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派去查探的人已经回来,你母亲娘家在榕城还留着几丝血脉,朕原本是想将你派去榕城,好接回血脉亲人,但若是你不愿,朕也不会强求。”
范远才始终望着湖面,仿佛在这结了冰的湖上看到了一个女子绝望跳入。
他这一次没有哭,只是眼眶通红了些。
郎素伸长脖子看着,只见陛下对着范远才不知道说了什么,原本站着的他又跪了下去。
还重重的磕了好几个头。
什么情况?
陛下要把范远才拉出去砍了?
他在求饶呢?
郎素正看着,却见陛下回了身,一双明明该是锋利,却总像是含着笑意的眸子望着他的方向。
他招了招手,郎素还没想好要不要过去,便见身边的武师傅已经走了过去。
那身上披着白色斗篷的俊美君王不知和武师傅说了什么,待他说完,武师傅也看向了郎素。
郎素心里有些发憷,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刚退完,便见着卫明言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了。
有点慌。
感觉不太妙。
陛下离开了,两位武师傅围上来了。
“郎公子,陛下言公子想上战场,我等便假做敌人,用木棍与公子对战。”
郎素一开始还没明白这句话的恶意。
直到他被武师傅们用包了牛皮的木棍戳的浑身青紫,晚上翻个身,疼一下,疼的翻回来,又疼一下。
简直惨不忍睹。
而最让郎素觉得奇怪的,还是突然变得能吃苦的范远才。
被这么围殴,他自己都受不了了,范远才居然硬是一声不吭。
陛下到底跟他说了什么,居然如此有效。
想到那天陛下望着他神秘的笑,郎素浑身一紧。
难道和他有关?
他忍不住想了想如果和自己有关范远才怎么才会突然如此勤奋。
除了若是胜过自己会给范远才奖励外,他实在想不到别的了。
郎素正想着,突然见一旁塌上的范远才悄悄起了身,一点声音也没发出的穿上衣服出去。
他连忙也跟了上去,果然见到这家伙在练武场上借着月色练武。
好啊!
居然背着他偷偷努力!
郎素心中憋着一股气,猛地跳上台,拿了长/枪与范远才来了一场。
郎素练武的时间长一些,范远才之前又不肯认真,最后自然是他败下阵来。
收枪之后,他有些讶异的望向郎素,“你怎么也来了?”
一说起这个郎素便气不打一出来,他一仰头,倨傲道,“怎么,这练武场我就不能来了?”
“以后你若是要练武,多晚都要叫我。”
他把话挑明了,看范远才这家伙还敢不敢背着他偷偷练。
明明是这样的语气,范远才一整天都仿佛在冰水中泡着的心却一暖。
他努力扯出一抹笑来,“你别担心了,我没事。”
郎素:“什么?”
见他不愿意说破,范远才心中更暖,笑容也真了很多,他将枪丢在一边,捡起了放在一边的木棍,笑道,“来,我们练练这个。”
练就练,谁怕谁!
郎素立刻也捡起了木棍,两人在武学上的天赋都差不多,学着白天武师傅们的模样练了一会,居然也都有模有样起来。
两位武师傅坐在树上,看着两个年轻的郎君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心中都满意无比。
若是他们一直都有这样的劲头,真上了战场,日后未必不能成为一名大将。
***
朝中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要打仗的消息快速传遍了整个京都,之前那些一个个白面无须的郎君们都被家中按着学了这么长时间的武,个个都不是曾经肩不能挑的他们了。
现在一听朝廷绝对夺回七座城,一个个嗷嗷叫着非要参军。
他们都学了这么长时间的武艺了,若是不参军,那不是浪费了吗!
之前还押着这些小辈们练武的长辈都头疼了,他们愿意让孩子习武,可不代表愿意将这些家族中的希望丢去战场。
刀枪无眼,只看那些武官家中如何凋零便知道了。
先帝在时,武官回了家便是可劲的生娃娃,可就算是这样,最后活下来的也没有几个。
这些小崽子们在京都中就算是翻了天也有老子兜着,可若是出了京都,站在匈奴人面前,谁还给他们面子。
这下这些做长辈的也都不逼着他们习武了,一个个的给足了钱,让他们随意的去京都中玩,爱玩什么玩什么,只要别嚷嚷着要去打匈奴就好。
他们却是没想到,被关在府中的郎素与范远才解了禁,也在京都中开始活动了。
这两个曾经是死对头,现在却也算得上是师兄弟,两人可都是被宫中送来的武师傅调|教过的,对上京都的这些学了几天武艺便自觉厉害的勋贵子弟们,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便直接将人压服了。
他们这么长时间没出来活动,一出来便发现京都转了风向。
从‘谁最会玩最能找到好玩的地方手上有能请大家玩的钱就是老大’,变成了‘谁身手最好打架最潇洒能打赢所有人就是老大’。
那还等什么,两人可都不是那种低调的家伙,之前就爱呼朋唤友,现在难得有个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得好好把握住了。
不到几天,整个京都排得上名号的勋贵子弟们便个个都跟在了两人身后。
他们还集资在京都中盖了一个练武场,每天的娱乐活动从斗鸡逗猫逗狗逗小伙伴,变成了各种武术比拼。
就连这些最喜欢到处去玩的纨绔子弟们都因为要攻打匈奴而变了性子,原本还因为要打仗而惶惶不安的百姓们渐渐放下了心来。
他们自己玩还不过瘾,拿了银两出来摆擂台,若是有谁胜了,银两就归了那个人。
对于这些自出生起就含着金汤匙的郎君们来说,那些银两只是他们的零花,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可是一大笔钱。
若是得了那笔钱,京都的房子买不到,娶个媳妇却是没问题的。
顿时,原本只是看热闹的闲汉们挨个的上了,只是他们顶多就是有把子力气,与跟着武师傅学过的勋贵子弟们还是不一样的。
擂台摆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宫中的陛下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热闹,去了丞相府,好说歹说,将赵树清约了出来。
这一次,赵树清身边带上了一个同样披着白色斗篷,做男子打扮的女孩。
正是未来的皇后赵树玖。
赵树清一路上脸色就没怎么好看过,任谁的十岁妹妹被一个二十岁的成年男人订婚,还被要求带出来一同看擂台,都高兴不到哪里去。
他就算是现代人都知道双方未成亲时尚不能见面,面前冲着他妹妹笑的帝王怎么就不知道了。
可他这边一拒绝,那边这个不要脸的不知道怎么就说服了爹。
赵树清实在想不通,明明他才是现代人,为什么这群人一个比一个开放。
哦,不对。
这一点他早就该发现的。
毕竟现代人还没开放到让一个十岁孩子和二十岁的人定亲。
想到这一点,赵树清的脸色又愣了一层。
他这一路冷着的脸也没有影响卫明言的好心情,甚至直接无视了赵树清的死亡射线,带着笑坐在了赵树玖身旁,给她指着下面解说。
“看,那个有点胖,穿着蓝衣的便是范远才,他武艺不错,虽然胖了点,但若是从军,日后必定大有前程。”
之前的紧张早就已经在马车上时听着面前人说了一路话时彻底忘却,赵树玖从出生起就没出过几次门,就算是出去也是坐在轿子中,很少能够真正看看这京都。
此刻听了卫明言的话,立刻好奇的往下望去,果然见到了略微圆润的范远才正拿了长/枪,和一个百姓比武。
他动作极快,没多久,那百姓便扔了枪认输。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上台,又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下去,小姑娘有些不明白的偏头望向卫明言,“既然这些百姓打不赢,他们为何又要摆擂台?”
“自然是因为……”
卫明言正笑着温声要解释,那边一直闷闷坐着全程冷脸的赵树清突然插话,“闲得无聊。”
窗边的两人俱都将目光落在了他脸上,赵树清有些心虚,但面上却是一片冷意,强行解释道,“这些人从前便无聊,你看底下有郎素便该知晓。”
听到郎素的名字,赵树玖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
对这个比自己大的侄子,因为有亲的关系,每次他一做了什么挨打的事,光辉事迹总能传到她耳中,对于郎素很无聊这个说法,赵树玖还是很赞同的。
卫明言却又在旁边道,“别听你哥瞎说,他们是为了精炼武艺。”
“可这些百姓并无武艺啊?”
赵树玖的目光顿时被吸引到了帝王脸上,还有些婴儿肥的白皙脸上满是好奇。
眼见着那个二十岁高龄的古代皇帝又在冲着自己妹妹笑,赵树清几乎要忍不住咬牙,脸色已经不是冰冷,是漆黑了。
“匈奴人其实也并无武艺。”对着面前这个年纪还小的孩子,卫明言的态度可温和多了,他温声解释着,“匈奴人生在草原上,以饲养牛羊为生,因为草原上资源缺乏,几个匈奴部落中时常有争执冲突,他们之所以善战,便是因为自小都要与其他部落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