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簿:“……”把后面要算的账也扣在嘴里,程明府户部出身,岂能不知道若今年没有灾涝,县衙要赔上多少钱?同时赔上的还有他的名声。若后面风调雨顺,现在做的,就纯粹成了笑话。
程平凭借着修河积攒的威信和优惠政策,再加上这点跑断腿的诚意,终于让购入的新稻种都种在了米南的地里。
整个县衙,甚至整个米南都在关注着天气情况,闲人们见面第一句话都是谈天气,据说县里赌坊开了大局,赌今年会不会有涝灾。
到五月节时,雨量明显增多,就是之前再嘴硬的人,这时候也得承认今年雨水确实太多了,而据远来的客商说泽州等地已经涝了。
米南作为小高地,又新疏浚了河流,情况倒还好,尤其之前换了新稻种的,这时候都念起佛来,“神佛保佑,幸好当时听明府的话,换了种子!”而那些没换种的则哀叹抱怨,据说还有夫妻俩因此打起来的。
到七月初,早熟稻刚刚收割完毕,正常的稻谷将熟未熟的时候,江南多地,普降大雨,一下就是半个多月,田间到处一片汪洋,时隔二十七年,严重的江南涝灾又来临了。
第80章 陆尚书来啦
程平从卢公河南段堤上下来, 虽打着伞披着蓑衣,膝盖以下都是泥水, 芒鞋已经泡松了,勉强挂在脚上。
“水位监测每个时辰都要记录,如果超过第三警戒线,便赶紧来报。河堤巡查队分三班, 要昼夜不停地在这个河段巡查。”程平看着河官樊良,“这段是地上河, 一旦堤坝决口,发生倾泻, 半个米南都会被灌了。若发生这样的事,你我一起从堤上跳下去也不能赎罪。”
樊良神色一凛:“明府放心!”
程平缓缓地吁一口气, 拍拍樊良肩膀,“熬着吧!熬过去,我给大家放大假,庆功宴上你喝头一盏酒。”
樊良是个红脸膛的高大汉子, 不善言辞,他看着程平再次保证:“明府放心。”
几个河官,程平最喜欢樊良,话虽然少, 但心里有数。
程平点点头, 带着王大, 朝卢公河东段走。那边就好多了, 河床低, 目前水位还没超过地平面,地面上又有先前修的堤坝。
负责东段的是河官周彻。他看见程平,赶忙举着伞迎上来,“这么大雨,明府还亲来巡堤。”
“不看一看,心里慌。”
“明府真是为米南操碎了心。”
程平摆摆手,往堤上走。谁知身子一歪,差点倒了,周彻赶忙扶住她的手,“明府小心。”
程平借力好赖保持住身形。
周彻放开手,明府真是读书人出身,手又细又软,宛若女郎。
“水位到哪了?”
周彻赶忙收敛心神:“还在第五警戒线。”
程平修河的时候为了便于监测,每隔一公里便在河堤内侧埋“警戒线石”。这石头是附近胭脂山上的,赤红色,质地坚硬,数量不多,但当标志物倒足够了。
根据往年的水量和堤坝高度,在能容许河水达到的极限高度上,程平用胭脂石砌出宽八尺厚两尺红色标志,称第一警戒线,往下隔一段距离再砌一块,称第二警戒线,再往下是第三警戒线,如此一共八级。今年春天雨水虽多,但一般都徘徊在七八左右,而现在有的河段已经到了四。
举着伞站在堤坝上,看浑浊的河水滚滚翻涌,雨线交织,洒在河水里,程平心里一片阴霾。照这个下法,堤坝或许还能扛一个月,但若下得再久……好在仓里有粮,现在以工代赈、加固加高河堤还来得及。
程平又很阿q地安慰自己,总比前些天从早到晚面筋似的雨往下泼强,如果那样的雨再来上半个月,整个米南都得喂鱼。
从堤上回到县衙,程平没回后面换衣服,先来前衙。
“有朝廷赈灾的消息吗?”
赵主簿摇摇头:“尚未有消息。”
程平无奈地点点头,朝廷这效率……真是吃枣药丸的节奏。
“明府,我们的夏税……”李县丞请示。早就到了交夏税的日子,但因为下雨,一直没收。七月初常稻将熟未刈,连日大雨,那些稻不用说,都扔在地里了。李县丞知道,县令早把免赋税的笺表呈送上去了,但至今没有回音儿,那今年的夏税收不收,怎么收,什么时候收,李县丞得讨程平一句明白话。
程平淡淡地说:“别想赋税的事了。照着这雨的下法,今年不饿死人就不错了。”
“可万一上面……”李县丞欲言又止,不经过朝廷同意就免去赋税,这胆子也未免太大了。
“不至于的。”程平安慰他。如今水灾都这样了,朝廷若还坚持让交税,那离着大乱也不远了。以程平对今上那有限的了解,自己这位“座主”没那么昏聩。
程平与李县丞等商量以工代赈加固河堤的事。这时候没人反对——若是决了堤,身家性命兴许都得交代在这儿。再往深处想,米南义仓里有粮,前阵子早熟抗涝的稻又已经收了,情况比周边好太多,只要不出事,熬过去,就是政绩。这政绩的肉固然是县令的,自己这帮人,总能喝上肉汤。
程平抱怨朝廷效率慢“吃枣药丸”的时候,负责处理江南水患的黜陟使已经在路上了,不是别人,正是陆允明。
户部作为掌管天下田地 、户籍、赋税的部门,这种时候责无旁贷。收到江南道奏报之后,皇帝派户部尚书陆允明作为黜陟使赴江南处理水患事宜,同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同平章事”是贞观之后宰相职衔标志,从此,陆允明要被称一声“陆相公”了,政事堂除陈相、邓相两位老臣外,终于加入了生力军。可惜政事堂的饭没吃两顿,陆允明便要远行。
临行前大明宫里,皇帝与陆允明对面而坐。
“好在去岁全国大部分地方都风调雨顺米粮丰收,臣已经从剑南、河南等道购置、调拨百万石粮食,正陆续运往江南。”陆允明道。
皇帝点头叹道:“也幸好盐政改革已见成效,库里有银子。民间常言‘有钱能使鬼推磨’,若没钱,哪能这么快弄来这么多粮?”
自全面推行新盐政以来,只今年这多半年,盐政收入已有千万贯,差不多相当于往年全国财政总收入。
陆允明从袖中取出条陈,“这是此次江南赈灾、运河疏浚臣预拟的章程,请圣人御览。”
等皇帝看完,陆允明道:“这次江南水患除了多地普降大雨,也因为河流壅塞不通。此次救灾,臣拟以工代赈,疏通运河河道以及沿线河流。一则从根本上治理江南水患,一则重新贯通南北水上输运,以解关中人多粮少之患。”
关中特别是长安京畿人多粮少,自安史之乱漕运荒废后,已经发生过多少次粮荒,皇帝家也没有余粮是缠绕中晚唐皇帝们的噩梦。
皇帝点头道:“此时确是疏浚运河的好时机,朝中却为此吵翻天……你尽管做你的,朝中有朕顶着。”
陆允明点点头。
皇帝皱着眉:“你说他们阻碍运河疏浚——是不是有人与运河沿线某些节度使有所勾结?”
陆允明看一眼皇帝,“没有证据,臣不敢回答。”
“运河疏浚这里面事情太多,你要小心。江南离着京里又远,你尽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禀告朕。”
陆允明谢恩。
“这次去江南,让工部侍郎周望川跟你一起去,他在齐州时曾治过水务,又几次建言疏浚运河,不会扯你后腿。”
陆允明点点头。疏浚运河涉及工程,工部派人去也是应有之义。
提到周望川,陆允明便想起程平,他在泗州,正是水患严重的地方,但愿他那河道堤坝真如士子们诗赋里说的那样牢靠。
绵绵秋雨中,陆允明终于见到了士子们赞咏的水利工程——还有修工程的人。
不知为何,陆允明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纤瘦的身影——一定是因为他的样子最诡异,袍子前摆塞了半截到腰里,手里提着一只鞋,还兀自在那里跟几个人说着什么。
第81章 接待黜陟使
河官周彻提醒程平:“您看那边, 是不是朝中来人了!”
我去!程平真想连滚带爬地扑过去搂陆允明大腿:“大哥,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 我真的扛不住了!”
白直站在程平身侧,看她眼里瞬间爆发的光芒,不由得也扭头,泗州别驾季宪陪着两个人, 身后跟着好些侍卫。那二人虽没穿官服,但看气势也知道定是朝中大员。
不顾坡陡路滑, 程平三步并作两步冲下堤去。
白直看她兴匆匆的背影,再看一眼堤下风姿颀然的陆允明, 皱一下眉,跟上。
冲到近前才想起来, 手里还提溜着一只鞋呢,程平讪讪地扔了鞋,把掖着的袍子下摆放下来,正正经经地叉手行礼:“下官见过陆尚书。”又对老师周望川行礼。
不等陆允明说什么, 周望川先“啧啧”两声,“悦安是越发有亲民官的风采了。”
程平看看自己沾满泥水的袍子和那只把袜子当靴子穿的脚,尴尬地笑了。
真不是周围人没眼力劲儿,看见县令光脚也不知道给她弄双鞋来, 实在是程平脚太小, 别人“献”的鞋她穿不上。程平本也不是那多注意形象的, 一挥手:“就这水啊泥的, 穿不穿有什么两样儿?都赶紧干活儿!”
相似小说推荐
-
下堂妾的田园生活 (孤独雨的眼泪) 2018-12-18完结80618营养液数:214文章积分:10,452,202有穿越为妾的,就有穿越为下堂妾的,于是方春喜就穿越成为了...
-
快穿女配:反派男神求放过 (杳汤) 云起书院VIP2018-12-05完结阅文点击:98947 总人气:9209 总推荐:13114本文一对一,宠文凭什么男主喜欢女主,男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