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事若是广为人知的话,是极为容易被人曲解的。
毕竟华朝立朝数十年,还未有过哪位帝王如此诛谁九族,也从未有过在太和殿死谏撞柱子之事。
而且,这事怎么看,那位死谏的五品官员都像是受屈的弱势一方。
不过,随着户部税改细则的颁发,季航在于邸报之上言及郭槐阻挠税改之事,另外再加以引导,整个华朝上下的百姓都不住拍手称好。
开玩笑!好不容易皇帝老子想要为他们老百姓做件事,施行税改减轻他们这些百姓的负担。
那什么寺里的五品小官居然还敢阻挠,甚至就算是死也不让他们这些老百姓受益。
这简直是损人不利己嘛!
还好皇帝老子没有被他忽悠了去,若是真的不施行税改,那百姓们可不是被那郭槐给坑惨了。
这种人就是该死!皇帝老子做得好!
在看了邸报之后,百姓们不仅厌恶郭槐的行径,也颇为心疼他们的皇上。
多好的皇上啊,这么为百姓着想,偏偏怎么有郭槐这样的臣子,简直是搅屎棍嘛!
原本元化帝处置郭槐,本质上来说是为了他的帝王之威,现在了解到百姓的言论,心中亦是颇为意外。
看来这个邸报还真是有些用处……
简直是个控制舆论,引导民众思想的利器。
直到这个时候,元化帝方才算是真的看到邸报的作用,当下又是想起了翰林院那个名为顾云浩的修撰。
顾云浩自然是不晓得元化帝心中所想。
只是在新政开始之后不久,他便接到吏部的调令。
不错,顾云浩升官了。
户部员外郎,从五品官职。
他原本为翰林院修撰,乃是从六品官职,现在一跃两级,直接升任从五品的员外郎,算是圣恩浩荡了。
不过,这些是正如他意。
毕竟新政之事是他所愿,如今户部税改,他自然也是想要参与其中,为新政出谋划策。
如今调任户部,又升了官,他哪里有不高兴的。
翰林院内,顾云浩将公务室内的资料整理清楚,而后一一交予赵启收存好。
“大人。”
虽然相处时间并不久,但赵启作为顾云浩麾下的院侍,平日里两人相处的也颇为愉快,当下见顾云浩离开,也还是有些面带憾色:“在下一早便知大人心志高远,今次得偿所愿,盼大人今后平步青云。”
作为顾云浩身边的下属,赵启自然晓得这位状元郎一心想着新政之事。
即便此事并非他一个小小院侍能说得上话的,但赵启也是心中明了。这新政一事,实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若真能顺利实施,今后他们华朝上下必当有一番新气象。
因而,对于敢在殿试时提出新政的顾云浩,赵启一直是心存敬意的。
“多谢。我定当竭尽全力。”顾云浩知晓赵启说的乃是新政之事,便一脸诚挚地应下。
“在下只愿今后能有一日,可伴大人左右,为百姓做点事。”
闻言,顾云浩目色微动。
没想到他如今也有人投诚了。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顾云浩也算颇为了解这个赵启,亦是觉得此人学识品性都不错,是一个难得的好帮手。
“好,若真有那一日,我必当邀你。”
顾云浩点了点头,含笑说道。
*****
待翰林院那边的工作交接完毕,顾云浩不敢耽搁,直接就去了户部报道。
户部原本就是公务比较琐碎的部门,如今因着税改之事,更是忙了不少,再加上季铭催的紧,官员们平时当值办差,那都跟打仗似得。
“下官顾云浩,见过侍郎大人。”
待到户部报道之时,部里侍从却是将他领到了左侍郎钱卓然处。
户部的两位侍郎虽然平起平坐,但平时还是有分工的。
钱卓然管理户部的内政、人事,以及全国田地、军需、俸禄和国库开支等事宜,而右侍郎唐守忠则是分管户籍、关税、税赋等税入之事。
虽然顾云浩现今乃是从五品的员外郎,看着前途似锦,但户部官员众多,除了季铭这个尚书之外,还另有侍郎、郎中等数名。
从五品的官阶,在户部而言,其实也算不得多高。
季铭身为两朝阁老,在主政户部的同时,又还是工部尚书,自然是没有时间和功夫去处理这些小事的。
因而,户部的一应内务,皆是有钱卓然全权负责。
“恩,不必如此客气。”
对于顾云浩的到来,钱卓然自然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顾云浩乃是第一个提出新政的人,而且又年纪轻轻,眼下户部正是用人之时,多了这样一个员外郎,绝对是件好事。
钱卓然想了想,又道:“眼下户部事多,各地都在清理人口,丈量田地,其中闽地那边事多一些,你且去闽地清吏司吧。”
闽地?
听闻钱卓然的指派,顾云浩眯了眯眼,不动神色地应道:“是,一切都听左侍郎大人安排。”
按着本朝官制,户部铺开的摊子不小,首先户部的‘一把手’乃是户部尚书,其次便是为正三品的左右两位侍郎。在此之后,全国各地每一个省,对应户部都会单设一个清吏司,另外还有照磨所、印钞局、广积库等十多个下属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户部对应而设的各省清吏司,都有正五品郎中一名、从五品员外郎一名、正六品主事两名以及从九品的司务数名。
他们华朝共有二十三省,因而户部设有二十三个地方清吏司,并配齐了相应的官员,其中正五品的郎中为各司的负责人。
而从五品的员外郎则襄助郎中,共同主理一司事务,可以算是各司的‘二把手’了。
顾云浩刚刚调任户部员外郎,自然是要入一省清吏司的,然而他却没想到居然会将他派去闽地清吏司。
毕竟闽地的世家大族众多,就连钱卓然他们钱家,也是在闽地的。
更重要的是……徐景,徐景乃是闽省人。
他先前被元化帝传召,曾借着论及税改之事时,说起徐景在闽省的势力,甚至连徐景的八闽粮庄都提到明面上了。
第149章 第149章:闽省清吏司
顾云浩知道现在税改开始, 户部上下都在忙着这事,而各省清吏司的第一件要务,便是重新清点丈量各省田地。
而现在却是这般巧, 钱卓然让他去闽省清吏司?
不过即便是如此安排,他亦是不惧的。
而且, 说不定还可以借此机会, 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里钱卓然看着顾云浩并无什么不满之色,眼中亦是微微带笑, 吃了口茶,继续又道:“如今户部人手紧缺,就是原本的侍从也都分派到了各司, 倒是不能再给你指派侍从, 只得待过些时日, 新招了一些可靠的, 再派给你吧。”
与端茶递水的杂役不同,六部的这些侍从们虽然并非是有正式编制的官员,但都是读书人出身,平日里的工作也是襄助部中官员处理政务的。
往直接点了说, 这户部的侍从跟翰林院的职能差不多,其实就相当与这些官员的秘书。
顾云浩眼下官阶虽然算不上高,但好歹也是一司里面的‘二把手’,自然是应当配有侍从的。
不过见钱卓然说人手不够, 他自然也不会多言。
毕竟眼下户部正在全力开始税改, 在这个关键时刻, 即便是侍从,也还是需得要用信得过的人才是。
更何况他还被分到情况复杂的闽省清吏司,自然更是要小心才好。
“下官明白。”顾云浩点头道。
不过钱卓然此刻又是眼珠一转,随即说道:“闽省清吏司那边确实要需得注意一些,不若这样,你那边若是有信得过之人,也可招进来,从此跟着你便是了。”
身为在朝多年的户部左侍郎,老家又在闽地,钱卓然自然晓得各省中闽地情况最是复杂。
如今部中侍从不够,招几个读书人进来倒是小事,怕就怕从中出个什么问题,那岂非是他这个专管内务的侍郎的责任?
倒还不如让这顾云浩自己物色人选,即便真的出了什么事,也是他顾云浩识人不清,怨不得旁人。
顾云浩自然也猜到了钱卓然的心思,当下思忖了片刻,便道:“下官曾在翰林院有一侍从,品性不错,待下官问过他,看此人是否有意来户部吧?”
说到这里,顾云浩又顿了顿,继续道:“若是那人不愿,还是要劳烦侍郎大人。”
“恩,你且去吧。”
钱卓然达到目的,含笑应下,便遣了顾云浩自去闽省清吏司报道。
寻常来说,各省清吏司一般都是仅三名司务,但或许因着闽省情况复杂,自新政开始之后,钱卓然又为闽省清吏司这边加派了两人过来。
户部的官员较多,一般只有正六品主事以上的官员才有自己的侍从,因而他们闽省清吏司这边,其实除了九名官员之外,还另有三名侍从。
当然,由于顾云浩新到任,他的侍从还未选定,因而再过两天,他们司里还会再添一人。
如此十二三个人的部门,虽然算不上多大,但也绝对是不小了。
户部的格局划分的极为规整,前面乃是部中尚书、两位侍郎的公务室,以及各下属部门。而后衙,方才是各省清吏司所在。
相似小说推荐
-
儿子是男配 (何婪) 晋江金牌推荐高积分VIP2018-12-9完结4439258315营养液数:43955文章积分:823,755,200唐以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
-
锦绣药田:娘子,来种田 (小楠妈妈) 云起书院VIP2018-12-12完结魂穿异界成萝莉,家族不待绝户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家致富奔小康。大姐发病引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