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人都爱马文才 (祈祷君)


  眼见着已经有人要去太子坟前哭灵了,萧衍头痛欲裂,整个人烦躁无比,怒吼而出:
  “既然如此,还愿意担任东宫属官的,就去地下陪伴太子吧!”
  皇帝的怒吼声一出,整个殿中都突地静了一静。
  梁帝萧衍是个算得上宽厚的君主,他对待宗室和高族都十分礼遇,即使临川王那样昏聩的宗室,最后也还得了个善终。
  在他在位期间,甚少有肆意打骂朝臣的举动,更不似前几朝的昏君那样动辄因疑责罚、处置朝廷重臣,即便要处罚什么臣子,也会经过有司讨论,在商议过后再定下罪责。
  再加上太子沉稳可靠,有时候君臣若有矛盾要激化的,太子往往会出面协调斡旋,作为君臣之间的桥梁,维护双方的颜面和利益,最终取得双赢的结果。
  也是因为这样的朝廷环境太舒适了,这些流内流外的官员早就已经习惯了据理力争或是仗义执言,当堂上谏或是堂上辩论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根本不惧皇帝会拿人问罪。
  可他们忘了,现在已经没有太子了。
  往常这种时候,就该太子出来打圆场了,可皇帝怒吼之后,殿中依旧是死一样的寂静。
  不少东宫属官期盼地看着宗室之首位置站着的三皇子萧纲,却见他双手交握,将头低垂着,眼睛只看着自己的脚尖,根本没有出列维护的意思,反倒好像要将一切和自己撇个干净。
  “你们是昭明太子的属官,太子都没了,要东宫做什么!”
  萧衍气得直抖。
  “你们既然对大郎如此忠心耿耿,大郎陵寝之侧还有空位,不如现在就去辅佐,也许在地下还能当个宰相!”
  说起儿子,萧衍又是气恼,又是悲愤,眼眶通红,死死地盯着跪在殿下哭诉的那些人。
  “下任储君的属官,就该下任的储君自己挑选,朕尚且不知道下任储君在哪里,你们就好似已经有了要辅佐的人选似的?!”
  他目光扫向群臣。
  “既然如此,你们干脆提出人选来,就在此讨论吧!”
  这一下,跪在殿中的不少人心中蠢蠢欲动起来,有些更是明目张胆地看向萧纲的方向,想要出来提议这位年少便富有才名的皇子。
  “陛下,立储之事事关国本,怎能这么轻易决定?也不该在气头上随意由人举荐。”
  谢举见情况不对,连忙出来打断。
  “既然陛下觉得东宫有必要裁撤,此事还是该从长计议,该如何裁,裁哪些人,裁撤后怎么安排这些官员,都得有个方案,而不是一句话就裁撤了……”
  说话间,谢举感到有一道感激的目光向自己射来,抬眼一看,却见是三皇子萧纲,连忙将目光移开,又说道:
  “臣觉得,诸位使君未必是想要反对陛下的决议,而是陛下提出的太过突然,又没有个可行的建议,就这么突然提出,自然会有不同的意见……”
  “那你们就慢慢讨论,究竟该怎么裁,裁哪些人,哪些人要留下、哪些人要外放、哪些该去什么地方,等有了方案和建议,再上条陈给朕!”
  萧衍以不容拒绝的态度站起身,目光如电,从殿下群臣身上扫过。
  “东宫裁撤之事,不容置疑,亦不容反对!”
  他连谁再反对谁就去陪昭明太子的话都说出来了,自然已经做好了一意孤行后最差的结果,或许要杀几个人,或许要抄几个官员的府邸,但无论如何,一个没有主人的东宫,决不能再留在梁国的朝廷上。
  说罢,萧衍收回目光,冷声下令:
  “退朝!”
  今日这朝会开的人人是懵头懵脑,一些头脑灵活些的,敏锐的感觉到朝中的气氛不对,皇帝以往执政的风格也有了变化,而更多的是那些无法从这些变化中察觉到危险的,反倒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极力挽救东宫要裁撤之事。
  在他们看来,东宫要裁撤的原因都是因为现在没有太子,如果在短期内再找到一位“太子”,东宫的裁撤就没有必要了。
  东宫中还有雄心的官员们迅速分裂成两派,一派认为应当拥立年纪最合适的三皇子萧纲,此举对朝堂的稳定最有利;
  而另一派则对早朝上萧纲的表现十分失望,还觉得天子似乎也不怎么满意萧纲,建议拥立皇长孙、昭明太子的长子萧欢。
  太子枉死的遗憾,也许会让皇帝转而愿意培养孙子。
  而对于更多不想牵扯到储位之中的臣子来说,比较头疼的是该怎么面临裁撤东宫这个放在眼前的难题。
  皇帝要他们拿出方案,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却谁也不想做。
  东宫属官上下足有上百名,有些是只拿俸禄不干事的“名士”,有些是为了编修《文选》特意征召的学士,还有作为各部候补培养的秘书郎、舍人等等,相比那些兼任东宫官员的重臣,这些人才是东宫的中坚力量,也是最难以安置的尴尬角色。
  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职位安插他们,而且太子任用属官喜欢用高门士族和有名望的贤人,这些人根本就不屑于担任浊官,但流内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愿意腾给他们?
  还有负责东宫卫戍的卫将军、卫队等等……
  砸人饭碗就等于结下深仇,东宫哪个属官背后不是错综复杂,谁也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官。
  就在东宫属官们就拥立“三皇子”还是拥立“皇长孙”争得差点内讧时,萧衍又降下了一道旨意,让不少大臣们掺和立储的心思立刻淡了下去。
  晋安王府里,萧纲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长史,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说什么?”
  他几乎是颤抖着问,“你说父皇封了萧欢什么?豫章王?”
  梁国的太子,只有两种,立嫡或立长。
  他的父皇后宫没有皇后,所以老大萧统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萧统死后,如果立嫡,则是由太子的嫡长子萧欢继承储君之位;而如果立长,就废嫡立庶,立他为太子。
  他在同泰寺被亲生父亲骂成了狗头,兄长死后,皇帝更是从未召他再入过宫,甚至还派人收去了他这里有关东宫的一切印信、函件和文书,明摆着要让他看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也因为如此,早朝时他连吱声都不敢,就怕父皇连着他一起骂,连最后一点脸面都不留给他。
  在心里,他其实隐隐已经怀疑这储君之位会落在他的侄儿头上,毕竟兄长的死说起来,还是跟父皇闹出家有关,父皇会内疚而想补偿兄长的儿子也是合情合理。
  可是父皇才刚刚讨论着裁撤东宫,立刻就将萧欢的华容公爵位晋升为了豫章郡王。
  既然已经封了郡王,便不可能被封为太子了。
  他们几个皇子尚且还是郡王,皇长孙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便已经是对太子府上最大的补偿。
  难道说,父皇其实还是属意自己的?
  他捂着自己怦怦乱跳的心口,除了不敢置信,更多的是也许能得到父亲肯定的狂喜和感恩。
  然而他还没欣喜多久,突然又惊醒过来。
  不对,萧欢被封的是什么?
  豫章王?
  那是萧综流落魏国之前的郡王之位,作为豫章王,是要镇守南徐州的……
  以父皇对萧综的念想,如今陈庆之又拿下了洛阳,等萧综回到梁国,理当回复原本的王爵和府邸,才算是对他做出了补偿。
  现在豫章王给了侄子萧欢,老二回来,会得封什么?
  刚刚还狂喜的萧纲,就像是被人猛然甩了一记耳光,明明是温暖的春季,却如在冰窟之中般刺骨生寒。
  想到兄长和父亲生出嫌隙的原因,萧纲忍不住咬牙切齿。
  要不是那个不知哪里来的孽种妄想和兄长争宠,又怎会有后来那么多事端?
  那个位置不是他也可以,哪怕给了大哥的儿子,或是给了弟弟们他都会认了命……
  但绝不能是老二萧综!


第498章 齐头并进
  一直到陈庆之出发前往中郎城, 马文才的斥候和游侠们也没有找到萧综的下落。
  或许他混入了白袍军的队伍里, 或许他还藏匿在城中,无论马文才再怎么手眼通天, 现在也是在异国的国都,就靠那么点人手, 没办法将已经混乱的洛阳翻个底朝天,找出人来。
  白袍军大军出动,随陈庆之一起渡河前往中郎城, 抵御尔朱荣的联军。
  他们之中很多人以为攻下洛阳后就会回返梁国,却没想到主将居然还要再继续在魏国作战,不少人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还有些自请分兵跟随马文才,但马文才出于战略和大局的考虑,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无论陈庆之到底要做什么,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的军事才能足以烁古震今,跟随陈庆之,白袍军也许还能够得以保全, 而跟随马文才,马文才并没有自信能发挥白袍军全部的战斗力。
  何况他根本就没想过和萧宝夤的大军硬拼,黑山军都是多年征战的老油子们, 见势不对他就会率领他们一起撤退,而立下过赫赫战功的白袍军不需要这样的“经历”, 他们只要跟随陈庆之一直胜利就行了。
  不过马文才也不是什么思维僵化之人, 他在领了那五千魏兵之后, 便下令所有他率领的人马全部披上白袍,包括花夭麾下的黑山军和那五千魏兵,亦组成了一支新的“白袍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