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七零搞玄学 完结+番外 (红叶似火)


  姜瑜主动给泡了茶,端到他面前,又拿了一叠待客的点心出来,放在他面前。
  跟姜瑜打了一两年交道头一回得到这待遇的秦老头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姜瑜身上转来转去,然后看了一眼卢主任:“这是?”
  卢主任之所以要姜瑜帮着她招待客人,一来是让姜瑜认识更多的人,二来嘛,也是想把这件事广而告之。毕竟以前梁毅跟姜瑜是以叔侄相称,双方虽然没任何的血缘关系,也都男未婚女未嫁,可说出去也不是那么好听。
  由她这个做长辈的出面,正式介绍姜瑜的身份,表示他们男方家很重视姜瑜,这样也会少许多流言蜚语。偏偏她那好侄子总以为她会跟他抢媳妇儿,体会不到她的良苦用心。
  她握住姜瑜的手,正式跟秦老头介绍道:“小瑜这孩子,你也是认识的。她顾家,又会照顾人,长得又俊,我看了就喜欢,总觉得她就该是咱们家的人,没想到这愿望还真成真了。”
  卢主任的儿子已经结婚了,姜瑜要成为他们家的人,除了嫁给梁毅,还能有什么办法?
  梁毅也走到姜瑜身边,笑嘻嘻地提醒秦老头:“秦老,还记得咱们上回打的赌吧。”
  秦老头脑子里转过弯来,回头瞪着梁毅,暴跳如雷:“好个梁小子,原来你早就挖好坑在等着我跳了,太不厚道了,你这奸诈的小子。”
  知道上了当,秦老头不甘心,后面半天,一直致力于光明正大地挖梁毅的墙角:“姜丫头,梁小子一看就是个木头疙瘩,嫁给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你还年轻,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得好好考虑,多比较比较,我手里就有几个不错的小青年,跟你差不多大,同龄人比较有话题,找年纪大的,三句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去。”
  随后的几天,姜瑜还见到了跟秦老头一起来自家买过菜的那些老人们,秦老头乐不彼此,天天上蹿下跳,弄得鸡飞狗跳的。
  好不容易盼到初五,志云一家回去了,卢主任上班去了,梁毅才把姜瑜带回了家,而再过两天,姜瑜就满18岁了。
  梁毅还有几天假,他肯定是要陪着姜瑜的。
  姜瑜记得大半年前,梁毅就迫不及待地写好了结婚申请,就等递上去了,后来他去救灾,一去就是几个月,也不知这份申请究竟递交上去了没有。
  姜瑜心里惴惴不安的,梁毅会不会提结婚的事?他要是提了,她要不要答应?18岁,对姜瑜而言实在是太年轻了,这么早结婚,她有点接受无能,可梁毅的年龄不小了,在这个时代妥妥的大龄剩男了。
  姜瑜心里很纠结,这种纠结一直持续到初七,她满十八岁那天。
  姜瑜从早上起来吃面条时就提起了心,直到两人去逛了百货商场,然后又看了电影,在国营饭店吃了饭回到了家,梁毅也没提这事。
  姜瑜糊涂了,梁毅不急着结婚,那他把他们的关系广而告之做什么?卢主任做的一切肯定也是他授意的,否则他要不答应,卢主任怎么可能把姜瑜介绍给亲戚朋友。
  随后几天,梁毅也若无其事,跟以前一样,把家里什么都收拾得好好的,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直到回了部队,他也没提过结婚,接下来,他还是没任务的时候每周都回来,跟以往没什么变化。
  姜瑜实在搞不懂他的想法,又不好意思直白地问,因为她自己也没弄清楚,她究竟愿不愿意这么早就跟他结婚。
  春去夏来,就这么一下子拖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天,姜瑜也逐渐把这件事给淡忘了。因为随着政策的松动,黎市逐渐出现了小摊小贩,虽然规模还很小,不过这是私营经济的前兆。这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等政策彻底松动,就会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弄潮儿。
  姜瑜被这种火热的气氛所感染,开始琢磨,她的养生馆要开在哪儿,还有菜地的规模也得扩大,同时种类也必须,不能只种菜,秦老头所说的果树、药材都应该提上日程。
  只是不少果木、药材并非黎市本地所产,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当地的水土和气候,第一年只能先小批量种植,过两年以观其效,才能由此决定究竟种些什么。
  姜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秦老头。
  秦老头现在对养生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他拍着胸口保证,只要姜瑜列出来的东西,他都能想办法弄到种子。
  姜瑜开始忙活起来,查资料,再结合她在后世的经验,先弄了十种果树和药材的单子给秦老头。等种子弄回来,两人又开始在秦老头的院子里种植试验,看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忙活起来就到了九月,上面的政策开始松动,越来越多的知青返程,被下放人员开始平反。
  这个时间点,比实际历史要早一些,不过上次地震的时间都不一样了,因而历史再次发生变化,姜瑜也不觉得多稀奇。
  不过让她欣喜的是,初阳道人他们都得到了平反。
  回到承运观的第一天,初阳道人就换上了压在箱子底下放了十一年的道袍。这道袍虽然陈旧了一些,可收拾得非常干净,没有一丝褶皱,可见主人的用心。
  初阳道人换上道袍,激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还特意穿着道袍去找姜瑜。
  姜瑜早听说了黎市宗教人员被平反的事,见到他也不意外,给他泡了一杯茶:“初阳道长,恭喜了。”
  “谢谢,谢谢,姜小友,不怕你笑话,我……我都没想过这辈子还有能正大光明穿上这身衣服的时候。”初阳道人激动地说。
  姜瑜笑盈盈地看着他通红的脸,劝慰道:“道长好好保重身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初阳道人想起姜瑜当初也是这么说的,没想到真应验了,他有些唏嘘,感叹道:“还是小友看得长远,老头子相信你说的,我得把咱们承运观发扬光大,这样才对得起把承运观托付给我的祖师爷。”
  “道长能这么想就对了。”姜瑜看他的精神状态都比去年的时候好了许多,也很欣慰。
  初阳道人又说了几句话,然后终于道出了今天特意来找姜瑜的目的:“小友,承运观准备重新开观,我想请你也来参加。”
  承运观就在黎市,姜瑜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好,哪一天?”
  初阳道人说了日期。
  这是九月底的一个日子,姜瑜准时去了承运观。
  承运观是黎市最大的道观,传承了好几百年,占地三十多亩,有大大小小二三十座殿堂,供奉了近一百尊神像。观内古树遮天,殿内青烟袅袅,庄严肃穆。当年破四旧的时候,承运观作为市重点文物单位之一,被政府关闭保护了起来,因而受损不大。
  不过因为十年无人居住打理,房屋显得很破旧,观内杂草丛生,哪怕已经被清理了,地面上还是坑坑洼洼的,显得很颓败,就连殿内的神像也有不少掉了漆的,到处都透着萧条的气息。
  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现在的人胆子都还很胆小,信士也不敢来参拜,所以承运观重开也没几个人,大多都是初阳道人他们那一辈的道门中人,年轻人就姜瑜还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
  虽然没什么人,但大家还是很高兴,这件事可是他们盼了十几年的。
  焚香祭拜之后,客人陆陆续续去了,最后只留下初阳道人、洛东道人和三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想当年,我们承运观道士百来人,香火不绝 ,在竟沦落至此了。”初阳道人很唏嘘。
  虽然得到了平反,但是当年的弟子有的不堪打击死了,有的还俗结婚生子了,还有的不知流落到了何处,最后只回来了三个,其中有一个还是耳朵不好的残疾。
  此情此景,如何能不让初阳道人伤感。
  叹了口气,他收拾起复杂的思绪,扭头对姜瑜说:“姜小友,不如与我一道参观参观承运观?”
  “好。”姜瑜微笑着跟了上去。
  初阳道人带着姜瑜踏上每一处印刻着岁月痕迹的台阶,详细地给她介绍承运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如数家珍。当年初阳道人也是孤儿,无家可归,被观主收留,在承运观一呆就是几十年,他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可以说,承运观就是他的家,他的根。
  姜瑜感受到他语气中的留恋和情感,心也跟着微微颤动。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和情感都能引起人的共鸣和同感。
  花了一个多小时,说得口干舌燥了,初阳道人才带着姜瑜逛完了承运观,然后眯起眼张着干涸的唇问姜瑜:“姜小友,你觉得承运观如何?”
  “很好。”这种传承了几百年的大观,在地方志上都留名了,而且还会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像百年古木一样,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小小的一角。
  初阳道人仰头望着遮天蔽日的树冠,轻轻地笑:“我也觉得很好,那姜小友有没有兴趣做这座道观的主人?”
  姜瑜真是被他吓了一大跳,这老头,真不是个一般人啊,第一回见面,就把镇观之宝送给了她,这回又要把道观送给她。
  姜瑜哪敢接,连忙摆手:“初阳道长,你开玩笑吧,这道观哪能随便送人。”而且也送不了,这座历史悠久的道观迟早会成为XA级景区,开售门票,游人如织,香火鼎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