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石咏很能理解这种传承,他自己当年也在研究院里体验过师父带徒弟这种学习方式——在职培训,毕竟很多工艺美术的技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亲自上手,才能体会这里面复杂的门道和精妙的技艺。这些技法便无法见诸文字。后世或许还能考虑用图像、视频来保存,然而在这个时空里,代代相传,或许是唯一的法子。
  然而这平板玻璃的制造却不同,造这种最普通的平板玻璃,是可以量控的,用多少材料,加多少“澄清剂”,搅拌多长时间,退火窑里要放置多久,一切都可以计量,并通过这个控制质量。
  石咏当下随口叫来了这玻璃厂的管事,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说:“这本册子上,记着做平板玻璃的所有要领,存放在你这儿,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九爷要是感兴趣,不妨也让他看一看。”
  石咏做这本册子,其实是受到唐英的启发,唐英曾著有《陶冶图说》,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记录陶瓷工艺流程的著作。唐英画工卓著,因此亲手绘制了不少流程与场景的图样,辅以文字,能让后人得窥当时制陶工业的全貌。然而石咏这本册子,却因为时间紧迫,画就来不及画了,上头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记录着各种配比、时间之类,哪怕将来不是梁道德等人在此,换了其他的工匠,能读懂这册子的,也能根据这个,将平板玻璃给做出来。
  石咏给的这本册子,管事自然也知道意义重大,非常重视,小心翼翼地藏起来,生怕泄露出去,九爷见责。
  石咏则又寻来玻璃厂的工匠们,将整个平板工艺细细地与他们说清楚。他发现这些工匠记性都非常好,只说一次,他们便能记住,并按此照做。
  早先九阿哥的玻璃厂始终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就是去除杂色,令玻璃无色透明如水晶。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而已。然而加入硝石的多少,则要视玻璃料的情形而定。
  石咏教会工匠们如何判断玻璃料的质量,并如何计算硝石的数量,让他们试了一次,梁道德等人就立即烧出了纯净无色的一窑玻璃。
  其次就是将气泡去尽的“澄清”工艺。上回石咏已经告诉九阿哥,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就可以充当“澄清剂”,除此之外,还有一样诀窍,就是搅拌玻璃熔液的时候,不能直接用钢钎去搅,而是要在钢钎顶端装一个陶土烧制而成的中空圆筒,用钢钎推动这个圆筒去搅拌1,只要够耐心,搅拌的时间足够长,就能将玻璃熔液中的气泡基本去尽,同时玻璃熔液也流动自如,没有半点凝重滞涩。
  这么着,在石咏的指点下,当九阿哥玻璃厂的工匠们将第一块厚薄均匀、纯净无色的平板玻璃切割出来的时候,这些工匠们纷纷捧着这片明净的玻璃发出赞叹与惊呼,几乎无法相信,这竟然是他们亲手制出来的。
  自梁道德往下,所有的工匠都跪倒在石咏面前,感谢他教会了他们这些素昧平生的普通人一项可供谋生的绝技。铁牛则格外老实,冲石咏就“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大喊一声:“师父!”
  石咏赶紧偏身让开:“别,我不是你师父,是你们爷请我来教你们的,不是我要来收徒的!”
  铁牛则头一回听说这种事,竟还能有契约教授制玻璃的工艺这回事儿,愣愣地还跪在原地,醒不过神来。
  九阿哥却捧着石咏所写的小册子看不懂了,问玻璃厂的管事:“他真就那么实诚?”实诚到可以将所有的工艺写下来交给旁人?难道他就不怕自己将这小册子泄露出去,届时全天下的人就都会做平板玻璃了?
  想到这里,九阿哥突然有点儿肉疼,面对这么实诚的傻小子,他那两万两银子,根本就不该付出去的。只需直隶一省的玻璃生意分给傻小子五分的干股,回头无论哪里有了技术问题,直接去问他便是。自己在其他几省建玻璃厂,根本不需要让这傻小子知道。
  九阿哥算了等其他几省建玻璃厂的投入,产出平板玻璃的时间,冷笑一声,道:“算了,爷现在还都顾不上南边的省,先顾着北方再说!”
  十三阿哥这边的人,贾琏薛蟠等,则自有另一番打算。这平板玻璃上手快、铺开容易,等两三个月之后,这玻璃,京城的平板玻璃价格必然应声而降。
  贾琏有些担心,便问起石咏的意见。
  石咏这边却说:“不怕,旁人压价,我们也跟着降就是了!”
  他的理想,就是让平板玻璃的价格便宜下来,九阿哥正好帮他实现这个理想。
  贾琏听着无语,旁边薛蟠则呵呵笑着说:“反正开头这阵咱们已经赚了上万两的银子回来,往后一两年的开销也尽够了。反正这玻璃的价钱就算再降,咱们也是有赚头的,不过就是薄利多销而已。”
  听了薛蟠的话,贾琏不得不点头,心想毕竟是薛大傻子,一谈到做生意谈买卖,反而能看得更明白些。
  岂料石咏听了薛蟠的话,嘿嘿一笑,说:“谁说咱们往后只能继续做平板玻璃的了?”
  他在和九阿哥的人签的契纸上,只写了“平板玻璃”一项,可是谁说他脑子里就只有平板玻璃这一项玻璃制品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平板玻璃土法制作工艺,来自网络。


第139章
  早在起草平板玻璃的“加盟”契纸之时, 石咏就已经将前前后后都想过了:他们眼下所建的这座玻璃厂,并不打算只做“平板玻璃”这一项。确切地说, 他想把十三阿哥的这间玻璃厂, 做成研发各种玻璃产品的基地。
  反而九阿哥这样财大气粗, 要人有人, 要商路有商路的,特别适合作为玻璃产品开疆拓土的急先锋。
  石咏心想:也不知九阿哥晓得了自己的心思之后会作何感想。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这点儿小心思, 是绝对不打算在九阿哥面前稍露一二的。
  没过两天, 石咏就将玻璃厂新制的“煤油灯”给十三阿哥送来。
  以前他在研究院工作的时候,养成了逛旧货市场的习惯, 自然少不了见到各种形状、各种式样的煤油灯。这种灯具距离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但是它在电灯普及之前的很多年内, 都充当了主要的夜间照明工具。较之这个时空里人们使用的灯具,煤油灯拥有相对比较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式油灯的亮度。同时这油灯外面罩着的一层玻璃灯罩则使其拥有防风防水的特性, 使这种油灯的使用避免了天气因素的干扰。
  在石咏看来, 这种灯具, 比这时空里所有的灯具都要更先进些。可是他百密一疏,等到将灯制成了才想起来,眼下市面上根本没有煤油, 各家各户点灯的大多是用素油, 也有用酥油的。所以石咏即使制出了煤油灯形状的物事,也不能叫做“煤油灯”,只能叫做“油灯”。
  饶是如此,这盏灯放在十三阿哥和薛蟠贾琏三人面前, 已经足以震撼这三人了。
  这只煤油灯的基座和灯头是铜制的,基座里有容器用来盛放灯油,而灯芯则从铜灯头里穿出来。灯头旁边还有一个旋钮,可以将灯芯调进调出,控制灯芯的长短,从而控制灯芯的亮度。
  石咏将灯油灌进基座,扣上灯头,随即借了火点燃灯芯,再将外面一只梨形上小下大的玻璃灯罩扣在的基座上。
  随着灯芯越燃越旺,这只油灯在十三阿哥的外书房里大放光明。十三阿哥又惊又喜,连忙命人将屋内所有的油灯都熄了,众人齐齐盯着这一座油灯,一起感叹:“的确是比寻常油灯亮上不少!”
  石咏则伸手,一调那旋钮,这灯的亮度立即减暗,黑漆漆的屋子里只余一灯如豆。待他再将那旋钮反过来一转,灯立即又大放光明,照亮了一屋子的人兴奋的面孔。
  “茂行,你这是……这是怎么想出这主意的?”
  十三阿哥抚案感叹。
  石咏面不改色,说:“十三爷还记得我提到幼时见过的那名广州工匠吗?我曾经在他那儿见过这东西,据说也是洋人带来的机巧玩意儿。那时顽皮,曾经把人家的东西拆下来看过,觉得好生神奇。”
  他将一切巧思的“起源”都推到了那位“莫须有”的广州工匠身上,并声称是西洋舶来品,这根本没处查证。再者,另一个时空里,煤油灯本来就是西洋舶来品,这样一说,他也算是对知识产权保有了一定尊重的吧?
  “但如今,咱们自己能造玻璃了,我回想起来,便觉得这油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找个铜匠,再加上咱们的玻璃厂,就能做出来。”
  这具煤油灯,就是石咏找了当年在红线胡同的老邻居铜匠李大树,给他画了基座和灯头的图样,李大树自己琢磨琢磨,敲敲打打一阵,便做出来了。
  “只是有一件遗憾,”石咏想起来还是觉得烦恼,“当年那名广州工匠曾经提到过,这东西叫‘煤油灯’,还说过煤油是一种从……叫做‘石油’的东西里提炼出来的特殊燃油,燃烧起来不会有烟,可是咱们的灯油……”
  石咏说着一指。
  众人果然只见那玻璃灯罩之中隐隐约约有黑烟上升。这就是油质不好的弊病了,燃烧不完全,这灯烧久了之后灯壁上就会留下一层黑糊糊类似焦油的物质,很难清洗。除此之外,这种灯也需要频繁地剪灯芯,总之没有煤油好用就是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