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石咏作为后世之人,对这养心殿再熟悉不过,“三希堂”之名如雷贯耳,然而眼前的这一切,却还都不是后世人们见到的那个样子。现在的养心殿,还只是一座简朴至极的宫苑,因此才会被当做作坊使用。
  王主事带着石咏,进了东配殿一间小小的屋子。石咏这才有机会请教王主事的名姓与履历。
  这位内务府正六品的主事叫王乐水,直隶人士,汉军镶黄旗,已经在内务府当差当了十来年了。石咏这回被点了七品的笔帖式,就在王主事手下做事。今天之前,王主事已经将他的腰牌、官袍、补子都事先准备了,就堆在这小屋里。
  石咏一听说是笔帖式,他就颇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我满语……那个,国语,不大行……”
  王乐水蓄着一小撮短须,听见这话短须立即抖了抖,抬眼盯着石咏,飞快地问:“汉字呢,认字不?能写不?会算不?算盘会打不?……”
  连珠炮似的问了一堆,石咏都不知该从何答起,只能连连点头:“会……这个,也会……”
  王乐水一直盯着石咏,还未等他应完,突然叹了口气,直接说:“唉,真是麻烦!”
  他只甩下一句:“你现在这儿看上两天,看看旁人都是怎么做事的,其他的再说吧!”
  说完,王乐水掉脸就走了。
  石咏将母亲给他的皮帽子从怀里掏出来,放在屋里的柜子上,心里莫名感到一阵轻松——
  竟然还有自由参观时间!
  养心殿造办处,听着这个名儿,石咏的耳朵都快磨出老茧来了。可此前他做梦也没想到,竟然能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个人才荟萃,制造、研发出无数古代工艺美术精品的大作坊。
  养心殿造办处的范围,不止在养心殿宫苑内。因近来宫中所需激增,内务府索性将慈宁宫西面的茶饭房也改成了作坊。据石咏目测,至少有四五百号人集中在这一片不算大的地界之内,各司其职,各有产出。
  不少皇家工艺用品的作坊就直接设在这里,如玉雕、金器,甚至一些竹木材质的家具用品与摆件。这里产出的成品都有“内造”印记,多半留在宫中使用,也偶有赐给皇公贵戚,乃至文武重臣的。
  也有好些是由养心殿造办处拟定规制,或是设计研发之后,再送出宫交由指定作坊生产的,如官用瓷器、亲王的制式袍服、官员的补子等等。
  甚至宫中为皇家成员绘制肖像的画师也在此“办公”,石咏就亲眼见到了两三名金发碧眼的西洋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完善他们为康熙皇帝所绘制的“行乐图”。
  石咏一圈还未转完,已经到了午时。工匠与官员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各自匆匆地享用送来的饭菜。石咏回到养心殿东配殿,见到王乐水已经坐在屋内开始吃午饭。
  “坐!”
  工作使人快乐,王乐水忙活了一早上之后,似乎心情终于好了很多,竟然指点石咏,让他坐在自己对面用饭。
  石咏打开面前竹制的“饭盒”,一瞅里面,见伙食标准还不错,有肉有菜,白米饭则撑满了大半个饭盒。这饭食最大的缺陷就是温度太低,石咏掂掂,觉得和后世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差不了多少,再尝一口,只觉得肉老菜咸——
  这世上,工作餐大概都是这个样子,好让大家吃完了赶紧去工作!
  石咏心中这样想着,匆匆扒饭,有些不知其味地将冷饭冷菜都扒进肚腹中。王乐水见对面的年轻小伙子吃饭吃得这么香,忍不住也多吃了两筷子,对石咏的印象稍稍转好了些。
  下午王乐水又自管自去忙,石咏回到自由参观时间。
  他也意识到不能再像上午一样到处随便乱看了,自己既然被点了笔帖式,就得想办法去看看旁的笔帖式都是怎么干活儿的。
  于是他只管盯着和自己年纪相仿,官阶不高的文职人员,从旁观察。不多时,还真给他看出了一点儿道道。
  这个养心殿造办处,竟多少和后世里他们博物馆研究院有点儿像。
  他们博物馆研究院里,大抵也是如此,各处新发现的文物被送到研究院里,便一一登记编号,随即入库。各种需要修缮的文物则会按类别一一送到各个文物修缮小组。每个小组会有单独的文物台账,记录接受的文物,和修缮完毕后交付的文物,经手人和小组长会签字确认。
  博物馆的藏品需要对外展出,或是借与兄弟馆展出时,也会有出库入库的详细清单。这就有点儿像这里造办处,新制好的成品无论是送到哪处宫苑,或者是吩咐送出宫送到哪家王公大臣府上,在这造办处都会一一记录。
  除此之外,定期清点,检查器物有无损耗,数量是否与账面相符,这些也是常规的工作。
  石咏观察到这些,便转回东配殿的小屋,去将见到的一一记下来,然后丢下笔再出去观察。
  王乐水回到东配殿的小屋里,见到石咏留在桌上的“笔记”,盯着看了一会儿,微微点点头,开始觉得上头硬塞到自己手下的这个年轻笔帖式,还成……没有那么糟糕!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捉个虫,写到后面才想起来庆德是伯父,不是二叔,抱歉抱歉!
  注释时间:
  1内务府造办处职能等来自度娘,有删减与重述。


第39章
  傍晚, 天色将黑的时候,这里造办处的人全都行动起来, 将作坊里的火烛一一熄灭, 由上官检查一遍之后, 再锁上门户。
  也就是说, 养心殿造办处的作坊为了防火,晚间是绝对不给加班的。
  石咏将王主事丢给他的正七品官袍包在个包袱里,准备带回去洗一洗。他只是个七品的笔帖式, 但是正式拜见上官的时候官袍必不可缺。他见王主事他们入宫出宫, 都是穿着常服,但都留了一套官袍官帽在造办处, 以备不时之需。石咏也打算这么着。
  只不过王主事给他事先备下的官袍却是别人穿戴过的, 半旧不说,袖口与前襟处都油腻腻的, 闻上去还有一股子千年未洗的霉味儿。
  可是石咏就这一件官袍, 没有替换的, 也不知今晚洗了能不能一夜晾干。
  他回家问了问石大娘,石大娘登时便笑,只教他放心, 接着便去取了二斤豆面, 将这些细细的豆面都倒在盆里,然后将石咏的旧官袍放在其中,合着豆面一起,使劲儿揉搓, 揉了总有小半个时辰,石大娘将官袍提起,各处衣缝里的豆面抖抖,然后递给石咏,笑着说:“咏哥儿,你看!”
  石咏低头一闻,那股霉味儿已经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点点豆粉的清香味儿,甚至衣服上几处油迹也都去了。
  石咏连忙谢过母亲,被石大娘嗔了回来:“我是你娘,这么客气做什么?”
  石大娘让石咏穿上这身官袍试试,见这官袍也还算合身,只是袖口、肘部等处多有几处磨损的,石大娘便让石咏把官袍脱下来,与二婶王氏两个商量了一阵,两位长辈便各自去找了针线,要替石咏把这官袍补一补。
  当晚,正房那边的灯一直亮到了半夜。石咏第二天天未亮起床的时候,见到他的官袍端端正正地叠好了,摆放在堂屋的桌面上。袍服袖口和手肘那里,被石大娘和王氏用同色的棉线像界线似的界密了,虽然细看能看得出一点点痕迹,但大体上已经看着和半新的官袍无异。
  石咏心里感激,蹑手蹑脚地去灶间,想自己糊弄点儿吃食就赶紧出门。没曾想,灶间那里,石大娘却是凌晨的时候就给他熬好了粥,一直顿在灶膛上,石咏一试,还是温热的。
  石咏喝了这一碗粥,不仅身体,连带心里都是暖和和的。他只悄声在正房外面说了声:“娘,我出门了,您多保重!”而后便离开椿树胡同小院。
  待他赶到养心殿东配殿,王主事已经在那里了。
  他见到石咏赶过来,便淡淡地说了声:“把官袍穿上,今天你且跟着我,看看我们这边都是怎么做事的。”
  石咏赶紧点了点头,抖开包袱,将母亲和婶娘修补完毕的官袍穿上。王主事见他周身拾掇得齐整,不是个邋遢的人,便也点点头,觉得这个年轻人还算是合他的胃口。
  王乐水主事这边,却是专门管理养心殿造办处各项物事出库事宜的。
  有王乐水带着,石咏受到的待遇立即与昨日不同。
  内务府下属七司三院,造办处并不在这十处之中,而是由内务府主管大臣直接管辖,主管大臣之下,另设造办处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等职。
  王乐水带着石咏,去拜见了一圈造办处的上官。这些官员见来了新人,大多向石咏点点头,勉励几句。也有人出于好奇,问几句石咏的家世。石咏猜这大约是因为他是被十六阿哥胤禄直接点了名,“空降”到造办处的缘故。
  这样一圈下来,便耗费了有小半天的功夫。等到王乐水和石咏回到东配殿,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十一月初七是王嫔娘娘的寿诞,前儿个皇上命造办处送一柄玉如意过去,敢问得了吗?”
  来人二十岁上下,面白无须,穿着蓝灰色袍子,声音尖细。石咏心知这是宦官内侍,若是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其实是饱受压迫的残疾人士。他因想着这一点,只扫了来人一眼,记住了他的相貌与服饰之后,便微低着头,脸上尽量不显出半分好奇的神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