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叫上你媳妇,咱在庄子里待上几日,免得来回奔波累着了。”她才不承认有那个一拳头能抡翻一个壮汉的儿媳在,自己心里就格外踏实、安心呢!
陆晨向来不喜欢委屈自己,在小镇学会了开车后,就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托他大舅舅帮忙买了辆进口小汽车,这在接受新事物相对缓慢的小城里可以说是独一份儿,连本家那喜欢作威作福的老太太都只有干眼馋的份儿。
“听说陆辉也闹着要买小汽车,闹得老太太松了口,结果事情捅到了大伯耳朵里,将父亲痛骂了一顿,说他撺掇老太太胡闹……”卓清知道自家婆婆嘴上说不关心本家的事儿,可每回有人说起本家那边的八卦,她恨不得耳朵都竖起来。于是就长不长的说些本家闹得笑话,也算是暗暗讨好自家难缠的婆婆了。
果然,一听说本家又闹了笑话,陆母整个人瞬间精神了。不过为了保持威严,还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做什么白日梦呢,一家子奢靡无度的废物,靠着大伯才能维持如今光鲜的生活,还有脸要小汽车?”
“可不是嘛!”相比这些毫无营养的流言八卦,其实卓清更喜欢跟丈夫聊田庄和生意上的事,可为了哄婆婆一乐,她只好努力发挥演技,极力附和道,“您看前些天回来祝寿的几个堂妹说话多难听,陆辉那个窝里横的东西愣是连个嘴都不敢顶,说到底,吃人家的花人家的,心里没底气。”
“老太太能答应?”陆家小一辈阴盛阳衰,总共就出了陆晨、陆辉和大伯家的陆明这三个男丁,老太太不待见陆晨,跟每年最多见上一两次面的陆明没什么感情,唯独疼爱由她亲手抚养长大的四姨太太所出的陆辉。
“不答应能怎么办?听说老太太打算送陆辉去京城读书呢,那边是大伯娘的地盘儿,她骂了人家闺女,陆辉还有好果子吃吗……”
第545章 陆晨
第545章陆晨
农庄离城不近,不过小汽车跑得快,车上又有母亲和妻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解闷儿,一路上也不觉得枯燥,下半晌就到家了。
来时接妻子耽误了些时间,随行的家丁、丫鬟已经骑马先一步赶到,将房舍规整了一番,陆晨带着母亲跟妻子一到就能吃到热乎饭。
“听说夫人、少爷和少奶奶要来,庄子里的孩子们都乐坏了,送来不少吃的,老顾特意做了道盐水花生给您们尝尝鲜……”
“那些小馋猫是乐有糖果吃吧?”陆夫人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可惜儿子身体底子差,能健健康康的不生病都是奢望,生孩子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她性子不好,却不会不讲理,心里清楚子嗣的事怨不得儿媳,平日里都尽量避免提相关的话题。不过到了庄子里,她心里高兴,难免露了些。
见婆婆脸上的慈爱神色,卓清下意识抚了抚自己平坦的小腹。她嫁入陆家三四年了,一直未有所出,当着她的面说闲话的人都不在少数,更别提暗地里的窃窃私语了。甚至就连她母亲,都悄悄送不知从哪里求得的“生子秘方”,仿佛生不了孩子都是她的错处。唯独丈夫跟婆婆,从未因子嗣之事责难过她,丈夫甚至在公开场合说一直未有子嗣是他身体不甚康健的缘故,而从一开始就没看上她的婆婆也从未在这事儿上为难过她。仅凭这一点,卓清心想,就足够她记婆婆一辈子好。
吃了饭不久,家里就陆续有人来汇报工作。这农庄是陆晨从一个沾上鸦片的地主手中购得的。那地主本就风评不佳,沾上鸦片后更是变本加厉,残暴成性,若不是陆晨及时接手,几乎被逼得活不下去的佃农恐怕迟早要忍无可忍,爆发一场充满绝望和鲜血的鱼死网破。
陆晨接手了这个烂摊子,花费了四五年时间,才平息佃农积攒了很多年的怨气,一步步引导和规范管理,利用从小镇借鉴的管理理论,将之打造成具有初步雏形的集约化农业公司。
在家里坐了没一会儿,陆晨带着一众下属出了门,接连走访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到深更半夜才回到家中。
习惯了妻子“阳奉阴违”,见她又执意忍着困等他到深夜,陆晨无奈地抚了抚她的长发,什么都没说。
卓清反倒精神起来了,“怎么样?商量出结果了吗?”
“嗯,明日开始收割,得抢在下雨前,不然若是碰上连雨天,这一季收成恐怕要大减。”
“也好,连着好几天阴沉沉的,总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翌日,农庄开始热闹起来,不说青壮,就连老人和孩子也都行动了起来,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陆夫人跟卓清都不是能闲得住的,张罗着吩咐家中的厨子熬制凉茶,让护院一桶桶往地里送,给佃农们消暑解渴。
“真好喝,前年我们当家的喝了,就让我打听方子给他熬一锅,夫人亲自写了方子给我,可怎么都熬不出这个味儿。”一农妇歇息时,喝着可口的凉茶感叹道。
“夫人舍得放料,你这个抠婆子哪舍得呦?”众人素知其秉性,笑着打趣。
“可不是,我们当家的去城里凉茶铺喝过,都说不如咱们东家熬的滋味儿好。”
“哎呦,我得多喝一碗,若不是托了东家的福,咱们哪喝得着这样的好东西?”
农庄中的佃农原本也是世代在此地生息繁衍的农户,只是倒霉遇上为祸一方的恶霸地主,还一连祸害了好些年,土地被强取豪夺了去,只能做了佃农。如今换了新东家,大伙儿观望了几年,没有土地傍身的惶恐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散去,陆晨有意无意传播的“职工”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以农场为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听说农场提早开始收庄稼,一直关注着这边动向的村子也开始成片成片的行动。因为近几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跟着农场做,准没错!
抢收期间不仅有不限量供应的凉茶喝,还集中提供有荤有素、分量足的中饭,农户们干劲十足,不过短短两三日的工夫,就提前完成了抢收任务。
第546章 陆晨
第546章陆晨
今年的新粮依然留一部分进了粮仓,剩下的一车车拉到陆晨两年前跟三表哥合伙开办的机械磨坊里。
最近阴雨连绵,乡下凉爽又清净,陆夫人有些乐不思蜀,就没急着回城。陆晨病情好转后性子开朗了很多,也不似先前寡言,在家时常与他们聊天,外边儿的事也从不瞒着。
听儿子说今年收成不好还要留相当一部分在粮仓,陆夫人有些疑惑,当即问道:“今年收成不大好,粮价应该会升,为何还留那么多搁粮仓里?”
陆晨在小镇看惯了张叔和孙姨夫妻俩有商有量过日子的相处方式,心里觉着羡慕,就尝试着跟妻子和母亲相处时,多多沟通和交流。时日长了,倒也养成了凡事多和家里商量的习惯。“庄子里的老人都说今年天气不大对头,兴许会发水。”
陆夫人自嫁入陆家,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发水,对此虽有些惶恐,倒不至于惊惧。不过,神色间难免现出了不安。
“娘莫怕,这还只是推测,谁也料不准,不过该做的准备得提前做,免得事到临头作了难。”
可没想到这个推测很快就成了现实。接连多日的阴沉转化为雨水,先是细细的,时断时续的,在人们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燥热过后难得的清凉时,大雨突然倾盆而至,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陆晨在雨势有变大迹象时就带着母亲和妻子回了城。说到底,时人宗族观念极强,饶是他素来看不惯本家欺贫爱富的行事作风,可也不得不承认,在关键时刻,本家人总要比外人靠得住。
精心照料了大半年的庄稼,眼看着到收获的时候了却遭遇倾盆大雨,就算像陆晨农庄那样提前抢收的不少,可到底提了前,再加上还有怀着侥幸心理未来得及抢收的,可谓是损失惨重,没过几天,粮价就如很多人预料的那般,一路疯涨了起来。
陆晨从本家分出来后,除了农庄、妻子嫁过来时陪送的一间茶铺,和与三表哥合伙经营的机械磨坊外,还开着一间粮店。粮店不算大,除售卖从机械磨坊进购的粮食和食用油外,还收购干货转卖赚个差价,因为质量好、定价合适,店员服务态度好,很快就在城中赚得了好口碑,陆晨前些日子都在忙着筹备开分店。
如今看这情况,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继续了。
“别家都涨价了,就咱不涨,怕是要招人恨。”陆夫人当年嫁过来时娘家陪送了好几间铺子,虽说为了给儿子调养身体陆续卖了,可到底也尝试着经营过,很清楚同行之间的龌龊。“听说钱大丰将女儿送到了刘督军府上,被收作了姨太太。那钱篓子早盯着咱家粮店呢,如今他有了靠山,恐怕不会像从前那样仅仅说几句酸话了。”
“那黑心钱篓子早视咱如眼中钉肉中刺,服不服软都一样。”钱大丰之前一直把持着城中的粮食市场,陆晨又是买地种粮,又是办机械磨坊、开粮店,凭着稳定的货源、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硬生生从钱大丰手里撕下了一大块肉,让他如何不恨?两人早结了仇,陆晨可不觉得还有转圜的余地。“咱们以口碑取胜,这时候跟风涨价不是自打嘴巴吗?就算卖光了库存关门歇业,也不能昧着良心赚这黑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