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时候,老兵并没有带走野猪,而是把这野猪给了明亮:“这野猪也有你一份功劳在,我就不带回去了,就送给你们吧。”
这野猪,村民们打到是要交公的,但因为这是人家解放军送给苏家的,所以村民们也不敢眼馋。太奶奶却决定,把野猪的一半上交给村委,人家解放军也说了,他只得一半,另一半是明亮打的。太奶奶觉得,这野猪他们不能独吞,虽然村民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毕竟这么大的野猪,大家都看着呢,如果不上交一些,有人会眼红,谁知道会整出什么事。
这一上交,明亮一家就被村委夸了,让大家都学习明亮一家。
村里就开始分了这半只野猪,每家倒也能分个几斤,,吃到肉的村民们,在心里可感激明亮一家了。
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分肉吃肉,原老兵却回了招待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李同志,这让李同志更加地坚定了要把明亮挖到自己团里的决定。
1966年十二月十二日。
这一天,招兵的工作全部结束,大家也继续地收到了通知。不管成功不成功,能不能顺利入伍,收到通知书的那些人,心里都落下了石头。
唯独明亮的通知书还没有下来,这让苏家人很着急,就连村委都替明亮着急。要知道,明亮入伍那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没有消息?这让大家都不明白。
为此,苏耀宗和东升明亮三个人去了一趟县武装部,询问这件事情的缘由,为什么明亮没有收到通知书,是被淘汰了吗?
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苏明亮并没有被淘汰,只是因为他的去向问题,组织正在紧急地调节与研究中,过不久就能有消息,你们不用担心。
听到武装部的工作人员的回答,父子三人这才放下了心,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奶奶他们。太奶奶说:“还没有结果,这是大家都抢了起来,所以才没有结果吗?”
想想,这样也挺麻烦的,如果一直没有消息,那明亮入伍的事情怎么办?听说过十天,队伍就要出发了。
苏家人着急万分,但又实在没有办法。人家部队的首长没有把这个结果弄出来,他们着急也没有用。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在十二月十四日的清晨,武装部接到了上级领导的通知,把苏明亮编入了西南军区。
这一个结果下来,那些等待着的其他部队,都死心了,虽然不甘,但是也没有办法,抢不过人家西南军区。而且西南那边正在打仗,正是用人的地方,把苏明亮这么好的兵编入西南,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好兵需要好部队来练,苏明亮去西南,肯定会有所作为。
明亮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在那天中午,是武装部的干事亲自过来给他递交的消息,接到电话就往这边赶了,一刻也没有耽搁。
在收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一刻,明亮几乎激动得落下泪来,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了,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起誓,我一定会在西南干出一翻天地来。
在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苏家人放下心中大石的同时,又满满的不舍。儿子/孙子就要去部队了,以后一年见不了几次,说不舍得那都是骗人的。
“走,明亮,我们去拍全家福。”这个时候,全家福就成了一份念想,太奶奶做下了决定,去拍全家福。
这段时间,是招兵的高峰期,凡是收到入伍通知书的人家,都会去县里拍全家福,明亮一家算是晚了,到照相馆的时候,已经空了许多。
明亮穿着崭新的军装,胸间戴着小红花,跟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家的脸上带着笑意,却也同时充满着不舍。
在拿到照片的那一瞬间,大家的心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太奶奶不停地抚摸着照片,对明亮说:“明亮,太婆为你骄傲。”
明亮说:“太婆你放心,我会干出一番事业的,一定给老苏家再争一个团长出来。”
苏芝看着自己的小哥,在这一刻,她突然觉得,小哥的身影高大了起来,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这是她的第一个亲人当兵,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
十二月二十三日,所有入伍的新兵,都在这一天被送上了卡车,远赴各个部队。
明亮也戴上了红花,在敲锣打鼓中,踏上了征程。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芳姐也想让明亮去京城的,但是那个时候京城未必是安全的,京城部队以后也会一样奔赴西南战事,但不如西南军区可以无时无刻的直面战争。那是明亮的一次机会,而且只有在那里,才能遇到男主,所以芳姐就给他安排到了西南。
文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出现过哦,是跟男主有关系的,大家猜到是谁了吗?
红包明天发。
第47章
接走明亮的, 是一辆大卡车,是在县武装部的大院被接走的。
苏芝就站在接送的队伍人群中, 看着小哥胸前戴着红花, 被武装部的领导推到了台上去讲话, 心里即骄傲, 同时又带着一腔的不舍。
小哥,终于还是走了,带着他的目标与理想, 去了部队,肯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小哥改变了他的命运, 肯定不会像书里写的那样, 成为大反派, 将来被枪毙。这是一种理想的转变,一种积极向上的转变,也是对命运的抗争和变化。
明亮被推在入伍新兵的讲话台上, 一脸的紧张。看着下面亲人们对他的鼓励, 他的心里又是充满着激情。随后他发表着意见,激情澎湃的。
新兵入伍,他们这一期的兵, 高中文化的可不多, 甚至在全国, 高中文化当兵的都为数不多。这批兵,就连初中毕业的,都是宝贝疙瘩, 多数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也是部队首长要抢着明亮的原因了。
此时一起过来送兵的,苏家人都过来了,太奶奶看着曾孙子的优秀,心里又一阵感叹。
这就是她的小曾孙,她看着他出生又一步一步的茁壮成长,现在就要远离家长,去西南当兵了。
她想起了当年送走儿子上战场的场景,也如现在这般,她送走了儿子,却再也没等来儿子的回归。现在她又送曾孙去部队,心境是一样的,舍不得,同时也有着担心。
老人暗暗地抹着泪,却要笑脸迎上。
苏芝将这一幕都看在眼里,她情不自禁地握上了太奶奶的手。老人将她抱了起来,抱着她就像抱着希望一样。
苏芝被抱高之后,视线更加的开阔起来,看的更高也更仔细。
原老兵就站在台上,和李同志站在一起,也在往下面看着。在人群里,他看到了苏芝那双眨着乌溜溜的眼睛,不禁多看了两眼。对这个小女孩他还有印象,那是在苏家的时候,她一脸认真地问着他,她小哥如果去了西南,会有怎样的待遇,会不会遇到战争。
那认真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另一个也是这样认真的面孔的人,忍不住轻轻地笑了起来。
苏芝当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某个老兵的注意,更不知道自己当初担心明亮会遇到战争的时候,问老兵的那些话让老兵对她产生了兴趣。
明亮激情澎湃的演讲,终于说完,大家发出了掌声,武装部的领导还有部队的领导,都发了言,之后就让新兵们坐上了卡车,打算去往市里的火车站,奔赴各个部队。
县里是没有火车站的,总共有五辆大卡车,载着新兵们前往火车站。
当真正的离别来临的时候,苏芝才感觉到了那种不舍之情,看着太奶奶、父母兄弟抱在一起抱头痛哭的场景,她的心里那也是一阵的落泪想哭。
这样的场景在其他人家身上也在同时上演着,大家都在那抱头痛哭着,都在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孙子上战场。
“走吧,在部队好好干,太婆等着你向我报喜。”太奶奶拍着明亮的背。
明亮用力地点着头,眼泪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掉。这个时候,他才感受到了跟家人分离的那种悲伤的感情,那种不舍,可是再不舍也得走。他有自己的理想,雏鸟总要起飞,飞上蓝天翱翔,那才是他的人生,而不是在这个农村里挥霍青春。
卡车终于载着新兵们,驶向了终点,而送行的人们,心里一阵的悲伤,同时心里也有着向往。
苏芝是能够猜到,小哥去了西南,等待他的肯定有一场战争。虽然她对那段的历史不太了解,但也隐约知道,那个时候是暴发过战争的,从60年到90年之间,断断续续地一直有战争暴发。最大的战争却是在79年之后,很激烈的战争。
战争有危险,但同时又是明亮的一次机会,走向人生顶峰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让苏芝心里又是一阵的火热。只有明亮在部队里立功并提干,才能真正地在部队里继续呆下去,才能真正的避开大革命。否则过三年,他还得回来,到那个时候,大革命的浪潮更加的激烈,回来之后,对他来说也并不有利。
苏家人在明亮走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从那种离别的伤感中回过神来。太奶奶总是会喊漏,总会情不自禁地喊着明亮的名字。等喊出声的时候,才想起来,明亮已经去当兵,暂时回不来了。这可跟上学不一样,上学的时候,他们没有感觉到这种远离,因为明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家,他们感受不到那种明亮不在身边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