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宦海/科举 [金推] (司徒隐)


当然,这乃是孙惟德心思,虽然朝中的大佬们都隐隐有些察觉,但对于那些底层官员而言,却并不是都能看明白其中缘由的。
因而,在华朝上下,大小官员都是晓得——原户部尚书王守和与右相孙惟德不睦多年,也互斗了多年。
现在王守和已经告老还乡了,所谓人走茶凉,又因着孙惟德的缘故,所以王家之事一出,满朝上下却是没有一人出面为王家求情。
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批判王氏一族家风不正。
在看到了这一切之后,顾云浩久久不言。
官场之上,还真是毫无什么底线、道义可讲。
顾云浩心知,元化帝今次如此龙颜大怒,不仅对受贿的三位知县处以极刑,更是对王氏一族如此重罚。
其目的便是要一个威慑的作用。
毕竟新政之事,乃是从税改开始,只有税改顺利了,后面兵部、工部、礼部的改制才能推行。
眼下虽然全国各地热火朝天的在丈量田地,准备实行新税制,然那些守旧派的豪门士族门,其实还在观望。
若是在这个时候软弱了,退步了,守旧派们必然会趁势反扑,全国上下皆相效仿湘省一事。
他们新政税改,杀鸡儆猴是可以的,但也有个法不责众的说法,总不能将全国上下的守旧派官员和豪门士族都杀了吧。
只是王守和那边,确实是有些倒霉。
先前为了空出户部尚书的位置,王守和被元化帝逼迫的辞官归乡,现在又受到族人的牵连,不仅自己被训斥,更是连累了的坏了两个儿子的前途,甚至五代之内,都不能翻身。
想这位王阁老,原本也是门生故吏众多之人,现今出了事,却是没有一个人出面说一句公道话的。
对于此事,顾云浩私下也跟他的右相师祖孙惟德谈论过。
不过孙惟德不愧是当了多年的内阁大佬,对于此事,他看得却是比顾云浩更超然许多。
“明哲保身本是寻常事,毕竟,王守和已经辞官了。”
孙惟德吃着茶,淡淡地道。
闻言,顾云浩满心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师祖。
这些年来,师祖亦是提拔了不少人,甚至在朝中自成一派。
然而如今出了王守和之事,他却能如此平淡地看待。
师祖是知晓官场上情义淡薄,人走茶凉乃是寻常事,却还是一力扶植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官员……
想到这里,顾云浩只觉脑中似抓住了什么,随即眼前一亮:“师祖,还是您看得通透,学生现今方才明白,实在愚不可及。”
要知道,人到了哪个层面,便应该去做与地位相对等的事。
孙惟德身为右相,手中的权柄不小,地位颇高。
官位、权力到了一定的层面,有的事情那也是由不得自己的。
身为华朝内阁的大佬,不管是右相孙惟德,还是其下的左相、副相,以及一众阁老们,都各有人依附跟随。
毕竟官居极品之后,有的事情自己不方便出面,总是需要有人替自己去做才是。
另外,在这个□□的时代,官位越高,越是接触权力中心,面临的处境便更为复杂。
若是在朝中没有自己的势力,那么是极为容易陷入危局的。
官场本就是一个捧高踩低的地方,若是一人手握权柄,势力颇大,即便是皇帝想要动他,也是要思量思量。
但若是那人势单力孤,即便没有犯什么事,也极有可能是各种天外飞锅。
要知道,官场上的人脉关系乃是极为复杂的,许多阁老重臣配置了自己的势力和人脉之后,即便退休还乡了,还借此在维持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为自己家里入仕为官的子孙后代开路。
想来那王守和若是没有赶上税改的节骨眼,惹得元化帝龙颜大怒,王家也不至于如此陡然就败落下去。
若是王家没出事,那些曾经依附于王家,被王守和提拔起来的官员,只怕还是会自成一派。
王守和的两个儿子,说不定便能借着王守和为官时候的人脉,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只是王守和此事闹得元化帝那般大怒,基本是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毕竟在朝为官,谁都不傻,没有谁愿意拿着自己的乌纱帽去冒险替王家说话。
当然,也有一部分官员热衷于提拔‘自己人’,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顺利推行自己的政见。
只是这种官员,总归乃是少数。
因而,即便是孙惟德知晓这种官场上的攀附,是不可靠的,也仍是要提拔自己门下的官员们。
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官员依附着他,更是他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右相的地位方才能稳固。
所谓‘党派’,其实不过是互为依存罢了。
“不碍的,你毕竟年纪轻,入仕不久,现在想明白,也算是不错了。你那榆木脑袋的老师,只晓得个是是非非、曲曲直直,却就是转不过这个弯。”
看顾云浩明悟的样子,孙惟德也是颇为满意,但随即便想到了自己的弟子江程云,又是忍不住吐槽两句。
闻言,顾云浩却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其实师祖是很看重老师江程云的,也正因为挂念着,所以时不时便提上一句,吐槽吐槽。
顾云浩跟着江程云身边数年,最是敬重老师的为人和品性。
现在虽然看着王守和此事,让他看他官场的人情淡薄,但顾云浩心里明白,他的老师江程云,绝对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师祖孙惟德,江程云都是诚挚相待。
有这个虚情假意的官场,有这样的老师跟师祖,他顾云浩是何等的幸运。
“师祖,老师乃是个君子,并非是看不明白,只是不愿……”
见着孙惟德心情好似不错,顾云浩也大着胆子准备为自己的恩师解释两句,却不想话还没说完,便被师祖孙惟德打断道:“好了,不说你那老师,听到他的名字,老夫便脑仁疼。”
闻言,顾云浩只好闭上嘴,止住了这个话题,又说起另一件事:“弟子这里有件事,想请教师祖。”

第157章 第157章:吏部

见着顾云浩一脸的肃然之色,孙惟德也是猜到此事不小。
“莫不是户部那边有什么事?”
闻言, 顾云浩坐直了身子, 端起面前的茶碗猛灌了一口茶, 方才说道:“师祖,弟子这两日清查出闽省之事,实在是让人看着心惊。”
“哦?”
孙惟德亦是正色道:“闽省文风鼎盛,士子又大多擅考, 也因着如此, 朝中闽省的官员亦是不少,甚至堪比苏杭,然而这闽省虽是人才辈出,然却是有利有弊。”
说到这里, 孙惟德顿了顿,复又叹息道:“当初吏部调任你往户部, 老夫也是知晓一些消息, 虽是觉得此事不同寻常, 只是你一心放在税改之事上,且老夫知晓此事之时,吏部调令已出,老夫也不便阻拦。”
“现在,户部那边如此不安稳,约摸当初你的调任亦是再有别的缘由。今日想来, 却是有些后悔了, 当时还真是该不顾那许多, 直接拦下此事才好。”
说完这话,孙惟德更是满目的忧虑。
顾云浩是第一次知晓这件事情,当下亦是心惊不已。
怎么,当初他调任户部,吏部发出正式的调令之前,师祖是已经知道消息了?
吏部调任官员,难道不应该是寻常事么?怎么会传出风声让师祖知晓……
而且,孙惟德虽然乃是自己师祖,但亦是当朝右相,平日里思量处理的都是军国大事,即便是厚待自己,也应该不至于会时刻关注着他的事情才对啊。
不过师祖右相一派在朝中权势不小,而吏部,原本师祖就曾主政吏部,吏部的官员之中,有一大半都是右相一派的。
听闻他师祖谈及当时调动之事,顾云浩也觉得其中有些蹊跷,遂先是压下心中之事,直言说道:“师祖,当初弟子调任户部,不过是一从五品官职,您老人家怎会知晓?”
要知道,本朝惯有旧制,正四品以下的官员调动任用,一并只交由吏部主理,只有正四品及以上官员的任用,方才需要单独上折内阁,禀奏皇帝。
当然,吏部管着整个华朝上下的官员,即便是正四品以下的官员调用,也不是个小数目,因而一般来说,四品以下官员的调动,基本上都是一批一批的,吏部若是要禀奏皇帝,只需在奏文里说个总体情况便可了。
顾云浩先前为翰林院的从六品修撰,后面调任的又乃是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
如此前后的官职都未达到四品,这般来说,按道理吏部是不需要呈折子给内阁,从而禀奏元化帝才是。
虽然经过冠礼一事之后,朝中的官员基本都知道,他顾云浩乃是右相孙惟德门下的得意弟子。
若是当时他的调动是有什么旁的缘故,有人急急将此事告知了师祖孙惟德,倒也是有可能的。
一如顾云浩所想,孙惟德听他问及,也是点头说道:“当初吏部左侍郎孟盛来寻了老夫,言及你调任户部之事,说是其中似有不妥,老夫虽是不愿你掺合进户部里面去,然那时吏部奏请官员任用的折子已经经由季铭亲自送交与陛下面前。”
说到这里,孙惟德似对季铭如此行径有些不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那季铭如今为新政之事总裁,又深得帝心,在内阁之中,也是不同寻常,只是不想竟是连老夫都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