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完结+番外 (千墨)


  梁氏猛地抬头,脸色惨白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婆婆。
  冯氏心里“咯噔”一下,这死老太婆,竟敢让长林休妻。
  “扑通”一声,梁氏扑到了婆婆脚下,抱着王氏的腿嚎啕大哭,“娘呀,是媳妇错了,媳妇再也不敢了,你大人大量,原谅我吧~”
  王氏不为所动,只冷冷地看向冯氏,“你不是说你闺女的日子难过么,这不正好,领着她回去过顺心的日子吧。”
  老宅的院子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看这情形,都纷纷起哄。
  “可不是嘛,冯老婆子,你闺女在胡家日子难过,你领回去好好养着吧。”
  “哎呦,那长林不就可以另外娶个年轻漂亮的新媳妇了嘛。”
  “可不是嘛,以胡家现在的境况,谁家漂亮的小姑娘不娶得,还要看这胖婆娘。”
  众人一阵哄笑。
  冯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她勉强撑起气势反驳,“亲家母,瞧你说的什么话,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长林俩口子都二十年的老夫老妻,而且,明花这不刚给你添了大胖孙子么,你这么做,可不地道,就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么?”
  “哼,我那孙子出生闹的事情,你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吧,为着这件事,老胡家平白花了多少银子,那可都是你家闺*的好事,怎么?你们母女俩尽惦记着好事,自己做的糟心事就抛到脑后去了?”想起那二百两银子,还是靠珍珠挖了株人参卖掉,才凑够了的,王氏心中的火气蹭蹭直冒。
  梁氏紧紧地抱着婆婆的腿,害怕得全身发抖。
  是呀,胡家大房因为她的缘故,平白多花了二百两银子,那么多钱,婆婆事后没找她算账,已经是她的福气了。
  偏生,她亲娘作妖,非得眼红二叔家开办学堂的事情。
  揪着这事不依不饶,也不想想,单是那二百两,就足够建起多少间二叔那样的房屋了。
  也怪她,被她娘三言两语的挑起了嫉妒心,这才放任她娘在大房胡作非为。
  这下好了,惹恼了婆婆,要让长林休了她,梁氏越想越怕,哭得眼泪鼻涕流了一脸。
  冯氏被王氏这么一戳,气焰顿时散去,她“嘿嘿”干笑两声,知道如今她是讨不了好了,便换了张笑脸,“哎呦,亲家母呀,那也是为了你的大孙子花费的,也不能光怪明花呀,再说,那点小钱,对于你们胡家还不是小菜一碟。”
  小菜一碟?她还真敢说,王氏脸色一沉。
  “啊,哈哈~我想起来了,家里头还有事要忙,亲家母啊,今天的事,是我们母女的错,你要打要罚,尽管朝明花撒气,我老婆子就先走了啊。”冯氏边说边拨开人群往院外跑。
  “亲家,你这次不带她回去,下次再来,便直接带着休书嫁妆走吧。”王氏的声音冷冰冰的直击人心。
  冯氏听了,脚下的步伐更不敢停顿,飞一般的跑走了。
  很长一段时间,没敢出现在胡家老宅。
  梁氏经此事后,再也不敢拿乔,每日除了喂养小儿,便勤快的把老宅的杂事也揽了起来。
  相比冯氏的厚脸皮,胡玉珠的婆家人就显得通情达理多了,胡玉珠的婆婆刘氏在小平善的满月席上,带着小两口来过一次,除了比从前热情许多,倒没生出什么枝节。
  胡玉珠回娘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不过,也只就多了几次而已。
  原因无他,她和姥娘冯氏碰到一块的频率太大,她姥娘总拿她的肚子说事,成亲两年肚皮依旧没动静,本来就心情郁郁了,冯氏还见天的戳她心窝,胡玉珠心气不顺,两人针尖对麦芒,每次总是吵得不欢而散。
  胡玉珠气闷,干脆懒得回娘家了。
  最精明的还数胡秋香。
  自从上次从胡长贵手里骗到银子后,胡秋香的心情激动又忐忑。
  她设想过,要是她娘找到蒋家让她还钱,她该怎样应付。
  也设想过,要是胡长贵亲自来找她,她又该如何。
  还设想过,她这几年都不回娘家,银子的事情是不是,就能这样过去了。
  可是,她从没想到过,胡家根本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
  她坐立难安的在家待了几个月,从隔壁马山村嫁过来的妇人告诉她,她娘家弟弟厉害了,在望林村口建了校舍,请了先生,开了免费学堂,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大事件。
  建校舍?请先生?开学堂?那不得花费好几百银子,才有可能办成的事情?
  长林长贵挣了那么多钱?
  自己拿了十几两银子,就忐忑不安的躲着不敢出门?胡秋香楞住,觉得自己似乎走错了方向。
  胡秋香第二天就带着蒋晓燕出发回了娘家。
  先对王氏一阵哭诉,承认了自己错误,随后把银子如数还给了闻讯而来的胡长贵,一再道歉表示自己的难处,最后,哀哀戚戚的诉说自家的不易。
  蒋晓燕一旁跟着她娘垂眸抹泪,一圈下来,哀兵政策果然奏效。
  王氏和胡长贵都大度的表示原谅。
  珍珠冷眼旁观,发现博取同情以弱示人,确实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家人再次和和美美的吃了顿饭。
  二日,胡秋香领着蒋晓燕在望林学堂附近逛了一圈。
  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高大宽阔的建筑看红了两人的双眼。
  就连那路面都全是青石板铺设。
  这些,都是银子呀!
  胡秋香从她娘口中得知,二弟创办学堂的主意,竟然是胡珍珠的意思。
  一个小姑娘,几百两银子眼睛都不眨的,就投进了毫无回报的学堂里,只为博一个好名声么?
  胡秋香实在想不出,她娘那样精明干练的人,怎么会同意二弟家这般荒唐的放任小辈乱花银子。
  名声虽然重要,可要用那么多银子买来,实在太不划算了。
  她这般想,却不敢这般说。
  胡秋香带着蒋晓燕规规矩矩的在娘家待了两天后离开。
  离开前不免又是一顿捧心哭诉。
  得到的成果,让胡秋香和蒋晓燕心满意足。
  王氏给了五两银子和两匹细布,特地交代了,回去让她和家里人商量养兔子的事情。
  蒋家人口多,兔子可以多养一些,等养成规模后,卖兔子的收益不老少。
  胡秋香很是意动,回去没几天,便带着蒋家俩兄弟过来了。
  来得是蒋家的老大蒋金宝和老二蒋金财,老三蒋金元去了外地打散工。
  胡秋香嫁的是蒋家老二蒋金财。
  蒋家俩兄弟在老宅住了三天,花了两天时间,跟着赵虹山学习养兔的基本方法和主意事项。
  赵虹山养了几个月兔子,对养兔的各种事项都很熟悉,办事勤恳又认真,无论是放养的坡地还是圈养的兔棚,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珍珠很是满意,放心的把整个养兔区交给了他,只隔三差五的过来一趟,偷偷添加些空间秸秆给兔子加餐。
  蒋家兄弟三天后带着两只公兔十四只母兔急冲冲的赶回去了。
  他们看过胡家的变化后,对养兔的热情空前高涨。
  胡家去年还穷得叮当响,一朝得翻身,变化是不是普通的大。
  居然就敢学着乡绅名流般,办起了免费学堂。
  啧啧,瞧瞧当初畏畏缩缩老实胆怯的胡家老二,如今说话利索,大方自信,果真是钱财壮人胆呀。
  谁能想象得到,那样没有存在感老实憨厚的胡长贵,成为了十里八乡名声响亮的富贵乡绅。


第一百九十二章 瞌睡送枕头

  他们老蒋家人口可比胡家多多啦,挖野菜割草料根本不成问题。
  蒋家兄弟原想多买些种兔的,不过,胡家卖种兔的价钱不便宜。
  十六只兔子,已经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了。
  胡家老太太一早告诉他们,所有的种兔都得按行情卖,就算是他们,也是一样的。
  而且,养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明确告诉他们了,要是再把兔子养死了,可就不能怪胡家了。
  先礼后兵,规矩得先立起来。
  这是珍珠说的。
  王氏执行得很彻底。
  胡老太太的对外形象一向强势刻板。
  她对这些前来学养兔买种兔的亲戚,心理本就不那么得劲,自家辛辛苦苦摸索出来的经验,花费些本钱买种兔,就能学到养兔的正确方法,这些所谓的亲戚还一付,你们挣了这么多钱,却还这么小气的嘴脸。
  想到这些,她气就不打一处来,老胡家的钱也是辛苦攒下的,凭什么要白送你们,光看到胡家发家后的景象,怎么不想想,当初他们穷得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哪个亲戚舍得多借一文钱给他们。
  不过,自家的家族亲眷,有能力还是得帮衬一下的,只要他们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帮着他们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王氏还是很乐意的。
  珍珠对这些频频上门的亲戚,没啥感觉。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古皆如此,宰相还有几门穷亲戚上门打秋风呢,何况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
  还好,有糟心贪便宜的亲戚,也有坦诚真心对胡家的好亲戚。
  王宏生作为王氏的兄长,除了逢年过节和请酒宴客,平常的日子很少出现在胡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