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鼎是南朝鼎,与周代相去甚远,价值也多有不如。赵老爷子当日付的三千两银子的定金,已经将能够购下这一只鼎了。
  顺天府尹王世臣当即判决, 鼎是假鼎,交易作废,冷子兴退还定金。早先顺天府判决,赵德裕老人家赔付给冷子兴的一倍定金一样追还。因此冷子兴总共应当归还赵老爷子六千两白银。
  这一次,顺天府如狼似虎的衙役们,恶狠狠地扑向冷子兴在外城租住的住所,想要像上次一样,抄出金银之后,顺手中饱私囊。可冷子兴早有准备,他家中只有现银不到一千两,据冷子兴说,他做生意亏了本钱。这一千两,已经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王世臣无奈,只得命人将冷子兴收监,并去信给江宁府尹,请金陵那边一起查封冷家财产。
  虽然赔款尚未追到手,可是赵老爷子总算是得了个“公道”。他背上的棒疮如今已经开始痊愈,将将能坐下了。王世臣便赐他一把铺了软垫的椅子,让老爷子坐在堂上听审。
  旁人都知道,“赝鼎”一案审结,接下来,就该轮到那一只藤箱了。
  这边王世臣判了将冷子兴家中抄没的现银与财产,拢了拢共有一千两,兑了银票,发还到赵老爷子手里,请赵老爷子上前接收的时候,赵龄石却急急抢上前:“给我给我!”
  他见顺天府的人都盯着他,少不得收敛了一二,低声道:“我们做子女的,怎么能叫父亲受累。自然是……我,替他老人家拿着!”
  他从衙役手里收了银票,故意来到父亲身前,将银票折了,塞在老爷子怀里。
  赵德裕便抬着眼盯着赵龄石,眼神森冷。可是赵龄石却满心畅快,并不在乎父亲的眼神:他只想着,如今官司打赢了,冷子兴那边还能再追回五千两。而父亲那一藤箱的书画,如今在小石大人手中,小石大人脾气好,肯帮忙,肯定不会坐视老爷子受穷,定然能退回来。就算是没有全退,退回一半,他赵龄石下半生东山再起,也就有本钱了。
  想到这里,赵龄石便装模作样地回头来感谢石咏:“小石大人真是我们一家的福星。若没有石大人的‘指点’,那姓冷的定然得逞。不……他早已得逞多时了,只是因了石大人,我父亲的冤屈,才得以昭雪。”
  石咏皱着眉头,坐在赵龄石对面,静静地看着他装。
  这时候反倒是王世臣省起了,“若不说本官差点儿忘了,与那‘赝鼎’案相关的,还有一桩夺产案,本官忘了审了。”
  “大人,”赵龄石到了这时候,赶紧放出高姿态,“石大人是学生一家的恩人,学生怎敢再告他夺产?那只藤箱里的书画,既是父亲做主,尽数送给石大人,学生也并无异议,只不过……”
  只不过,他的话立即被王世臣打断了。
  “赵德裕,”王世臣坐在顺天府堂上,满脸的难以理解,开口问坐在椅上的赵老爷子,“本官百思不得其解,当初你为什么要将整只藤箱,都换给小石大人?你难道不知道那里面盛的都是些价格不菲的书画么?”
  赵德裕坐在椅上,缓缓地抬起头来。他经过去年的打击,头发早已雪白,面孔上也是深浅刻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老了不少。
  他轻松地笑笑,说:“大人,草民这其实是将个包袱丢了出去!”
  啥?丢包袱?
  顺天府堂上堂下,一时都傻了眼。
  石咏则低着头,他好似有些明白老爷子的意思了。
  “这些书画,多数陪了草民超过二十年。草民带来京中,原本只是想着走礼或是变卖,能给草民的生意带来点儿好处。可是到了京中,草民却发现,这些书画,竟是一件也卖不出去,无他,实在是舍不得啊……”
  旁人大多不理解,只有石咏一个明白老爷子的心意:这些都是他的至爱之物,若是为了一时金钱所需,迫不得已要变卖谋生,固然是无可奈何,可是心里一样会觉得痛苦。
  世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眷恋某些物品,有些是重要的人留下的纪念,有些可以帮助回想辉煌而痛快的时刻,有些则如石咏家传的二十把旧扇子一样,是父祖所托……人们总有原因,坚持着不肯去放手。
  “草民当时在山西会馆,见到了那个姓石的孩子……”
  赵德裕说着说着,已然陷入沉思。旁人都知道石咏尴尬,忍住了不去看他,但心里大都在想,小石大人这么年轻,一年之前……确实还是个孩子。
  “……只觉得他与草民有些相像……”
  王世臣坐在上首,频频颔首,自以为明白了:他想,这赵老爷子也是任性,见到个少年,觉得脾性什么的,对自己的胃口,就干脆把心爱的东西一气儿都送给他。
  然而坐在一旁的八阿哥胤禩,此刻却惊骇莫名,错过了赵老爷子的话。他正偏过头,悄悄望着身后帷幕之中露出的一片明黄色衣角。
  “当时草民只想将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书画一气儿全甩出去,”赵老爷子幽幽地续道,“就问他,身上有多少钱。那会儿他就只有这么一锭五两的金子……除了草民那时的日常开销之外,还有延医问药的钱,也得靠他这锭金子……”
  顺天府堂上的人听了都有些警觉,齐刷刷地看向赵龄石:怎么赵老爷子的药钱,竟还要年轻的石咏代为承担。
  赵龄石自然感觉得到目光纷纷朝他这边转过来,忍不住涨红了脸,慢慢向后缩,似乎想要溜走——可这里是顺天府大堂,他想要溜,又能溜到哪里去?
  “草民就想着,不如将那锭金子换过来,供草民开销,而草民手上这些不能吃、不能喝,也舍不得卖掉的包袱,就一起甩给这少年吧!”
  这样的“包袱”,世人恐怕都是乐意接的。只不过能像赵老爷子一样,继续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包袱”看待的,恐怕这世上也就石咏一人了。
  “草民当时便问他,愿不愿意以他身上所有的钱,来换草民手里这只藤箱。这只藤箱也是草民身上所有,以所有来换所有,倒也公平……”
  “不,不公平!”赵龄石尽管被人瞩目,可是听到这里,也着实难以忍耐,突然抢上前,跪在赵老爷子跟前。他做戏的功夫甚好,跪在地上,瞬间便满脸是泪,高声嚎道:“爹啊……”
  “啪”,王世臣惊堂木一拍,“不许咆哮公堂!”
  “……啊,”赵龄石的声音陡然就小了一圈,“都怪儿子不好,儿子那时在山东,不知道父亲在京中病得这样严重,早知如此,儿子该在京中留下来陪着爹,哪儿也不去,也省得爹手里的书画被人这么谋了去……”
  他话里话外,口口声声地在指责石咏暗中图谋赵老爷子的书画,所以才会在老爷子跟前充孝子,骗得老爷子倾囊以授,将多年的珍藏全部送给了石咏。
  “无凭无据的,不得污蔑朝廷命官!”王世臣又发话了,“赵老爷子,请您将话说清楚,为什么当时是石咏……小石大人替您承担日常开销,并且延医问药?”
  赵老爷子完全无视了跪在自己跟前的儿子,伸手去怀里摸东西。他先将早先儿子塞给自己的一千两银票掏了出来,看着,摇了摇头,随即又往怀里摸去,摸出一张纸,低头看着,片刻间,已是老泪纵横。
  “小石大人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当时被草民讹上了呗?”
  “草民的逆子,从草民这里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带走,并结了房钱,将老病无依的草民一人丢在山西会馆……”
  “小石大人当时看着草民可怜,自掏腰包,给草民请了大夫抓了药,像孝子一样在草民榻前侍奉了大半个月,让瘫在床榻上的草民渐渐有了起色,他还给草民买了这个——”
  老爷子将手里一柄红木的拐杖一提。
  与座的都是有眼力劲儿的,知道这样一根拐杖,木质甚好,结实耐用,少说也要好几两银子一柄。
  “草民当时便想,这样实诚的少年,不讹他,讹谁?”
  这下子,石咏在旁人眼中看来,不是孝子,胜似孝子。而众人看向赵龄石的眼光,纷纷怪异起来。
  就在这时,赵老爷子突然用红木拐杖撑起身体,“扑通”一声,向前一跪,抬手向坐在堂上的王世臣递上一张纸,颤声说:“青天大老爷……”
  王世臣正坐在堂上想心事,听见这一声,有些不好的预感,忍不住浑身一颤。
  “草民赵德裕,想要状告逆子赵龄石……忤逆!”
  “爹!”赵龄石吓傻了,“爹你在说什么?”
  忤逆是清代律例中的“十大恶”之一,一旦坐实,判刑极重。不是什么前程保不保的问题,而是他脖子上的脑袋还保不保得住的问题。
  他原本也想过,这次到顺天府状告夺产,会有人指责他不孝。可是赵龄石不觉得这会是什么事,他已经将一应谎话都编好,甚至与山东那边都打好了招呼——至于他真正与父亲起冲突“夺箱”的那一段,只有石咏一人瞧见,再也没有别的旁证,石咏又是利益相关之人,到时候他死不承认就是。
  可赵龄石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赵老爷子出面,状告自己忤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