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宫里可得小心些,既然妙书说那杀莫姑娘的真正凶手没有抓住,你也得自己注意些,特别是晚上的,别瞎跑出去。
记住,晚上来叫你出去的,都不是好人。”
万一这家伙有个什么事,你说就谨行那种爱妹控,还不知道要发哪样的疯呢!!
谨彦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周泊桐,心道,自己从来不晚上跑出去。
哪怕是兄长的院子也是极少极少。
每次去,还不是这家伙去了兄长哪儿,然后专程来唤自己的?
不过,她也知道,周泊桐是一片好意,因此,乖巧的点了点头。
“杜姑娘的那事儿,看来得你费心了,妙书姐姐让我回来后去红馆哪儿收整收整呢。
红馆卷宗多,而且全部得我自己来,不能假手于人,也不知道得收拾个几个月呢。
对了,你下次进宫的时候,叫我哥把我的那个药油给带进来,红馆哪儿的味儿,真心不好闻。”
本来周泊桐一开始听说谨彦去红馆办事儿,有些担心,刚想说,让她自己小心些。
最好多找几个人在外面候着。
万一有个啥事的,也能互相帮衬一把。
后来听见谨彦说嫌弃红馆的味儿,不由得心里一阵腻歪。
第一百十七章 谣言
周泊桐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和谨彦又见了几次面。
先是给谨彦带来了药油,后又是谨彦托周泊桐转达口信。
她听妙书说起,李大人身边的笔贴式名额给补齐了。
倒是首辅林大人身边的笔贴式空出了两个名额出来。
原先的两个笔贴式,经过林大人的举荐,都出去当官了。
妙书有问过谨彦,要不要帮她兄长去讨个名额来。
凭之前凶杀案,想来林大人是不介意卖她一个顺水人情的。
本来嘛,沈谨行的名字也早就在排队了。
谨彦考虑了一晚,觉得,还是算了。
庆丰帝想动林大人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事儿。
虽说林大人势力庞大,在近三五年内,庆丰帝是动不了林大人。
可是,贴上了林党标签,这一生也摘除不了了。
还不如在大理寺,跟在郭大人身边学习。
一来能学到些技术,将来出去做官,会断案,会判案,也是件好事。
二来,这周泊桐既然请旨去监管大理寺,也能对兄长多加照顾嘛。
干嘛好好的,非要来御书房呢?
虽说这儿前途是光明些。
不过,危险系数也大很多!!
你想啊,庆丰帝为毛瞧不上自己?
还不是谨沅的关系。
那同样的关系,会瞧不上兄长啊!!
虽说庆丰帝的厌恶一分为二,自己的压力或许会小些。
可万一庆丰帝到时候看见自己和兄长都往他身边窜,他一想歪,到时候打击面更加广,岂不是得不偿失。
因此,她便让周泊桐好好的和兄长做下思想工作。
不是自己不愿意兄长更上一层楼。
实在是宫里的危险系数太大。
周泊桐原先的想法就是让谨彦别做无用功。
他自幼长在庆丰帝膝下,和庆丰帝相处的时间并不比一些皇子少。
对庆丰帝的个性自然是了解的。
更何况,现在谨行对郭大人的崇拜之情正浓,哪里愿意离开的。
而他们二人来往得多了,藏书阁的人看在眼里,一些闲言闲语就出来了。
虽说每次周泊桐来的时候,二人都是光明正大,都是在妙书办公室对出去的凉亭,人来人往的。
可架不住周泊桐对那些女官从来不假词色,而他本人在京城又久负盛名。
虽说那些女官进宫来,都是冲着八九十三位皇子来的。
可是,在她们看来,倘若能在宫里和靖南王世子两情相悦。
到时候,凭她们的家世,再加上靖南王世子去皇帝或者太后哪儿求个情,指不定,就能成为世子妃。
成为皇子妃,将来虽说有可能可以成为皇后,或者贵妃。
可是,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是皇子妃。
倘若运气不好些,和自己丈夫不和的皇子上了位,到时候的日子,就苦不堪言了。
周泊桐虽说只是靖南王世子,可人家是世袭罔替的,更何况,这一代的靖南王就这么一个儿子。
无论怎么看,和靖南王在一起,对自己或是对娘家来说,更为有利。
更何况,八九十三位皇子她们也有瞧过。
才情才华也就不说了,论长相和身段脾气,自然是靖南王世子更加接近她们心中最佳夫婿的。
现在,这么大一块肥猪肉,老围关沈谨彦那“饭桶”转,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一开始的时候,别说谨彦了,哪怕是妙书也是不知道的。
因为二人的谈话都是在妙书的眼皮子底下,她压根没感觉二人有啥问题的。
说的不是沈谨行在大理寺的事儿,就是谨彦家的三胞胎。
听是虽说不是很清楚,可凉亭离她那地儿也不是很多远。
只字片语的也会传过来的。
谨彦家的三胞胎,桂枝和春枝是常挂在嘴边的,说那三个胖小子可爱得不得了,巴啦巴啦的能说个一下午。
她其实挺不明白的,人家的儿子要她们这么上心干嘛!!
后来还是杨玉冰命绿菊和雁儿说,雁儿才和妙书说起来。
只不过,传言已经隐约飘出藏书阁,直指慈宁宫了。
妙书虽说在藏书阁已经严禁太监宫女还有那几个女官造谣生事。
不过,太后还是把妙书给传了出去。
太后对周泊桐的心不亚于几个皇子。
反正都不是她的亲孙子,谁陪在她身边时间多些,她自然是待谁亲近些。
她早年的时候,是想把娘家侄孙女指给周泊桐的。
哪知,庆丰帝说,周泊桐的婚事他有主张,还说,倘若太后真喜欢周泊桐,要么挑个庶出的侄孙女给周泊桐当侧妃也是可以的。
太后自然是不愿意自己娘家的姑娘给人当妾氏的。
靠着她的关系,哪怕是娘家庶出的姑娘,也能嫁入一般人家当正头妻子。
因此,太后也就不再过问周泊桐的婚事了。
而皇帝呢,也好像忘记周泊桐这个大龄青年的事了,只派差事,不指媳妇!!
现在,传出那沈谨彦和周泊桐私下授受的事,太后自然是不高兴了。
太后自然不会觉得周泊桐有什么不对,自己养的孩子自己知道,懂规矩,知礼仪。
最重要的是,这孩子长得俊俏,一般的姑娘家哪里抵抗得了啊!!
所以,肯定是那沈谨彦借公事为名,借故亲近周泊桐。
像沈谨彦这样品阶太低的,哪里配得太后的“亲自”教育啊!!
因此,太后便把妙书给召到了慈宁宫。
妙书一听说慈宁宫哪儿都传到了,便抢先一步,到了庆丰帝哪儿要了预防针。
庆丰帝自然是知道红馆失窃的事。
他也觉得,失窃的事和人命案肯定也有些关系。
要不然,哪里会这么凑巧的。
妙书和庆丰帝说,靖南王世子总共来过四次。
四次全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的,二人的对话,她没有听得一清二楚。
可大概的还是知道,不是说大理寺的事,就是说人家家里的事。
说白了,靖南王世子就是当了个信鸽。
最后妙书还说了句,以靖南王世子这么聪明,断定不会找一个庆丰帝厌恶的姑娘为妻,所以,估计纯粹是朋友所托。
既然如此,那么,引起这场流言人的用心,就大有可疑了。
要知道,谨彦这次回宫里,妙书也传出了她每天待红馆收拾事。
还有,之前谨彦大破展姑娘“杀害”莫姑娘的事,也是流传了出去的。
那么,现在制造这个谣言的人,指不定,就和那失窃凶杀案有关。
或许就是那真正的杀人凶手!
第一百十八章 帮着说合说合
妙书既然在庆丰帝哪儿打了预防针,也得了庆丰帝的首肯。
但有些事儿,肯定不会和太后直言。
因此,妙书和太后说的便是,之前谨彦奉旨协助调查莫姑娘谋杀案。
调查之中,有好多机密的事,是除了郭大人之外,别人都不知道的。
而现在,因为红馆的事,突然把谨彦给调了回来。
谨彦并没有和大理寺的人做了衔接,所以,导致大理寺的一部分公务出现了延缓。
靖南王世子现在监管大理寺公务,所以,郭大人就麻烦世子来和谨彦做下对接工作。
二人之间的往来纯粹是公务,并无夹杂私下感情或者事情。
最后,妙书还表明,“太后,倘若你信不过沈少卿,难道还信不过臣和靖南王世子?
二人的对接工作,因为涉及大理寺最高机密,臣是远观,可二人并无任何不妥。
更何况靖南王世子是太后您一手带大,他会喜欢哪样的姑娘,瞧得上哪样的姑娘,太后你还会不知道?
当年什么京城第一美女第一才女的,世子都不曾看在眼里呢,更何况是沈少卿了。”
太后一听,心道,对哦,当年,周泊桐之所以南下,还不是因为被那京城第一美女沈谨沅给吓得。
相似小说推荐
-
人间凶器小可怜[快穿] (无牙子) 晋江高积分VIP2019-1-16完结1922 5852 营养液数:1650 文章积分:143,669,360 戏精女主,在线扮猪吃虎。瑟瑟觉着...
-
美人有所思 (温凉盏) 2019-01-20完结22446 营养液数:16923 文章积分:277,550,432柳树胡同来了个新住户,婷婷袅袅,玉骨丰肌,端的是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