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出闺阁记 (姚霁珊)


  一个穿着仅可蔽体的赭色衣裙、面有菜色的女人,亦站在人群的后头,远远地看着那车马驶离,神情怔忡。
  蓦地,颊边重重地挨了一巴掌,旋即便是一个沙哑的老妇声音响起:“你个下作东西,这又瞧得哪里的野眼?还不快去那边拖渔网去!”
  那赭衣妇人本能地拿手捂着脸,并无丁点反抗,只垂下头来恭顺地道:“是,娘,我这就去。”
  那打她的老妇生得一张刻薄的脸,一双倒三角眼里此刻正往外冒火,直勾勾地盯着那妇人,啐道:“呸,你这口里应得倒快,你做出这副样儿来是要勾着谁呢?老娘我可不是那些野男人,你这浪样儿再骗不了我去,你这个娼妇、丧门星,我们家真是倒了八辈子楣,摊上你这么个儿媳!”
  这老妇瘦得只剩了一把骨头,在这秋风里越发显得羸弱,可精气神却极足,骂完了又上前一口啐在那妇人脸上,骂道:“你个不要脸的破鞋,挨千刀的克星!克死了我乖孙,如今又要来克我儿。我儿要是没了命,我要你跟着偿命……”
  她一面骂一面不住地推搡那年轻妇人,骂上几句就要喘几口气,呼吸声如同拉着风箱。待骂完了,她似也累了,便拄着那根用来当做拐杖的木棍,抚着心窝大口地喘着,看向那妇人的眼神像是淬了毒。
  那赭衣妇人始终将头垂得低低地,一个字都不说,态度极为柔顺。
  那老妇似终是满意了,恶狠狠地朝地下再吐了口唾沫,方拄着棍子,颤巍巍地去了。
  直到她转过了一排房舍,那年轻妇人方抬起头来,拿手擦着脸上的唾沫,神情麻木,无悲亦无喜,似是失去了情绪的反应。
  旁边走过来一个同样很瘦、青布帕子包头的妇人,拉了拉这赭衣妇人的衣袖,轻声劝道:“秀娥啊,莫要同你婆母一般见识,她那张嘴就是不饶人,也不是真有坏心。你们方家是十里八家的老实人家,你婆母当年可没少在人后夸过你。”
  方秀娥向那劝的妇人强笑了笑,心头却是酸涩难当,不由便落下泪来,忙拿手抹了一把,说道:“我省得的,周嫂子快去忙吧,你那锅子里还烧着东西呢。”


第129章 天阔云低

  说起来,方秀娥与这周嫂子本是一个村儿上逃难过来的,如今抱团守在这港口,倒也勉强能够度日。
  那周嫂子闻言,面上的笑也是苦的,抬起衣袖来便揩眼睛,道:“我那锅子里就烧着一锅水,我那孩儿还当是什么好吃的,从方才起就一直说‘好香、好香’,还总问我‘爹啥时候回来’,真真儿是个傻孩子,都不知道那锅子里就是一锅的水,也不知道他爹……他爹……也再回不来了……”
  她颤着声音说到这里,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不住拿衣袖揩眼睛,方秀娥也跟着红了眼眶。
  周嫂子的丈夫是个壮劳力,当年在村上种地是一等一的好把式,可就是那样一个壮汉,硬是饿得没了力气,一场小小的风寒就丢了命,埋人的时候方秀娥也在,在村儿里说话那样洪声大气的一个人,瘦得成了人干,一个浅坑就能埋得住。
  两个妇人相对哭了一会,还是周嫂子抹了抹泪,道:“我得家去了,我那大儿该回了。”
  她的大儿子今年十九岁,好容易在码头上得了个扛大包的差事,一天能挣五个粗面儿馒头,虽不够养活一家子,到底饿不死,她知足了。
  方秀娥便也道:“嫂子快去吧,我也得去扯网了。”说着便与周嫂子道别,往码头的另一侧走去。
  方秀娥家还不如周嫂子,周嫂子生了三子一女,头两个儿子都大了,也能做些活计,不像方秀娥,拖着个重病的丈夫,上头有个婆母,下头还带着两个女儿,一家子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所以她才会跑去帮人扯网捕鱼,这几乎算是重体力的活计,如今却也只能由她一个女人家来做,好在那渔船老大是个心善的,每天都能让她带两条鱼回去,那鱼熬成汤还是很抵饿的,倒也让她勉力支撑了下来。
  天色越发地阴沉,西风渐劲,卷起大片尘土,海水拍打着礁石,那“哗哗”的声音仿佛将什么东西撕碎了一般,风里的水腥味也越来越浓,码头上忙碌的人们开始奔跑起来,不时有“下锚、收帆、起风了、要下雨了”的声音传来,说不尽地仓惶。
  方秀娥瘦弱的身影渐渐远去,在无数蝼蚁般的人群中,在苍茫的天际之下,化作了一个微小的黑点,消失不见。
  几乎与此同时,疾风卷起马车的帘幕,携来海水特有的气息。
  陈滢往窗外看去,只见官道两侧光秃秃地,也没个树木,唯沙石漫天,景象十分荒凉。
  “那些流民真是可怜得紧。”李惜在一旁轻声说道,往陈滢身边挨了挨,像是要籍此得到些安慰。
  陈滢没说话,只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风景出神。
  方才那些流民她也看见了,有了上一世在古代生活的经历,再见流民,她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震撼,此刻唯一想到的亦是:她能不能想到什么办法,解决这些流民的温饱问题。
  登州港的码头也算是大码头,但周遭下海捕鱼的渔船却不多。大楚朝海运虽然比她想得要发达,但却还是落后的,想来是造船业还没跟上。
  陈滢方才仔细观察过码头停泊的船只,如宝龙号那样的大楼船,也只有他们这一艘,最多见的还是那种小舢板,或一些带顶篷的小船。这样的船只,通常只能在近海作业,远海是不要想的了,只怕渔业收入也很有限。
  她苦苦搜索着记忆,想找出能够解决饥馑的办法。
  可惜的是,侦探先生只会查案,并不具备点亮科技树的技能,而第一世的陈滢则是死在了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高三,除了一些基础学科,她根本就没掌握到带领民众走上致富道路的本领。
  在将能想的都想了一遍后,陈滢只得颓然地靠坐在了车壁上,与李惜一起叹起气来。
  她知道大海是个巨大的宝藏,海里有许多可以裹腹的食物,若是能够取之,解决胶东半岛的灾荒不成问题,就在离登州港不远的日本、朝鲜等海域,便有着紫菜、海带等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的水产。
  但是,在化工业与轻工业都不发达的大楚朝,人工养殖海带与紫菜无异于发梦,陈滢不懂孢子繁育,也不懂氨肥制造,海水养殖业所需的相关知识她更是一片空白。于是,她的所有认知便都成了空中楼阁,在大楚朝起不到一点作用。
  便在她的无限感慨中,马车从港口一路驶向蓬莱县,入城之后,便有打前站的管事迎来,将他们接到了早就定好的一处宅子。
  这宅子原是登州富商韩家的产业,只那韩家从十多年前就开始走背运,做什么赔什么,生意一落千丈,这所大宅子便挪出来供人赁居,但却不卖。
  “这地方空了好些时候了,儿子见此处颇为宽敞,又不算很招眼,便做主叫吕管事赁了下来。”李恭在马车外低声说道,却是在向着母亲倪氏并姑母李氏禀报情况。
  倪氏扶着管事妈妈的手下了车,甫一抬首,迎面便是千万竿修竹,正是一碧无际,萧萧簌簌、离离苍苍,说不尽地洒然。
  倪氏心下立时先喜了三分,忍不住点头赞道:“真真好个所在。”
  陈滢与李惜此时也皆下了车,举眸四顾,亦是暗自点头。
  眼前白墙黛瓦、月桥碧栏,园中更引了一脉活水,自那东头流泻而下,绕廊转柱,颇得意趣。
  然这也就罢了,哪家的院子差不多皆是如此,并不出奇。这院子最与众不同处,还是在于那园中植物,花木只做了点缀,唯植了满院绿竹,近观潇然、远瞧疏落,似是连那风都比旁处洒脱了几分。
  倪氏平生最爱的便是竹,如今见满园绿影森森,如何能不欢喜?只转首往四下里看了又看,喜得那眉眼都弯了,道:“这宅子委实极好,地方又安静,园子又布置得雅洁,难为我儿想得周到。”
  李恭温温一笑,款声道:“母亲欢喜便好。”
  他精心挑选了这处宅子,就是希望母亲能够住得舒心,如今见倪氏果然满意,他便也放下心来。


第130章 茶馆见闻

  众人下车之后,便由李恭在前引路,将众人引进垂花门中,那后宅里亦是满院的竹子,更有清奇怪石垒就的一座大假山,十分别致。
  到得此处,便是女眷们的天下了,李珩带着男丁们去前头安置,倪氏与李氏推让了几句,仍旧还是由倪氏这个主母做主,分派了各人的院子,众仆役便忙着安放行李,直是一通忙碌,所幸李恭此前调派得当,院子各处皆洒扫得一尘不染,却是省了好些麻烦。
  待收拾妥当后,众人在房中喝茶叙话,李氏便向倪氏笑道:“我瞧着恭哥儿委实是好,这才多大的年岁,竟比着那些大人还要老成,咱们这一路走得这么顺,全都是恭哥儿安排妥当。”
  倪氏闻言自是欢喜,口中却谦道:“他本就大了些,该由他担着的事儿他便需担着。只他到底没怎么在外走动过,都是有老成的管事帮忙,这才没闹出笑话儿来。”又转口去夸陈浚:“我瞧着浚哥儿更好,哪里来的这般俊俏的后生,又是那国子监的学子,倒瞧得我眼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