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璟停下手里的动作,棱角分明的脸上满是汗水,“长贵叔这个时候去镇上做什么?”
“啊,还不是那个顾少爷来了,说是准备回京城了,顺道带回去十只鸡和十只兔,他的马车拉不了这么多,长贵叔帮他送去福安堂。”阿青边说边走,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道,他们有钱人是怎么想的,在镇上直接买鸡买兔不就行了,干嘛非要特地跑到望林村来买,当然,长贵叔家的鸡兔养得确实好,可是再好还是鸡和兔嘛。”
罗璟目光幽幽地望向胡家的方向,目光幽深而复杂,好一会儿后,他再次打起了木人桩,手上的劲道比先前还大上几分,似在发泄什么某种情绪。
八月初,望林村的农作物渐渐开始进入成熟期。
院子里的枣树,青中带红的枣子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了半弯,再等几日,就可以正式的采摘了。
玉米、绿豆、芋头、大豆、花生等等作物陆陆续续地往家里的仓库搬运。
让胡长贵惊讶不已的是,几乎所有的杂粮产量都比往年多了三四成,不仅产量高,个头也饱满。
特别是玉米。
胡长贵今年种的玉米不少,主要是年初挖池塘的时候,用挖池塘的填了土坑,他全部种上了玉米,等收玉米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男子都出动帮忙,一大块玉米地,一个时辰不到就收完了。
等胡长贵掰开玉米查看时,他眼睛都快沾在了玉米棒上。
这是他家种的玉米?
个大、饱满、坚实,玉米粒齐齐整整,与从前种的玉米几乎截然不同。
他掰下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棒,每根玉米棒基本的玉米粒都密密匝匝的,看着很是喜人。
李氏也很惊讶,从前吃掺着玉米芯的玉米粉,印象太深,导致她对玉米并不期待。
可是,明明同样是玉米,怎么个头和品相差异这般大呢。
不仅,胡长贵家的玉米如此,胡长林一家收获玉米时也颇为震惊。
玉米作为补充细粮不足的存在,它在望林村并不受欢迎,个头小产量低,还占地,所以种玉米的人不多。
胡家作为少数种玉米的人家,也是因为惯性使然,田地多有余粮的,谁也不想种它。
胡家两兄弟被一堆个头足产量高的玉米吓了一跳,当下聚到老宅互相商议。
“长贵,你家的玉米种是去年留的么?”胡全福掰着小儿子带来的玉米棒,个头真大,颗粒也整齐。
“是呀,爹,不都是你们帮着收的么。”胡长贵闷声道。
胡长林摇头晃脑的不敢相信,“啧,奇了怪了,去年产的玉米和往年一样呀,都是个小颗粒散的,今年怎么大变样了?”
王氏也拿着玉米端详许久,“虽然玉米个头大产量高是好事,可毕竟太过古怪了,这事不能往外说,要不,咱家不知道被编排成什么妖魔鬼怪呢。”
胡全福面色沉沉,附议点头。
“可是,娘,玉米收获的时候,好多人都看到了呢。”胡长贵为难的说道。
家里的玉米地就在学堂附近,收玉米的时候,好些孩子都过来帮忙了。
“这……可怎生是好呀?”胡全福神色紧张起来。
这个时期,社会封建民风保守,迷信思想在底层人民的心里根深蒂固,说不出缘由的事情,很容易被冠上不好的言论。
丰收也有烦恼呀。
王氏的目光落在了珍珠身上。
珍珠朝她笑笑,“以前咱家的玉米种得不好,是因为留的种子不好,今年咱们的玉米,都是从镇上新买回来的好种子,加上爹和大伯施肥得当,所以今年玉米的收成比往年好多了。”
“啊,可是,咱家没有从镇上买玉米种子呀?”胡长贵稀里糊涂的看着闺女,这些种子都是他亲手留的呀。
“啪~”王氏猛地一拍手掌,笑着说道:“可不是嘛,今年初,咱家在外面买回好的玉米种子,所以今年的收成就特别好了,果然是好种子呀,那钱花得真值。”
一屋人都看着王氏,胡长林首先反应过来,“对、对,可不就是换了新种子嘛,咱们都差点记不起了了,哈哈~”
胡全福也醒悟过来,“嗯嗯,没错,新的种子还是我亲手种下去的呢。”
只有胡长贵依旧一脸懵逼,他怎么不记得,自家换了新种子。
王氏恨铁不成钢的拍了他一下,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胡长贵这才回过神来。
胡家的玉米今年大获丰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落。
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跑去老宅看新收的玉米,果然,个大颗粒饱满。
听说是在镇上高价买的玉米种子,产量比从前那种高出一大截。
一时,大伙都起了心思,纷纷请求胡长林卖几根玉米棒给他们留种。
结果,老宅新收的玉米,转眼就少了一大半。
王氏捧着一堆零碎的铜板笑弯了眼。
还是她的孙女机灵呀,脑筋一动,就把可能出现的祸事扭转成了喜事。
珍珠正捧着蒸熟的玉米大快朵颐,玉米留得有些老,不过不妨碍它的清甜香糯。
一锅蒸玉米,转眼被抢食精光。
平安手里啃着一个,碗里还放着一个。
“嗯,玉米真好吃,咱家以前的玉米窝窝头那么难吃,可这蒸玉米棒子又香又糯,一点都不像以前的玉米棒子。”
“好吃就多吃点,过两天玉米晒干,就没玉米棒子吃了,要打成玉米粉收起来了。”李氏看着儿子吃得香甜,心里很是高兴。
“娘,今年的玉米面可别掺着玉米芯打了,要不,可梗脖子了。”珍珠想起去年吃过的玉米窝窝头,简直难吃到没法形容。
李氏闻言,猛地红了眼眶,“从前是爹娘没用,让你们跟着受苦啦。”
“……”
说着玉米的事情,怎么又说到了从前,珍珠不由扶额。
李氏怀孕的症状不大明显,可情绪却有些起伏,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珍珠连忙上前安抚,又朝平安使了眼色。
小家伙立刻跑去窝在李氏的怀里撒娇卖萌。
李氏果然破涕为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会好起来的
胡长贵家种的杂粮不多,没几天就在众人的帮衬下收拾完了。
阿青、凌希、罗璟和赵虹山都积极的忙进忙出。
阿青和罗璟没经历过农户人家的秋收,干起活来明显不如赵虹山和凌希。
赵虹山手脚熟练自不必说了,凌希的动作却也利索得很。
在流放地的时候,春耕秋收也是劳役的一种,所以这些活他干得很顺手。
于是,胡长贵、赵虹山和凌希负责挖地收获,阿青和罗璟负责运送回胡家的仓库存放。
几天下来,旱地的杂粮就都收拾完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临近,李氏和珍珠开始准备节礼。
胡长贵赶着骡车,拉上阿青、方师父、珍珠和平安去了一趟圳安县。
照例先买了些米粮和月饼去城隍庙。
庙里饲养的兔子已经开始初见效益了,新增了二三十只母兔,卖掉了一批成年的公兔,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挣了银子,一屋的老少都笑中带泪。
老丁头很公正,奖励了主要负责养兔任务的阿元一百文钱,余下有参与养兔的几人各发了五十文钱,还给几位孤苦的老人家也发了二十文钱。
剩余的钱都用来改善生活和伙食。
新增的兔子如今又有好多只开始怀上小兔,喜得一群人把笼中的兔子当祖宗一眼小心供奉着。
胡长贵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大伙围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养兔给庙里带来的收益,纷纷对胡长贵表示热切的感谢。
平安是第一次到城隍庙,不免有些紧张。
可,见到他们都围着胡老爹称赞感恩,他心里又涌现出喜悦和自豪,他爹是在做善事,帮着这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来的路上,姐姐说过,城隍庙里多是被亲人抛弃的老人与孩子,很多都有了些残疾或外貌上的缺陷,让他到了地方不要大惊小怪的,失了礼数。
他看向一旁的珍珠,她正和一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女孩说着话。
“胡小姐,兔子刚来的时候还挺老实的,可是时间久了,就开始躁动了,有的兔子总想撞栏杆,我们怕伤着它,就按着你交代的意思,白天把兔子放在围好的空地上放风,可是,还是有些兔子显得挺焦躁的,这可怎么办呢?”阿元很焦急,如今她管着兔子大小的事情,被庙里的众人寄予厚望,万一兔子养死了,她可对不起大家啦。
焦躁呀~
珍珠“呵呵”干笑两声,这些兔子,都是吃惯了空间产的秸秆,这么长时间没有吃到,躁动一点也正常。
她没具体说什么,只说等会儿去看过兔子再说。
阿元虽然着急,却只能等着。
知道胡长贵要到圳安县看望城隍庙的老少,阿云娘特地赶制了一篮子江米糕,托他们送过来,而方师父和阿青也在街头买了分量十足价廉物美的糕点和果脯,作为节礼一起送到了庙里。
庙里的孩子和老人,身上都穿着朴素却崭新的衣裳,用的都是珍珠上次送来的布料,看着他们的精气神明显好上不少,珍珠心中略感欣慰。
相似小说推荐
-
太后,你的节操掉了 (栤) 2019-01-09完结1464 文章积分:16,984,936上一世,傅九机为谋凤命,费心费力地扶持皇子刷好感,却没想到这皇子当了...
-
女配太凶猛[女尊] (田野悠悠) 晋江非V高积分2019-1-3完结93199营养液数:30文章积分:10,210,577穿越早已是家常便饭的4837,在第n次穿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