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馨的品牌开创事业也有了起色,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上海美院和中国纺织大学都有一些学生给她寄了应聘书,附带着他们自己的设计作品。
这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当杨宁馨看到他们字里行间热情自信的话语,也不由得受了鼓舞,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她认真筛选了那些设计作品,最后留下了十个名字。
没有选上的,她都把设计作品用挂号信给他们寄回去,并且表示了肯定:“您的大作十分好,只是我的公司尚处于开创期,没有能力招收这么多设计师,以后扩大公司以后,希望有机会与您合作。”
委婉的拒绝,不会使他们的心受到伤害,随信还寄上了五块钱,表示对他们花心血画设计图的一点报酬和心意:“虽然没有被我公司采纳,可毕竟您还是花了心思,为了表达我的谢意,特地奉上一点润笔之资,请勿觉得冒犯。”
虽然中国邮政规定不能在信里夹带钞票,为了图省事,杨宁馨还是这样做了,挂号信嘛,必须交给本人,应该没问题的。
五块钱不多,但是也不算少,能给那些落选的学生留下好印象,让他们记住她这个人,以后当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以后,或许他们愿意再次选择向他们投稿,一起合作。
杨宁馨开始筹备公司的创建,她先要有厂房仓库,然后等着成品出来以后就得租写字楼开公司,好在设计师们都是兼职的,现在可以暂时不用提供办公室,大学宿舍里创作,由她亲自去收稿就行。
厂房仓库其实这些都挺容易,她原本想在浦东的弄堂上盖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她那浦东几条街可不是白买的,拿了推平改建一下,差不多就能勉强合格。
这个年代对工厂建设的要求还没那么高,随随便便就可以把小作坊给开出来,只不过她是从前世生活过一次的人,对于环保这些方面都更加密切关注一些,所以她的每一项都尽量要特别的规范。
可是她把这设想和浦东区政府规划处的说了一下以后,人家不同意。
“这是民居啊,民居是不能盖厂房的,会对周围有所影响。”
这几年杨宁馨频繁买房,已经和区政府的人都成了老熟人,她时不时的请他们吃一顿饭什么的,美名其曰联络感情,其实是想慢慢渗透自己的关系。
关系到位了,事情就好办了。
果然,当她提出要在老弄堂上建厂房的时候,规划处的人就赶紧阻止了她:“再说了,弄堂的那条小过道,你也没有买下来,厂房也不好建呢,没有什么规划可言了。我建议你去浦东往里边再走一点,去买那些规划出来的工厂用地比较好。”
八五年,东方明珠的创建工程计划已经提交上去了,浦东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将来充满了期待,这个上海乡下或许会变成将来繁华地段,以后浦东的地那可就值钱啦。
他们对杨宁馨的预知能力实在是佩服,这个小姑娘好像能看到将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样,这两三年里逐渐蚕食着靠近东方明珠周围的几条弄堂,现在已经有三条弄堂快被她占全了,她正在朝第四条弄堂下手。
把弄堂变成工厂?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这可是居民区,不是厂房区,生活用水用电和厂房的水电这些,肯定不是同一个档次的。
规划处的人这样建议了以后,杨宁馨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看起来这厂房还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那可不可以帮我看看规划,哪些部分是可以购买的空闲工厂用地呢?”
“我先得查查文件和城市规划配套图纸,你明天再过来问我吧。”
“行。”杨宁馨冲他笑了笑,转身走了出去。
第二天她过去的时候,带了点上海特产,这年头还不流行送红包,杨宁馨也拿不准他会不会接,先送点东西打头阵。
那位主任很愉快的接受了,然后拿出浦东的地图给她指点迷津:“西边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差不多有五十多亩地,只不过价钱要得贵,至少得要三千多块钱一亩,算起来要十六七万呢。”
在八五年,十六七万可是一个吓得死人的数字,规划处的主任担心的朝杨宁馨看了看,心里头嘀咕着,不知道这小姑娘有没有钱买。
“如果你短了钱,可以只买二十多亩也行,二十多亩地,盖厂房足够了。”
他好心的建议。
听着小杨姑娘说,她想开个服装公司,这位主任心里觉得,服装公司嘛,不就是做衣裳的?随随便便弄几间房,请几个人也就行了,干嘛要这么大的厂房?可杨宁馨却坚持一定要买一块面积比较大的地。
“三千多一亩啊,有些贵。”杨宁馨想了想:“我得打电话回家问问,请我爸爸妈妈支援一点才行。”
其实她完全拿的出来这一笔钱,只不过是不想让人知道她腰缠万贯而已。
五家寻呼机专卖店,一个月差不多就有八九万的利润,寻呼机专卖店开了这么久,她早就是小小的百万富翁,虽然一直在致力于买地,可她银行存折上边固定资产五十万是没有动过的,就是等着要做大项目的时候有闲钱。
规划处的主任羡慕的看了她一眼,都说上海之外就是乡下,可乡下人还真是有钱啊,随随随便十多万都能拿得出来,他这种坐办公室的,现在工资涨到一个月一百块,一年一千多,十年还只一万多,他得工作一百年才能挣得到这笔钱呢。
“行,你先去问问,要是想买,打报告上来,请区长开会,集体讨论审核。”
杨宁馨第三天就把计划书交了上去,写得格外规范,目的明确。
为了促进上海经济繁荣,拟开设一家大型服装公司,需要一块地用于厂房建设,请浦东区政府批准。
浦东的区长很重视这个问题,马上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通过了。
第一,小杨是个实干家,把厂房设在浦东,那么公司也要在浦东注册,到时候交税也是会纳入浦东这边的地税系统,这肯定能增进浦东的经济发展。第二,各位领导人早就和杨宁馨关系密切,她请大家吃饭都不知道有多少回了,过年过节还有些实用的礼物,各位领导对她的印象特别好。
决定出来以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十七万多块钱进了浦东区政府的财政小金库里,那块占据了五十五亩的地也被围了起来,着手开始进行厂房的设计。
建厂房的任务交给了杨土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杨土生的工程队实在是忙不过来,只不过杨宁馨拜托他,他也没办法推托,把家里的工程交给了刘玲玲和二柱看着些——二柱这时候已经是大四了,也是进入了基本没课主要写论文的阶段,所以一个星期能在X县呆上四五天时间,他学的是土木工程,管理工程建筑队也是他写论文的一个重要素材,而且他也能用所学知识来辅助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这真是相得益彰。
杨宁馨服装公司的厂房其实非常简单,最主要还是得把环保这一块给弄好。
不仅要自己挣钱,要让工人们挣钱,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可不能随意排泄废料进入城市的生活用水系统,还有各种设施都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进行添置。
她给二柱打了电话拜托他设计工厂厂房的图纸,二柱对她的理念觉得很新奇:“注重环保?”
他们的课程里可没有这一项,都只是各项建筑的需求,承重抗压、对付地震级别要达到多少级,这个“环境保护”还是一项新的理念。
“三哥,你可以把环境保护与建筑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论文的题目呀。”杨宁馨握着电话笑:“这可是创新呢,别人都没有写,你给看到了之间的关系。我可以帮你到上海图书馆借一些西方关于环保问题的书籍给你,如果你想写它的话。”
论文立意要新是首要的因素,二柱听了杨宁馨的建议,眼睛一亮:“行啊,小六,我先给你把这环保型厂房设计了,到时候你再给我借书。”
二柱把厂房结构设计图做好以后,快件寄到上海,杨宁馨又把这厂房的图纸送到了上海城市设计院,请求批准建设工厂。
上海城市设计院的工程师很讶异:“这是谁帮你设计的?考虑得这样周到!”
“这是我三哥给我弄的,他学的是建筑,土木工程系的。”杨宁馨很骄傲:“今年他念大四,明年就要毕业啦。”
“这是一个人才啊。”那个拿着设计图的工程师兴奋的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我得和我们院长说说去,你三哥……在哪个学校念大学的?”
“XX大学,土木工程系。”
“原来如此,X大的土木工程很好啊,全国排起来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那工程师连连点头:“难怪呢,我就说怎么会设计得这么好!”
☆、第 190 章
第五百一十二章
人生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决定了走向。
比如说你坐在那趟开往春天的火车上, 遇到了一个让你心动的姑娘,她就如一泓清泉,让你深深着迷。又比如说,你在某地遇见的某一个人, 虽然不重要, 但他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你的一辈子,就如蝴蝶扇动着翅膀,同样的春暖花开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小说推荐
-
气运福星在七零 完结+番外 (承流) 2018-09-27完结3742 营养液数:649 文章积分:39,351,632贝贝重生在七十年代,发现自己有了个超能力。她可以看到...
-
快穿:男主,开挂吗 (素手折枝) 云起书院VIP2019-01-01完结阅文点击:14371498总人气:85311总推荐:1201381很久以后,阿昭和后辈们聊起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