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贵女当家 完结+番外 (佛前青莲)


  “是这么一回事儿……”
  苏氏又开始和谨彦讲起来,之前谨行不是租院子给一些学子嘛,从中又受到了些启发。
  这年头,考科举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所以,在京城,特别是贡院附近,或者是离贡院近些的一些院子,还是挺吃香。
  可这些院子一来价格贵,有些学子未必能够长年租得起。
  可倘若回家乡吧,其实也不是很划算。
  所以,苏氏和谨行便想了大家互相方便的法子。
  第一离贡院大概还有四条街,他和苏氏便买了十间并排的宅子,然后把里面全部改造了一番。
  有点像现代的旅馆似的,你可以根据你的经济能力租房间。
  价格自然是便宜过客栈,最重要的是,你的衣物会有人来清洗,你房间也会有专人来收拾。
  一日三餐,你要选择在那宅子里吃也是行的。
  倘若不吃,只要你事先一天说声,厨房也不会来多扣你的银子。
  伙食方面,只求温饱,不求最好。
  倘若想要加餐或者别的,只要你付得出银子,厨房也是可以安排的。
  其实之前谨行已经有在做了。
  只不过,相对规模小些。
  现在不同了,他和苏氏是打算大规模的做。
  谨行的想法是,周泊桐登基在即吧?
  开恩科,那是必须的!!
  到时候,再册封皇后,册封太子啥的,再开恩科,连着三年开科恩,生意应该还会不错吧?
  最要紧的是啥,租他们的宅子,倘若你没有书童,小厮,侍候笔墨的,他们还可以优价供应!!
  他们庄子上的一些孩子早年不是接受文化教育嘛,虽说不是特别成功。
  不过,这几年来,那些庄子上的人也发现,好像读过书的,府里在招奴才的时候,会优先考虑。
  你想,府里有四个小少爷吧,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小姐少爷,那多认几个字的,总没坏处。
  有什么是比去侍候小少爷小姐更有前途的了??
  所以,庄子上的好些人,都开始自发认起字来。
  “才认识几个字,不怎么适合去做那些举人老爷的书僮吧?”
  谨彦一听,立即指出道。
  哪知,苏氏抿嘴笑了笑,“你以为这世上所有的举人老爷都是真材实学的?
  有些,还不是花银子买的?
  更何况,真正有真材实学的举人老爷,会需要那些装门面的书僮?”


第二百五十五章 守二十七个月
  谨彦一听,道,“这书僮还有拿来装门面的?”
  这可新鲜了,头一次听说!!
  不过,家里庄子能多些是好的,生意能多元化也是好的。
  最要紧的是,庄子上的那些孩子能多念书也是好的。
  “嫂子,既然如此,那你看着办吧,多买些地,多让庄子上的孩子们读书也是件好事。
  优秀的人才多了,对家,对朝廷来说都有好处。”
  在谨彦看来,读书这种事吧,其实也靠天赋的。
  像现代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普及啊,可是,真正优秀的,又有几人?
  无论何时,总是中间和底层的人多些的。
  这就像金字塔一样。
  只不过,能让自己庄子上的孩子们告别文盲也是件好事。
  时间会慢些,可咱可以订个小目标,比方说,努力在五十年内,让沈府名下庄子佃户们都识文断字。
  “妹妹,你不会怪嫂子财迷吧?”
  苏氏见谨彦沉吟了半晌不说什么,然后拉着谨彦的手道。
  “怎么会呢,嫂子想太多了,不过嫂子记得早上让孩子们读书,到了下午,还是让孩子们去庄子上帮大人们种田。”
  倒不是说谨彦不想让那些孩子成材,而是觉得,还是要让那些孩子劳逸结合。
  要不然,将来府里招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自己是真的要哭死的。
  “妹妹放心,你不说,那些庄子上的庄头也知道,对了,前些日子,太子和你兄长说,想让你大侄儿也进宫来读书。
  你哥和我商量过之后,觉得还是让他在家里读书。
  也不知道这事儿太子会不会怪咱们不识抬举?”
  苏氏也又提了她的长子进宫读书的事。
  一开始的时候,她自然是高兴乐意的。
  这就和现代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能上北大清华一样。
  只不过,后来谨行觉得,自己的儿子和三胞胎不一样。
  三胞胎是那种,哪怕占不了便宜,但也吃不了亏的个性。
  本来嘛,三个脑袋瓜子凑一起,再加上三胞胎共享一个小宇宙,三只家伙属于套口供都不用言语交流的,大家互相给个眼神,就知道另外两个想说啥了。
  可他的儿子就不一样了。
  他的儿子继承了自己忠厚的个性,以前就是被三个小叔叔欺负的。
  你说吧,这进了宫,还不被那些皇子皇孙们欺负?
  三胞胎那是将来的国舅爷,正宗的铁杆外戚。
  一些皇子皇孙想欺负,那也得惦量惦量。
  倘若三胞胎和他们的大侄儿是同一个班级的,那还好些。
  有三胞胎照看着,估计问题不大。
  三胞胎虽然也欺负他们的大侄儿,不过,三家伙的个性是属于,我们照着的人,你敢欺负试试,打得你找不着北!!
  可四人差着年纪,肯定是两班级。
  所以,还是让他在府里读书的好,小班化教学,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将来能考科举就考,考不上,姑母是皇后,难道还怕没活干?
  在谨行看来,自己的妹妹成了皇后,沈府的人太过有出息,也未必是件好事。
  相反,有的时候中庸些,无能些,未必不是保全全族人的出路。
  “嫂子千万别这么说,是我考虑失策,我这不是想着,四人自小一起读书嘛。
  所以也想……”
  严格来说,谨彦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周泊桐是不赞成的。
  只不过,谨彦很是高兴又兴奋的提出,三胞胎表示也很挂着他们的大侄儿,所以,周泊桐才开口和谨行提的。
  自从谨彦成了太子妃,见自己的兄长,都没以前方便。
  最让她郁闷的是,谨行看见她还要下跪。
  虽然她也知道,这是宫中的礼节,可是她心里也挺难受的。
  在行事时,周泊桐的考虑明显是比谨彦严谨些。
  三胞胎进宫读书是庆丰帝主动提起的。
  庆丰帝提起,和他让几个孩子进来,是两码事。
  他自幼长在宫里,在宫里的那些皇子皇孙,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以前是,现在自然也是。
  只不过,妻子提了,他自然只能照做。
  谨彦后来在周泊桐的言语提及之下,也想到了。
  那时候她的想法是,侄儿真进宫了,自己多看顾下,理论上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现在嫂子既然提出了家里读书,也是好的。
  周泊桐说得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亮哥儿过了满月之后,庆丰帝的身体更加不行了,每天喝一碗粥,都是件废力气的事儿。
  周泊洞和谨彦商量过之后,就直接搬去了乾清宫哪儿打地铺,每天除了公事,就是照顾庆丰帝。
  无论太医怎么尽心,周泊桐如何照顾,李大人和郭大人等人如何的挽留,庆丰帝还是走了。
  庆丰帝走了之后,周泊桐登基为帝,改年号为靖隆,封沈谨彦为皇后。
  庆丰帝时的郑太后遵为太皇太后,许皇后则遵为皇太后。
  这些都是大家所能想到的事,那两位虽然一直请着太医,只不过,庆丰帝那时候没特别表示,新上任的靖隆帝自然也得敬着。
  只不过对六宫的划分,则有些耐人寻味了。
  讲真,其实有好些人都在等庆丰帝驾崩,倒不是他们坏心。
  而是只有庆丰帝走了,咱新的靖隆帝才能广开后~宫之门不是。
  虽说他之前有表明过不纳嫔妃,不过,大家伙都知道,估计是在庆丰帝面前故意装装样子的。
  可是,哪里知道,人家还真的没曾准备纳过。
  上位后,靖隆帝下发了好多圣旨,接到圣旨的,大都是高兴的。
  但唯有一道圣旨,大家伙听了很是不爽。
  咱们的靖隆帝表示,对于守孝,他打算守足正宗的二十七个月。
  古往今来,一般新帝守孝,基本是以天代年的。
  守二十七个月的,都是守二十七天。
  历代如此,所以,还真没哪个臣子会说三道四,大家伙都是男人,都懂的。
  也没哪个皇帝表示,自己要守二十七个月的,又不是傻的。
  可现在,靖隆帝却表示,他要守足二十七个月,那些大臣们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他们是拒绝呢?
  还是接受?
  拒绝吧,不是阻止新帝向庆丰帝尽孝?
  接受吧?那他们的女儿侄女世侄女的咋办办??
  所以,之前李大人和郭大人和他们说的,真的是忠告??
  mmp


第二百五十六章 孩子难养
  一些大臣是劝靖隆帝,还是按常规的比较好,大家都这样,他这么守二十七个月,不是让将来的子孙难堪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