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这些年,王子腾的日子也不好过,史家被抄,贾府被抄了一半,他自己在任上则始终战战兢兢。数年不见,石咏发现他两鬓已然白了一半。
  石咏谢过王子腾的提点,也婉拒了王子腾要他带几个人的好意,独自一人便去涌金门见年羹尧。
  六月尾的天气,杭州城里骄阳似火,临近西湖的涌金门处倒也有些许凉意。这么热的天气里,年羹尧依旧是杭州将军的全副行头,穿着官袍官靴,独坐在涌金门城门的阴凉处,悠悠地乘凉。
  石咏则比年羹尧潇洒得多,他只穿着一身清凉透气的丝麻常服,趿着麻底布鞋,就来到了涌金门。果然如旁人弹劾这年羹尧时所言的,左近百姓,都不敢走这涌金门——正因为年羹尧在此处支了一张八仙桌,摆了一副太师椅。远处,几名年羹尧麾下的亲兵悄无声息地侍候护卫,一只小茶炉就顿在不远处的风炉上,一名亲兵执着一柄蒲扇轻轻扇火。这边年羹尧则懒洋洋地提醒一句:“这茶呀,还是要蟹眼水才行——”
  石咏来到年羹尧面前,他官阶比年羹尧低,自然主动上前见礼。年羹尧坐在太师椅上,稍稍抬起眼皮,淡淡地说:“自报家门!本将军若非必要,不会认识像你这样的人。”
  石咏一点儿也不着恼,反而微笑着道:“事实上,年将军早已识得本人,不仅识得,怕是还熟悉得很。”
  他一口京城口音,年羹尧一听,上半身便从太师椅上支起,紧紧盯着石咏,打量半晌方摇摇头,干脆地道:“不认得,你到底是何人?”他曾经谋夺石家的扇子,却压根儿不记得石咏的样貌。
  石咏自报家门的同时,年羹尧的脸色越发暗沉,上半身也慢慢靠回去,显然记起了石咏是谁,与他有什么纠葛,又曾造成了什么改变。
  “下官来杭州公干,顺便来探视将军。”石咏说明来意。
  年羹尧陡然眼皮一翻,眼中精光直射,冷飕飕地望着石咏,寒声道:“所以你是来奚落本将军的?正因为本将军当日曾经皇上进言,提及你家传之物,你便怀恨在心,待见到本将军被降职了,你便得意了?告诉你,本将军是昔日皇上钦点的抚远大将军、一等公、太子太保,就算是相中了你家一两把扇子又如何?你承望这这件事便能扳倒本将军不成?”
  石咏却摇摇头,态度极其和煦地道:“我来见将军,绝不是为了奚落。可是也想提醒您一句,借着我家扇子的事,告发弹劾将军的,也根本不是我。”
  率先告发弹劾年羹尧的,压根儿就不是石咏,而是当初年羹尧自己选定的合谋者贾雨村。


第395章
  石咏也没想到, 自己平平淡淡一句话,竟然将年羹尧就此说愣了。
  石家扇子的旧案, 石咏解开误会之后便再也不提, 真正借题发挥, 拿扇子做文章的人, 不是别个,而是合谋者贾雨村。
  以此类推,与石家旧案一样, 如今朝中群臣上书弹劾, 其中有多少与年羹尧昔年共过事,又有多少是年羹尧在“年选”中亲自提拔起来的人?反过来再看满朝文武, 昔年有那么多与年羹尧交好的奉承的, 到了此刻年羹尧被降职,怎么就不见什么人站出来为年羹尧说话呢?
  可见年羹尧昔日结交友朋, 处处以利益为先。一旦他这里再无利益可取, 便人人辟易远避。
  一念及此, 石咏忍不住便想起年羹尧那个被过继出去的嫡长子年熙,想起当日年熙在石家喜宴一角的无声哭泣。年家一家子都被泼天的富贵权势冲昏了头,而年熙恐怕是年家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可惜的是, 年熙的话, 年羹尧恐怕一个字都未听进去过。若是他当年听得进去,如今未必便会落到这个田地。
  此刻石咏面前的年羹尧,端坐在太师椅上愣了片刻。他手下的亲兵已经用蟹眼水沏了茶,将茶碗送到年羹尧手边。年羹尧木然无觉地将茶碗端着饮了一口, 被茶水狠狠地一烫,他才从失神之中惊醒,立时又恢复了此前一副精明强干的面貌,目光锐利,直盯着石咏,冷然道:“便是如此,也轮不到你这小子来看本将军的笑话。”
  他将手中茶碗一放,双手朝北一拱,道:“明日,皇上便会下旨恢复本将军的抚远大将军一职。青海虽平,罗卜藏丹津犹在,准噶尔蠢蠢欲动……皇上不可能不用本将军,不可能不用……”
  说到这里,年羹尧胸中激荡,语声竟有些哽咽。“石咏,我问你,此前你在京中,可曾见到贵妃与福惠阿哥?”
  石咏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说:“外臣不见宫眷,所以下官不曾见过贵妃。只是自年初起,宫中便一直传闻贵妃素习体弱,积年成疾,因此凤体违和……”
  年羹尧脸色顿时大变。
  石咏则继续往下说:“福惠阿哥,在旧岁下官二弟的婚礼上,下官曾经见过一次。当时福惠阿哥与四阿哥和五阿哥在一处,两位皇子对福惠阿哥疼爱有加,也曾明言皇上对福惠阿哥格外钟爱怜惜,胜过其余皇子。”
  年羹尧听到这里,轻轻舒了一口气,点着头笑道:“是了,本将军是福惠阿哥的亲舅父,谁能比本将军更适合辅佐福惠阿哥?”
  “所以,明天……明天复起的旨意就会送到本将军手上,西北安定,不能没有本将军……”
  年羹尧站起身,无比激动地望着涌金门外的西子湖,一番话说得口沫横飞。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手势,动作极大,此刻便连几位亲兵都离得远远的,不敢上前。石咏在旁看着心想,难怪百姓们都不敢从涌金门这里进城。有这偏执到近乎疯癫的年大将军在此,每日拦着百姓道:“你知道么,明日皇上的旨意便到,本官就要官复原职了,你知道么……”
  石咏想到这里,便径直告辞,实在是没有再与年羹尧多说的必要了。
  如今朝中百官弹劾年羹尧,大逆、欺罔、僭越、狂悖、专擅、忌刻、残忍、贪婪、侵蚀罪等共计九十余条。前一阵子雍正刚刚在年羹尧所上的折子上朱批:“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
  年羹尧到了此时,若是卑微服罪,蛰伏一时,可能还有一条生路。然而在此每日对着路人大喊大叫,说西北缺不得本将军……若说雍正明日就会下旨让他复起,那只会是在梦里。
  可巧的是,石咏见过年羹尧的第二日,真有旨意下来,浙江总督福敏亲临杭州将军寓所宣旨,却是雍正“遵从百官之意”,将年羹尧官职,从从一品的杭州将军始,连降十几级,令其成为七品的城门吏。此外,年羹尧身上爵位也被尽数夺去。
  石咏身负职责,需要密切关注年羹尧的一举一动,因此紧随浙江总督一道,前往杭州将军寓所传旨。
  年羹尧降职以后,立即被脱去身上从一品的杭州将军官服,换上一件城门吏的褂子,寓所也再不能供其居住。这位昔日叱咤疆场,威震西北的年大将军,就这样被扫地出门。
  年羹尧被逐出杭州将军寓所之后,却还未完。浙江总督福敏带人,亲自查抄杭州将军寓所,将所有年羹尧身边的书信、书籍、文字尽数抄去,一一翻捡,呈报京中。所有书籍之中,就有年羹尧幕僚汪景祺所做的一本《西征随笔》。
  这名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祺,少年时便有才名,但恃才傲物,久困名场,蹉跎多年,四十几岁才中了个举人。他于雍正二年时投机投到了年羹尧门下,在年羹尧身边短暂地做了一年幕僚。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大量对年羹尧歌功颂德的文字,多数收录在这本《西征随笔》之中。
  比如这本随笔之中,汪景祺就曾称赞年羹尧是“宇宙之第一伟人”1的,也有将年羹尧与唐时名将郭子仪、裴度等相比较,说那些名将的功绩与年羹尧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说“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
  在石咏看来,汪景祺所做的,不过就是拍马屁之作,将年羹尧吹捧上天。福敏却非常紧张,对石咏说:“石大人,您在这里也一并见到了,本官已经将所有年宅查抄出的文字书籍一并封存,马上便命人快马送交京师。”
  石咏知道这些文书都送上京,无论对年羹尧还是汪景祺,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内心里反对文字狱,“因言获罪”这种事,只会让官场上人人自危。但是奉旨抄没杭州将军寓所的人是福敏,而不是他。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文字书籍被一箱箱地封存,被快马送进京里去。
  “石大人,石大人身负使命,年公那里……咳咳,年羹尧那里,本官就都交予石大人了!”福敏向石咏行了个礼,转身匆匆而去。
  石咏所谓的“使命”,乃是去看看年羹尧的情形,并适时向雍正禀报。可是到了此刻,石咏当真有些怀疑,雍正这项任命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毕竟福敏以下,在杭州的官员,每天都在密切关注年羹尧的动向,每天都有密报,以各种视角描绘年羹尧的生活,并且飞马报至御前。
  那么雍正皇帝命石咏前来杭州,亲眼目睹年羹尧一夜之间,跌落尘埃,官职爵位尽数撸去,这到底是个什么用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