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非玩家角色)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非玩家角色
- 入库:04.10
黄巾退去还能有如何处置的办法?
“青州黄巾流窜无粮,走投无路,将军以为他们会怎么做?”
顾楠自若地问道。
被顾楠这么一问,曹操也似乎想到了什么,抬起了眼睛:“当是……”
“当是投往黑山。”顾楠接过了曹操的话。
“黑山于其同出于黄巾,二者若能汇聚,则有百万人之势,如此之众,北地诸侯都鲜有能敌者。所以北地诸侯定不会让青州黄巾进入黑山,此军若是西行定有各方围堵。”
“处处受困围堵,又无路可退,此军将受死局……”
顾楠侧过头看向地图上青州、冀州、兖州三地之中的地方,如果时局不变,那里就将是青州黄巾的受困之地。
曹操的眼前一亮,明白了顾楠的意思。
“到适时,我再用以粮草受降所部,如此青州黄巾便可为我而用。”
顾楠轻笑点头:“将军明矣。”
说着又看了一眼那青州之下的兖州,她未说若是放任青州黄巾自流,甚是还能借机而取兖州。
时候未到,她还不准备言明。毕竟如今就连那青州都还未有定数,所言过多反而不好。
曹操有些恍惚地看着地图,如此一来他将踞有一州之地,拥数十万之军,便是在诸侯之中也将算的上是一方豪强。
而他要做的仅仅只是借机而起即可。
想到此处,他有一些复杂地看向身边的顾楠。
顾楠注意到了曹操的视线,笑着问道。
“将军看着我做什么?”
曹操没有当即回答,而是犹豫片刻,叹笑着说道。
“操曾闻世间谋士智者有洞明世事,预料先机,谋人心机之能。”
“操本是不信的,只道世事难料,人心更是如此,又如何谋取。”
然如今,青州之事本还未定,却都已经被眼前之人算在了其中,就连那青州动乱黄巾流离之后诸侯的动向都被算到,用以谋事之中。
如此不就是洞明世事,预料先机之能?
“听过了先生之言后,操只得笑己目狭隘罢。”
“将军言重,我只是其中末流而已。”
顾楠微微摇头:“比之他人,也只是痴长几岁,多读了几些书教而已。”
痴长几岁?
曹操看向顾楠,这才想起来顾先生是一直带着斗笠。
也不知道对方的年纪面貌,实在疑惑乃是问道。
“先生,不知为何先生一直带着这斗笠?”
顾楠愣了一下,伸手压了一下自己的斗笠,顿了一会儿才说道。
“哦,早年面目受利器所伤留有疤痕,面目骇人,这才一直戴着斗笠,以免吓着旁人。”
她不准备让曹操看到她的面目,虽然她很无奈,但是不得不说这幅面目确实有一些不方便行事。
毕竟若是她想在此暂留的话,还是莫要叫人看见面目的好,否则一个人一直不老,总会叫人心生异念。
“哈哈哈。”曹操笑道:“先生是把操当做如何人了,操岂会以貌取人?”
“但是既然先生不方便,还请先生自若就好。”
曹操不再深究这件事,背过手,深吸了一口气,咧嘴一笑:“今日实乃快意,当酣饮一场。”
“先生且来,与操共饮三百杯,你我不醉不归!”
说着就大笑着向外面走了出去,也不论那三百杯是喝不喝得完。
顾楠站在堂上看向曹操的背影,笑了一下。
宁叫青史骂名,当做一世英雄吗?
乱世之中的人杰,当就是如此吧。
想着于堂上慢步离开。
·
南阳之中。
一间草庐的房里,一个白衣少年正坐在一个看着该有半百的老人面前。
那老人的鬓发斑白,穿着一身土色的短衫,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寻常的老农人,但是他面前的少年却是态度恭敬。
老人的眼睛在少年的书房中打量了一圈,笑着说道:“诸葛小友此地倒是清净。”
坐在这老人身前的白袍少年行礼说道。
“陋室而已,徽先生见笑了。”
“是非是陋室,又如何是能叫旁人道哉的呢?”
老人摸着自己的胡须笑了一下,声音有些沙哑,但是态度却是随和。
一边说着,他的眼睛落在了挂在房间墙上的一幅画上,那画中画着山水,田间和四人。
目光落于那画中老人的眼中露出了几分惊讶。
“诸葛小友,此乃你之所画?”
白衣少年顺着老人的视线看向身后墙上的画,看着那画中脸上露出些许轻笑,点了点头。
“一副山水而已。”
“看着是山水,画着的却是人。”
老人毕竟年长,将少年人的神色看在眼里,拿起身前茶水喝了一口,看着那少年说的山水画。
“小友此作已过凡俗,可为世传矣。之前见小友执着于朔方女,还心忧小友执念,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白衣少年看着画中的一个人,有些出神。
“朔方女终是我未见过之景,我能画的也只有这田舍之中的人了。”
“小友能想通是最好不过。”
老人放下茶碗,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一张纸。
“不论旁事了,小友上次寄来的文信之中所问及的几个名为格物的学问,老夫亦是不知。钻研许久,也未能有解,只是有些许所得。其中实在奇妙,此番来也是厚颜相问,这格物小友是从何而知的呢?”
第二百九十九章:所以要有科学精神
格物的学问,在此之前老者并不是没有听说过格物一词,究之格物一词是礼记之中。
《礼记·大学》中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论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为基础之功行,是“大学之道”之始。“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
然格物一词到底是何意思却少有人言明,古来众多学论对于这格物一词的都各有解释,分坛而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就连他自己也有一些不得其意,何为格物又何为致知。
而其中所得又为如何?皆有不明。
然近日眼前的这诸葛小友寄来的书信之中,对于格物一说却是提出了一个全然的不曾听闻过的解释。
是格物为究物之理。
主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而纠正人的行为。
对格物一词做解之后,这诸葛小友的信文之中还提出了数个问题,何为气压何为摩擦力何为热传递。
这些词汇他根本闻所未闻,而信中提及的,用于为之佐论的现象也让他惊疑。
一者,炉中注水而烧,至水滚烫时,炉盖为动。
无人触及,是何力让炉盖为动,说为气压,气之力。
但是有何为气压,气之力又如何得见?
二者,是将二书分页合并,页页相互交叠,执书尽力拉不得开。
他自己试过一番,不过是书页交叠,薄纸之重却不知为何当真拉不开。
此中之力称之为摩擦力,这力是什么,他又不能做解。
三者,是架炊具之底烧于火中,之后手触器口能渐觉火热。
火烧于底,为何上部也会发烫,称之为热传递,又是一个不能理解的词汇。
这三者之问,有的就是日常所见,习以为常,只是从没有人纠其道理。细想才发现不知其根本。
有的奇思妙想,让人诧异不解所疑。
三者事物之理让人不得其究竟,却都隐隐之中让人觉得有规律之根本,而能得其中就能得格物之理,大学之道。
老者在看过书信之后就是整日的思索。
不是对着那烧滚的茶壶发呆探究气力。
在那里“撕书”,观察炊具为证摩擦力和热传递。
有所得,但不能明,百思不得其解,坐立难安。
乃日夜兼程赶至南阳到了这在诸葛小友这里求解。
老者将手中的纸放在桌案上,这正是少年写给他的信文,微叹了一口气。
他此次是厚颜而来的。
经过这几日的探究,他深知这格物之理的在重要性,不说其他,若是能得其中气压力,就将是一条大学。
气无处不在,是力无尽,人如掌握其道,用之巧妙,就同掌握一股巨力于身。
何况格物之中不当只是这一力而已。
他能感觉的到,这将是一条通学大道。如此重学,他上门相求当真是有些厚颜了。
不过奈何,他实在是想一窥大道。
老者躬身执礼。
“诸葛小友,老夫还请,求知一二。”
见老人行礼,少年连忙起身让开,毕竟从学来说他是当不起这一礼的。
苦笑了一下,站着说道。
“徽先生,不必行此礼,亮不当受。”
说着将老人轻轻扶起,才是坐下说道。
“至于这格物之学我是从何而知,此事说来话长了。”
目中露出了几些回忆的神色,白袍少年坐在桌案前慢叙道。
“该是数月之前,春日急雨,夜里家里来了一位客人。”
“我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客人,谁知她多有渊学,说是谢于留宿之情,予我说学。”
相似小说推荐
-
关雎宸妃[清穿] (艺洁) 2018-11-10完结197 1123 文章积分:16,375,760一朝穿越,苏兰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中醒来。“你叫什么名字?&rdq...
-
庶女富贵录 完结+番外 (豆花发发) 2018-11-26完结3094 营养液数:841 文章积分:46,037,436胎穿到古代的庶女安姝灵,在姐妹众多的国公府里宅宅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