见——”
刚说了不见,那内侍就一脸为难道:“右相已经在外面跪了一个时辰了,皇上要是再不见右相,恐怕会引得朝臣非议。”
毕竟右相官风清廉,刚正不阿的名声都是美誉在外的,而且又和桃李遍天下的郑十安交好,泱泱学子都以右相为榜样,推崇敬佩。
听到这,皇帝眼睛睁开,从榻上起来,沉怒道:“让他等着!”
右相耐心极好,不见皇帝不罢休,从早上等到了中午,皇帝总算宣他进去了。
桌案前,景炎帝正喝着上供的雨前龙井,听到右相说国库空虚的时候,眉梢一挑,心头一跳,“去年的税收不是很丰盈吗?”
要知道先帝传位给他的时候,国库是十分充盈的。
右相平静的提醒,“和西夏议和的条款赔偿了许多银两,皇上忘记了?”
景炎帝有些尴尬,宣了户部尚书进来。
面对盛怒的景炎帝,户部尚书战战兢兢的把账本呈上去。
皇帝面无表情的翻动账本,一张脸色越来越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原来这么穷。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内侍有急报进来,“辽兵大举进犯,李将军死守在漠城,发出了求援急报!”
景炎帝“腾”的一声站起来,脸色仓皇,北辽聚在在这个时候又蠢蠢欲动,着急的搓了搓手,下意识的唤道:“速速召左相进来。”
李承一到底年纪太小,领兵时间又短,而袁卓却还在抱恙在身,即便袁卓没有抱恙,景炎帝也不敢把军权全交到他一个人手里。
“右相,这可如何是好?”
皇帝就问右相的意见。
右相此刻也是面色凝重,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紧皱,“西夏刚刚退兵,陵城已被西夏占据,若是北地有失,西夏恐怕撕毁协议,趁机突袭西面,到时候前后夹击,大周危矣。”
皇帝坐回椅子上,听到议和,念头一闪,“对了,得赶紧派使者去和谈,再不成就联姻?右相以为如何?”
嫁一个公主去辽国,能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对他而言是最简单的办法了。
之前西夏议和已经赔了不少钱,而现在又要和北辽和谈,如此一来,即便能保全大周,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看景炎帝打定了主意,右相张了张嘴,沉默下来。
以如今大周的局势,战力疲弱,的确不利于大兴兵马作战。
对于皇帝议和的想法,左相是双手赞成的。
于是两边一拍板,皇帝就立即召集朝臣商讨出一个议和使臣遣去北地。
同时准备从朝中选一个公主和北辽和亲,景炎帝子女虽多,但适龄的公主却只有两人,一个是皇后嫡出的公主,今年才十二岁,另一个是妃嫔所出的女儿,今年才十岁。
这消息刚传到后宫,皇后便脸色一白,北地荒瘠,民风野蛮,彪悍,而且有兄弟共妻的习俗,自己生下的金枝玉叶,哪里舍得嫁去那种地方。
当即念头一闪,张罗着赶紧给女儿抢先一步订了亲事。
右相回到相府。
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语,出神的沉思着什么,直到宋唯之进来时,才抬了抬眼皮。
“唯之,你素来聪颖,你觉得以李将军之力,若不议和,能否有一战的可能?”
李承一是袁卓亲自提拔起来的,虽然领兵时间不长,但前有西夏,后有北辽,难道一次次都只能议和求全吗?
宋唯之淡淡的看着右相,叹了一口气,随即轻笑道:“父亲身为臣子数十年,所做的决定自然是有道理的,和亲固然有和亲的好处,如今需要担心的是,若北地兵败,且又和谈不成,到时内乱四起,那才是真正的进退维艰。”
右相又何尝没考虑到这最坏的情况。
而且北地往临清关,苏玉关一路下来,就到江宁府,而京城临安则离那不过数十日的路程。
相似小说推荐
-
傻夫 (翊佟) 2019-01-09完结总点击数:50651 13 235 文章积分:7,001,606方家有个傻儿子,本以为是娶不到媳妇儿了,可是—&...
-
人间凶器小可怜[快穿] (无牙子) 晋江高积分VIP2019-1-16完结1922 5852 营养液数:1650 文章积分:143,669,360 戏精女主,在线扮猪吃虎。瑟瑟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